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由于其在城市管理中的突出成效,得到中央有关部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那么,经过17年的发展和进化,现在的数字城管及智慧城市整体发展如何?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未来的技术走向如何?
日前,《城市管理与科技》记者专访了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政通”)副总裁吴江寿,围绕目前的数字城市,智慧管理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本刊:简单介绍一下公司。
吴江寿: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智慧城市核心应用与运营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以“网格化+管理模式”助推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进程,以技术路径催生管理变革和服务模式创新。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甲级测绘资质企业,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在一网统管、城市运行中心(城市大脑)、社会治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城市停车、地下管线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建设运营服务能力,在全国1000多个市(县)拥有项目案例。每天,在500多个城市,有超过100万条问题案卷通过“数字政通”建设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得到解决。经过20年发展,目前公司在全国设有北京、武汉、长沙3个研发中心、43个子公司(分公司),员工总数2000多人。
本刊:简要介绍国内第一个网格化案例“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探索历程。
吴江寿:“数字政通”最早是做地理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一些应用和推广,这是我们的技术基础。2003年,我们做了东城的数字规划。所以说当初东城区创建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时,我们就参与到初期的建设。当初的技术难点是如何把地理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城市精细化管理。2004年年底,我们参与了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创建,率先研发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新平台,并在东城区得到良好应用示范。2005年,“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取得突出成效,得到中央有关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2005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被确定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分别确定成都市等10个城市(城区)為试点城市。2006年3月和2007年4月,分别确定第二批和第三批试点城市,试点城市总数51个。其中“数字政通”承建了30余个。至此,“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新模式在全国范围正式推广。
本刊:城市网格化管理已有近20年的发展,谈谈您对目前发展前景的看法。
吴江寿:“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数字城市及数字城管经过将近20年的时间发展而来的,在全国主要城市已基本布局成型。未来行业的发展走向从横向来看,从城市管理领域开始拓展延伸到“一网统管”。例如,数字城管新模式原型系统——“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于2004年率先应用于北京市东城区,经过10余年的发展,它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涵盖到了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相关领域。而且工作范畴由原先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中心逐渐变成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通过网格化平台的虚拟运行,一些基层难点、热点问题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被不断挖掘出来。目前把综合执法和一些社会管理事项,通过网格化这种常态化运行能够挖掘出来。又如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前身是上海浦东新区网格化管理中心,浦东新区当初也是属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试点城市之一,因而在运行过程当中确实也秉承了很多网格化的一些管理理念和做法。几年之间,从上海浦东新区网格化的管理服务中心,发展到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这个中心在发展过程当中,职能不断整合,入驻了很多的机构和部门,承担了很多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比如日常管理、应急管理,还有一些专项的工作管理。在职能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其系统整合力度和数据整合力度也越来越强。
本刊: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吴江寿:技术问题目前不是难题,主要是体制机制问题,“数字网格”推行以后,各城市都相继成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搭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但是因自上而下缺乏明晰的统筹协调机制,未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体系。2015年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了城市管理监督局,各省厅下陆续成立了城市管理或执法监督机构,各城市管理部门也加快推进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机构职能整合。2020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联网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20年年底前,主要地级以上城市市级平台与国家平台联网,有条件的省级平台与国家平台、所辖市级平台联网。2021年年底前,实现省级平台、市级平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数字政通”目前也配合推进国家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搭建,和全国联网工作,把全国的城市平台及数据汇聚一个地方,把这个体系给建立起来。
本刊:如何看待目前正在推行的“一网通管”?
吴江寿:“一网统管”是发展的一个趋势和热点,也是属于各个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之间业务协同,以及数据共享的非常重要的支撑和驱动。上海“一网通管”建设的基础是原有的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其体制机制也是来自于原来的一套网格化体系和体制机制高位的监督指挥调度,只是现在赋予了“一网通管”新的内涵,外延更大了。原来的网格化更多关注城市管理领域,现在的数字网格把社会治理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吸纳了进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孪生模拟,通过云平台实现数据储存,通过“城市大脑”实现数据分析和应用结合。
本刊:“数字孪生”技术目前很火热,简要介绍下“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吴江寿:2021年8月份,“数字政通”刚发布了新产品“晶石”孪生平台。从字面上讲,孪生就是双胞胎的意思。从数字城市来讲,孪生就是一个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创立出来的虚拟城市,就是把物理城市复制变成虚拟化。“晶石”是数字政通打造的基于游戏引擎的数字孪生平台,融合数字政通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方面的业务能力,将孪生能力与实际业务诉求进行深度结合。“晶石”孪生平台通过全要素快速构建能力,可实现对L1级(城市基础地形模型)、L2级(城市白模)、L3级(建筑外观模型)、L4级(城市部件模型)、L5级(城市楼体和室内结构模型)等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全时空的精细仿真能力,可能实现对季节、气象、昼夜、城市变迁、地上与地下设施等时空场景的精细仿真;与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需求深度融合,构建可管理的“城市部件”“城市事件”“城市路灯”“城市道路”等城市运行管理三维应用场景,可实现治理要素三维精细化表达,打造“可管理”的数字孪生平台。“晶石”孪生平台依托“数字政通”在城市管理领域近20年的实践经验,将孪生平台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业务诉求进行深度结合,让平台不仅是“好看”,而且“好用”。
本刊:谈谈未来科技赋能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
吴江寿: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仍是未来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围绕“数字网格”的一横一纵,现有的网格模式被不断地优化和升级,然后扩展更多的应用场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我们认为“一网通管”会是下一个数字城市、智慧管理的发展模式。未来的城市管理有一大部分职能会分配到社会市场中来,给政府提供第三方服务,包括数字系统的专业化运维都是城市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购买政府服务可以不断倒逼企业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包括技术软件及硬件配套。
(责任编辑: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