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月庵,本名林皎宏,台北人。著名“书人”“书虫”,读书多而杂,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肄业。资深编辑人。曾任出版社编辑、主编、副总编辑。主业编辑,副业写作,而以“文字工作者”统一之,笔锋多情而不失其识见,文章散见海峡两岸三地网络、报纸、杂志。平生服膺“买书第一、读书第二、编书第三、写书第四”原则,爱读闲书,不喜写作;逼稿成篇,非为稻粱谋,都因趣味耳。著有《蠹鱼头的旧书店地图》《生涯一蠹鱼》《天上大风》等。
我的老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也不喜欢运动。除掉古典音乐,生平嗜书如命。薪水大部分,“黑板上来,出版中去”,从来不忧亦不惧!比起老师的老师,“黑板上来,白板里去”的那一代,算得上是后生可畏,有建设性多了。就像有些日本人初到外国城市,总要到当地公厕嗅嗅闻闻,考察一番。老师每到外地旅行,无论多忙,也都要拨冗到书店浏览一番,顺手买它几本书,才算尽兴,觉得真正“观光”了——这两种习惯,据说其中都寓有“观微知著”、计算文明进化程度的深刻意义。然而“下里巴人”的“和风”与“阳春白雪”的“汉方”,两者相去毕竟不可以道里计呀!
老师专攻明清史,此二断代文献浩瀚如海,读不尽读,买不胜买。老师却是既读且买,大有“一口吸尽西江水”的气概。师母同为学界中人,精研西洋近世史,巾帼不让须眉,买书不落“夫”后,动辄一包一包又一包,也是大手笔的人物。如此夫唱妇随,“中西合璧”的结果是四壁皆书,无一幸免。一家五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地震来时无处可躲,一个不小心,酿成“葬身书堆”的惨剧。
老师爱买书,所从来久焉,于今为烈,原因是大陆书开放了,有钱不怕没书买。前年他应聘到香港一所新成立的大学任教。只身滞港,百无聊赖。唯一的、也是乐此不疲的娱乐,据他说,是每周一次,从清水湾迢迢入城,到旺角逛书店,采购新旧“玩具”(这是老师好友郑培凯教授对“书”的昵称)。没多久的工夫,该地几家中文书店,上自老板,下至伙计,大约无人不识此君。
1992年冬天,我路过香港,最重要的节目,便是由老师带领到处买“玩具”:但见老师健步如飞,钻街走巷,指点评论各家书店得失,一一如数家珍,肩背手提,无一不书,越逛精神越好,简直快乐得不得了!相形之下,小他十几岁,后生如我者,因为旅途劳困,拿得没他多,走得没他快,委顿不堪,连自己都觉得“未老先衰”,有些“吃弗消”了。当时中环有家旧书店老板素以标价奇昂、个性难缠出名,碰到老师,却是又握手又寒暄,末了还让伙计买来两杯热饮奉客,要我们:“随便看,没关系!”大概就是这样“随便看——随便买——没关系”,加上师母不时也从天外飞来,锦上添花轧上一脚的结果。去年,老师约满返台,带回家的是,两袖清风——外加八十几箱的书!
老师一生安贫乐道,不为稻粱谋。半生辛劳,一屋难求——不过也不曾、不肯积极地去求就是了,始终住的是公家宿舍。三十来平的住宅,扣掉厨、浴、卧室,能摆书的空间实在有限。无奈叠床架屋,只要是能利用的地方一处也不放过——像浴室的衣物柜,便让金庸的武侠小说和女儿的漫画书给抢占去了。有一回,到老师家闲聊,偶然提到一篇久寻不获的文章,老师想了一下,头一偏,道:“这个我有!”说罢,便“动手动脚找东西”,开始在书阵中寻将起来。谁知翻箱倒柜半天,也是“久寻不获”。只见他头又一偏,若有所悟,大叫一声:“想起来了!”便直往书房奔去。
我急忙跟了过去,心想八成是塞在平日难及、书架的最高处。谁晓得老师根本不屑高攀,却像武侠小说所写的,推开桌椅,蹲下来敲敲听听,最后掀翻好几片地板,在叠得平平整整一大堆书中,抓起一本,仿佛找到武功秘笈似的,兴奋地说:“你看,在这里!”原来老师为了安置他的书,插架入柜,装箱打包不说,连和式书房地板底下方寸之地也派上用场!生平所见藏书妙处多矣!如此“窖藏”算是让我真正大开眼界了!
说到“窖藏”,不能不顺带一提,老师为书“弄瓦”的妙事。老师是个最典型的中国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闲谈甚喜臧否时政,月旦当道人物。早年有一次,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误打误撞,竟然误触时讳。有风声说警总要约谈。老师坦荡荡,倒也不甚慌张。唯一挂念不下的是,好不容易搜罗来,写论文要用的几本“匪伪著作”,这些书要被查获了,一番心血向东流不说,搞不好大兴“文字狱”,还要弄得家破人亡呢!
面对不“焚书”便有“坑儒”的可能,“中毒”已深的老师,毕竟爱书成疾,终究不忍一“火”了之。几经考虑,决定冒险走上“藏书”这第三条道路。藏别人家,不放心,也怕万一要连累别人;藏自己家呢?东藏西藏,总觉得不妥当。想必也是老校长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这句话给的灵感吧!老师决定上屋“弄瓦”:好不容易搬来一架竹梯,师母扶梯注目,句句:“小心点!小心点”声中,老师爬上屋顶,掀翻屋瓦,郑重其事地把书给藏了进去,再小心翼翼地盖回屋瓦,恢复原状。
据说,当时老师很为自己的妙计得逞而踌躇志满,心想这下子总该高枕无忧了吧!谁晓得当天晚上,老天爷开了一个大玩笑,淅淅沥沥竟然下起雨了。据说,这次是据师母说,那天晚上,老师一夜辗转难眠,两眼尽盯着有点漏水的屋顶发呆。
许多年后,我听老师跟师母追述这段往事,当场笑翻天,差点没岔到气。那天夜里也下雨,回家后躺在床上,想起这件事,想想老师“弄瓦”的孤愤心情;想起那个荒谬的年代,想象那些“没把书藏好的人”的下场。忽然觉得这个笑话一点儿也不好玩,望着屋顶,竟也一夜辗转难眠。
老师买书很少考虑到“版本”问题,只要是“有用”的和“有趣”的书,他都买。有用的,指的是做研究时派得上用场的。大概跟明清两代扯得上边的,一手史料上自实录、起居注,下至方志、笔记;二手论著,不管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能力所及,总要想办法扛回家,方始罢休。力有未逮时,则用手、用脑“买”,先记下来货存何处?一旦行有余力,赶快想办法去提!
至于有趣的书,则纯然随兴之所至,看中意就买。也是在香港的事。有一回,师徒两人绕呀绕,还是绕到旺角逛书店。老师花了不到一块钱的代价,买到一本陈旧泛黄的《毛泽东诗词集》,一路上兴奋得不得了,等不及在地铁上眯着眼睛又摩挲又翻看的,宛如中了六合彩一样。我非常莫名其“土地堂”,急询其故安在?
原来该书是文化大革命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印行,字体、用纸都臻上乘,更重要的是封面素净清雅,耐人寻味:“书的装印,也有些‘开国气象’。这些年气衰运蹇,一切向钱看,谁也不怕谁的结果,书印得又俗又野,简直穷斯滥矣,味道全走样了!像这本书这样的品质,短时间恐怕难再现了。”——从书的用纸、装订、设计便一眼看出治道隆污、世运走向,我的老师也该算得上是个慧眼独具、“看书”得间的人物了吧!
老师爱买书,更难得的是,不曾被书买了去。对于书,他的态度,我冷眼旁观的结论是“聚而不藏”,很有些“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的禅家作风。爱书人常见的毛病是:由爱生怜,因怜转吝。要嘛惜书如金,任凭威胁利诱,就是一本不借;要嘛唠唠叨叨,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准弄脏弄丢,一定要早去早回。我的老师绝对没有这些毛病,借书从来不啰唆——只要他有,你也说得出来,一定借你!
早年因为这种“阿沙力”的个性,有去无回的书不在少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据说是:“这书,我有,只是不知道在谁那里?”后来为了避免不便,重要的书出借时,规定请留字条,以便不时之需、按图索骥之用。不过,写归写,留归留,我们这几个学生跟他借的书恁多,从来也不曾被催讨过,倒是“由借变赠”的经验有过好几次。前些天,我在他的书架上,看到几本新购的、和借给我的一模一样的书,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规矩也仅是聊备一格,老师自己想想心安而已,不曾当过真的!
老师的书越买越多,房子便越住越小。香港那批书回来后,师母的衣橱已让位到通道边;老师的研究室,书柜上再加一层书柜,摇摇仿佛有欲坠的可能。尽管“婆婆”——老师的岳母大人,已经抗议连连,只差没有走上街头,要求立法限制个人购书数量。老师和师母毕竟意犹未尽,只要一听说哪里有书展,便往哪里去。最近,老师蠢蠢欲动的一个大计划是,利用春假,专程飞香港,走大陆,好好“买”它一票!
书城悠悠,岁月都忘,老师看来其乐融融,逸兴遄飞,颇有不知老之将至的感觉。只是书多室小,难免有的烦恼是:“这书,我有——只是不知道摆在那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杜甫的感叹真不是没有道理的。总而言之,我的老师和他的书,一句话,帅呀!
我的老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也不喜欢运动。除掉古典音乐,生平嗜书如命。薪水大部分,“黑板上来,出版中去”,从来不忧亦不惧!比起老师的老师,“黑板上来,白板里去”的那一代,算得上是后生可畏,有建设性多了。就像有些日本人初到外国城市,总要到当地公厕嗅嗅闻闻,考察一番。老师每到外地旅行,无论多忙,也都要拨冗到书店浏览一番,顺手买它几本书,才算尽兴,觉得真正“观光”了——这两种习惯,据说其中都寓有“观微知著”、计算文明进化程度的深刻意义。然而“下里巴人”的“和风”与“阳春白雪”的“汉方”,两者相去毕竟不可以道里计呀!
老师专攻明清史,此二断代文献浩瀚如海,读不尽读,买不胜买。老师却是既读且买,大有“一口吸尽西江水”的气概。师母同为学界中人,精研西洋近世史,巾帼不让须眉,买书不落“夫”后,动辄一包一包又一包,也是大手笔的人物。如此夫唱妇随,“中西合璧”的结果是四壁皆书,无一幸免。一家五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地震来时无处可躲,一个不小心,酿成“葬身书堆”的惨剧。
老师爱买书,所从来久焉,于今为烈,原因是大陆书开放了,有钱不怕没书买。前年他应聘到香港一所新成立的大学任教。只身滞港,百无聊赖。唯一的、也是乐此不疲的娱乐,据他说,是每周一次,从清水湾迢迢入城,到旺角逛书店,采购新旧“玩具”(这是老师好友郑培凯教授对“书”的昵称)。没多久的工夫,该地几家中文书店,上自老板,下至伙计,大约无人不识此君。
1992年冬天,我路过香港,最重要的节目,便是由老师带领到处买“玩具”:但见老师健步如飞,钻街走巷,指点评论各家书店得失,一一如数家珍,肩背手提,无一不书,越逛精神越好,简直快乐得不得了!相形之下,小他十几岁,后生如我者,因为旅途劳困,拿得没他多,走得没他快,委顿不堪,连自己都觉得“未老先衰”,有些“吃弗消”了。当时中环有家旧书店老板素以标价奇昂、个性难缠出名,碰到老师,却是又握手又寒暄,末了还让伙计买来两杯热饮奉客,要我们:“随便看,没关系!”大概就是这样“随便看——随便买——没关系”,加上师母不时也从天外飞来,锦上添花轧上一脚的结果。去年,老师约满返台,带回家的是,两袖清风——外加八十几箱的书!
老师一生安贫乐道,不为稻粱谋。半生辛劳,一屋难求——不过也不曾、不肯积极地去求就是了,始终住的是公家宿舍。三十来平的住宅,扣掉厨、浴、卧室,能摆书的空间实在有限。无奈叠床架屋,只要是能利用的地方一处也不放过——像浴室的衣物柜,便让金庸的武侠小说和女儿的漫画书给抢占去了。有一回,到老师家闲聊,偶然提到一篇久寻不获的文章,老师想了一下,头一偏,道:“这个我有!”说罢,便“动手动脚找东西”,开始在书阵中寻将起来。谁知翻箱倒柜半天,也是“久寻不获”。只见他头又一偏,若有所悟,大叫一声:“想起来了!”便直往书房奔去。
我急忙跟了过去,心想八成是塞在平日难及、书架的最高处。谁晓得老师根本不屑高攀,却像武侠小说所写的,推开桌椅,蹲下来敲敲听听,最后掀翻好几片地板,在叠得平平整整一大堆书中,抓起一本,仿佛找到武功秘笈似的,兴奋地说:“你看,在这里!”原来老师为了安置他的书,插架入柜,装箱打包不说,连和式书房地板底下方寸之地也派上用场!生平所见藏书妙处多矣!如此“窖藏”算是让我真正大开眼界了!
说到“窖藏”,不能不顺带一提,老师为书“弄瓦”的妙事。老师是个最典型的中国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闲谈甚喜臧否时政,月旦当道人物。早年有一次,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误打误撞,竟然误触时讳。有风声说警总要约谈。老师坦荡荡,倒也不甚慌张。唯一挂念不下的是,好不容易搜罗来,写论文要用的几本“匪伪著作”,这些书要被查获了,一番心血向东流不说,搞不好大兴“文字狱”,还要弄得家破人亡呢!
面对不“焚书”便有“坑儒”的可能,“中毒”已深的老师,毕竟爱书成疾,终究不忍一“火”了之。几经考虑,决定冒险走上“藏书”这第三条道路。藏别人家,不放心,也怕万一要连累别人;藏自己家呢?东藏西藏,总觉得不妥当。想必也是老校长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这句话给的灵感吧!老师决定上屋“弄瓦”:好不容易搬来一架竹梯,师母扶梯注目,句句:“小心点!小心点”声中,老师爬上屋顶,掀翻屋瓦,郑重其事地把书给藏了进去,再小心翼翼地盖回屋瓦,恢复原状。
据说,当时老师很为自己的妙计得逞而踌躇志满,心想这下子总该高枕无忧了吧!谁晓得当天晚上,老天爷开了一个大玩笑,淅淅沥沥竟然下起雨了。据说,这次是据师母说,那天晚上,老师一夜辗转难眠,两眼尽盯着有点漏水的屋顶发呆。
许多年后,我听老师跟师母追述这段往事,当场笑翻天,差点没岔到气。那天夜里也下雨,回家后躺在床上,想起这件事,想想老师“弄瓦”的孤愤心情;想起那个荒谬的年代,想象那些“没把书藏好的人”的下场。忽然觉得这个笑话一点儿也不好玩,望着屋顶,竟也一夜辗转难眠。
老师买书很少考虑到“版本”问题,只要是“有用”的和“有趣”的书,他都买。有用的,指的是做研究时派得上用场的。大概跟明清两代扯得上边的,一手史料上自实录、起居注,下至方志、笔记;二手论著,不管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能力所及,总要想办法扛回家,方始罢休。力有未逮时,则用手、用脑“买”,先记下来货存何处?一旦行有余力,赶快想办法去提!
至于有趣的书,则纯然随兴之所至,看中意就买。也是在香港的事。有一回,师徒两人绕呀绕,还是绕到旺角逛书店。老师花了不到一块钱的代价,买到一本陈旧泛黄的《毛泽东诗词集》,一路上兴奋得不得了,等不及在地铁上眯着眼睛又摩挲又翻看的,宛如中了六合彩一样。我非常莫名其“土地堂”,急询其故安在?
原来该书是文化大革命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印行,字体、用纸都臻上乘,更重要的是封面素净清雅,耐人寻味:“书的装印,也有些‘开国气象’。这些年气衰运蹇,一切向钱看,谁也不怕谁的结果,书印得又俗又野,简直穷斯滥矣,味道全走样了!像这本书这样的品质,短时间恐怕难再现了。”——从书的用纸、装订、设计便一眼看出治道隆污、世运走向,我的老师也该算得上是个慧眼独具、“看书”得间的人物了吧!
老师爱买书,更难得的是,不曾被书买了去。对于书,他的态度,我冷眼旁观的结论是“聚而不藏”,很有些“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的禅家作风。爱书人常见的毛病是:由爱生怜,因怜转吝。要嘛惜书如金,任凭威胁利诱,就是一本不借;要嘛唠唠叨叨,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准弄脏弄丢,一定要早去早回。我的老师绝对没有这些毛病,借书从来不啰唆——只要他有,你也说得出来,一定借你!
早年因为这种“阿沙力”的个性,有去无回的书不在少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据说是:“这书,我有,只是不知道在谁那里?”后来为了避免不便,重要的书出借时,规定请留字条,以便不时之需、按图索骥之用。不过,写归写,留归留,我们这几个学生跟他借的书恁多,从来也不曾被催讨过,倒是“由借变赠”的经验有过好几次。前些天,我在他的书架上,看到几本新购的、和借给我的一模一样的书,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规矩也仅是聊备一格,老师自己想想心安而已,不曾当过真的!
老师的书越买越多,房子便越住越小。香港那批书回来后,师母的衣橱已让位到通道边;老师的研究室,书柜上再加一层书柜,摇摇仿佛有欲坠的可能。尽管“婆婆”——老师的岳母大人,已经抗议连连,只差没有走上街头,要求立法限制个人购书数量。老师和师母毕竟意犹未尽,只要一听说哪里有书展,便往哪里去。最近,老师蠢蠢欲动的一个大计划是,利用春假,专程飞香港,走大陆,好好“买”它一票!
书城悠悠,岁月都忘,老师看来其乐融融,逸兴遄飞,颇有不知老之将至的感觉。只是书多室小,难免有的烦恼是:“这书,我有——只是不知道摆在那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杜甫的感叹真不是没有道理的。总而言之,我的老师和他的书,一句话,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