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学科化服务作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知识服务模式,已经在各高校图书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时间非常短,相关制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高校
引言:与单向、被动的图书馆传统知识服务模式相比,学科化服务完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按照学科研究来对图书馆馆藏知识资源进行加工、重组、开发,使其能够转变为多个灵活的学科单元,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精细、深入的知识服务,有效支持高校各院系及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馆员素质问题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同时,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科化服务模式下,馆员不仅要对各学科基础知识、图书情报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还要参与到馆藏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组织、开发等工作中来,并负责解答用户的学科知识疑问,这对于馆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然而从目前来看,除少数重点高校外,绝大多数国内高校的图书馆馆员都以传统馆员为主,不仅学科馆员相对较少,素质也很难满足学科化服务要求,给学科化服务的全面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二)资源整合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给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创造了良好基础条件,但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也同样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很多高校图书馆在购买各种数字信息资源的同时,经常会面临重复建设、数据库信息资源不全面的问题,这不仅使数字化建设的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在信息资源不全面的情况下,各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及学习活动的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预期作用相去甚远。
(三)服务质量问题
学科化服务的核心目的是满足图书馆用户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学习、研究需求,其对于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一直都是非常高的。然而从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将工作重心放在数字化建设以及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上,反而忽视了用户对全新服务模式的了解与适应,因此用户的服务体验并不好,文献检索技能不足、信息使用能力较差等问题也十分普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科化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质量[1]。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的完善建议
(一)强化馆员队伍建设
图书馆馆员作为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执行者,其专业素质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质量直接相关,而在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于馆员队伍的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从具体上来看,高校图书馆一方面应尽快转变对馆员的工作定位与要求,将学科馆员卡看作是学科文献信息专家而非简单的馆藏图书管理者,之后按照这一工作定位为学科馆员岗位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招聘标准,这样既可以为学科馆员的工作提供明确指导,同时也能够招收到更多专业知识对口、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科馆员,提高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而在另一方面,则是要对学校师生等图书馆主要用户群体展开调查,了解不同专业学科、教师的实际信息需求,之后在此基础上对馆员展开针对性的服务培训,使其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切实满足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
(二)构建综合性检索平台
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图书馆可以从学校办学情况入手,以学校重点学科为基础建立综合性的馆藏资源检索平台,为用户提供覆盖不同信息资源库的跨平台检索服务,以解决数字资源不全面的問题[2]。另外,高校图书馆还要定期统计馆藏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数据,包括文献下载次数、阅读次数、检索次数等等,之后再根据各学科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字资源采购,调整采购经费分配情况,这样既可以避免因重复建设导致的采购资金浪费,也可以大大提高馆藏资源采购的针对性。
(三)重视用户培训教育
面对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以及学科化服务模式,无论是信息检索方法还是馆藏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用户在短时间内往往很难适应。为此,高校图书馆还需对学生、教师等用户群体展开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工作,一方面安排馆员或学生志愿者在馆内主动为用户提供讲解服务,帮助其掌握新的信息检索技能,实现信息素养与信息利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可以引导用户观众图书馆微博、微信公众号,并在上方发布学科知识检索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使用户能够对学科化服务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束语:学科化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在现阶段的应用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只要能够在用户培训教育、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仍然能够使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美兰.高校图书馆强化学科服务能力建设的研究报告——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5):152-154.
[2]丁玉霞,高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问题及破解[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37(04):22-25.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高校
引言:与单向、被动的图书馆传统知识服务模式相比,学科化服务完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按照学科研究来对图书馆馆藏知识资源进行加工、重组、开发,使其能够转变为多个灵活的学科单元,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精细、深入的知识服务,有效支持高校各院系及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馆员素质问题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同时,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科化服务模式下,馆员不仅要对各学科基础知识、图书情报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还要参与到馆藏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组织、开发等工作中来,并负责解答用户的学科知识疑问,这对于馆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然而从目前来看,除少数重点高校外,绝大多数国内高校的图书馆馆员都以传统馆员为主,不仅学科馆员相对较少,素质也很难满足学科化服务要求,给学科化服务的全面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二)资源整合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给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创造了良好基础条件,但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也同样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很多高校图书馆在购买各种数字信息资源的同时,经常会面临重复建设、数据库信息资源不全面的问题,这不仅使数字化建设的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在信息资源不全面的情况下,各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及学习活动的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预期作用相去甚远。
(三)服务质量问题
学科化服务的核心目的是满足图书馆用户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学习、研究需求,其对于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一直都是非常高的。然而从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将工作重心放在数字化建设以及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上,反而忽视了用户对全新服务模式的了解与适应,因此用户的服务体验并不好,文献检索技能不足、信息使用能力较差等问题也十分普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科化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质量[1]。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的完善建议
(一)强化馆员队伍建设
图书馆馆员作为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执行者,其专业素质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质量直接相关,而在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于馆员队伍的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从具体上来看,高校图书馆一方面应尽快转变对馆员的工作定位与要求,将学科馆员卡看作是学科文献信息专家而非简单的馆藏图书管理者,之后按照这一工作定位为学科馆员岗位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招聘标准,这样既可以为学科馆员的工作提供明确指导,同时也能够招收到更多专业知识对口、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科馆员,提高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而在另一方面,则是要对学校师生等图书馆主要用户群体展开调查,了解不同专业学科、教师的实际信息需求,之后在此基础上对馆员展开针对性的服务培训,使其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切实满足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
(二)构建综合性检索平台
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图书馆可以从学校办学情况入手,以学校重点学科为基础建立综合性的馆藏资源检索平台,为用户提供覆盖不同信息资源库的跨平台检索服务,以解决数字资源不全面的問题[2]。另外,高校图书馆还要定期统计馆藏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数据,包括文献下载次数、阅读次数、检索次数等等,之后再根据各学科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字资源采购,调整采购经费分配情况,这样既可以避免因重复建设导致的采购资金浪费,也可以大大提高馆藏资源采购的针对性。
(三)重视用户培训教育
面对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以及学科化服务模式,无论是信息检索方法还是馆藏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用户在短时间内往往很难适应。为此,高校图书馆还需对学生、教师等用户群体展开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工作,一方面安排馆员或学生志愿者在馆内主动为用户提供讲解服务,帮助其掌握新的信息检索技能,实现信息素养与信息利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可以引导用户观众图书馆微博、微信公众号,并在上方发布学科知识检索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使用户能够对学科化服务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束语:学科化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在现阶段的应用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只要能够在用户培训教育、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仍然能够使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美兰.高校图书馆强化学科服务能力建设的研究报告——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5):152-154.
[2]丁玉霞,高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问题及破解[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37(0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