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11月9日至11日,第十一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艺术学院隆重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东京、冲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浙江、哈尔滨、乌鲁木齐等来自国内外各大音乐院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两国学者分别就中日两国的众多音乐问题进行探讨,下面是这次会议的报告综述。
【关键词】 中日音乐;比较研究;综述报告
2015年11月9日至11日,由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主办,新疆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艺术学院隆重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共有63位,其中中方代表37位,日方代表26位,实际宣读论文的数量为45篇,内容丰富多样,异彩纷呈。论文的内容包括以下议题:1.中日两国音乐比较研究;2.由于此次会议的召开点在新疆,在会议中涉及维吾尔族木卡姆和伊斯兰教音乐,这是此次会议当中出现的新内容,是以往会议内容中所不具有的;3.中日两国文化的各自研究,包括西方音乐传入日本的个案调查、中国近代史沦陷区的音乐调查、日本音乐教育情况等内容; 4.佛教洞窟调查;5.其他研究内容。会议由三个部分组成:论文宣读,观看音乐系民族乐团音乐会,吐鲁番考察采风。
一、两国学者齐聚丝路
2015年11月9日,“第十一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厅隆重开幕,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维平、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会长,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博士生导师植村幸生、新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永钦、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帕提古丽·买买提等出席了此次开幕式,另外,出席开幕式的特邀嘉宾还有新疆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菁葆、日本天平乐府创始人刘宏军、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玫、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编高拂晓等,另外,来自东京艺术大学、日本国立音乐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东京福祉大学、台南艺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哈尔滨音乐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的60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也参加了此次开幕式。
首先,新疆艺术学院院长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致大会开幕词,他指出,中日两国学者齐聚我我院共同探讨中日两国的音乐研究成果,对我院的音乐舞蹈学学科的建设以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建设,提升我院整体办学和办学影响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日音乐学术比较国际研讨会以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为宗旨,两年一届定期举办的高水准学术研讨会。从1995年至2013年,在中日两国已成功举办了十届,2013年3月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举办第十届之后,新疆艺术学院承接了第十一届的会议主办权,自此,全院师生进行了一年多的筹划准备,这次会议是与国内外学者专家交流的良好途径,最后艾尔肯院长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召开。 另外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会长赵维平、中日比较研究会会长、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生导师植村幸生也做了精彩的开幕式致辞,赵维平教授指出,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自1995年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首届以来,两年一届定期举办,如此规整且富有时效性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实属罕见,从会议中所提交的学术成果我们看到,学者们研究的课题在不断开拓,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入,思路也在拓宽,理清了许多历史难点,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并同属于东亚-汉族文化圈,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与社会形态的因素在学术中有着重要的互补意义,中日两国的音乐文化关系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必须坦诚直接的交流,这也是中日音乐比较学会存在的重要意义。中日音乐国际学术比较研讨会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其间学者们探讨研究涉及的学术领域广泛,比如,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作家,作品,乐器学,音乐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最后,期待这样的学术交流能够持之以恒,通过这样的学术渠道能够推陈出新,为学术界展示出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
二、两国学者共同探讨中日两国音乐问题
会议的主题报告发言由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周耘教授主持,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会长赵维平教授作了名为《在中国音乐史中不能忽视的日本音乐史料及其研究成果》的主题报告,汉唐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的繁盛期,由于中日两国史料的内容与性格不同,在研究中中国音乐史时日本史料是不能回避的重要一项。该研究就中日两国史料做详细的分析,尤其对日本史料展开讨论,强调对中国音乐史研究的补充意义。东京艺术大学植村幸生教授、新疆艺术学院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教授合作了名为《通过录音资料来复活过去的音乐——以维吾尔古典音乐木卡姆的音声复原为例》的精彩报告,随着19世纪末录音技术的发明,人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有了戏剧性的变革,该研究从复原以万桐书先生为首的音乐调查小组从1950年代开始在新疆各地收录的录有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新疆各地音乐的钢丝录音带(50卷以上),通过与日本录音技术人员的合作,将其中48卷录音进行了音声复原及播放格式数字化作业,并将其内容作了记录分析等,项目组先后赴厦门采访了万桐书先生及其夫人,进一步验证了这组钢丝录音带是1950年开始录制,整个资料约半数为木卡姆音乐,其他为各地维吾尔民谣,器乐曲、其他少数民族歌曲等,可以确定有一部分木卡姆和1960年代采谱出版的木卡姆版本基本吻合,有部分乐曲是现有版本里没有被纳入的木卡姆乐曲片段,该研究充分肯定了这些资料为推进新疆地域研究所带来的具有时效性的意义。开幕式结束后,从11月9日下午起正式进入论文宣读阶段,以下为议题讨论内容:
(一)中日音乐比较研究
中日音乐文化一直在相互交流与促进,除了对两国研究的乐器学,作家,作品、音乐学进行比较研究之外,还从图像学的领域来进行比较研究,比如,广州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刘富琳教授宣读了《从画像看传入琉球的中国音乐》,该文从琉球大学图书馆藏的几幅画像,即《宝永七年(1710)琉球人大行列记》、《宽政八年(1796)琉球人来朝行列大全》、《天宝三年(1832年)琉球人行列记》、和《嘉永三年(1850)琉球人行列记》以及《琉球国来聘记》这些画像来看琉球音乐与中国音乐的关联。此次会议的内容也加入了对佛教洞窟壁画的研究,比如,东台湾屏东大学李美燕的《维纳(Vina)与凤首箜篌的关联性考察》主要以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洞窟中所见的音乐图像为主,探讨古印度乐器维纳与中国的凤首箜篌之间的关联性。日本学者东洋音乐研究会成员樋口昭《描绘净土的音乐——新疆的壁画和来迎图》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千佛洞第38窟壁画中出现的乐器和“阿弥陀佛来迎图”中出现的乐器做了深入的对比考究。东京艺术大学鎌田紗弓的《歌舞伎雑子中的“阶梯伸缩性”》就从歌舞伎雑子(伴奏)来研究歌舞伎雑子是以节奏型组为基础,乐器伴奏以及单独创作的长呗中的唱、三味线旋律构成的,与中国戏曲音乐存在着共通性。该研究采用长呗中的“序舞”和“神舞”两段伴奏音乐作为分析对象,指出了这两段伴奏中“8拍为一周期”的音值是以2倍或4倍(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阶梯型伸缩”的方式来变化使用。日本天平乐府刘宏军对古代乐舞颇有研究,他的《论汉唐胡乐东渐与汉乐西进现象》讲到隋唐时期的宫廷乐舞的情况以及汉地传统雅乐与胡乐的分类说,并触及到了周边国家的乐舞形态与民族关系。新疆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菁葆的《中亚音乐与日本音乐之关系》从乐器学的角度讲到中亚与日本的箜篌、中亚与日本的五弦琵琶、中亚与日本的曲项琵琶、中亚与日本的横笛、日亚与日本的筚篥、中亚与日本的细腰鼓六个方面探讨了中亚音乐与日本音乐的关系。 日本冲绳県立艺术大学音乐学部高濑澄子的《〈乐书要录〉抄本的新发现——关于京都大学藏〈弁音声〉》定位了在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图书馆收藏有一册标题为《弁音声》的手抄本是《乐书要录》的手抄本。并将已知的《乐书要录》的其中六件抄本和一种版本(林述斎编纂本)作为比较的对象,指出,《弁音声》是将《乐书要录》及其相同主题的日本乐书编集与抄写的抄本。东京艺术大学特别研究员毛丫的《关于日中两国制作筝的不同之处》对中日两国制作筝的不同方法做了比较与分析。日本桐朋学圆大学平间充子的《百戏和古代日本的礼仪音乐——以相扑礼仪以相扑礼仪隼人为中心》分析和考察了日本礼仪中的艺能是接受百戏的影响。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生孟繁杰的《〈白毛女〉在日本的上演-以〈日本和中国〉的调查为中心》对中日友好协会的机关报《日本与中国》为基础进行调查,查明电影《白毛女》在日本上映的原因,并进一步对《白毛女》在日本上映后,日本民众的反映及对日本的社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日本立教大学関浩志的《关于译词“歌剧”》以中国大陆如何收容西方歌剧为考察视点,探讨了“歌剧”在日本的起源和传日中国过程,并着重将中日两国近代外国人居住地进行了比较,对比两地在歌剧上演和收容西方音乐的历史状况,从而探讨“歌剧”译词起源于日本,用于中国大陆的历史原因。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生刘润的《从旧满洲国广播中看流行歌的普及状况——以昭和10年代为中心》则从文献学的角度把伪满与旧上海的流行歌曲进行比较。 (二)中日音乐研究
从这届会议所提交的论文情况来看,学者们所研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对音乐本体的研究,还包括对音乐背景文化,宗教,和西方音乐传入日本的个案调查的角度来对中、日两国各自的文化进行研究。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丹羽幸江提交的论文为《从祈祷文的发声看礼仪之声》,解读了高木英理子介绍的记载于17世纪初的《祈祷词乐谱》,并对实际的吟唱进行对照分析以及对祈祷词作为音乐的存在形式作了考察。东京艺术大学演奏艺术中心的葛西周《曼陀林在日本的接受与发展——作为战前业余活动的一例》梳理了曼陀林进入日本的脉络,明确指出其接受阶层、学习过程、演奏活动内容。中国戏曲学院的李晓天教授发表的《中国近现代三位著名京剧鼓师述略》对活跃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剧打击乐界的周子厚、杭子和、白登云三位大师的生平事迹做了简要描述。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Thomas Cressy《东京音乐学院与巴赫音乐在日本的发迹》对巴赫音乐在日本的传入做了个案调查。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杨义健率的《萨满教祭祀音乐的研究——以中国满族为中心》介绍了宗教祭祀音乐中萨满教祭祀音乐的特点。东京艺术大学音乐研究科博士千叶伸彦的《针对爱伊努“rekuhkara”(Throat Singing)的复原的录音资料分析》对50年间停止传承的歌曲流派——rekuhkara录音中1951年和1962年的两次录音进行比较分析,对其演唱形式进行阐明。另外还有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王雅婕的《丝绸之路上的粟特(Sogdian)音乐遗迹考释》、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王利洁的《唐诗中管窥西域三大乐舞的来源》,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硕士生孙潇梦的《日本筱笛的构造及其使用现状——从其购买挑选方法来分析》,浙江音乐学院王春明的《杰弗瑞电子音乐创作中的日本元素》。
(三)音乐史学研究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对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音乐。纵观中国近代音乐学史可以发现,有关抗日救亡时期沦陷区音乐文化研究最为薄弱,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相关论文有: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冯长春教授的《抗日救亡时期沦陷区音乐文化研究现状述评》、哈尔滨音乐学院教师王岩的《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考略(1932-1945)》、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岩研究员的《孤证不立——以〈广学流慈〉:曾志忞史料“殆近”之欤?的修订为例》。
(四)中日音乐教育研究
中日音乐教育研究也是历届会议当中的重要议题,比如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硕士生李英姿的《关于中日两国电子音乐的教育现状——以音乐大学电子音乐科为中心》、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欢教授的《文化融合早就乐舞之乡——谈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硕士生马铮的《关于日本筝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现状》、东京福祉大学教育学部田村にしき《以小学生四年级为对象,对于日本传统技能的教学实践研讨》、NPO中国留学生交流支援立志会王红的《中日师范大学之音乐剧教育的比较研究——教师教育和音乐课程标准的考察现状》都对中日两国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进行研究和讨论。
(五)新疆地区音乐文化研究
由于此次会议的地点在新疆,所以有关新疆地区音乐文化研究的成果也颇为丰硕,也是以往会议内容中所不具有的。主要有: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论nakkārā-khāna》,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神野知惠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尔克孜族的音乐与乐器的介绍——以库姆孜为中心》、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吐尔洪·司拉吉丁的《吐鲁番“纳孜尔库姆”的艺术特征及社会功能》、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王宝龙的《维吾尔民族乐器改革与民族乐队构建的思考》、新疆艺术学院科研处买提库尔班的《维吾尔族说唱艺人与达斯坦其的自我认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玫研究员的《从乐律学特征谈木卡姆的文化属性》、中央音乐学院闫林红教授的《十二木卡姆·潘吉尕·琼乃额曼音调的自然律分析》、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哈尼克孜·阿不都外力的《新疆刀郎地区维吾尔族〈刀郎麦西来甫〉中的戏剧性游戏的文化功能解析》、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崔斌教授的《节日文化视野下维吾尔族鼓吹乐调查研究——以新疆喀什地区买买提托合提鼓吹乐班为例》、新疆消防总队杨叶青《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维吾尔族鼓吹乐变迁调查研究》、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陈婷婷《吐鲁番托克逊代而达格木卡姆音乐形态分析》。
(六)其他重要的论文有
台湾艺术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蔡宗德教授的《印尼华人布袋戏的社会环境、演出形态与音乐使用》、日本国立音乐大学博士铃木麻菜美《伊斯兰教神秘主义阿列维派的音乐的使用》,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刘思军《在电脑程式设计的情景下,〈飞翔的苹果〉演绎出独具魅力的东方语境》,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杨帆《对不同形制古琴琴体声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纵观此次中日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的议题,与所涉及的范围较往届来说涉及到了以往所不具有的内容,比如,对新疆民族乐器的比较研究、对维吾尔木卡姆的研究、对维吾尔民间艺人的调查研究等等。会场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对此次会议的议题做了十分精彩的讨论,在论文宣读结束后,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会议除了以往参会的成员之外,还多出了不少崭新的面孔,比如国内外各大院校的硕博士生,他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会议当中。至此,会议在紧张中落下帷幕。
作者简介:王亚娇(1992—),女, 新疆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关键词】 中日音乐;比较研究;综述报告
2015年11月9日至11日,由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主办,新疆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艺术学院隆重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共有63位,其中中方代表37位,日方代表26位,实际宣读论文的数量为45篇,内容丰富多样,异彩纷呈。论文的内容包括以下议题:1.中日两国音乐比较研究;2.由于此次会议的召开点在新疆,在会议中涉及维吾尔族木卡姆和伊斯兰教音乐,这是此次会议当中出现的新内容,是以往会议内容中所不具有的;3.中日两国文化的各自研究,包括西方音乐传入日本的个案调查、中国近代史沦陷区的音乐调查、日本音乐教育情况等内容; 4.佛教洞窟调查;5.其他研究内容。会议由三个部分组成:论文宣读,观看音乐系民族乐团音乐会,吐鲁番考察采风。
一、两国学者齐聚丝路
2015年11月9日,“第十一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厅隆重开幕,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维平、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会长,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博士生导师植村幸生、新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永钦、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帕提古丽·买买提等出席了此次开幕式,另外,出席开幕式的特邀嘉宾还有新疆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菁葆、日本天平乐府创始人刘宏军、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玫、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编高拂晓等,另外,来自东京艺术大学、日本国立音乐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东京福祉大学、台南艺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哈尔滨音乐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的60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也参加了此次开幕式。
首先,新疆艺术学院院长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致大会开幕词,他指出,中日两国学者齐聚我我院共同探讨中日两国的音乐研究成果,对我院的音乐舞蹈学学科的建设以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建设,提升我院整体办学和办学影响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日音乐学术比较国际研讨会以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为宗旨,两年一届定期举办的高水准学术研讨会。从1995年至2013年,在中日两国已成功举办了十届,2013年3月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举办第十届之后,新疆艺术学院承接了第十一届的会议主办权,自此,全院师生进行了一年多的筹划准备,这次会议是与国内外学者专家交流的良好途径,最后艾尔肯院长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召开。 另外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会长赵维平、中日比较研究会会长、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生导师植村幸生也做了精彩的开幕式致辞,赵维平教授指出,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自1995年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首届以来,两年一届定期举办,如此规整且富有时效性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实属罕见,从会议中所提交的学术成果我们看到,学者们研究的课题在不断开拓,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入,思路也在拓宽,理清了许多历史难点,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并同属于东亚-汉族文化圈,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与社会形态的因素在学术中有着重要的互补意义,中日两国的音乐文化关系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必须坦诚直接的交流,这也是中日音乐比较学会存在的重要意义。中日音乐国际学术比较研讨会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其间学者们探讨研究涉及的学术领域广泛,比如,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作家,作品,乐器学,音乐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最后,期待这样的学术交流能够持之以恒,通过这样的学术渠道能够推陈出新,为学术界展示出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
二、两国学者共同探讨中日两国音乐问题
会议的主题报告发言由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周耘教授主持,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会长赵维平教授作了名为《在中国音乐史中不能忽视的日本音乐史料及其研究成果》的主题报告,汉唐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的繁盛期,由于中日两国史料的内容与性格不同,在研究中中国音乐史时日本史料是不能回避的重要一项。该研究就中日两国史料做详细的分析,尤其对日本史料展开讨论,强调对中国音乐史研究的补充意义。东京艺术大学植村幸生教授、新疆艺术学院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教授合作了名为《通过录音资料来复活过去的音乐——以维吾尔古典音乐木卡姆的音声复原为例》的精彩报告,随着19世纪末录音技术的发明,人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有了戏剧性的变革,该研究从复原以万桐书先生为首的音乐调查小组从1950年代开始在新疆各地收录的录有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新疆各地音乐的钢丝录音带(50卷以上),通过与日本录音技术人员的合作,将其中48卷录音进行了音声复原及播放格式数字化作业,并将其内容作了记录分析等,项目组先后赴厦门采访了万桐书先生及其夫人,进一步验证了这组钢丝录音带是1950年开始录制,整个资料约半数为木卡姆音乐,其他为各地维吾尔民谣,器乐曲、其他少数民族歌曲等,可以确定有一部分木卡姆和1960年代采谱出版的木卡姆版本基本吻合,有部分乐曲是现有版本里没有被纳入的木卡姆乐曲片段,该研究充分肯定了这些资料为推进新疆地域研究所带来的具有时效性的意义。开幕式结束后,从11月9日下午起正式进入论文宣读阶段,以下为议题讨论内容:
(一)中日音乐比较研究
中日音乐文化一直在相互交流与促进,除了对两国研究的乐器学,作家,作品、音乐学进行比较研究之外,还从图像学的领域来进行比较研究,比如,广州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刘富琳教授宣读了《从画像看传入琉球的中国音乐》,该文从琉球大学图书馆藏的几幅画像,即《宝永七年(1710)琉球人大行列记》、《宽政八年(1796)琉球人来朝行列大全》、《天宝三年(1832年)琉球人行列记》、和《嘉永三年(1850)琉球人行列记》以及《琉球国来聘记》这些画像来看琉球音乐与中国音乐的关联。此次会议的内容也加入了对佛教洞窟壁画的研究,比如,东台湾屏东大学李美燕的《维纳(Vina)与凤首箜篌的关联性考察》主要以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洞窟中所见的音乐图像为主,探讨古印度乐器维纳与中国的凤首箜篌之间的关联性。日本学者东洋音乐研究会成员樋口昭《描绘净土的音乐——新疆的壁画和来迎图》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千佛洞第38窟壁画中出现的乐器和“阿弥陀佛来迎图”中出现的乐器做了深入的对比考究。东京艺术大学鎌田紗弓的《歌舞伎雑子中的“阶梯伸缩性”》就从歌舞伎雑子(伴奏)来研究歌舞伎雑子是以节奏型组为基础,乐器伴奏以及单独创作的长呗中的唱、三味线旋律构成的,与中国戏曲音乐存在着共通性。该研究采用长呗中的“序舞”和“神舞”两段伴奏音乐作为分析对象,指出了这两段伴奏中“8拍为一周期”的音值是以2倍或4倍(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阶梯型伸缩”的方式来变化使用。日本天平乐府刘宏军对古代乐舞颇有研究,他的《论汉唐胡乐东渐与汉乐西进现象》讲到隋唐时期的宫廷乐舞的情况以及汉地传统雅乐与胡乐的分类说,并触及到了周边国家的乐舞形态与民族关系。新疆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菁葆的《中亚音乐与日本音乐之关系》从乐器学的角度讲到中亚与日本的箜篌、中亚与日本的五弦琵琶、中亚与日本的曲项琵琶、中亚与日本的横笛、日亚与日本的筚篥、中亚与日本的细腰鼓六个方面探讨了中亚音乐与日本音乐的关系。 日本冲绳県立艺术大学音乐学部高濑澄子的《〈乐书要录〉抄本的新发现——关于京都大学藏〈弁音声〉》定位了在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图书馆收藏有一册标题为《弁音声》的手抄本是《乐书要录》的手抄本。并将已知的《乐书要录》的其中六件抄本和一种版本(林述斎编纂本)作为比较的对象,指出,《弁音声》是将《乐书要录》及其相同主题的日本乐书编集与抄写的抄本。东京艺术大学特别研究员毛丫的《关于日中两国制作筝的不同之处》对中日两国制作筝的不同方法做了比较与分析。日本桐朋学圆大学平间充子的《百戏和古代日本的礼仪音乐——以相扑礼仪以相扑礼仪隼人为中心》分析和考察了日本礼仪中的艺能是接受百戏的影响。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生孟繁杰的《〈白毛女〉在日本的上演-以〈日本和中国〉的调查为中心》对中日友好协会的机关报《日本与中国》为基础进行调查,查明电影《白毛女》在日本上映的原因,并进一步对《白毛女》在日本上映后,日本民众的反映及对日本的社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日本立教大学関浩志的《关于译词“歌剧”》以中国大陆如何收容西方歌剧为考察视点,探讨了“歌剧”在日本的起源和传日中国过程,并着重将中日两国近代外国人居住地进行了比较,对比两地在歌剧上演和收容西方音乐的历史状况,从而探讨“歌剧”译词起源于日本,用于中国大陆的历史原因。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生刘润的《从旧满洲国广播中看流行歌的普及状况——以昭和10年代为中心》则从文献学的角度把伪满与旧上海的流行歌曲进行比较。 (二)中日音乐研究
从这届会议所提交的论文情况来看,学者们所研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对音乐本体的研究,还包括对音乐背景文化,宗教,和西方音乐传入日本的个案调查的角度来对中、日两国各自的文化进行研究。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丹羽幸江提交的论文为《从祈祷文的发声看礼仪之声》,解读了高木英理子介绍的记载于17世纪初的《祈祷词乐谱》,并对实际的吟唱进行对照分析以及对祈祷词作为音乐的存在形式作了考察。东京艺术大学演奏艺术中心的葛西周《曼陀林在日本的接受与发展——作为战前业余活动的一例》梳理了曼陀林进入日本的脉络,明确指出其接受阶层、学习过程、演奏活动内容。中国戏曲学院的李晓天教授发表的《中国近现代三位著名京剧鼓师述略》对活跃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剧打击乐界的周子厚、杭子和、白登云三位大师的生平事迹做了简要描述。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Thomas Cressy《东京音乐学院与巴赫音乐在日本的发迹》对巴赫音乐在日本的传入做了个案调查。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杨义健率的《萨满教祭祀音乐的研究——以中国满族为中心》介绍了宗教祭祀音乐中萨满教祭祀音乐的特点。东京艺术大学音乐研究科博士千叶伸彦的《针对爱伊努“rekuhkara”(Throat Singing)的复原的录音资料分析》对50年间停止传承的歌曲流派——rekuhkara录音中1951年和1962年的两次录音进行比较分析,对其演唱形式进行阐明。另外还有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王雅婕的《丝绸之路上的粟特(Sogdian)音乐遗迹考释》、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王利洁的《唐诗中管窥西域三大乐舞的来源》,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硕士生孙潇梦的《日本筱笛的构造及其使用现状——从其购买挑选方法来分析》,浙江音乐学院王春明的《杰弗瑞电子音乐创作中的日本元素》。
(三)音乐史学研究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对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音乐。纵观中国近代音乐学史可以发现,有关抗日救亡时期沦陷区音乐文化研究最为薄弱,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相关论文有: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冯长春教授的《抗日救亡时期沦陷区音乐文化研究现状述评》、哈尔滨音乐学院教师王岩的《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考略(1932-1945)》、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岩研究员的《孤证不立——以〈广学流慈〉:曾志忞史料“殆近”之欤?的修订为例》。
(四)中日音乐教育研究
中日音乐教育研究也是历届会议当中的重要议题,比如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硕士生李英姿的《关于中日两国电子音乐的教育现状——以音乐大学电子音乐科为中心》、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欢教授的《文化融合早就乐舞之乡——谈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硕士生马铮的《关于日本筝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现状》、东京福祉大学教育学部田村にしき《以小学生四年级为对象,对于日本传统技能的教学实践研讨》、NPO中国留学生交流支援立志会王红的《中日师范大学之音乐剧教育的比较研究——教师教育和音乐课程标准的考察现状》都对中日两国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进行研究和讨论。
(五)新疆地区音乐文化研究
由于此次会议的地点在新疆,所以有关新疆地区音乐文化研究的成果也颇为丰硕,也是以往会议内容中所不具有的。主要有: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论nakkārā-khāna》,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神野知惠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尔克孜族的音乐与乐器的介绍——以库姆孜为中心》、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吐尔洪·司拉吉丁的《吐鲁番“纳孜尔库姆”的艺术特征及社会功能》、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王宝龙的《维吾尔民族乐器改革与民族乐队构建的思考》、新疆艺术学院科研处买提库尔班的《维吾尔族说唱艺人与达斯坦其的自我认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玫研究员的《从乐律学特征谈木卡姆的文化属性》、中央音乐学院闫林红教授的《十二木卡姆·潘吉尕·琼乃额曼音调的自然律分析》、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哈尼克孜·阿不都外力的《新疆刀郎地区维吾尔族〈刀郎麦西来甫〉中的戏剧性游戏的文化功能解析》、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崔斌教授的《节日文化视野下维吾尔族鼓吹乐调查研究——以新疆喀什地区买买提托合提鼓吹乐班为例》、新疆消防总队杨叶青《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维吾尔族鼓吹乐变迁调查研究》、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陈婷婷《吐鲁番托克逊代而达格木卡姆音乐形态分析》。
(六)其他重要的论文有
台湾艺术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蔡宗德教授的《印尼华人布袋戏的社会环境、演出形态与音乐使用》、日本国立音乐大学博士铃木麻菜美《伊斯兰教神秘主义阿列维派的音乐的使用》,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刘思军《在电脑程式设计的情景下,〈飞翔的苹果〉演绎出独具魅力的东方语境》,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杨帆《对不同形制古琴琴体声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纵观此次中日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的议题,与所涉及的范围较往届来说涉及到了以往所不具有的内容,比如,对新疆民族乐器的比较研究、对维吾尔木卡姆的研究、对维吾尔民间艺人的调查研究等等。会场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对此次会议的议题做了十分精彩的讨论,在论文宣读结束后,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会议除了以往参会的成员之外,还多出了不少崭新的面孔,比如国内外各大院校的硕博士生,他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会议当中。至此,会议在紧张中落下帷幕。
作者简介:王亚娇(1992—),女, 新疆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