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依托雨课堂教学平台,对高职78位使用雨课堂教学的教师和193位高职学生进行了雨课堂教学使用情况和教学适用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师生认为雨课堂更适用于理论课教学中,大部分师生对雨课堂教学持比较支持的态度,对雨课堂的功能和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以高职学前两门核心基础课程为例,开展了为期1年的课堂教学,初步构建“三段九步”的雨课堂教学实践模式,通过对雨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不断进行改进,以促进课堂教学,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 雨课堂;高职;学前理论课;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020-02
一、雨课堂教学背景
“互联网+教育”是当今信息化社会的潮流,在此热潮下,大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也在兴起,伴随着慕课、微课、网易公开课等平台的出现以及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智慧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引进。“校园云”技术在学校教育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这种大背景为雨课堂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种工具与时下最流行的社交软件相结合,具有便捷性、互动性、个性化、大数据分析等特点,易被师生喜爱和接受。所以,在医学、数理、外语、大学公共课等领域已投入使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使用还比较欠缺,这就为雨课堂在学前教育课教学提供了契机。
二、高职学前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模块:一是理论课学习,二是技能技法课的学习。通过梳理以往的研究发现,我们在学前专业课程教学中依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今教改需求日益迫切,对教学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我们对高职部分师生进行了访谈,发现大多数师生认为在学前教育的理论课中可以尝试使用雨课堂教学,而技能技法类实践课因受场地、教学内容等的影响,不太适用。从以往研究中发现,雨课堂基本都运用在理论性较强的科目上,在学前类课程中比較少涉及,学前理论课一般都涉及学前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此类课程理论性较强,一般教学都是传统讲授,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导致教学效果欠佳。鉴于此,可以以学前专业的理论课为突破点,运用雨课堂教学,探索新教学模式,并以期改善教学效果,探索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途径。
三、雨课堂教学调查分析
通过对高职193位学生进行雨课堂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课程中学习内容的推送、弹幕互动、测验以及随机点名的功能认可度较高,而使用雨课堂的效果评价中,大部分学生认为雨课堂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师生交流。雨课堂教学中的随机点名,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时刻保持准备状态,这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弹幕功能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习内容推送以及随机测试,既可以方便学生复习巩固,又能检验教学效果。同时,扫码签到也方便教师把握课堂考勤,提高课堂把控能力。其中,只有12.44%的学生认为雨课堂可以解决困惑,说明雨课堂在这方面功能还需要探索,同时少数学生认为雨课堂的使用没有帮助,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背后的原因机制。
通过对高职78位使用雨课堂的教师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在雨课堂教学中对其互动功能及习题检测功能使用率较高,而视频插入功能认可率较低。这说明,雨课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课堂互动,调动课堂氛围[1],并且对知识的及时检验和巩固具有较强作用,但是,目前雨课堂受自身开发技术的影响,只可以插入慕课视频以及优酷、腾讯等视频,且播放视频对网络要求较高,所以教师更倾向采用本地下载的视频,所以对这方面功能评价较低。此外,大部分教师认为雨课堂教学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帮助,这与雨课堂的功能相关,20.51%的教师认为效果不明显,一方面可能与教师自身对雨课堂功能挖掘不够相关,另一方面可能由雨课堂在不同性质的课程中发挥的效用不同导致。
四、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通过对学前理论课“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中外学前教育史”两门课程的雨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雨课堂在此类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教学模式“三段九步法”,主要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分为三步:设施保证、学情分析及建立资源库三步;实施阶段分为课前推送、课中开展及课后延伸;总结阶段主要有动态掌握、成果验收及模式优化三方面。文末为初步的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图。
五、雨课堂教学总结、反思
(一)雨课堂教学实践的优势
雨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符合当今教改的理念,微信与雨课堂的结合又与当今教育信息化相契合,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建立了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并为教学效果提供了量化参考,而课程报告也为多元化考核评价提供了依据。随堂测试可以及时有效地巩固知识,其测试的限时性可以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复习。随机点名既可以避免教师叫不出学生姓名,又可以因其不确定性吸引学生的关注度,课堂参与性提高。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为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和过程注入活力,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反思提供有益经验。
(二)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雨课堂教学软件方面,雨课堂系统的兼容性较差,对网络要求较高,从而使得使用场所和条件受限,在题型及答案设置上,题型应全面化,并且学生的回答模式应多元化,而不是只有语音和文字。在课程资料上传方面,受限太多,导致上传失败率较高,影响课程进度。此外,课程报告的数据输出格式比较受限,随机点名等功能模块必须满屏,学生因看不到题目而导致退出页面,影响进程。雨课堂和学堂云的结合上不够流畅,作为一种平台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在课前预习、课后学习,乃至课上参与性上面无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雨课堂与微信的绑定使得学生更容易使用手机做无关的消遣。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雨课堂教学时应更清晰地把握各功能的利弊,有选择、恰当地设置教学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学效能。同时,应充分摸索学堂云和雨课堂的最优联系,为雨课堂线上与线下教学提供好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真正做到对教学动态的把控。此外,雨课堂中对视频的插入可以优化,可以直接插入本地视频,方便教师更好地备课和呈现教学。
(三)结语
学前理论课教学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较弱,学习成效较低,教师也感觉不到来自教学的成就感,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此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模式[2],在此类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和优化雨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进一步挖掘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葵,黎华琴.基于“雨课堂”的高等数学教学策略[J].高等教育,2019(7):191-193.
[2]洪慧照.基于“雨课堂”的电大全日制成人专科公共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自选教材《人文英语》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的使用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44):197-225.
◎编辑 栗国花
[关 键 词] 雨课堂;高职;学前理论课;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020-02
一、雨课堂教学背景
“互联网+教育”是当今信息化社会的潮流,在此热潮下,大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也在兴起,伴随着慕课、微课、网易公开课等平台的出现以及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智慧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引进。“校园云”技术在学校教育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这种大背景为雨课堂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种工具与时下最流行的社交软件相结合,具有便捷性、互动性、个性化、大数据分析等特点,易被师生喜爱和接受。所以,在医学、数理、外语、大学公共课等领域已投入使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使用还比较欠缺,这就为雨课堂在学前教育课教学提供了契机。
二、高职学前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模块:一是理论课学习,二是技能技法课的学习。通过梳理以往的研究发现,我们在学前专业课程教学中依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今教改需求日益迫切,对教学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我们对高职部分师生进行了访谈,发现大多数师生认为在学前教育的理论课中可以尝试使用雨课堂教学,而技能技法类实践课因受场地、教学内容等的影响,不太适用。从以往研究中发现,雨课堂基本都运用在理论性较强的科目上,在学前类课程中比較少涉及,学前理论课一般都涉及学前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此类课程理论性较强,一般教学都是传统讲授,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导致教学效果欠佳。鉴于此,可以以学前专业的理论课为突破点,运用雨课堂教学,探索新教学模式,并以期改善教学效果,探索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途径。
三、雨课堂教学调查分析
通过对高职193位学生进行雨课堂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课程中学习内容的推送、弹幕互动、测验以及随机点名的功能认可度较高,而使用雨课堂的效果评价中,大部分学生认为雨课堂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师生交流。雨课堂教学中的随机点名,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时刻保持准备状态,这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弹幕功能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习内容推送以及随机测试,既可以方便学生复习巩固,又能检验教学效果。同时,扫码签到也方便教师把握课堂考勤,提高课堂把控能力。其中,只有12.44%的学生认为雨课堂可以解决困惑,说明雨课堂在这方面功能还需要探索,同时少数学生认为雨课堂的使用没有帮助,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背后的原因机制。
通过对高职78位使用雨课堂的教师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在雨课堂教学中对其互动功能及习题检测功能使用率较高,而视频插入功能认可率较低。这说明,雨课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课堂互动,调动课堂氛围[1],并且对知识的及时检验和巩固具有较强作用,但是,目前雨课堂受自身开发技术的影响,只可以插入慕课视频以及优酷、腾讯等视频,且播放视频对网络要求较高,所以教师更倾向采用本地下载的视频,所以对这方面功能评价较低。此外,大部分教师认为雨课堂教学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帮助,这与雨课堂的功能相关,20.51%的教师认为效果不明显,一方面可能与教师自身对雨课堂功能挖掘不够相关,另一方面可能由雨课堂在不同性质的课程中发挥的效用不同导致。
四、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通过对学前理论课“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中外学前教育史”两门课程的雨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雨课堂在此类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教学模式“三段九步法”,主要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分为三步:设施保证、学情分析及建立资源库三步;实施阶段分为课前推送、课中开展及课后延伸;总结阶段主要有动态掌握、成果验收及模式优化三方面。文末为初步的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图。
五、雨课堂教学总结、反思
(一)雨课堂教学实践的优势
雨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符合当今教改的理念,微信与雨课堂的结合又与当今教育信息化相契合,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建立了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并为教学效果提供了量化参考,而课程报告也为多元化考核评价提供了依据。随堂测试可以及时有效地巩固知识,其测试的限时性可以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复习。随机点名既可以避免教师叫不出学生姓名,又可以因其不确定性吸引学生的关注度,课堂参与性提高。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为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和过程注入活力,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反思提供有益经验。
(二)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雨课堂教学软件方面,雨课堂系统的兼容性较差,对网络要求较高,从而使得使用场所和条件受限,在题型及答案设置上,题型应全面化,并且学生的回答模式应多元化,而不是只有语音和文字。在课程资料上传方面,受限太多,导致上传失败率较高,影响课程进度。此外,课程报告的数据输出格式比较受限,随机点名等功能模块必须满屏,学生因看不到题目而导致退出页面,影响进程。雨课堂和学堂云的结合上不够流畅,作为一种平台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在课前预习、课后学习,乃至课上参与性上面无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雨课堂与微信的绑定使得学生更容易使用手机做无关的消遣。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雨课堂教学时应更清晰地把握各功能的利弊,有选择、恰当地设置教学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学效能。同时,应充分摸索学堂云和雨课堂的最优联系,为雨课堂线上与线下教学提供好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真正做到对教学动态的把控。此外,雨课堂中对视频的插入可以优化,可以直接插入本地视频,方便教师更好地备课和呈现教学。
(三)结语
学前理论课教学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较弱,学习成效较低,教师也感觉不到来自教学的成就感,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此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模式[2],在此类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和优化雨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进一步挖掘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葵,黎华琴.基于“雨课堂”的高等数学教学策略[J].高等教育,2019(7):191-193.
[2]洪慧照.基于“雨课堂”的电大全日制成人专科公共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自选教材《人文英语》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的使用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44):197-225.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