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护理职业学院高职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学习动机相关理论,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过程中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我校是护理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的动机不够积极,有着明显厌学、懒惰情绪。现在我就结合我多年的学习及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结合学习动机相关理论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处于原学校或班级的中下游,本身对学习就有一定消极、厌学的情绪。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能正确运用学习动机相关理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同等智力条件下,充分发挥潜在能力,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上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 现在我就结合我多年的学习及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结合运用学习动机相关理论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1.明确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激发学习动机之所以重要,对教师来说,它既可以作为教育的目标,又可以作为教育的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是教育目的之一,我们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强化学习动机来巩固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人们对学习动机作用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
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归因理论是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原因或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
还有自我效能理论等。
3. 各种学习动机理论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际意义
以上对学习动机理论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不同的理论只是强调了不同的侧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针对不同教育的目的和教学情境,每一种理论都能有所帮助,有所启迪。下面以上述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结合我院护理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以下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運用学习动机相关理论,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
4.1.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条件,实践,让学生能从这些情境中引出好奇点,引起他们的疑惑、惊讶,这样最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应作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层次。这样便于教师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会偏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现有认知情况之间的情况,掌握学生认知的跨度,提出比较合适的问题情境,避免情境设置过难或过易。过难则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过易助长学生骄傲情绪。所以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时要考虑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衔接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以新旧教学内容的联系提出;以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一定必须在课程的开始,还可以设置在授课过程中、课程结束时,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出。
4.2.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成功的知觉可导致积极地情绪反应,而对失败的知觉则导致消极的情绪反应。学生的归因控制点决定了他们情绪的反应点。如果是内部的控制点,学生的情绪也将是指向内部。如果成功,其情绪可能自豪;如果失败,其情绪可能是羞愧和内疚。如果控制点是外部的,情绪将指向于外部,可能指向成为归因的某个人或一些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归因。归因最理想的方式是,把成功部分归因于相对稳定的能力,对将来的成功保持乐观,部分归因于可控制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学习策略等。在总结失败教训时,可以把它们归因于那些内在的不稳定的以及可控制的因素,对学生失败的归因就可侧重于他们的继续努力和学习策略上,而非归因于他们的能力低下或外在的因素,这样,学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
4.3.建立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及时给予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准确的做出评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动力。在评价过程中,小而经常有的奖励比虽大而极少有的奖励更具价值。所以教师要恰当的给予学生进行评价和奖励,促使学生尽力而为。对学生的奖励应重点放在学生的努力程度上,而不是放在学生的能力上。如果只是根据实际学习成绩,而不考虑原有基础进行奖励和评价,就会使经过努力取得进步,但成绩仍不是很好的学生失去信心;而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会因表扬多了而满不在乎。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有助激发学习动机。比如在评价体系中是加上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度、出勤情况等内容。
4.4.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动机激发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还发现,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的难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恰当控制作业难度水平,保持最佳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程度。
在学生学习内容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要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紧张一点,适当增加作业难度;在学生学习内容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保持激起学生学习的程度适中。另外还要考虑,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力的差异,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调整。作业难度程度进行分层或进行选择性的进行,保持学生学习难度的适当,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积极的作用。
将学习动机理论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加积极运用学习动机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主要心理因素,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不断研究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办法、措施、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出新的经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处于原学校或班级的中下游,本身对学习就有一定消极、厌学的情绪。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能正确运用学习动机相关理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同等智力条件下,充分发挥潜在能力,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上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 现在我就结合我多年的学习及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结合运用学习动机相关理论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1.明确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激发学习动机之所以重要,对教师来说,它既可以作为教育的目标,又可以作为教育的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是教育目的之一,我们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强化学习动机来巩固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人们对学习动机作用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
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归因理论是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原因或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
还有自我效能理论等。
3. 各种学习动机理论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际意义
以上对学习动机理论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不同的理论只是强调了不同的侧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针对不同教育的目的和教学情境,每一种理论都能有所帮助,有所启迪。下面以上述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结合我院护理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以下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運用学习动机相关理论,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
4.1.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条件,实践,让学生能从这些情境中引出好奇点,引起他们的疑惑、惊讶,这样最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应作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层次。这样便于教师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会偏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现有认知情况之间的情况,掌握学生认知的跨度,提出比较合适的问题情境,避免情境设置过难或过易。过难则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过易助长学生骄傲情绪。所以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时要考虑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衔接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以新旧教学内容的联系提出;以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一定必须在课程的开始,还可以设置在授课过程中、课程结束时,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出。
4.2.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成功的知觉可导致积极地情绪反应,而对失败的知觉则导致消极的情绪反应。学生的归因控制点决定了他们情绪的反应点。如果是内部的控制点,学生的情绪也将是指向内部。如果成功,其情绪可能自豪;如果失败,其情绪可能是羞愧和内疚。如果控制点是外部的,情绪将指向于外部,可能指向成为归因的某个人或一些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归因。归因最理想的方式是,把成功部分归因于相对稳定的能力,对将来的成功保持乐观,部分归因于可控制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学习策略等。在总结失败教训时,可以把它们归因于那些内在的不稳定的以及可控制的因素,对学生失败的归因就可侧重于他们的继续努力和学习策略上,而非归因于他们的能力低下或外在的因素,这样,学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
4.3.建立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及时给予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准确的做出评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动力。在评价过程中,小而经常有的奖励比虽大而极少有的奖励更具价值。所以教师要恰当的给予学生进行评价和奖励,促使学生尽力而为。对学生的奖励应重点放在学生的努力程度上,而不是放在学生的能力上。如果只是根据实际学习成绩,而不考虑原有基础进行奖励和评价,就会使经过努力取得进步,但成绩仍不是很好的学生失去信心;而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会因表扬多了而满不在乎。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有助激发学习动机。比如在评价体系中是加上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度、出勤情况等内容。
4.4.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动机激发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还发现,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的难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恰当控制作业难度水平,保持最佳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程度。
在学生学习内容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要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紧张一点,适当增加作业难度;在学生学习内容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保持激起学生学习的程度适中。另外还要考虑,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力的差异,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调整。作业难度程度进行分层或进行选择性的进行,保持学生学习难度的适当,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积极的作用。
将学习动机理论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加积极运用学习动机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主要心理因素,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不断研究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办法、措施、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出新的经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