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作出关于构建主城区都市圈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一圈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要求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协调发展。根据重庆市主要经济社会统计资料及统计方式,“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包括万州区、开州区、梁平区、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十一个区县。以第二产业核心聚集、第一产业因地制宜、第三产业优化布局为总体思路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万达开”统筹发展新优势,实现功能错位、产业联动、特色突出的城镇群发展模式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以产业协同为抓手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依据
以产业协同为抓手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是建立在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各个城市各自为营、孤立发展已成为小概率事件,城市、城镇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通过分工合作开始走向集群协同发展模式已成定局。有关城市群这种发展趋势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现有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城市群概念讨论,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证研究。
(一)理论依据
区位研究中关于产业协同的概述中提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的实现同自然环境、产品成本和区域间工资水平及价格水平的变化等因素有关。增长极研究中关于产业协同的概述提出,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沟通协调本质上是产业协同的结果,是产业间各要素流动、互补的结果。流域经济研究中关于产业协同的概述提出,由于流域经济涉及的水域多存在生态敏感脆弱,产业布局因以“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为原则。
(二)现实依据
通过长江中上游沿岸城市的发展,借助长江黄金水道,打通中西部城市群资源要素、人才要素的东出通道,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是中西部城市群快速协调发展的有力突破口。
沿长江经济带构建产业体系有助于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区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提升成渝城市群的国际化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形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为化解我国四大区域板块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中西部城市群產业定位不清晰,产业体系、产业层次从低端往高端转变的路径比较模糊,优化产业协同布局有助于实施城市群功能化布局,有助于中西部城市群之间各类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经济联系,梳理、重塑长江沿线各城市的功能与价值。
(三)实证依据
在研究产业协同与城市群发展方面,根据现有的研究,可参考的实证模型可以有:
通过运用2010—2018年中国293个地级以上城市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知,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集聚(CoA)即产业协同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城市群经济效率会带来推动作用。
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战略布局即符合成渝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又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衔接的,其战略目标是要求该城镇群在新时代我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充分发挥沿江城镇群的聚集带动效应,实现三峡库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一)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的薄弱环节
渝东北地区的主体是三峡库区,面临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较为突出。重庆市直辖以来,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推进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1.中心城市缺乏绝对核心优势。万州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但相比周边的达州、宜昌等同类城市,缺乏绝对核心优势。由于没有较强的辐射力,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与区域内其他区县相比,经济增速和人均经济指标数也没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2.区域内各区县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万州区2017年城镇化率为65.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1.5%,均超过全国、全市平均水平,但该区域内有的县城镇化率仅为34.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最低值为35.3%。
3.区域内各区县协调机制尚待完善。由于区域内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在沟通上不够通畅,各区县都打“库区牌”,引起产业同质化竞争明显,重复建设时有发生,导致规模效应减弱,最终致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困难。
4.经济发展、社会维稳、生态保护压力相互交织。该区域11个区县中曾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县8个、市级贫困区县1个,绝对贫困人口一度占全市近50%;三峡移民搬迁遗留问题仍未消解完全,近年来库区移民信访数量一直处于高位;土地和环境承载力较弱,地形地貌复杂,人均耕地少,用地条件差;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水环境敏感,生态环境脆弱。
(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制约
以产业协同带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是符合库区实际的。
1.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发展现状。2018年渝东北地区生产总值达3524.7亿元,占全市17.3%,常住人口818.8万人,占全市的26.4%,工业增加值826.2亿元,占全市13.8%。目前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已初步形成以柑橘、小水果、生猪养殖、茶叶等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2018年农业总产值681亿元,占全市比重33.2%;形成以绿色照明、智能装备、汽车、农副食品加工、医药等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规上工业总产值1376.9亿元,占全市比重6.7%;接待游客12605万人次、旅游收入587亿元,分别占全市21.1%、13.5%。
中心城市万州的地位凸显。2018年万州区经济总量982.6亿元,占整个渝东北地区的29%,规上工业总产值285.7亿元,占整个渝东北地区的20.7%。2018年常住人口164.75万人,占整个渝东北地区的20.1%,人口聚集让万州成为区域大宗物资集散中心,2018年万州区货运量达到7300万吨,约占渝东北47.2%。 2.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产业带动乏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整体缺乏产业带动“引擎”,工业产业规模不大,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13.8%,缺乏新的增长动力。园区带动作用不强,国家级高新区尚未实现零的突破,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有限,工业经济发展缺乏大型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带动。
产业结构欠优。第一产业低效运行,以猪、粮二元结构为主,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率均不到40%,土地综合生产率不足5000元/亩。第二产业低能运行,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第三产业低端运行,商贸业态低端,现代物流业尚未形成,电子商务布点不全、服务水平低,旅游、金融、文创、康养等产业功能未有效发挥。
产业发展差质。产业空间布局分散,工业园区规模小、距离远,要素资源难共享。产业发展同质化明显,产业主攻方向不聚焦、特色不鲜明,在招商引资、市场拓展等方面竞争同质、无序。
产业联动不畅。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突出,但整体开发、联动开发、联合宣传、统筹发展还不够。柑橘、茶叶等品牌联合开发力度不强,品牌效应得不到显现。
(三)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协同发展总体布局
根据渝东北三峡库区实际情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上,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一心六型”新发展思路为导向,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推动渝东北各区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要素顺畅流转、人口规模集聚、产业错位发展,促进渝东北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1.第二产业核心聚集。推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核心区域集聚发展。发挥万州、开州、梁平、云阳、忠县核心区产业承载能力强的优势,加速推进新增制造业向核心区集聚,重点打造开州浦里片区和万州开州梁平毗邻的川渝合作达万示范区两个工业聚集区,引进和培育发展智能装备、照明电气、新材料、食品药品、纺织服装、汽车、智能家居、特色化工、电子信息、钢铁等重点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预计到2025年,渝东北工业总产值达到3800亿元左右,核心区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80%以上。
2.第一产业因地制宜。沿长江轴线壮大以山地高效型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培育旅游、康养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一是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形成“田里稻渔种养、地里粮经复合、坡上生态绿化”的立体农业发展体系,预计到2025年,渝东北农业产业农产品优质率、商品率明显提高,核心区分别达到85%、78%,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二是培育旅游、康养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依托长江沿线文化旅游资源,联合构建江上观光旅游带、长江北面高山度假休闲旅游区、长江南面峡谷风光旅游区、长江腹地山水田园风光旅游区“一带三区”的大三峡旅游格局;依托万州医疗养生资源,利用渝东北高山自然资源,推动各区县发展高山康养、生态运动康养、休闲旅游康养等业态。
3.第三产业优化提质。充分发挥万州区商贸流通业基础作用,以“万达开”统筹发展为新动力,提升渝东北商贸、物流和金融业品质。一是巩固提升万州区域性商贸中心作用,以“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新动力,提升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会展经济、服务贸易、转口贸易等新业态,引导构建一批城市新商圈,预计到2025年核心区现代商贸服务业产业集聚建设实现新突破,商品外销率提高到70%以上。二是巩固提升万州物流中心地位,推进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和万达直线高速等通道建设,开辟万州至兰州等西北向物流通道,着力构建连接南北、东出长江中下游、西进川陕滇的铁公水联运通道。三是提升万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和作用,做大做强三峡银行、三峡人寿等总部金融机构,推进三峡银行上市,提升万州金融辐射能力,预计到2025年,核心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
三、以产业协同为抓手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提升路径
随着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但要实现新动力的成功且稳定地注入,还应在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方面有所创新,达到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区域内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不断建立的目的。
(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新欧”“蓉欧”国际大通道,支持交通区位条件好的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沿海加工贸易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创新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建立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缩减审批流程。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
二是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按照集群化、链条化、循环化的模式,依托现有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协作配套产业,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鼓励以连锁经营、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三是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管理。着眼于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根据各地区主体功能定位,按照耕地总量控制、能耗强度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开发空间控制的原則,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强化产业转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审查,严格禁止承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二)以整合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整合优化园区资源。按照集中布局、集约发展、产城融合的原则,统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园区建设,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园区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根据园区类别,因地制宜制定单位面积产值标准。
二是推进园区合作共建。支持长江中上游城市群各城镇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壮大园区经济。鼓励与东部沿海地区、海外战略投资者共建产业园区。鼓励通过联合出资、项目合作、资源互补、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合作产业园区。探索建立相匹配的利益共享和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是支持重点园区发展。控制园区数量、提升园区质量,做大做强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重点园区,建设一批产值千亿百亿级园区。
四是建设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为重点,加快构建军民融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军民融合决策咨询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与对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推动建设一批军民融合创新孵化中心、众创空间。
(三)以提高双创能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依托国家创新型城镇、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打造长江中上游城市群创新驱动核心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鼓励发展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孵化器,建设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
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围绕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技术支持、融资担保、成果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中介服务、社会参与三位一体整体联动的服务模式,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品牌。
三是共享创新创业资源。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共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创新联盟。支持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产业协同创新,突破产业技术瓶颈。联合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探索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军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支持军地企业联合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四是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降低返乡创业门槛,强化金融、财税等政策支持,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性。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深入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建设中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区。
参考文献:
[1]A·O·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任军.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政策主张[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02).
[3]张婷.万州产业聚集带动城市发展的经验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05).
[4]陈元刚,王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02).
[5]施晓丽,李艳婷.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響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考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07).
[6]唐晓华,张欣钰,李阳.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基于低碳、就业、经济增长多重约束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8(01).
作 者: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科研处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 越
一、以产业协同为抓手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依据
以产业协同为抓手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是建立在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各个城市各自为营、孤立发展已成为小概率事件,城市、城镇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通过分工合作开始走向集群协同发展模式已成定局。有关城市群这种发展趋势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现有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城市群概念讨论,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证研究。
(一)理论依据
区位研究中关于产业协同的概述中提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的实现同自然环境、产品成本和区域间工资水平及价格水平的变化等因素有关。增长极研究中关于产业协同的概述提出,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沟通协调本质上是产业协同的结果,是产业间各要素流动、互补的结果。流域经济研究中关于产业协同的概述提出,由于流域经济涉及的水域多存在生态敏感脆弱,产业布局因以“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为原则。
(二)现实依据
通过长江中上游沿岸城市的发展,借助长江黄金水道,打通中西部城市群资源要素、人才要素的东出通道,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是中西部城市群快速协调发展的有力突破口。
沿长江经济带构建产业体系有助于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区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提升成渝城市群的国际化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形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为化解我国四大区域板块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中西部城市群產业定位不清晰,产业体系、产业层次从低端往高端转变的路径比较模糊,优化产业协同布局有助于实施城市群功能化布局,有助于中西部城市群之间各类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经济联系,梳理、重塑长江沿线各城市的功能与价值。
(三)实证依据
在研究产业协同与城市群发展方面,根据现有的研究,可参考的实证模型可以有:
通过运用2010—2018年中国293个地级以上城市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知,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集聚(CoA)即产业协同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城市群经济效率会带来推动作用。
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战略布局即符合成渝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又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衔接的,其战略目标是要求该城镇群在新时代我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充分发挥沿江城镇群的聚集带动效应,实现三峡库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一)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的薄弱环节
渝东北地区的主体是三峡库区,面临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较为突出。重庆市直辖以来,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推进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1.中心城市缺乏绝对核心优势。万州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但相比周边的达州、宜昌等同类城市,缺乏绝对核心优势。由于没有较强的辐射力,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与区域内其他区县相比,经济增速和人均经济指标数也没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2.区域内各区县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万州区2017年城镇化率为65.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1.5%,均超过全国、全市平均水平,但该区域内有的县城镇化率仅为34.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最低值为35.3%。
3.区域内各区县协调机制尚待完善。由于区域内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在沟通上不够通畅,各区县都打“库区牌”,引起产业同质化竞争明显,重复建设时有发生,导致规模效应减弱,最终致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困难。
4.经济发展、社会维稳、生态保护压力相互交织。该区域11个区县中曾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县8个、市级贫困区县1个,绝对贫困人口一度占全市近50%;三峡移民搬迁遗留问题仍未消解完全,近年来库区移民信访数量一直处于高位;土地和环境承载力较弱,地形地貌复杂,人均耕地少,用地条件差;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水环境敏感,生态环境脆弱。
(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制约
以产业协同带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是符合库区实际的。
1.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发展现状。2018年渝东北地区生产总值达3524.7亿元,占全市17.3%,常住人口818.8万人,占全市的26.4%,工业增加值826.2亿元,占全市13.8%。目前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已初步形成以柑橘、小水果、生猪养殖、茶叶等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2018年农业总产值681亿元,占全市比重33.2%;形成以绿色照明、智能装备、汽车、农副食品加工、医药等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规上工业总产值1376.9亿元,占全市比重6.7%;接待游客12605万人次、旅游收入587亿元,分别占全市21.1%、13.5%。
中心城市万州的地位凸显。2018年万州区经济总量982.6亿元,占整个渝东北地区的29%,规上工业总产值285.7亿元,占整个渝东北地区的20.7%。2018年常住人口164.75万人,占整个渝东北地区的20.1%,人口聚集让万州成为区域大宗物资集散中心,2018年万州区货运量达到7300万吨,约占渝东北47.2%。 2.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产业带动乏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整体缺乏产业带动“引擎”,工业产业规模不大,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13.8%,缺乏新的增长动力。园区带动作用不强,国家级高新区尚未实现零的突破,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有限,工业经济发展缺乏大型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带动。
产业结构欠优。第一产业低效运行,以猪、粮二元结构为主,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率均不到40%,土地综合生产率不足5000元/亩。第二产业低能运行,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第三产业低端运行,商贸业态低端,现代物流业尚未形成,电子商务布点不全、服务水平低,旅游、金融、文创、康养等产业功能未有效发挥。
产业发展差质。产业空间布局分散,工业园区规模小、距离远,要素资源难共享。产业发展同质化明显,产业主攻方向不聚焦、特色不鲜明,在招商引资、市场拓展等方面竞争同质、无序。
产业联动不畅。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突出,但整体开发、联动开发、联合宣传、统筹发展还不够。柑橘、茶叶等品牌联合开发力度不强,品牌效应得不到显现。
(三)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协同发展总体布局
根据渝东北三峡库区实际情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上,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一心六型”新发展思路为导向,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推动渝东北各区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要素顺畅流转、人口规模集聚、产业错位发展,促进渝东北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1.第二产业核心聚集。推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核心区域集聚发展。发挥万州、开州、梁平、云阳、忠县核心区产业承载能力强的优势,加速推进新增制造业向核心区集聚,重点打造开州浦里片区和万州开州梁平毗邻的川渝合作达万示范区两个工业聚集区,引进和培育发展智能装备、照明电气、新材料、食品药品、纺织服装、汽车、智能家居、特色化工、电子信息、钢铁等重点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预计到2025年,渝东北工业总产值达到3800亿元左右,核心区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80%以上。
2.第一产业因地制宜。沿长江轴线壮大以山地高效型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培育旅游、康养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一是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形成“田里稻渔种养、地里粮经复合、坡上生态绿化”的立体农业发展体系,预计到2025年,渝东北农业产业农产品优质率、商品率明显提高,核心区分别达到85%、78%,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二是培育旅游、康养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依托长江沿线文化旅游资源,联合构建江上观光旅游带、长江北面高山度假休闲旅游区、长江南面峡谷风光旅游区、长江腹地山水田园风光旅游区“一带三区”的大三峡旅游格局;依托万州医疗养生资源,利用渝东北高山自然资源,推动各区县发展高山康养、生态运动康养、休闲旅游康养等业态。
3.第三产业优化提质。充分发挥万州区商贸流通业基础作用,以“万达开”统筹发展为新动力,提升渝东北商贸、物流和金融业品质。一是巩固提升万州区域性商贸中心作用,以“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新动力,提升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会展经济、服务贸易、转口贸易等新业态,引导构建一批城市新商圈,预计到2025年核心区现代商贸服务业产业集聚建设实现新突破,商品外销率提高到70%以上。二是巩固提升万州物流中心地位,推进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和万达直线高速等通道建设,开辟万州至兰州等西北向物流通道,着力构建连接南北、东出长江中下游、西进川陕滇的铁公水联运通道。三是提升万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和作用,做大做强三峡银行、三峡人寿等总部金融机构,推进三峡银行上市,提升万州金融辐射能力,预计到2025年,核心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
三、以产业协同为抓手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提升路径
随着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但要实现新动力的成功且稳定地注入,还应在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方面有所创新,达到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区域内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不断建立的目的。
(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新欧”“蓉欧”国际大通道,支持交通区位条件好的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沿海加工贸易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创新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建立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缩减审批流程。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
二是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按照集群化、链条化、循环化的模式,依托现有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协作配套产业,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鼓励以连锁经营、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三是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管理。着眼于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根据各地区主体功能定位,按照耕地总量控制、能耗强度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开发空间控制的原則,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强化产业转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审查,严格禁止承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二)以整合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整合优化园区资源。按照集中布局、集约发展、产城融合的原则,统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园区建设,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园区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根据园区类别,因地制宜制定单位面积产值标准。
二是推进园区合作共建。支持长江中上游城市群各城镇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壮大园区经济。鼓励与东部沿海地区、海外战略投资者共建产业园区。鼓励通过联合出资、项目合作、资源互补、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合作产业园区。探索建立相匹配的利益共享和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是支持重点园区发展。控制园区数量、提升园区质量,做大做强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重点园区,建设一批产值千亿百亿级园区。
四是建设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为重点,加快构建军民融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军民融合决策咨询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与对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推动建设一批军民融合创新孵化中心、众创空间。
(三)以提高双创能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依托国家创新型城镇、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打造长江中上游城市群创新驱动核心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鼓励发展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孵化器,建设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
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围绕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技术支持、融资担保、成果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中介服务、社会参与三位一体整体联动的服务模式,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品牌。
三是共享创新创业资源。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共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创新联盟。支持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产业协同创新,突破产业技术瓶颈。联合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探索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军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支持军地企业联合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四是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降低返乡创业门槛,强化金融、财税等政策支持,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性。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深入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建设中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区。
参考文献:
[1]A·O·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任军.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政策主张[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02).
[3]张婷.万州产业聚集带动城市发展的经验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05).
[4]陈元刚,王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02).
[5]施晓丽,李艳婷.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響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考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07).
[6]唐晓华,张欣钰,李阳.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基于低碳、就业、经济增长多重约束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8(01).
作 者: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科研处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