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重“语境”突围语文外国作品教学困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包括《致云雀》等6篇外国文学作品;必修读本包括《致恰达耶夫》等41篇外国文学作品;选择性必修包括《大卫·科波菲尔》等9篇外国文学作品。目前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在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暴露了诸多问题。
   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课堂设计时产生的一系列误解、误读、误区。我们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教师在外国文本教学设计单一,盲目复制传统小说课教学法,这种不辨别语境差异的课堂教学,课堂往往存在环节“雷同”、主题“嫁接”等问题,教师陷入教学逻辑公式化、模式化;另一方面,由于欠缺阅读语境、阅读兴趣,学生在研习外国文学作品中,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不断衰减,学生进入思维僵化、碎片化的恶性循环。以上教学问题正不断困惑着一线教育者的外国作品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策略。
   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是文本翻译过程中无法完全解决的英文语境问题造成的。语境包括地域特色、时代特色、语言风格、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也就是说,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为中文作品时,由于国与国之间的语境差异,学生是很难通过翻译出来的文字深刻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知识背景及心灵世界的。这就造成了学生运用本国知识理论和文化背景,理解偏差,甚至歪曲理解文本内容及主题。比如2021年八省模考的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考查了日本小说作品《秋雨》中的“山茶花和服图案”,考生通过既有刻板经验,将“山茶花”理解为一种常见的“对生命的积极、乐观”,其实就是对日本“物哀文化”的误读、误解。
   这也并非翻译家的问题,正如海明威1932年在他的纪实作品《午夜之死》中提出的冰山理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作家作品的全部内涵是需要读者再想象、再品味、再创造的,而非由翻译家代为完成。
   但这也给外国文学作品的高中课堂教学指明了一条教学研究方向及路径,那就是想要通过探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境,就需要重新地、审慎地阅读外国作品,发现不同文本翻译差异,通过中英比较教学方式,在项目学习的情境任务安排中,解决课堂教学失准,学生兴趣丧失、思维狭窄等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开展外国作品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又该如何具体操作呢?
   《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为“2020年版课标”)的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而在教学层面,本任务群要求学生深入阅读作品,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与思想内涵。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调动学生关于世界历史、地理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知识,促进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及心灵世界的理解。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专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研讨交流。
   通过项目学习,在比较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努力解决外国文学作品语境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三种外国作品教学设计样式,下面通过教学切片的形式一一呈现:
   第一重突围:语境聚焦——通过以小见大,发现符合外国作品创作规律的教学切入点。
   我们通过小的细节发现文本奥秘。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英文标题等方式,重启对作品理解的教学思路。例如高尔斯华绥的小说《Quality》,译者翻译为《品质》。查阅《柯林斯词典》等权威词典后,我们发现“Quality”主要含义有:1.质量、品质;2.上乘;优质;高标准;3.(尤指好的)人品、素质、品德;4.特征;特质;特色……我们在课堂进行实践后,学生指出:哥斯拉兄弟的“Quality”不仅指美好的品质,也指其制靴手艺的高超。这样一来,学生发现了文章的丰富含义,同时教师也在教学的起点上,发现了符合外国作品创作规律的良好切入点。
   我们先来看一则教学切片——
   创设情境:学校创建了世界名作家VR体验馆。同学们在体验馆里还原作家作品创作真实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其创作作品的过程及魅力。我们现在进入欧·亨利作品创作体验时刻。
   任务设计:VR体验视野里,你就是欧·亨利,你不仅贫困潦倒,且锒铛入狱了。你为了排遣或是赚钱,在狱中创作了小说作品《Witches’ Loaves》(题目译为《女巫的面包》,我们教材译为《两块面包》)。你能否解释你创作小说英文原著题目的原因,同时谈一谈你认为这两个标题哪个更好,为什么呢?
   课堂点拨:
   生:我认为《两块面包》比较好,因为全文都是围绕着两块面包展开的。
   师:嗯,你认为全文都有面包的“踪影”,对吗?你呢?
   生:我也认为《两块面包》好。因为这更能起到文章线索的作用。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两块面包在小说中能起到串联小说情节。非常好。还有吗?
   生:我认为《女巫的面包》更好。因为女巫给人神秘感。
   师:神秘感,你想到女巫会想到什么?
   生:妖怪。(笑)
   师:那就不是现实主义小说了对吗?女巫指的是?
   生:我认为指的是玛莎小姐。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面玛莎小姐好心办了坏事,所以招惹客人生气,从这个角度上,她是女巫。
   师:那同学们觉得《女巫的面包》侧重的角度是?
   生:我觉得侧重在玛莎小姐身上。
   师:那《两块面包》呢?
   生:是在小说情节上。
   项目总结:
   教师点评:本节课堂片段重在以小见大,教师通过比较英文标题不同翻译的差异,我们发现了符合外国作品创作规律的教学切入点。教师在英语语境的主动观照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作品解读也走向了更深处。该片段还意在强调外国作品的教学及学生学习起点可以是不同的,我们的教学起点是依外国作品的差异性而定的。为什么要设计外国文学作品的新起点呢?这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外国作品中的作家真实意图、写作方法,尤其是在写作主题上,学生培养了兴趣,也能“拨得云雾见月明”。    第二重突围:语境比照——通过文本比较,获取外国作品文化、心理、历史等认知体验。
   我们通过原文和译文、译文与译文、翻译家翻译与学生翻译等多种比较方式,推进文本比照学习工作的开展。教师在由关注“教材”到关注“学材”的转变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探索、合作意识被成功激发,学生思维在良好师生沟通中愈发缜密、活跃,课堂气氛一浪高过一浪,课堂上的学生学习劲头,真正发生着改变。我们看第二则教学切片——
   主题使命:通过对学生课堂的长期透视,我们发现学生在外国作品学习中的主动性、可塑性是很有挖掘潜质的。“2020年版课标”告诉了我们两点值得格外重视的。一点是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另一点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作品,整体把握作品的基调与思想内涵。因此我们在外国文本比较中,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翻译中可能的问题,并试图寻找更好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翻译,在扫除翻译问题带来学习障碍的过程中,学生跨越了时代、文化、地域、心理等距离,生成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阅读体验,并形成了对作者创作意图的准确理解,及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刻认识。
   创设情境:为纪念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学校《新荷》杂志決定出一期卡夫卡《变形记》学生译本特刊。现在请你结合自我的解读,参与到《变形记》的具体翻译工作中,为即将刊出的新一期《新荷》特刊做出贡献。
   任务设计:请比较下文不同译者写法,谈谈你的认识,写出自己的译文版本,并说明理由。
   《变形记》开头:“One morning, when Gregor Samsa woke from troubled dreams, he found himself transformed in his bed into a horrible vermin.”译例如下:
   译本一:早上,戈勒各尔·萨摩札从朦胧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大毒虫。(金溟若 译)
   译本二: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陆增荣 译)
   译本三:这天早晨,当格雷戈尔·萨姆扎从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的身子变成了一只可怕的虫子。(朴海宇 译)
   译本四: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叶廷芳 译)
   学生体会:
   学生1:我喜欢第四个翻译。首先,甲虫在自然界中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昆虫,符合格里高尔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角色设定;其次,变形之后的甲虫又笨重又丑陋,寓意不能挣钱的他成为家庭累赘,受到家人厌恶。
   学生2:我喜欢第一个翻译的“大毒虫”。它相对其他翻译来说比较简洁精炼,概括了整个虫的形象。另外,它更能体现出他变成甲虫之后,对他之后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家人对格里高尔的各种排斥。
   学生3:我尊重你的喜欢,但我认为你的理解上有逻辑的漏洞,“毒虫”更多是向外的伤害,小说不是说格力高尔对社会有害,而是格力高尔变形之后自己受到的危害,与你的观点相反。我更喜欢“甲虫”意象,首先区别于其他意象,它有沉重的“甲”,象征着格里高尔生活的负担和压力;其次它瘦弱的腿与甲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格里高尔不堪生活重负,孤立无助、弱小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控;再次,它前面的修饰语,“大”却有大而无能的无奈,“吓人”传达出它周遭人的心理感受,也描绘了主人公艰难的生存处境。“虫子”的翻译太过笼统,不能传达出人物的特点,“跳蚤”是妨害人生活的昆虫,并且手脚灵巧,因此“甲虫”最为合适。
   学生创作(翻译):
   学生1:我的翻译是——“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混乱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害人虫。”我这样翻译的原因是文章的第4段、第5段都可以看出他情感上是封闭的,没人跟他交流。我觉得从整个文章背景看,在当时的社会,他是被当成机器一样,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非常大,所以我用了“混乱”和“害人虫”这样的翻译。
   学生2:我的翻译是——“又是一天早上,格里高尔·萨姆沙从麻烦重重的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丑陋的甲壳虫。”我还是想翻译成甲壳虫,这是因为文章里写格里高尔起床非常艰难。一开始他醒来的时候,他是仰面朝天的姿势了。甲虫的小细节是它在空中晃动,但就是没办法起床,而这种状态是甲壳虫特适合的,而且还能表现一种主人公的无力感。同时呢,他在社会中的工作也是被迫的,他也是充满了敏感的一个人,现在他变成了失去家庭劳动能力的虫子,他也失去了他的尊严,所以他是“丑陋的”。
   学生3:我的翻译是——“早上,格里高尔·萨姆莎从心神不宁的梦中吓醒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形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我和前面同学的相似点是,我们都翻译成了“甲壳虫”。但我觉得一定要有“变形”这个词。为什么呢?我想说三个方面:第一、从他个人而言,他一个人变为甲虫,却没有丝毫恐惧,为别人而活,造就了一个“公共的我”,因此走向变形;第二、从家庭关系看,这也是他亲情关系的的变形,一开始家人的温柔体贴,后来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家人害怕、畏惧,最后厌恶、嫌弃,格里高尔死去的时候,一家人出门度假,如释重负,仿佛从未有过格里高尔一样,亲人之间丢掉了温情,变成了麻木,冷淡;第三、这更是社会的变形,金钱至上成为社会的准则,当物质的需求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亲情就不复存在,人性的光辉因此暗淡。所以我认为“变形”应该体现在翻译中。
   教师点评:本则课堂片段强调对语文课本的文本比较、文本细读能力。其中有两个细节值得教师在今后的课堂组织中着重关注。一是教师指导学生读《变形记》,应培养学生发现作家卡夫卡的巧妙匠心语言安排,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能力;二是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翻译,在写作过程中对文本进行细致梳理,并进行二次创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锤炼梳理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在比较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是将重点放在文本翻译是否准确的课堂讨论中,更不是将文本学习走向英文学习的剑走偏锋式的大讨论,而是引导学生对外国作品展开比较学习,通过比较不同译本,发现文本学习及难点解决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在典型情境中,教师利用好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重突围:语境重塑——通过语境挖掘,深入外国作品内涵及主题价值的重塑。
   我们通过课堂尝试,学生获得中英比较的兴趣点,进而寻找合理推断的质疑点,在英文语境创设、项目学习的指引下不断挖掘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任务群教学的有效路径,不断推进并实现着“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如何走近语境,并最终实现语境重塑的呢,我们以统编版《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那段著名独白为例,展示第三则教学切片,探索教学新路径、新价值——
   创设情境:学校话剧社排演《哈姆雷特》,你有幸被选中担当主角哈姆雷特。你拿到剧本后,发现你看到的人物对白与家中版本不同,这引发了你的一连串思考。请根据项目任务完成版本比较,为最终登台表演哈姆雷特确定台词。
   任务设计:请比较下文不同译者写法,谈谈你作为哈姆雷特扮演者的认识,并选出你将在戏剧演出时的台词版本,并说明理由:
   项目总结(学生完成表格填写):
   教师点评:本则切片通过关注人物戏剧语言,从细节之处进行语境挖掘,实现对外国作品语言内涵的深入、主题价值的重塑。《哈姆雷特》中有大量耳熟能详的台词,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灵活使用不同翻译版本进行人物形象的揣摩及莎翁写作意图的探索,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语言的深入和价值的重塑。
   以上基于英文语境的高中语文外国作品的三种项目设计,分别从寻找教学切入点,获取认知体验,挖掘主题价值等三个方面对外国作品教学做了简要梳理。众所周知的是,高中语文外国作品教学的“疑难杂症”还有很多,我们很难一次性清除干净。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就典型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并将学生反馈给我们的有效信息和资源,积累为丰富、完备的教学资源,从而在不斷序列化、体系化、科学化的教学设计与策略安排中,不断将外国作品教学上出中国学生所需要的纯正的“语文味儿”。
   综上,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特点,我们认为,好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版本为:应体现本国语言文字习惯,同时又不失去原有语境特点。学生通过在不同翻译文本比较中,发现不同的文本理解和内涵理解。在崭新的文本样貌呈现中,学生的审美理解和个性化思考有了更多可能。外国作品课堂教学在设计教学目标、环节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采取比较教学、语境教学等不同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在中英跨学科学习中找到语文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的最佳路径,进而形成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项目学习的初步范式。这条路很长,还应该继续深入走下去。
   参考文献:
   [1]许渊冲.文学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2010(8).
   [3]曾祥宏.论译文的文学性再现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项目“高中语文外国作品基于英文语境的文本比较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025)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在材料作文成为主流命题方式的当下,“自拟标题”成了这一命题方式的其中一个“标配动作”。与角度、立意、文体以及字数等其他写作要求一样,标题问题因此成了作文备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对标题问题的认识不足,标题在高考作文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在影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标题研究的不深,又使得标题拟制仅停留在表层水平上。针对高考作文标题的这一现状,笔者依据技术作文的相关理论,试图对标题问题作一个深层次的
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归来后不愿做官,只求归家团圆的故事赢得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木兰形象的改编与重塑也从未停止。她不仅是一个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更是女性形象的典范,是中国传统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木兰诗》作为木兰形象谱系的源头,其文本本身对木兰形象的刻画应当被具体解读与建构。对于现有的概念化和泛化的解读,我们也需进一步的理性思考与辨析,不断修正和完善其中的精神内涵。   一、木兰形象的普遍认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曾先后刊登李红莲老师和文晓琴老师之于《登高》颔联后半句的解读。论题缘起于李老师公开课上遇到的提问“为何不是‘不尽长江滚滚去’”,李老师从律诗的押韵平仄角度切入解释;文老师则另做文章,从画面的视觉表现力分析“来”较之“去”或“流”更为强烈和深沉。二人各有所见,但始终囿于比较思维,从表达技巧层面分析“来”的不可替代性,并未就“来”字本身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而在《登高》的实际教学中,
《烛之武退秦师》为传统经典名篇,数十年来,各种版本的教材教参对其中“且贰于楚也”,释为“从属二主”,一直令人费解。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017年版)文下注【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2004年版)也如是解。最新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19年版),释义做了更新:【贰于楚】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遗憾的是,教材并
文言文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初中学生在小学接触过少量浅易的文言文,但是升入初中后,文言文的篇目增加,篇幅变长,由于时间久远,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于是,学生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没有阅读兴趣。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趣”的世界,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笔者在趣读、趣译、趣品、趣评四个方面提出激发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策略。   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从传统知识型课堂逐渐走向智慧型课堂,教师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这种转变的重要性。“知识灌输转变智慧型思维训练”成为当代课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语文教学需要顺应这一趋势,借助新型网络信息技术,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破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窠臼,构建高中语文智慧型课堂。   一、构建高中语文智慧型课堂的意义   习总书记提出:“以信息化提高教育信息网络的性能,从而加快校园和智能教室建设,大力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蕴含着诸多审美因素和无尽的教育潜能。然而散文个性化的表达以及文字背后的情思,给学生的理解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散文作为审美客体,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这二者的连接正是需要审美体验的参与,即以个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阅读,与文本、作者、教师进行有效的对话,学生的个性与独特的阅读体验得到尊重,用内在的心灵去体悟文字中所承载的独特的情思,从而帮助学生感知美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18个学习任务群,几乎每一个任务群都与阅读相关。在高中语文日常教学中,阅读教学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阅读教学主要指教師借助对文本的解读完成教学任务,一般认为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因而许多一线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