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教出好学生,就像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一样。历史上最令人羡慕的老师是谁呢?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没写过一个字,却成为大哲学家,就靠他教出的一位好学生:柏拉图。柏拉图的《对话录》把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和记录下来。
孔子也有一位非常杰出的学生叫冉有,列政事科第一名。孔子的学生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政事科是当官从政的学生,第一名冉有,第二名子路,而子路年纪比冉有大得多,孔子却把他放在冉有后面。孔子多次称赞冉有“艺”,多才多艺,能力很强。后来孔子推荐他做官,但是做得好不好呢?对于领导来说,非常好;对于底下人,就不一定了。结果,冉有当了官,反倒变成了孔子学生中的反面教材。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佾》)季氏将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说:“呜呼,难道你们认为泰山之神不像林放一样懂得礼吗?”
林放也算孔子的学生,曾经向孔子“问礼之本”。孔子听了很高兴,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宁可俭约朴素;至于办丧事,与其礼仪周全,不如心中哀戚。这就代表“礼”的本质在于内心情感是否真诚,而不在外在那些形式。当时冉有担任季氏的总管,按照礼的规定,只有天子与诸侯可以祭祀境内的山川,而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本来是没有资格去祭祀泰山的。所以孔子让冉有劝季氏不要去,这是违背礼仪的事情。冉有也很诚实,他说,我劝不了。孔子说,呜呼!你以为泰山的神不懂得礼吗?
整部《论语》只有这个地方出现“呜呼”二字,代表孔子非常难过,对冉有很失望。“泰山”代表泰山的神。有些人做坏事的时候,怀着侥幸心理,心想下一次祭献的时候多准备一点贡品,神就不会惩罚我吧,甚至还可能喜欢我。但是神如果真能被你买通,又怎么能算神呢?柏拉图的《对话录》里说,一件事情因为神喜欢才是好事,或一件事情因为是好事所以神喜欢。泰山的神当然属于第二种,你做了好事我才喜欢,而不是只要我喜欢你,你做的坏事也可以变好事;没有这样的神,有的话也不是善神,因为神的本质一定是赏善罚恶的。
孔子让冉有劝阻季氏不要去泰山祭神,冉有说,劝不了。他进一步解释说: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你现在却是画地自限。”
冉有为自己辩解,他说我不是不想劝阻季氏,而是我的力量不够,做不到,说了季氏也不会听。孔子怎么回答呢?他说你如果真的力量不够,总要去劝告一下,实在劝不动,你再放弃;但是你现在根本还没开始劝,就说劝不成,这不是画地自限,为自己找借口吗?等于孔子根本不想听冉有的解释,对这个政事科第一名的学生很失望。
后来,冉有做的事就更加不能让孔子接受了。他帮季氏聚敛财富,以致于最后季氏的财富超过了鲁国的国君。孔子看了真的很生气,他说冉有“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冉有不再是我的同道了,各位同学可以敲着大鼓去批判他。“鸣鼓而攻之”,孔子说出这么严厉的话,等于承认自己教学失败,希望其他弟子找一个机会去批判冉有,好让他及时悔悟。孔子认为读书人做官是为了造福百姓,而不是去讨好长官。结果冉有让他的长官越来越富有,这就代表百姓受到的盘剥愈来愈重。孔子对自己教出的这么个不争气的学生,实在是非常失望。
孔子也有一位非常杰出的学生叫冉有,列政事科第一名。孔子的学生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政事科是当官从政的学生,第一名冉有,第二名子路,而子路年纪比冉有大得多,孔子却把他放在冉有后面。孔子多次称赞冉有“艺”,多才多艺,能力很强。后来孔子推荐他做官,但是做得好不好呢?对于领导来说,非常好;对于底下人,就不一定了。结果,冉有当了官,反倒变成了孔子学生中的反面教材。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佾》)季氏将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说:“呜呼,难道你们认为泰山之神不像林放一样懂得礼吗?”
林放也算孔子的学生,曾经向孔子“问礼之本”。孔子听了很高兴,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宁可俭约朴素;至于办丧事,与其礼仪周全,不如心中哀戚。这就代表“礼”的本质在于内心情感是否真诚,而不在外在那些形式。当时冉有担任季氏的总管,按照礼的规定,只有天子与诸侯可以祭祀境内的山川,而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本来是没有资格去祭祀泰山的。所以孔子让冉有劝季氏不要去,这是违背礼仪的事情。冉有也很诚实,他说,我劝不了。孔子说,呜呼!你以为泰山的神不懂得礼吗?
整部《论语》只有这个地方出现“呜呼”二字,代表孔子非常难过,对冉有很失望。“泰山”代表泰山的神。有些人做坏事的时候,怀着侥幸心理,心想下一次祭献的时候多准备一点贡品,神就不会惩罚我吧,甚至还可能喜欢我。但是神如果真能被你买通,又怎么能算神呢?柏拉图的《对话录》里说,一件事情因为神喜欢才是好事,或一件事情因为是好事所以神喜欢。泰山的神当然属于第二种,你做了好事我才喜欢,而不是只要我喜欢你,你做的坏事也可以变好事;没有这样的神,有的话也不是善神,因为神的本质一定是赏善罚恶的。
孔子让冉有劝阻季氏不要去泰山祭神,冉有说,劝不了。他进一步解释说: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你现在却是画地自限。”
冉有为自己辩解,他说我不是不想劝阻季氏,而是我的力量不够,做不到,说了季氏也不会听。孔子怎么回答呢?他说你如果真的力量不够,总要去劝告一下,实在劝不动,你再放弃;但是你现在根本还没开始劝,就说劝不成,这不是画地自限,为自己找借口吗?等于孔子根本不想听冉有的解释,对这个政事科第一名的学生很失望。
后来,冉有做的事就更加不能让孔子接受了。他帮季氏聚敛财富,以致于最后季氏的财富超过了鲁国的国君。孔子看了真的很生气,他说冉有“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冉有不再是我的同道了,各位同学可以敲着大鼓去批判他。“鸣鼓而攻之”,孔子说出这么严厉的话,等于承认自己教学失败,希望其他弟子找一个机会去批判冉有,好让他及时悔悟。孔子认为读书人做官是为了造福百姓,而不是去讨好长官。结果冉有让他的长官越来越富有,这就代表百姓受到的盘剥愈来愈重。孔子对自己教出的这么个不争气的学生,实在是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