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人做专业事,建议在建设健身场所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咨询、设计和指导,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运动伤害和空间浪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健身大潮,群众健身需求越来越多,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很多人反映健身场地紧张、健身设施不足,也有人因健身不当造成运动伤害。
华体咨询设计中心高级工程师高建长期开展健身场地设计与建设,在他看来,健身必须讲究科学,专业健身场所设计能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保障。
不能与民争地
民生周刊:近年,健身者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发现,找到合适的健身场所不容易。各地频发场地纠纷,比如广场舞大妈与居民发生争端、健身区域被停车场占用等,您怎么看这些问题?
高建:确实是这样。一方面说我们这里没有健身场地,另一方面又出现健身场地与小区停车争地,再有就是见缝插针地建设健身场地,反而出现扰民现象。如击球的声音、音响播放的舞曲声,对抗运动时的喊叫声等,使得健身者与居民产生矛盾。
主要问题是在建设小区前没有规划健身场所,没有充分考虑居民“去哪里健身”的问题。建设健身场所,土地是最大问题,这在一些老旧小区尤为突出。
民生周刊:那么,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怎样让健身者和居民双方都满意?
高建:方法很多。譬如在建设用地紧张情况下,可以在新建公寓或住宅楼里建设立体式健身场所,在楼内一层或二层规划一处300~500平方米的健身房,屋顶规划成笼式球类场地,供本楼居民免费健身使用。
健身场所的水电费、清洁费和维护费,可以通过收取物业费来提取,本楼的健身场所也可以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管理。这种立体式健身场所可在新楼盘里逐渐推进。其实,社区健身场所有很多种,主要还是看政府如何引导,怎么规划管理。
民生周刊:这在新楼盘、新小区里可以尝试,但老旧小区怎么做?
高建:没错,这种形式的健身场所在老旧小区不太现实。比如,很多老旧小区本身就存在停车难问题,没有预留健身用地,所以,健身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
比如,利用小区绿地安置室外健身器,小区马路改造成健走步道。室内健身设施可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共享,社区党宣室、会议室等不是天天办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摆放可移动健身器材。
另外,建议在小区设置一些相对“静”的健身项目,像足球、篮球等动静较大的项目可转移到远离居住区的公园和广场。当然,政府还要为现有公园配建健身设施,设施要与公园的园林景观相得益彰。这也敦促厂商改进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园的作用。当然,这需要政府各部门协同作战。
健身场地设计要专业
民生周刊:根据您的观察,各地在健身场所设计与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高建:有些地方对健身场所专业设计要求不够重视,认为按照运动项目场地尺寸建个场地就够了,用不着找体育工艺专业的设计单位。其实,如果健身场所不专业,很容易给健身者带来伤害,也会造成空间浪费、增加设施能耗,加大运营成本。
比如,有些设计单位在设计羽毛球馆时,只关注外观,弄了许多大窗户,却忽略了眩光问题,使得健身者出现不必要的运动伤害,也降低了场地使用率。
专业人做专业事,建议在建设健身场所时应请专业技术人员咨询、设计和指导,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运动伤害和空间浪费。
民生周刊:有人反映,社区里的健身器材使用说明过于简单,会造成运动伤害,这一问题如何解决?
高建:确实有些健身器材的使用说明很简单,不规范,有的说明只有安装内容,没有使用方法和健身须知,这可以用两种方式解决。一种是为健身场所配备专业指导,这些专业指导可以是体育社会指导员、志愿者或健身达人。
其实,体育部门有上万名社会指导员,有多少人知道他们,他们都在哪里,都在做什么,在为谁服务,分布在哪些健身场所,大多数健身者不太了解,不清楚自己身边有社会指导员。原因是指导人群与健身场所是分离的,健身者找不到人指导健身,也不知道去哪里找。
建议政府把社会指导员、志愿者和健身达人等愿意指导别人健身的人與公共服务的健身场所对应起来,让健身者能在身边得到健身咨询服务,政府也要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健身项目培训。
第二种是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健身指导,尤其是大力宣传如何科学健身,怎样防范运动伤害,针对健身项目的健身方法、注意事项等请专业人士讲解。
另外,体医一定要结合起来,比如有心血管症状的人如何健身、骨关节有问题的人如何健身,都要通过医学手段进行指导。
民生周刊:体育市场发展很快,尤其是城市有很多商业化健身房、游泳馆,但存在管理混乱、专业性不足等问题,您怎么看?
高建:近些年全民健身发展迅猛,暴露出健身场所开放不规范、健身指导参差不齐等问题,尤其是健身房的健身指导并不具备教学能力,也充当教练指导健身,造成一些健身者出现运动伤害。这需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标准、规范和监管办法等,要引进其他行业的服务认证管理体系,做好各类场所的评估,确保场所使用的规范、安全等。
体育市场发展很快,政府部分管理模式阻碍了体育市场的发展,目前,哪些健身场所由市场调控,哪些场所应由政府承担,概念还不清晰。好像所有体育场所都由政府管控,其实政府应从全民健身服务中明确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使用、管理、维护等由政府买单,不在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内的则通过市场进行调整。
归市场调节的,政府做好引导,把控好发展方向就可以。若是政府分清了服务内容,我国体育事业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习生付捷对本文亦有贡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健身大潮,群众健身需求越来越多,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很多人反映健身场地紧张、健身设施不足,也有人因健身不当造成运动伤害。
华体咨询设计中心高级工程师高建长期开展健身场地设计与建设,在他看来,健身必须讲究科学,专业健身场所设计能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保障。
不能与民争地
民生周刊:近年,健身者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发现,找到合适的健身场所不容易。各地频发场地纠纷,比如广场舞大妈与居民发生争端、健身区域被停车场占用等,您怎么看这些问题?
高建:确实是这样。一方面说我们这里没有健身场地,另一方面又出现健身场地与小区停车争地,再有就是见缝插针地建设健身场地,反而出现扰民现象。如击球的声音、音响播放的舞曲声,对抗运动时的喊叫声等,使得健身者与居民产生矛盾。
主要问题是在建设小区前没有规划健身场所,没有充分考虑居民“去哪里健身”的问题。建设健身场所,土地是最大问题,这在一些老旧小区尤为突出。
民生周刊:那么,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怎样让健身者和居民双方都满意?
高建:方法很多。譬如在建设用地紧张情况下,可以在新建公寓或住宅楼里建设立体式健身场所,在楼内一层或二层规划一处300~500平方米的健身房,屋顶规划成笼式球类场地,供本楼居民免费健身使用。
健身场所的水电费、清洁费和维护费,可以通过收取物业费来提取,本楼的健身场所也可以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管理。这种立体式健身场所可在新楼盘里逐渐推进。其实,社区健身场所有很多种,主要还是看政府如何引导,怎么规划管理。
民生周刊:这在新楼盘、新小区里可以尝试,但老旧小区怎么做?
高建:没错,这种形式的健身场所在老旧小区不太现实。比如,很多老旧小区本身就存在停车难问题,没有预留健身用地,所以,健身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
比如,利用小区绿地安置室外健身器,小区马路改造成健走步道。室内健身设施可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共享,社区党宣室、会议室等不是天天办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摆放可移动健身器材。
另外,建议在小区设置一些相对“静”的健身项目,像足球、篮球等动静较大的项目可转移到远离居住区的公园和广场。当然,政府还要为现有公园配建健身设施,设施要与公园的园林景观相得益彰。这也敦促厂商改进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园的作用。当然,这需要政府各部门协同作战。
健身场地设计要专业
民生周刊:根据您的观察,各地在健身场所设计与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高建:有些地方对健身场所专业设计要求不够重视,认为按照运动项目场地尺寸建个场地就够了,用不着找体育工艺专业的设计单位。其实,如果健身场所不专业,很容易给健身者带来伤害,也会造成空间浪费、增加设施能耗,加大运营成本。
比如,有些设计单位在设计羽毛球馆时,只关注外观,弄了许多大窗户,却忽略了眩光问题,使得健身者出现不必要的运动伤害,也降低了场地使用率。
专业人做专业事,建议在建设健身场所时应请专业技术人员咨询、设计和指导,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运动伤害和空间浪费。
民生周刊:有人反映,社区里的健身器材使用说明过于简单,会造成运动伤害,这一问题如何解决?
高建:确实有些健身器材的使用说明很简单,不规范,有的说明只有安装内容,没有使用方法和健身须知,这可以用两种方式解决。一种是为健身场所配备专业指导,这些专业指导可以是体育社会指导员、志愿者或健身达人。
其实,体育部门有上万名社会指导员,有多少人知道他们,他们都在哪里,都在做什么,在为谁服务,分布在哪些健身场所,大多数健身者不太了解,不清楚自己身边有社会指导员。原因是指导人群与健身场所是分离的,健身者找不到人指导健身,也不知道去哪里找。
建议政府把社会指导员、志愿者和健身达人等愿意指导别人健身的人與公共服务的健身场所对应起来,让健身者能在身边得到健身咨询服务,政府也要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健身项目培训。
第二种是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健身指导,尤其是大力宣传如何科学健身,怎样防范运动伤害,针对健身项目的健身方法、注意事项等请专业人士讲解。
另外,体医一定要结合起来,比如有心血管症状的人如何健身、骨关节有问题的人如何健身,都要通过医学手段进行指导。
民生周刊:体育市场发展很快,尤其是城市有很多商业化健身房、游泳馆,但存在管理混乱、专业性不足等问题,您怎么看?
高建:近些年全民健身发展迅猛,暴露出健身场所开放不规范、健身指导参差不齐等问题,尤其是健身房的健身指导并不具备教学能力,也充当教练指导健身,造成一些健身者出现运动伤害。这需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标准、规范和监管办法等,要引进其他行业的服务认证管理体系,做好各类场所的评估,确保场所使用的规范、安全等。
体育市场发展很快,政府部分管理模式阻碍了体育市场的发展,目前,哪些健身场所由市场调控,哪些场所应由政府承担,概念还不清晰。好像所有体育场所都由政府管控,其实政府应从全民健身服务中明确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使用、管理、维护等由政府买单,不在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内的则通过市场进行调整。
归市场调节的,政府做好引导,把控好发展方向就可以。若是政府分清了服务内容,我国体育事业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习生付捷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