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应邀参加一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有老师上了一节研究课——《归园田居》(其三)。总体看,整个课堂都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很好的彰显。但白璧微瑕,还有些许不足之处。
例如,在分析“带月荷锄归”一句时,有这样的师生互动:
师:披星戴月是这个“戴”,而这里用了这个“带”,是不是诗人写错了?为什么?
生1:我认为诗人没有写错。“披星戴月”是指披着星星,戴着月亮,强调的是状态。而“带月”是指带领着月亮,强调的是动作。
生2:我认为用“带”更有表现力,因为带领月亮回家,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劳动的乐趣,更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都很精彩。确实,“带月”是带领月亮的意思,诗人劳动了一天,在一轮明月的陪伴下,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悠闲地回家,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躬耕田亩,追求自然生活的思想感情。
在解读诗句的过程中,师生都把诗句中的“月”简单地理解为“月亮”,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
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写月的名篇名句可谓浩如烟海。单就李白而言,据学者统计,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写到“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在我国的古典文化中,月亮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它既是古人抒情的载体,或抒思故乡思亲友之情,或抒人生感慨,失意时的愁绪,得意时的豪迈;它又是宁静与美好的代名词。那么,“带月”之“月”究竟是何“月”?我认为可以从自然之月、生活之月和精神之月三个层面来解读。
一、宁静的自然之月
月亮本身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无声无息地高悬夜空,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于是用“月”来渲染宁静的自然环境,是诗人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明月乍出,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以动衬静,岂不是突出地表现了“夜静”?只有春涧中偶尔传来几声鸟鸣而无其他声息,以声衬静,岂不是令人惊叹于春山月夜的空旷宁静?
其他像“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白居易《山下宿》),“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等不胜枚举。
而“带月”之“月”也毫无例外地渲染了宁静的自然环境。
没有虫啾鸟唱、鸡鸣狗吠,没有万马齐喑的“可哀”,也没有“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悲凉,更没有“熊咆龙吟殷岩泉”的壮观,万籁此俱寂,只有诗人扛着锄头,伴着明月,静静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好一幅“月夜归隐图”。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此时的月亮就是诗人的伴侣。经过一天的劳作,他们牵着手徜徉在这静谧的自然环境中,其中的乐趣与内心的宁静,已跃然“月”上。
所以说, “带月”之“月”是宁静的自然之月。
二、宁静的生活之月
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垄亩铲除荒草,“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勞动了一天,疲劳是肯定的,但归隐“桃源”,可以免遭许多意外的祸害。这有东晋末年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当时政治腐败,权贵争权夺势,悍将拥兵自重,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篡夺频仍,这是陶渊明五次出仕后“复得返自然”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即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自耕自食,崇尚平淡简约。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归隐是有儒家的理论依据的,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同时又有人际交往小气候的原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归隐乡野,并不是不和任何人来往。离开了逢迎世俗、钻营取巧的官场,回到了和谐自然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的造访,交往的是淳朴的农人。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相互“设酒杀鸡作食”“把酒话桑麻”,睦邻友好淳厚,这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
所以说, “带月”之“月”在渲染宁静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烘托了宁静的生活环境,是宁静的生活之月。
三、宁静的精神之月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出于不同的目的而曾“五仕”。29岁时,“亲老家贫”而出任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39岁时,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生命价值而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那种济世安民和成就功名之心,但“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不到三年就辞职回家了。40岁时,“脂我名车,策我名骥”,为建功立业而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虽身在军营,却心念田园。41岁时,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此时,“归去”的心声已经越来越强烈了。这年八月,“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也就是为以后的归隐生活做物质上的准备而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
通过梳理陶渊明从出仕到归隐多次回旋反复的痛苦经历,可以看出他始终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既有“为资”的无奈,又有“好爵”的诱惑,更有“旧墟”的召唤,“富贵非我愿”,“慷慨思南归”,在经历了一段心理徘徊之后最终选择了回乡躬耕。至此,诗人摒弃了尘世的一切喧嚣俗念,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可以说,此时的诗人已经是身心俱静了。
陶渊明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的仕途旅程,回归了“开荒南野际”的田园生活,晨兴夜归,辛勤地种豆锄草,道狭草长,夕露沾衣,伴着皎洁的月光,扛着锄头,心气平静,了无俗想,带着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回家。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而这个“静”正是诗人归隐田园、躬耕自给的初衷——“愿”,亦即守拙固穷老死田园的原始意向,鄙弃功名利禄,热爱美好宁静的田园环境,眷恋安宁质朴的躬耕生活。 傅绍良先生说:“创作主体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将自我外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感受和体验那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诗人爱月,大抵因其如梦似烟般的清澄和恬淡而使人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于是明月成了诗人情感的载体、精神的寄托。躬耕南山,身心俱静,千里皓月在诗人眼中已是超然物外,明月已然是伴侣,抑或是知己。相伴明月,执明月之手,与之偕归,此时的明月寄寓了诗人“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
所以说 “带月”之“月”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是宁静的精神之月。
由此看来,“带月荷锄归”,这清新明丽的月光,其实包涵了三个方面的美好:一是月本身是美的;二是月可以给世间万物增添美感,即诗人的生活环境是美好的;三是月光荡涤了世俗的心灵,使诗人的思想变得纯粹美好,这是用月光的美和月光映照之下的景物的美来衬托诗人精神境界的美。逃离了“樊笼”,栖息于“自然”的怀抱,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精神是纯净的。诗人写的“月媚景于云端”(《闲情赋》)可为之佐证。
往事如烟,明月千古。月亮作为浸染了诗人情感的意象,用本身的安宁静谧的情韵,创造出了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诗人的空灵情怀。隐逸诗人陶渊明也没有逃脱对月抒怀的“樊笼”,我们通过对诗句本身和对诗人经历的分析,感到“带月”之“月”的丰富意象已跃然纸上。
当然,在解读“带月荷锄归”时,还不得不点一下这个“归”字,因为它照应了“月”字,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意蕴。
从诗句的字面上看,这个“归”就是回家,就是回到诗人聊以栖身的那八九间草屋。同时也是诗人心灵的回归,回到他心仪已久的精神的伊甸园。
陶渊明从小饱读诗书,也曾怀荆轲之志,渴望有朝一日能到帝阍下施展抱负,大济苍生,但崇尚自然的天然禀赋和黑暗堕落、尔虞我诈的官场倾轧,使他不得不放弃幻想,主动出局,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独善其身。于是毅然决然选择归隐,寄意田园,种豆南山,采菊东篱,固守寒庐,满足于恬静自然的生活。虽然“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但隐逸之后诗人的生活空间却是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际融洽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正是诗人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
可以说,这个“归”字印证了“月”字,突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
再回到开头的那节课,那位老师如果能注意细节,深挖“月”这个意象的深刻内涵,那就锦上添花了。
(作者單位:江苏省宜兴市洋溪中学)
例如,在分析“带月荷锄归”一句时,有这样的师生互动:
师:披星戴月是这个“戴”,而这里用了这个“带”,是不是诗人写错了?为什么?
生1:我认为诗人没有写错。“披星戴月”是指披着星星,戴着月亮,强调的是状态。而“带月”是指带领着月亮,强调的是动作。
生2:我认为用“带”更有表现力,因为带领月亮回家,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劳动的乐趣,更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都很精彩。确实,“带月”是带领月亮的意思,诗人劳动了一天,在一轮明月的陪伴下,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悠闲地回家,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躬耕田亩,追求自然生活的思想感情。
在解读诗句的过程中,师生都把诗句中的“月”简单地理解为“月亮”,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
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写月的名篇名句可谓浩如烟海。单就李白而言,据学者统计,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写到“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在我国的古典文化中,月亮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它既是古人抒情的载体,或抒思故乡思亲友之情,或抒人生感慨,失意时的愁绪,得意时的豪迈;它又是宁静与美好的代名词。那么,“带月”之“月”究竟是何“月”?我认为可以从自然之月、生活之月和精神之月三个层面来解读。
一、宁静的自然之月
月亮本身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无声无息地高悬夜空,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于是用“月”来渲染宁静的自然环境,是诗人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明月乍出,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以动衬静,岂不是突出地表现了“夜静”?只有春涧中偶尔传来几声鸟鸣而无其他声息,以声衬静,岂不是令人惊叹于春山月夜的空旷宁静?
其他像“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白居易《山下宿》),“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等不胜枚举。
而“带月”之“月”也毫无例外地渲染了宁静的自然环境。
没有虫啾鸟唱、鸡鸣狗吠,没有万马齐喑的“可哀”,也没有“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悲凉,更没有“熊咆龙吟殷岩泉”的壮观,万籁此俱寂,只有诗人扛着锄头,伴着明月,静静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好一幅“月夜归隐图”。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此时的月亮就是诗人的伴侣。经过一天的劳作,他们牵着手徜徉在这静谧的自然环境中,其中的乐趣与内心的宁静,已跃然“月”上。
所以说, “带月”之“月”是宁静的自然之月。
二、宁静的生活之月
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垄亩铲除荒草,“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勞动了一天,疲劳是肯定的,但归隐“桃源”,可以免遭许多意外的祸害。这有东晋末年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当时政治腐败,权贵争权夺势,悍将拥兵自重,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篡夺频仍,这是陶渊明五次出仕后“复得返自然”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即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自耕自食,崇尚平淡简约。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归隐是有儒家的理论依据的,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同时又有人际交往小气候的原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归隐乡野,并不是不和任何人来往。离开了逢迎世俗、钻营取巧的官场,回到了和谐自然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的造访,交往的是淳朴的农人。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相互“设酒杀鸡作食”“把酒话桑麻”,睦邻友好淳厚,这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
所以说, “带月”之“月”在渲染宁静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烘托了宁静的生活环境,是宁静的生活之月。
三、宁静的精神之月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出于不同的目的而曾“五仕”。29岁时,“亲老家贫”而出任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39岁时,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生命价值而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那种济世安民和成就功名之心,但“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不到三年就辞职回家了。40岁时,“脂我名车,策我名骥”,为建功立业而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虽身在军营,却心念田园。41岁时,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此时,“归去”的心声已经越来越强烈了。这年八月,“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也就是为以后的归隐生活做物质上的准备而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
通过梳理陶渊明从出仕到归隐多次回旋反复的痛苦经历,可以看出他始终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既有“为资”的无奈,又有“好爵”的诱惑,更有“旧墟”的召唤,“富贵非我愿”,“慷慨思南归”,在经历了一段心理徘徊之后最终选择了回乡躬耕。至此,诗人摒弃了尘世的一切喧嚣俗念,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可以说,此时的诗人已经是身心俱静了。
陶渊明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的仕途旅程,回归了“开荒南野际”的田园生活,晨兴夜归,辛勤地种豆锄草,道狭草长,夕露沾衣,伴着皎洁的月光,扛着锄头,心气平静,了无俗想,带着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回家。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而这个“静”正是诗人归隐田园、躬耕自给的初衷——“愿”,亦即守拙固穷老死田园的原始意向,鄙弃功名利禄,热爱美好宁静的田园环境,眷恋安宁质朴的躬耕生活。 傅绍良先生说:“创作主体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将自我外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感受和体验那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诗人爱月,大抵因其如梦似烟般的清澄和恬淡而使人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于是明月成了诗人情感的载体、精神的寄托。躬耕南山,身心俱静,千里皓月在诗人眼中已是超然物外,明月已然是伴侣,抑或是知己。相伴明月,执明月之手,与之偕归,此时的明月寄寓了诗人“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
所以说 “带月”之“月”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是宁静的精神之月。
由此看来,“带月荷锄归”,这清新明丽的月光,其实包涵了三个方面的美好:一是月本身是美的;二是月可以给世间万物增添美感,即诗人的生活环境是美好的;三是月光荡涤了世俗的心灵,使诗人的思想变得纯粹美好,这是用月光的美和月光映照之下的景物的美来衬托诗人精神境界的美。逃离了“樊笼”,栖息于“自然”的怀抱,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精神是纯净的。诗人写的“月媚景于云端”(《闲情赋》)可为之佐证。
往事如烟,明月千古。月亮作为浸染了诗人情感的意象,用本身的安宁静谧的情韵,创造出了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诗人的空灵情怀。隐逸诗人陶渊明也没有逃脱对月抒怀的“樊笼”,我们通过对诗句本身和对诗人经历的分析,感到“带月”之“月”的丰富意象已跃然纸上。
当然,在解读“带月荷锄归”时,还不得不点一下这个“归”字,因为它照应了“月”字,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意蕴。
从诗句的字面上看,这个“归”就是回家,就是回到诗人聊以栖身的那八九间草屋。同时也是诗人心灵的回归,回到他心仪已久的精神的伊甸园。
陶渊明从小饱读诗书,也曾怀荆轲之志,渴望有朝一日能到帝阍下施展抱负,大济苍生,但崇尚自然的天然禀赋和黑暗堕落、尔虞我诈的官场倾轧,使他不得不放弃幻想,主动出局,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独善其身。于是毅然决然选择归隐,寄意田园,种豆南山,采菊东篱,固守寒庐,满足于恬静自然的生活。虽然“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但隐逸之后诗人的生活空间却是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际融洽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正是诗人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
可以说,这个“归”字印证了“月”字,突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
再回到开头的那节课,那位老师如果能注意细节,深挖“月”这个意象的深刻内涵,那就锦上添花了。
(作者單位:江苏省宜兴市洋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