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新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视为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点。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趣味性、多样化、生动性的课堂活动,潜移默化地激活小学生的创作兴趣与审美情趣,塑造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发展。那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将从美术课程激发创新精神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通过生动情境、交流体验、趣味内容以及多元评价四个环节提出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精神;积极意义;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肩负学科教育、审美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重大使命,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贡献力量。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根本要求,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艺术学科,有效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美术文化素养,激活创新精神,提升美术综合素养,以此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把握小学美术教学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独特价值。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创新精神的积极意义
首先,小学美术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美术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在美术课堂上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展多元美术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在激发创新精神的基础上促进自由的想象与联想,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相一致,也符合美术教育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客观要求。其次,小学美术是素质教育阶段一门重要性的艺术学科,把握这一特殊的学习契机既能强化艺术审美,也能促进人文感知。创新精神无论对于学科发展还是学生发展都有积极意义。美术课堂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激活其创造意识,促进其创造实践,提升创造力与发展力,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做好铺垫。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创新精神的实践策略
(一)生动情境中激发创新精神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有思想的主体,美术教育不能一味地灌输,否则就将学生沦为学习的工具。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拉近美术知识与生活体验的距离感,从情感层面推动小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知识,激发创新精神,产生创作欲望。例如,学习“美术中的比例”时,本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把握与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掌握合理的设计比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从不同角度展示生活中的物品,如立体的花瓶、人体的结构、备课上的螺旋线等等,从比例角度感知艺术作品的审美,在鉴赏中获得愉悦感,激活创新力。再如,学习“猜猜我是谁”时,为了激活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的热情,提前上网收集国内外不同民族的面具图片,上课时大家逐一欣赏,分析这些面具的材质、线条、色彩、构图等特征,由此激起活跃思维。有了情境的衬托,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单一形式,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创新精神。
(二)交流体验中激发创新精神
小学美术高年级教育不仅要渗透美术知识、调动美术情感,更要融入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思考、质疑与感知,在建构美术知识体系与培养审美素养的基础上获得美术创新力的发展,挖掘创造潜能。例如,学习“色彩的明度”时,课上设计了妙趣横生的美术小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按照不同的比例在红色、绿色、蓝色的颜料中混入清水,对比观察色彩明度的变化。在美术小实验中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体验中质疑与探究,在把握本节课学习主题的基础上激发创新精神,同时教师要层层递进地启发与引导:“大家都看到这些颜色的明度不同,那么谁能说一说不同明度的色彩带来了哪些感受?”,大家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也就体会了色彩明度的意义。
(三)趣味内容中激发创新精神
有效的美术教育活动要精心筛选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与创新精神,在美术鉴赏、创作、探索等一系列活动中挖掘潜能。好奇心是求知的驱动力,小学美术教育要抓住孩子身心发展的特征,从“兴趣”二字为着力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推动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学习“宇宙之旅”时,小学生虽然并不了解宇宙,却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心。为了深化理解,提前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现宇宙的真实情境,大家仿佛置身其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由此激起想象力与创造力,课下每个学生都主动收集与宇宙飞船有关的信息资料,观察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结构,尝试动手操作,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制作宇宙飞船,激活科学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
(四)多元评价中激发创新精神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创新欲望和表现欲望,同时他们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教师要不吝评价,多给学生一些正面的、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儿童绘画作品本身就有较强的想象力,其艺术形象往往是对生活原型的再现与夸张,鼓励他们大胆地创造,就不能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无须过于追求“像”或“准”,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保护想象力与创造力,如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手实践,到操场的树丛里寻找漂亮的树叶、到操场的土地上玩一玩捏泥巴,利用大自然的丰富资源进行拼画、拓印等各种手工美术作品,不仅调动了美术创造的热情,而且努力探寻生活中的美,在老师的激励与肯定之下,大家体会了创作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培育美术创作的自信心,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培养创新精神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良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每个学生的必备素养。美术课程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艺术学科,多元化、趣味性、实用性的教育资源,既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激活艺术创作欲望,也能调动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不断革新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推动想象力、创造力与发展力,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婷婷.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J].科学咨询,2020,(20):244.
[2] 侯洁琼.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2020,(18):212.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精神;积极意义;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肩负学科教育、审美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重大使命,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贡献力量。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根本要求,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艺术学科,有效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美术文化素养,激活创新精神,提升美术综合素养,以此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把握小学美术教学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独特价值。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创新精神的积极意义
首先,小学美术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美术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在美术课堂上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展多元美术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在激发创新精神的基础上促进自由的想象与联想,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相一致,也符合美术教育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客观要求。其次,小学美术是素质教育阶段一门重要性的艺术学科,把握这一特殊的学习契机既能强化艺术审美,也能促进人文感知。创新精神无论对于学科发展还是学生发展都有积极意义。美术课堂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激活其创造意识,促进其创造实践,提升创造力与发展力,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做好铺垫。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创新精神的实践策略
(一)生动情境中激发创新精神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有思想的主体,美术教育不能一味地灌输,否则就将学生沦为学习的工具。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拉近美术知识与生活体验的距离感,从情感层面推动小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知识,激发创新精神,产生创作欲望。例如,学习“美术中的比例”时,本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把握与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掌握合理的设计比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从不同角度展示生活中的物品,如立体的花瓶、人体的结构、备课上的螺旋线等等,从比例角度感知艺术作品的审美,在鉴赏中获得愉悦感,激活创新力。再如,学习“猜猜我是谁”时,为了激活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的热情,提前上网收集国内外不同民族的面具图片,上课时大家逐一欣赏,分析这些面具的材质、线条、色彩、构图等特征,由此激起活跃思维。有了情境的衬托,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单一形式,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创新精神。
(二)交流体验中激发创新精神
小学美术高年级教育不仅要渗透美术知识、调动美术情感,更要融入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思考、质疑与感知,在建构美术知识体系与培养审美素养的基础上获得美术创新力的发展,挖掘创造潜能。例如,学习“色彩的明度”时,课上设计了妙趣横生的美术小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按照不同的比例在红色、绿色、蓝色的颜料中混入清水,对比观察色彩明度的变化。在美术小实验中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体验中质疑与探究,在把握本节课学习主题的基础上激发创新精神,同时教师要层层递进地启发与引导:“大家都看到这些颜色的明度不同,那么谁能说一说不同明度的色彩带来了哪些感受?”,大家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也就体会了色彩明度的意义。
(三)趣味内容中激发创新精神
有效的美术教育活动要精心筛选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与创新精神,在美术鉴赏、创作、探索等一系列活动中挖掘潜能。好奇心是求知的驱动力,小学美术教育要抓住孩子身心发展的特征,从“兴趣”二字为着力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推动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学习“宇宙之旅”时,小学生虽然并不了解宇宙,却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心。为了深化理解,提前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现宇宙的真实情境,大家仿佛置身其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由此激起想象力与创造力,课下每个学生都主动收集与宇宙飞船有关的信息资料,观察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结构,尝试动手操作,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制作宇宙飞船,激活科学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
(四)多元评价中激发创新精神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创新欲望和表现欲望,同时他们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教师要不吝评价,多给学生一些正面的、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儿童绘画作品本身就有较强的想象力,其艺术形象往往是对生活原型的再现与夸张,鼓励他们大胆地创造,就不能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无须过于追求“像”或“准”,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保护想象力与创造力,如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手实践,到操场的树丛里寻找漂亮的树叶、到操场的土地上玩一玩捏泥巴,利用大自然的丰富资源进行拼画、拓印等各种手工美术作品,不仅调动了美术创造的热情,而且努力探寻生活中的美,在老师的激励与肯定之下,大家体会了创作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培育美术创作的自信心,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培养创新精神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良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每个学生的必备素养。美术课程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艺术学科,多元化、趣味性、实用性的教育资源,既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激活艺术创作欲望,也能调动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不断革新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推动想象力、创造力与发展力,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婷婷.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J].科学咨询,2020,(20):244.
[2] 侯洁琼.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2020,(1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