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课堂 渗透生命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用语文课堂,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生命》就是渗透生命教育的好文章。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联系作者的遭遇,通过课文,在学生的意识里渗透生命的教育。“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在《生命生命》的教学中,引领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顽强地生存下去,作为万物灵长的人,怎能因一点困难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好好地珍惜和使用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二、利用活动课,引领学生自己去品评生命
   苏轼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也是潇洒生命的一个经典。其对读者那永远的魅力,就在于其人其文,对生命的科学感悟与圆融阐释。
   利用活动课,品味苏轼一生。苏轼的一生风风雨雨,历尽坎坷。在北宋政坛上,他噩运连连,一贬再贬,后来被贬到蛮荒之地惠州时,他还乐呵呵地吟诵:“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人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看到另一面,祸福相依。当苦难的风雨,向毫无准备的生命袭来的时候,学会调整心态,自我解脱。这样就能面对挫折、随遇而安了。苏轼正是这样一位达人,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生命中自我调节的能量,从容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他的生命才会那样的亮丽。
   学生在阅读玩味苏轼文章诗词的同时,也品味着自己生命的真谛。
   三、利用阅读课,引领学生善待生命
   在教学中,利用阅读课,通过具体课文,让善待生命不成为一句口号。当我们遇到生活中许多痛苦、困难和挫折时,要怎样善待生命呢?在阅读《村路怎能不弯呢?》我重点引领学生欣赏了以下几段:
   “好的地方,都让人家、河流、田地占住了,留给路的,实在太少了。”“路从不计较这些。”“路从我家里延伸出来,走不到十几米,迎面就是二哥家的一堵墙壁。你总不能叫路穿过那堵墙而去,于是,路只得拐一个弯了”“本来应该是一条直路,硬是让它们挤弯了,挤窄了。我想,路一定也被挤痛了,不过它不会说而已。”
   学生阅读中,我和学生共同品味这人生之路。人生何尝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许,在你感觉无路的时候,你的宽容,你的等待,在拐个弯后,豁然开朗。
   四、利用作文课,引领学生感谢生命
   有一次,和班级的四十个同学,进行了一次心灵测试,要每个同学写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学生沉思,书写。我说:“请你删掉你认为不重要的一个。”第一次删除,学生轻而易举的完成了;第二次删除,有的学生开始不满意了,窃窃私语,教室里有了骚动;第三次删除,学生开始不舍得了:“老师,还删啊?”“是的,很不幸,我们又失去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件东西。”第四次删除,艰难完成,学生下笔沉重。
   “好,现在调查你们最终保留的一样是什么,谜底揭晓。”
   答案集中了:父母。健康。我自己。
   是的,我们赤裸裸来到人世,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有父母,有生命,有亲人,有老师,有朋友,生活采多姿多彩。我们应该感谢生命中陪伴我们的所有人。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和他们相聚的岁月,并感谢他们,感谢生命的馈赠。通过这游戏,我们明白了,什么也不能孤立存在,我们要感谢一切和我们有缘的人。下面有手中的笔,写出对他们的感恩,记录他们在你生命里的痕迹。这次引导成功了,作文也成功了。
   一位哲学家说过:“要想除掉旷野上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语文学科应该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只有让他们正确的认识生命,才能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其他文献
一、先学与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没有学生的先学就没有生本课堂上的精彩。基于此点,我们首先探索了适合我们学校学情的先学与前置性作业。所有的生本实验老师都会精心的准备每一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状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课下能够自己解决的知识归纳为前置性作业的必做项目,把稍有难度的知识点和拓展知识作为选做项目,作为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餐后甜点”。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需
期刊
第一部曲:讲述书中的故事   1、保证人手一本书   每个语言再发育的学生必须备一本自己挑选或老师推荐的读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老师的要求,确定每天读多少文字,此段文字可反复阅读直到能复述为止。   2、保证足够时间   保证每个语言再发育学生每天三分钟时间讲述他们自己所阅读的故事,可利用课余时间给老师或老师提指定的学生讲,每周搞一次故事沙龙,大家围坐一圈轮流讲述故事。   3、保
期刊
诚然,作文教学的生命是真实,但必要的作文技巧能使学生的文章更具美感。巴金说:“散文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这话很对,但无技巧是在一定的有技巧以后,写作的功底已经到了不需要技巧的境界,那是一种“大巧若拙”,有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相当的创作经验以后的那种“自然而然,行云流水”的浑然。显然,我们的中学生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告诉学生一些必要的作文技巧,让他们有意识地运用,针
期刊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小说课文,是学生最爱学习的,教师怎么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呢?小说单元的教学承担着以下任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感情,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根据教学目的,在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安排了一个
期刊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 ,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 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 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
期刊
第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这是四步探究教学法的前奏曲,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准备。而这个前奏曲的演奏的多种方式,必须注意两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以及大纲要求的各知识点应掌握的程度,结合课型及学科特点,进行定向设疑,为创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境提供方向和依据。2、民主情境的准备与营造。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是近发展区”为
期刊
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张卫东的男孩,他性格叛逆,脾气暴躁,待人冷漠,经常逃学出去上网吧;平时在学校他老实不到几天就会惹些事出来。任课教师几乎都让他伤透了心。有一次课间,他竟然在脖子上缠着一条蛇走进教室,吓得教室其他的孩子“四处逃生”,两个女生哭着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他看到我来,这才不屑一顾地从脖子上把蛇拿下来,那架势摆明向我挑衅,心想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我知道训斥对于这个孩子已经起不到什么效果了。为了避开
期刊
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何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代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必须首先解决好存在的两大关键问题:迅速转变教师角色,即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的充分发展,又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的思想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
期刊
一、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1、感动于文本的关键处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语文课程是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