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结合时代条件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先进性与纯洁性、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力量
延安精神的形成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基础和支撑的。当年,为什么那么多人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因为延安是一个有理想信念、可以实现理想信念的地方。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后,看到的是一种“东方魔力”;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他们所说的,反映的是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延安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需要我们像当年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用延安精神打扫思想灰尘,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挺起精神脊梁,践行“三严三实”,做合格共产党员,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对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的滑坡最危险,精神支柱的坍塌最致命。因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当前,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冲击,一些党员干部精神之“钙”流失严重,得了“软骨病”,成为精神上的侏儒,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医治这种“软骨病”,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毕生守则,真正做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虔诚而执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至信而深厚,决不能忘却了身份,丢掉了忠诚,决不能今天信、明天不信,人前信、人后不信。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力量
延安时期,我们党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后来的革命实践充分证明,民心所向即是力量所在。
新形势下,我们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一切施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坚持以人民为师,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带着感情深入群众,从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营养,从群众的需求愿望中找到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要坚持以民为镜,听取民声民怨,听取急盼忧怨,特别是透过群众的情绪,看到工作短板,真正把工作坐标向群众满意的方向校正校准。要坚持以民为秤,让群众来监督权力运行、让群众来评判工作成效。这不仅是人民群众所盼,也是广大干部之福。我们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策干事都要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切不可逆民意而为。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以德依规相依治党的力量
延安时期,像张思德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像白求恩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直教育和激励着我们,不断给以德治党增添正能量,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营养剂。同时,延安时期确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关于民主集中制、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关于统一战线等许多依规治党经验和做法,有些沿用至今。这是一种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结合的力量。
对执政党而言,纪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纪律。道德使人向善,是纪律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纪律用来惩恶,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纵观近年来的腐败案例,纪律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重要原因,但正是道德滑坡、理想动摇,产生了最初的腐败动机。纪律不可能覆盖所有领域、一切方面,只有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才能强化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腐朽思想的滋生。就此而言,既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又严明党的纪律规矩,才能让从严治党兼具道德感召力和纪律约束力,让制度运行在思想认同的轨道上。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新思路、提高到新水平。这两部党内法规,前一部重道德自律,后一部重制度他律,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既树立崇高的道德追求,又制定明确的行为底线。这也是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坚持在道德与纪律两个层面双管齐下,相辅相成,让道德自律为纪律约束减少阻力,让执纪监督为道德涵养提供保障,二者各司其职又辩证统一,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做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两手抓、两手硬,我们一定能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永葆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力量
延安精神的形成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基础和支撑的。当年,为什么那么多人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因为延安是一个有理想信念、可以实现理想信念的地方。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后,看到的是一种“东方魔力”;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他们所说的,反映的是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延安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需要我们像当年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用延安精神打扫思想灰尘,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挺起精神脊梁,践行“三严三实”,做合格共产党员,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对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的滑坡最危险,精神支柱的坍塌最致命。因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当前,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冲击,一些党员干部精神之“钙”流失严重,得了“软骨病”,成为精神上的侏儒,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医治这种“软骨病”,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毕生守则,真正做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虔诚而执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至信而深厚,决不能忘却了身份,丢掉了忠诚,决不能今天信、明天不信,人前信、人后不信。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力量
延安时期,我们党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后来的革命实践充分证明,民心所向即是力量所在。
新形势下,我们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一切施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坚持以人民为师,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带着感情深入群众,从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营养,从群众的需求愿望中找到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要坚持以民为镜,听取民声民怨,听取急盼忧怨,特别是透过群众的情绪,看到工作短板,真正把工作坐标向群众满意的方向校正校准。要坚持以民为秤,让群众来监督权力运行、让群众来评判工作成效。这不仅是人民群众所盼,也是广大干部之福。我们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策干事都要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切不可逆民意而为。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以德依规相依治党的力量
延安时期,像张思德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像白求恩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直教育和激励着我们,不断给以德治党增添正能量,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营养剂。同时,延安时期确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关于民主集中制、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关于统一战线等许多依规治党经验和做法,有些沿用至今。这是一种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结合的力量。
对执政党而言,纪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纪律。道德使人向善,是纪律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纪律用来惩恶,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纵观近年来的腐败案例,纪律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重要原因,但正是道德滑坡、理想动摇,产生了最初的腐败动机。纪律不可能覆盖所有领域、一切方面,只有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才能强化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腐朽思想的滋生。就此而言,既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又严明党的纪律规矩,才能让从严治党兼具道德感召力和纪律约束力,让制度运行在思想认同的轨道上。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新思路、提高到新水平。这两部党内法规,前一部重道德自律,后一部重制度他律,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既树立崇高的道德追求,又制定明确的行为底线。这也是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坚持在道德与纪律两个层面双管齐下,相辅相成,让道德自律为纪律约束减少阻力,让执纪监督为道德涵养提供保障,二者各司其职又辩证统一,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做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两手抓、两手硬,我们一定能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永葆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