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厌学是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在农村中学表现更为突出,学生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厌学心理就越严重。学生普遍的厌学心理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分析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厌学 表现 原因分析 转化对策
学习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每个人所必须的、是能够获得无穷乐趣的一件事。就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处于成长阶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但是在一些农村初级中学中,却有不少学生因厌学而辍学,导致了大量适龄儿童流亡在社会,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1.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初中学生厌学不仅仅关系到义务教育的质量、未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投入教育经费的产出率,学生自身的健康及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1 社会环境的影响
1.1.1 市场经济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
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功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是为了盈利,所获利润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的标准,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许多学生的父辈没有读过多少书却能暴富,学生耳濡目染,身在其中,由此产生弃学从商的思想尤为严重,导致了“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很有市场。
1.1.2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虽然法制在不断健全,政策在逐步配套,社会治安也在加强。社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西方自由化思想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介在青少年中泛滥,加之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的扩大,使一些在校学生无心学习,尤其是当看到同龄人在社会上挣大钱,过潇洒日子的时候,这些学生一心想弃学挣钱。
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传播色情、凶杀等不健康内容的电视、电影、录象、网吧泛滥,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影响极大。据调查,54﹪的学校周围有网吧,5﹪的学生“经常在玩”,23.5﹪的学生“有时去玩”;31.6﹪的学生看过成人赌博,5.7﹪的学生参加过赌博;6.2﹪的学生认为赌博好玩。社会上这些不良风气对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1.2 家庭环境影响
1.2.1 父母的认识与教育方式不当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些家长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有做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糊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这些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侵蚀。在落实减负工作中,许多家长认为减负就是要学生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课余时间对孩子放任自流,让孩子自由支配,由于学生自控力不足,抵御不住外界的诱惑,无心学习。在教育子女中,许多家长认为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事,从此与自己无关。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进行“金钱洗脑”,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
1.2.2 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怀
有的家庭婚姻破裂,孩子失去了家庭温暖,据统计,我国中小学中,单亲家庭子女占5﹪-10﹪。这种家庭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伤害,使他们不能及时的接受教育,不能安心学习,以致性格孤僻、惹事生非、极不合群,最终远离课堂,远离学校。
1.3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学生自身看,厌学学生抗挫折能力、抗外界压力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弱,主观认识不足,认为“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都一样”,加之经常受到老师的打击,所以自暴自弃,意志消沉,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形成失败→厌学→更厌学→弃学→(最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的恶性循环:
2.改善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思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应采取什么样的思路去有效控制这种现象的蔓延。
2.1 社会方面
2.1.1 舆论导向应多一些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
正面教育的形式很多、灵活真实就能使中学生耳濡目染,使其从心中改变原有偏激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果是反面教育,就会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学生提供模仿的反面“教材”,久而久之,就会对不良诱惑作用。
2.1.2 净化社会环境,整治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扫除黄赌毒
各级党委、政府要领导和组织好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宣传、新闻出版、公安政法等部门和相关部门,治理好学校内部和周围的环境,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2.2 学校方面
2.2.1 耐心细致的做学生思想工作,使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和责任感
把思想教育当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长抓不懈,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初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有說服力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懂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将来考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更是为了摆脱愚昧落后,提高个人修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读书“为的是学做人”,更是为了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从而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2.2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校生活充实、愉快
初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学习的机器",要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要求学校在安排教学课程时注意劳逸结合,精心安排好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常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集体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比赛,爬山、野炊等户外活动,使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使他们的生活充实,有意义。
2.3 家庭方面
2.3.1 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追求,要给子女树立榜样, 教会子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奋好学、助人为乐、团结互助、报效祖国等优良传统精神,培养子女自立自强的品质,多向子女灌输竞争意识,尽可能地减少"坐吃祖宗"的惰性心理。
2.3.2 父母应加强与子女、学校沟通
一方面父母尽可能多与子女沟通,尽可能教子女一些做人的道理。我认为父母多给子女心灵上的关怀比多给子女物质财富的关怀更加可贵。另一方面,尽可能主动与学校沟通,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子女成长脉搏,在教育方法上要宽严结合,注重技巧。让子女感觉到家的温暖,父母的可亲可敬,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控制厌学。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学生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河岩 别晓梅《现代社会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压力》J2001年第4期
[2] 祁 杰 《湖南教育-消除厌学情绪的几种策略》M2001年第6期
【关键词】 厌学 表现 原因分析 转化对策
学习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每个人所必须的、是能够获得无穷乐趣的一件事。就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处于成长阶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但是在一些农村初级中学中,却有不少学生因厌学而辍学,导致了大量适龄儿童流亡在社会,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1.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初中学生厌学不仅仅关系到义务教育的质量、未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投入教育经费的产出率,学生自身的健康及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1 社会环境的影响
1.1.1 市场经济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
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功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是为了盈利,所获利润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的标准,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许多学生的父辈没有读过多少书却能暴富,学生耳濡目染,身在其中,由此产生弃学从商的思想尤为严重,导致了“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很有市场。
1.1.2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虽然法制在不断健全,政策在逐步配套,社会治安也在加强。社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西方自由化思想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介在青少年中泛滥,加之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的扩大,使一些在校学生无心学习,尤其是当看到同龄人在社会上挣大钱,过潇洒日子的时候,这些学生一心想弃学挣钱。
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传播色情、凶杀等不健康内容的电视、电影、录象、网吧泛滥,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影响极大。据调查,54﹪的学校周围有网吧,5﹪的学生“经常在玩”,23.5﹪的学生“有时去玩”;31.6﹪的学生看过成人赌博,5.7﹪的学生参加过赌博;6.2﹪的学生认为赌博好玩。社会上这些不良风气对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1.2 家庭环境影响
1.2.1 父母的认识与教育方式不当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些家长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有做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糊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这些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侵蚀。在落实减负工作中,许多家长认为减负就是要学生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课余时间对孩子放任自流,让孩子自由支配,由于学生自控力不足,抵御不住外界的诱惑,无心学习。在教育子女中,许多家长认为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事,从此与自己无关。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进行“金钱洗脑”,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
1.2.2 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怀
有的家庭婚姻破裂,孩子失去了家庭温暖,据统计,我国中小学中,单亲家庭子女占5﹪-10﹪。这种家庭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伤害,使他们不能及时的接受教育,不能安心学习,以致性格孤僻、惹事生非、极不合群,最终远离课堂,远离学校。
1.3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学生自身看,厌学学生抗挫折能力、抗外界压力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弱,主观认识不足,认为“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都一样”,加之经常受到老师的打击,所以自暴自弃,意志消沉,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形成失败→厌学→更厌学→弃学→(最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的恶性循环:
2.改善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思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应采取什么样的思路去有效控制这种现象的蔓延。
2.1 社会方面
2.1.1 舆论导向应多一些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
正面教育的形式很多、灵活真实就能使中学生耳濡目染,使其从心中改变原有偏激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果是反面教育,就会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学生提供模仿的反面“教材”,久而久之,就会对不良诱惑作用。
2.1.2 净化社会环境,整治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扫除黄赌毒
各级党委、政府要领导和组织好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宣传、新闻出版、公安政法等部门和相关部门,治理好学校内部和周围的环境,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2.2 学校方面
2.2.1 耐心细致的做学生思想工作,使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和责任感
把思想教育当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长抓不懈,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初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有說服力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懂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将来考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更是为了摆脱愚昧落后,提高个人修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读书“为的是学做人”,更是为了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从而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2.2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校生活充实、愉快
初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学习的机器",要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要求学校在安排教学课程时注意劳逸结合,精心安排好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常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集体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比赛,爬山、野炊等户外活动,使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使他们的生活充实,有意义。
2.3 家庭方面
2.3.1 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追求,要给子女树立榜样, 教会子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奋好学、助人为乐、团结互助、报效祖国等优良传统精神,培养子女自立自强的品质,多向子女灌输竞争意识,尽可能地减少"坐吃祖宗"的惰性心理。
2.3.2 父母应加强与子女、学校沟通
一方面父母尽可能多与子女沟通,尽可能教子女一些做人的道理。我认为父母多给子女心灵上的关怀比多给子女物质财富的关怀更加可贵。另一方面,尽可能主动与学校沟通,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子女成长脉搏,在教育方法上要宽严结合,注重技巧。让子女感觉到家的温暖,父母的可亲可敬,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控制厌学。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学生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河岩 别晓梅《现代社会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压力》J2001年第4期
[2] 祁 杰 《湖南教育-消除厌学情绪的几种策略》M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