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全语言教学策略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全语言(whole language)教学的角度探讨了英语语言学习的新途径。通过全语言教学引导学习者主动体验语言环境和语言自身的意义,从英语教科书教学转移到主题教学,由单纯的语言训练转变为意义教学的教学观点。以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全语言 主动体验 有效性 整体性
  全语言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语言之父(Ken Goodman)指出,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统整的,让孩子因为需要而去做听说读写的活动。全语言教育的特色是主动的学习过程、师生的互动过程、能真实运用于生活中、以学生为学习中心并允许错误、及教材需有意义且具统整(Goodman,1986)。全语言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引导学习者主动体验语言环境和语言自身的意义,而不是由教师权威地讲述学习模式,也不是要学习者模仿或复制教学者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协助者、示范者和共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习者自学,而非简单传递知识。因此儿童语言的学习应完全与其生活融为一体,强调让儿童在自然情景中有意义地使用语言,使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全语言的理论基础发展之初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他提出了语言是幼儿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的发展也决定于认知结构的发展等观点。全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法,它是对语言、学习、课程、教学与教师等四者的统一。Whole
  language看似笼统简略,事实上,“whole” 是个很好的解释,他的原意是“所有的、完整的、完全的”,针对语言及语言学习而言的,完整性事他的和信念内容。语言不可分割成孤立的语音、字、词和句子片断;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应包含对学习者个人有意义的语言而不可被划分成内容或技巧的部分;语言的学习应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完整的语言观的统领下通过整合的语言学习逐渐建构起来。全语言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以借鉴的实践模式。
  语言是完整的,他本身就含各种语意,同时也是不可分割的。语言中的单词、和句子,都只是语言的片段。语言只有在完整的时候才是语言,完整的文章、语言事件中的对话,才是有学习的意义的。语言在完整而自然的情境中最容易学会, “统整”是语言发展和学习的最重要原则。课程内容更是从学生校外的经验和情趣出发,并能充分发挥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各种功能。这样的课程既广博又丰富,也可以延伸他们的语言和知识。孩子在从事学习活动时,让他们自己决定用什么语言方式去进行,让他们感觉到所做的是有用的、有趣的事。通过一起计划课程,甚至和各科教师协同教学,让课程达到更高度的统整化和真实化。并以主题架构课程活动,它可以让学生参与计划,从事建设性的研究活动,并且提供学生机会,选择真实又相关的活动。
  1、让英语教学贴近生活
  语言学习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真正的全语言精神就是将孩子的真实生活情境,带到教室中,把语言活生生的放回环境。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完成教材某个内容的学习,而是在生活中完成某一件事情。
  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该把教学过程生活化,创设丰富多彩的英语情境。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模的情境中去。如在学习Shopping那课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介绍和挑选的情景对话。并要求 买卖双方都要尽量用学过的各种礼貌用语和各种颜色的词语。如:Can I help you?What color is it……,How much is it? 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快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并巩固了本课的语言材料,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如何让英语无意识中走进我们的教室呢?比如说学习到水果类名词,动物类名词时。如何才能让学生更能身临其境、有实际运用的感觉呢?比如,在教动物这一课时,为了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生动的动物园,我们自己制作了很多图片并把他们贴在教室的墙上,这样学生一上课就可以看到可爱的小动物,有它们的英语名字和汉语名字,让人一看仿佛置身于动物园中。另外还可设计一个去动物园游玩的整体情节,播放一段动物园场景的录像,引导学生沉浸于情景中。孩子们用惊奇、发现的眼睛看着、叫着,一种种动物的英文名字从孩子的口中接连不断地发出。孩子们虽身在教室但却像是走进动物园。 现实生活才是学习英语真正的大课堂,挖掘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英语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化” 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将更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英语,运用英语。
  2、让学习活动多元自主
  在全语言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只有学生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切实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课文以外的知识与能力。例如上完《6B Unit 5 Seasons》,学生就很好奇,当我们是summer的时候,澳大利亚是winter学生很想更多了关于气候的知识,我就让他们自己上网搜索知识,比如groggy city、spring city等特别的城市,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在交流中不仅体会到到成功的喜悦,也真正的使用了英语。在《6A Unit 6 Holidays》的时候,我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环境,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感受节日氛围,然后假设你在过什么节日,是怎么样过的,我们一般在这个节日做什么,学生对于那些西方的节日可能不大了解,于是我让他们自己查资料去了解它们,然后在课堂上说出一些信息,有的同学进行表演了Treat or trick的游戏,也有的同学唱了Christmas song,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学生自然地能够说出一段话,At Christmas, people usually….They ….而且每个节日在他们的语言中是多姿多彩的,多元的自主学习活动更能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也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他们自然得说出习得语言。灵动的课堂教学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就充满生命的气息,就出现了更多的精彩。
  3、让孩子尝试英文表达
  上完课文后,学生习惯于回答问题,或者给一段短文填上合适的单词,整个活动下来学生学到的可能仅仅只是几个单词或者几个简单的句子,于是我给这些活动进行了拓展,不如说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学习后我们做了个练习:
  Penfriend wanted
  Name: Peter White
  Age: 12
  City:
  Family:
  Hobbies:
  首先我让学生完成上面的信息,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内容非常简单,但是他们所学会的可能只是几个简单的单词,于是我尝试让他们根据上面的信息,来介绍一下Peter White形成一段短文,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让他们尝试用英文文字表达。正如全语言澳洲学者Haliday所言:“学习语言,学习关于语言以及经由语言学习是同时发生的。”在使用语言学习世界知识与概念的过程中,同时学习语言技能。全语言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一种观念、态度和原则,我们可以此为思考、作为教学方向。在英语教育日渐受重视的今日,学校能营造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的情境,使学生在自然、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开展英语的学习;让学习变成新奇、又充满乐趣,自然就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总之,语言的学习应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完整的语言观的统领下通过整合的语言学习逐渐建构起来。全语言教学在课堂中的实施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并能对小学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也要注重语言形式的训练,保持语言教学的知识性和系统性。
  参考书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2]袁洪嬋.全语言——理论基础、实战、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
  [3]扬洁.全语言和外语教学[J].山东教育科研,2002(1).
  [4]吴颖.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3).
其他文献
“教学成功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如是说。要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就要不拘一格,因课利导,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差距,缩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差距,充分体现学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不断探索和完善,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尝试了几种新课的导入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入法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英语的教育教材在逐步完善,从说到写,从易到难,版本也从译林到牛津,牛津教材也几经修改,可见对小学英语的重视程度。我们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如果要涉及到写,那么字母学习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果说单词是建房子的砖头,那么字母可以说是造砖头的材料了,更是基础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必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期刊
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
期刊
[摘 要] 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从知识层面更从心理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破窗效应’为例集中探讨了该效应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并且提出怎样有效利用该效应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破窗效应 角色转变 过程学习  一、‘破窗’之劣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
期刊
[摘要]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成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方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细致深入的阅读不仅可以让人体味作品的华彩,更能领悟它的灵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
期刊
[摘 要]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单词和短语,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大意,可对其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传统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基本采用教师讲授方式进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不强,知识构建效率低,阅读能力提高速度慢。文章就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自主阅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英语 阅读 自主阅读模式  自主阅读模
期刊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至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探寻的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崭新的发展道路,追求的是社会的和谐发展,它的基础是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我国的环境教育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科中进行的,国家教育部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怎样利用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呢
期刊
生态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就是把课堂内的每一个个体作为一个灵动的生命,把课堂中的一切学习内容都作为促进生命成长而选择的肥沃的土壤,把课堂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作为促进生命成长而预设的通道。  小学英语教学只有营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环境,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创新的激情,才能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一、创设愉快环境,营造和谐气氛  丰富多彩的游
期刊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就像人的语感一样,是属于个性化的范畴,是一种驾驭课堂(包括教学设计)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开阔的心胸、敏捷的思维、丰富的阅历、迅捷的反应力等,才能有效掌控和生成精彩课堂。  最近,笔者有幸听到苏州两位老师开设的同题异构
期刊
《课标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对话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与文本进行入情入境地对话呢?笔者以教学《二泉映月》一文为例,阐述引导学生探寻文本之心演绎灵动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教学《二泉映月》时,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阿炳的身世,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