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历史结论”及其地位。
历史结论是关于历史现象的基本断判和基本观点,它同历史事件、历史概念一起构成历史的基本知识。历史结论来源于事实又统率历史事实,搞好历史结论的教学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同时历史结论也是历史高考能力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
例如:
1、皖南事变反映出:()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战转向反共;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共产党决裂;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大革命。他(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这是两条典型的再认再现历史结论的试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历史结论的教学。
二、“历史结论”的类型。
1、阐述历史事件的性质:这一类历史结论是明确规定历史事件本质属性。例如:(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尼德兰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3)“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寻觅历史事件的特点:这一类结论是寻觅某些历史事件与其它事件相比特别的要素。例如: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1)运动规模空前巨大;(2)反封建同时反侵略;(3)《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4)《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1)(2);B(1)(3);C(2)(4);D(3)(4)。
3、概括历史人物的属性:这一类历史结论是对重要历史人物的时代、阶级和社会等属性的概括,是对历史人物的“盖棺论定”。例如:(1)侧重人物时代属性的结论有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孔繁森等。(2)侧重人物阶级属性结论有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农民运动卓越领导人彭湃等。(3)侧重人物社会属性的结论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文学巨人莎士比亚。(4)具有多重属性的结论有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等。
4、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这一类历史结论是对重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上册“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和主观上作了论定。(具体内容见课本)。
5、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这一类历史结论是对重要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的阐述。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对大革命结论性肯定了大革命有三大历史功绩。(具体内容见课本)。
三、如何教学“历史结论”。
1、重视课本中现有的“历史结论”的教学:对于现有历史结论的教学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结论的能力。历次高考对历史结论考查的重点也是这一类能力的考查。例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A、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C、毛泽东《论十大关系》;D、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于现有历史结论的教学难点应是培养学生充分理解历史结论内涵的能力。例如: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正确的理解是( ):A、西班牙专制主义严重地束缚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革命的爆发;B、尼德兰革命以加尔文教为旗帜;C、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北部的统治;D、为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道路。
2、培养学生自做历史结论的能力。自做历史结论是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最高要求。例如:2006年高考第41题,史称:“得人者昌” ,“失贤者亡”,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培养学生自做历史结论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①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历史结论都是源于历史事实的,正确的、数量足够的和典型的事实是育发和娩生历史结论的“母体”,事实决定结论。例如:从中国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可以得出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②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总结,即联系历史条件总结历史结论。例如: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③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历史结论是关于历史现象的基本断判和基本观点,它同历史事件、历史概念一起构成历史的基本知识。历史结论来源于事实又统率历史事实,搞好历史结论的教学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同时历史结论也是历史高考能力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
例如:
1、皖南事变反映出:()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战转向反共;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共产党决裂;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大革命。他(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这是两条典型的再认再现历史结论的试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历史结论的教学。
二、“历史结论”的类型。
1、阐述历史事件的性质:这一类历史结论是明确规定历史事件本质属性。例如:(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尼德兰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3)“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寻觅历史事件的特点:这一类结论是寻觅某些历史事件与其它事件相比特别的要素。例如: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1)运动规模空前巨大;(2)反封建同时反侵略;(3)《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4)《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1)(2);B(1)(3);C(2)(4);D(3)(4)。
3、概括历史人物的属性:这一类历史结论是对重要历史人物的时代、阶级和社会等属性的概括,是对历史人物的“盖棺论定”。例如:(1)侧重人物时代属性的结论有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孔繁森等。(2)侧重人物阶级属性结论有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农民运动卓越领导人彭湃等。(3)侧重人物社会属性的结论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文学巨人莎士比亚。(4)具有多重属性的结论有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等。
4、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这一类历史结论是对重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上册“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和主观上作了论定。(具体内容见课本)。
5、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这一类历史结论是对重要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的阐述。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对大革命结论性肯定了大革命有三大历史功绩。(具体内容见课本)。
三、如何教学“历史结论”。
1、重视课本中现有的“历史结论”的教学:对于现有历史结论的教学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结论的能力。历次高考对历史结论考查的重点也是这一类能力的考查。例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A、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C、毛泽东《论十大关系》;D、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于现有历史结论的教学难点应是培养学生充分理解历史结论内涵的能力。例如: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正确的理解是( ):A、西班牙专制主义严重地束缚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革命的爆发;B、尼德兰革命以加尔文教为旗帜;C、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北部的统治;D、为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道路。
2、培养学生自做历史结论的能力。自做历史结论是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最高要求。例如:2006年高考第41题,史称:“得人者昌” ,“失贤者亡”,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培养学生自做历史结论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①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历史结论都是源于历史事实的,正确的、数量足够的和典型的事实是育发和娩生历史结论的“母体”,事实决定结论。例如:从中国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可以得出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②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总结,即联系历史条件总结历史结论。例如: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③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