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切实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班主任工作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在班级内营造和谐氛围,并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这是小学班主任工作应该着重注意的工作重点。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扮演好引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立足班级管理现实情况来进行反思,优化工作方式,注重孩子们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逐步改善班级管理成效。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归属感;安全感
引言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面对一群孩子,班主任既是他们知识道路上的领路人,也是他们学校生活中的大家长,更是他们心理上的依靠。
1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教育间的关系
1.1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需要通过察言观色,关心学生的成长。有时候学生的一个举动一个表情,也许就是学生向教师传递的一个信号。这时候教师应该放下教师的身份,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走出困境。
1.2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决定班主任必须开展心理教育
小学生有着自尊心强、好奇心强、好动、渴望被关注等的特征。班主任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展开教育,例如,当学生问题回答不出来时,不能够直接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这会让学生感到很没面子,应该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的话语。有时候,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心情会非常低落,甚至影响后续的学习,这时候教师也需要对其展开心理教育。
2促使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并波及小学校园。我国独生子女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期望和共同责任。在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为突出,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显得尤为重要。
3小学班主任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3.1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积极勇敢向上的勇气
让孩子有极大的安全感也极其重要,不要让他们内心有恐惧意识,以免在小的时候就缺失了一颗面对困难,积极勇敢向上的心。现在农村学校的班级大多都有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这时,班主任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心理教育上,我们应时常告诉孩子,父母有父母的工作和生活,你有你的事情做。父母在身边,我们好好感受父母的爱;父母不在身边,就当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但孩子毕竟还小,这就需要我们在行动上也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增加他们的安全感。低中年级的孩子可增加肢体接触,高年级的孩子可多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理解父母不能常常陪在他们身边,接受和原谅父母的不完美,接受就是孩子们心理改变的开始。
3.2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对活动非常喜爱,为了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知识,班主任需要通过综合性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比如,班主任可以举办相关的知识竞赛,为赢得前三名的学生准备小礼品。或者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一起进行主题手抄报、黑板报的绘制,如这个月的主题为“助人为乐”,下个月的主题可以是“勇于探索”,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建设和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为主,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班级凝聚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
3.3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绝不仅仅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之间加强交流和配合,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从学校这个主体来看,学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找和创造机会,与家长就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讨论和交流。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针对一些已经存在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学生,学校必须高度重视,通过与家长约谈等方式来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通过交流沟通,让学校和家长都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从而帮助学生摆脱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从家长这个角度来说,应该及时更新自己脑海里传统的教育观念,明白当前时代下,教育的终极目标绝不仅仅只是追求更高的文化课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全面型人才。因此,要对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丢到学校后就不理不睬了。应该转变观念,主动与学校和老师对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进行探讨,反映孩子在家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家长自身也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棍棒教育,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3.3提升自身心理素质水平,强化职业素养
为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改善班级管理成效,要注重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学习,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班主任要控制好情绪,要注重选择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不可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在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基础上,班主任以平常心来落实班级管理,细心关注学生成长,并耐心教导学生,正确处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多种情况,这是令班级管理质量得到提升的有效方式。就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现实情况来看,当班主任职业素养得到强化时,班级管理的实施方法也更为有效,这就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一个有利条件。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当小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要做到有条不紊的处理问题,这是就能够体现出班主任的职业素养。比如,小学生把玩具带到课堂上来玩,班主任在发现这一情况后,不可暴躁发怒或一味责怪,而是要保持冷静,了解事情的因果,并给学生提供一个解释的机会,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行为进行一个系统且全面的了解,确保班级管理方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这对于班主任工作成效的改善至关重要。
结语
总之,身为小学班主任我们要关心的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和学生成绩的提升,还要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对其进行心理教育,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察言观色,密切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当他们遇到心理障碍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参考文献:
[1] 刘彬彬.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讨[J].中华少年,2018(29):133.
[2] 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育,2018(25):51+97.
[3] 鄺国荣.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108.
(作者单位:安丘市汶水小学)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归属感;安全感
引言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面对一群孩子,班主任既是他们知识道路上的领路人,也是他们学校生活中的大家长,更是他们心理上的依靠。
1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教育间的关系
1.1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需要通过察言观色,关心学生的成长。有时候学生的一个举动一个表情,也许就是学生向教师传递的一个信号。这时候教师应该放下教师的身份,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走出困境。
1.2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决定班主任必须开展心理教育
小学生有着自尊心强、好奇心强、好动、渴望被关注等的特征。班主任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展开教育,例如,当学生问题回答不出来时,不能够直接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这会让学生感到很没面子,应该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的话语。有时候,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心情会非常低落,甚至影响后续的学习,这时候教师也需要对其展开心理教育。
2促使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并波及小学校园。我国独生子女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期望和共同责任。在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为突出,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显得尤为重要。
3小学班主任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3.1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积极勇敢向上的勇气
让孩子有极大的安全感也极其重要,不要让他们内心有恐惧意识,以免在小的时候就缺失了一颗面对困难,积极勇敢向上的心。现在农村学校的班级大多都有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这时,班主任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心理教育上,我们应时常告诉孩子,父母有父母的工作和生活,你有你的事情做。父母在身边,我们好好感受父母的爱;父母不在身边,就当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但孩子毕竟还小,这就需要我们在行动上也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增加他们的安全感。低中年级的孩子可增加肢体接触,高年级的孩子可多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理解父母不能常常陪在他们身边,接受和原谅父母的不完美,接受就是孩子们心理改变的开始。
3.2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对活动非常喜爱,为了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知识,班主任需要通过综合性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比如,班主任可以举办相关的知识竞赛,为赢得前三名的学生准备小礼品。或者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一起进行主题手抄报、黑板报的绘制,如这个月的主题为“助人为乐”,下个月的主题可以是“勇于探索”,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建设和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为主,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班级凝聚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
3.3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绝不仅仅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之间加强交流和配合,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从学校这个主体来看,学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找和创造机会,与家长就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讨论和交流。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针对一些已经存在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学生,学校必须高度重视,通过与家长约谈等方式来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通过交流沟通,让学校和家长都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从而帮助学生摆脱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从家长这个角度来说,应该及时更新自己脑海里传统的教育观念,明白当前时代下,教育的终极目标绝不仅仅只是追求更高的文化课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全面型人才。因此,要对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丢到学校后就不理不睬了。应该转变观念,主动与学校和老师对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进行探讨,反映孩子在家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家长自身也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棍棒教育,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3.3提升自身心理素质水平,强化职业素养
为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改善班级管理成效,要注重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学习,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班主任要控制好情绪,要注重选择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不可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在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基础上,班主任以平常心来落实班级管理,细心关注学生成长,并耐心教导学生,正确处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多种情况,这是令班级管理质量得到提升的有效方式。就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现实情况来看,当班主任职业素养得到强化时,班级管理的实施方法也更为有效,这就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一个有利条件。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当小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要做到有条不紊的处理问题,这是就能够体现出班主任的职业素养。比如,小学生把玩具带到课堂上来玩,班主任在发现这一情况后,不可暴躁发怒或一味责怪,而是要保持冷静,了解事情的因果,并给学生提供一个解释的机会,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行为进行一个系统且全面的了解,确保班级管理方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这对于班主任工作成效的改善至关重要。
结语
总之,身为小学班主任我们要关心的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和学生成绩的提升,还要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对其进行心理教育,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察言观色,密切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当他们遇到心理障碍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参考文献:
[1] 刘彬彬.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讨[J].中华少年,2018(29):133.
[2] 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育,2018(25):51+97.
[3] 鄺国荣.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108.
(作者单位:安丘市汶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