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绿地逐渐减少,环境污染愈发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关切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因此,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条件,而城市绿地则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景观、提高人居生活水平、创造生态宜居型城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内的重点卫星城镇——南川区为例,对南川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从现状存在问题、规划原则、建设发展思路和实施措施等诸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可以对未来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对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1,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作为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而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不可替代的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重庆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重庆直辖后被定为重庆市的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南川境内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适宜,“旅游度假城”、“生态宜居城”、“开明开放城”是南川区在未来几年的城市建设目标。本文以南川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这一重要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未来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对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释义
所谓“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在中国,城市用地构成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王秉洛等将城市绿地系统概括为:“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概括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完整有机的系统。同时将此系统同自然山系、河川等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林地、农牧区相沟通,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人民游憩休闲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城市风貌特色的主导因素”2。
建设部《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的定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1]
3、南川区绿地系统现状及问题
3.1建设现状
南川建成区域河流、水库多,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条,均属长江流域,多属乌江水系,;截止当前,南川区建设水库共达14座;中心城区现状绿地共有649.04公顷,绿地率达到36.4%,其中公园绿地共有379.12公顷。
3.2存在问题
区域生态绿地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树种单一;防护绿地缺乏,基础设施隔离带绿化树木比例低,隔离效果较差;中心城区花山、两江及半溪河缺乏城市生活岸线,城市山水景观特征不突出;旧城区缺乏开敞空间和综合性公园绿地,绿地受益率和亲密度尚不能很好满足市民游憩需求。
4、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4.1规划布局构思
区域绿地系统由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山体廊道、水体廊道、重要交通干道廊道等绿地组成。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廊两区多心”。形成东部、南部重要生态屏障区为核心,以山体廊道为纽带,以各类众多生态风景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类型生态斑块为支撑,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匹配的绿地系统。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布局形成以城中心的花山,贯穿城市的两江及各类城市公园绿地形成的“一核两带五射多点”的结构模式。
4.2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①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重点保护两大生态屏障区,其中东部生态屏障区是以山王坪景区为中心包含鱼泉乡、水江镇东南部及三全镇东部等连片区域组成,南部生态屏障区主要包括金佛山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及金山镇、德隆乡等连片区域组成。
各种生态景区、生态保护区等散布的斑块主要包括金佛山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山王坪风景区、神龙峡风景区、鱼跳峡水库保护区、楠竹山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等多个生态斑块。
南川全区的绿地系统应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效保护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依托南川区域良好的自然资源建设的众多风景区及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区域,以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整个南川区域的绿化率应达到5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应达到200平方米以上,从而努力实现整个南川区生态环境中的碳平衡目标及生态产品贡献。
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南川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要与区内的开发建设进程相协调,并实现经济效益的平衡,逐步向创造市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目标过渡。
图2南川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1)公园绿地规划
规划采用区级综合公园、片区级综合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六种基本类型。各个公园和开敞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绿地类型,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并应积极吸纳和创新各类新形式、新題材,具有时代特色的公园绿地类型,同时应注意与周边建设环境及人文背景相协调。
公园绿地建设,到近期2015年增加228.5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9平方米。到远期2020年,公园绿地达到851.6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21.29平方米。
表1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统计表
图4南川区中心城区公园分布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2)生态绿地规划
南川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地主要由郊野公园和带状生态绿地组成。
本次规划确定4个郊野公园,总面积为1125.65公顷,分别是花山郊野公园、李家沟郊野公园、明阳郊野公园、岩坪郊野公园。其发展导向具体如表2所示。
表2郊野公园发展指引
3)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由于生产绿地担负着城市绿化工程供应苗木、草坪及花卉植物等方面的任务,因此,一个城市生产绿地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园林绿地效果。
图5南川区生产防护绿地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按照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按此要求,南川区中心城区生产绿地远期必须达到99公顷以上,而目前中心城区生产绿地仅有北固片区及隆化片区两处,面积为5.3公顷。因此,本次规划中对生产绿地做了较大的增加。至2020年,规划生产绿地达104.65公顷,苗木供给率达100%。规划建设生产绿地2处。
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的不同地段设置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以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功能,减轻有害因素对城市环境的破坏。至2015年,规划防护绿地200公顷;至2020年,规划防护绿地556.43公顷。[2]
4)绿地景观规划
根据南川城区以花山为核心,两江一河绕城的地形特点,规划重点控制花山、龙岩江、凤嘴江、半溪河等山体、水系线,从沿江绿化景观带、城市景观大道、城周森林屏障控制与保护、绿化景观视线走廊、重要景观节点等方面,加强规划区内的绿化景观控制。同时依托两江一山建设城市观景步道,构建观景、健身、休闲为一体的南川中心区慢行系统。
图6南川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图7南川中心城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5、建设目标及实施建议
5.1建设目标
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净化城市环境、减轻风沙灾害、改善小气候、减弱噪音、保持水土及改善水文条件等方面。通过本次规划应严格保护城区中部的花山公园,作为城市绿心。建设城北大道、三环路、城西大道绿色生态廊道,让各片区之间有绿带相隔,使绿色生态走廊成为连接中间绿心与城市周边环境的绿色轴线。在城市环路以及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立绿化防护林体系。提高南川区的公园绿地受益率和亲密度,充分利用山、江的自然生态格局,构建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以低碳化发展,生态产品贡献为主旨,着力保护南川区区域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构建和谐的山水、林地及动植物生存环境。
5.2建设实施建议
①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制度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生态环保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社会公众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增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②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按照“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设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用于城市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③通过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非常重要。生态文明的核心一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如果说,前者需要的是市场激励,那么后者更需要文化激励。媒体要充分发挥主流渠道作用,长期规划、策划,运用各种公益节目、公益广告形成持久的舆论氛围。
6、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重庆在最近几年来表现的尤為突出,其来势之迅猛、速度之迅疾,是史无前例的。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危机总是相伴而生的,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高速的发展形式就会带来越来越复杂、破坏性更大的城市问题。城市绿地系统是一复杂的、动态的复合系统。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区域,或更大地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发展战略,从结构出发,运用现代的规划建设思想,以生态为先导、协调发展为目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9.18
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网页链接:http://www.zhb.gov.cn/zhxx/hjyw/201211/t20121112_241815.htm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1,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作为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而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不可替代的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重庆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重庆直辖后被定为重庆市的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南川境内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适宜,“旅游度假城”、“生态宜居城”、“开明开放城”是南川区在未来几年的城市建设目标。本文以南川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这一重要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未来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对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释义
所谓“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在中国,城市用地构成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王秉洛等将城市绿地系统概括为:“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概括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完整有机的系统。同时将此系统同自然山系、河川等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林地、农牧区相沟通,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人民游憩休闲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城市风貌特色的主导因素”2。
建设部《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的定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1]
3、南川区绿地系统现状及问题
3.1建设现状
南川建成区域河流、水库多,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条,均属长江流域,多属乌江水系,;截止当前,南川区建设水库共达14座;中心城区现状绿地共有649.04公顷,绿地率达到36.4%,其中公园绿地共有379.12公顷。
3.2存在问题
区域生态绿地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树种单一;防护绿地缺乏,基础设施隔离带绿化树木比例低,隔离效果较差;中心城区花山、两江及半溪河缺乏城市生活岸线,城市山水景观特征不突出;旧城区缺乏开敞空间和综合性公园绿地,绿地受益率和亲密度尚不能很好满足市民游憩需求。
4、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4.1规划布局构思
区域绿地系统由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山体廊道、水体廊道、重要交通干道廊道等绿地组成。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廊两区多心”。形成东部、南部重要生态屏障区为核心,以山体廊道为纽带,以各类众多生态风景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类型生态斑块为支撑,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匹配的绿地系统。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布局形成以城中心的花山,贯穿城市的两江及各类城市公园绿地形成的“一核两带五射多点”的结构模式。
4.2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①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重点保护两大生态屏障区,其中东部生态屏障区是以山王坪景区为中心包含鱼泉乡、水江镇东南部及三全镇东部等连片区域组成,南部生态屏障区主要包括金佛山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及金山镇、德隆乡等连片区域组成。
各种生态景区、生态保护区等散布的斑块主要包括金佛山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山王坪风景区、神龙峡风景区、鱼跳峡水库保护区、楠竹山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等多个生态斑块。
南川全区的绿地系统应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效保护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依托南川区域良好的自然资源建设的众多风景区及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区域,以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整个南川区域的绿化率应达到5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应达到200平方米以上,从而努力实现整个南川区生态环境中的碳平衡目标及生态产品贡献。
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南川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要与区内的开发建设进程相协调,并实现经济效益的平衡,逐步向创造市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目标过渡。
图2南川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1)公园绿地规划
规划采用区级综合公园、片区级综合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六种基本类型。各个公园和开敞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绿地类型,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并应积极吸纳和创新各类新形式、新題材,具有时代特色的公园绿地类型,同时应注意与周边建设环境及人文背景相协调。
公园绿地建设,到近期2015年增加228.5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9平方米。到远期2020年,公园绿地达到851.6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21.29平方米。
表1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统计表
图4南川区中心城区公园分布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2)生态绿地规划
南川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地主要由郊野公园和带状生态绿地组成。
本次规划确定4个郊野公园,总面积为1125.65公顷,分别是花山郊野公园、李家沟郊野公园、明阳郊野公园、岩坪郊野公园。其发展导向具体如表2所示。
表2郊野公园发展指引
3)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由于生产绿地担负着城市绿化工程供应苗木、草坪及花卉植物等方面的任务,因此,一个城市生产绿地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园林绿地效果。
图5南川区生产防护绿地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按照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按此要求,南川区中心城区生产绿地远期必须达到99公顷以上,而目前中心城区生产绿地仅有北固片区及隆化片区两处,面积为5.3公顷。因此,本次规划中对生产绿地做了较大的增加。至2020年,规划生产绿地达104.65公顷,苗木供给率达100%。规划建设生产绿地2处。
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的不同地段设置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以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功能,减轻有害因素对城市环境的破坏。至2015年,规划防护绿地200公顷;至2020年,规划防护绿地556.43公顷。[2]
4)绿地景观规划
根据南川城区以花山为核心,两江一河绕城的地形特点,规划重点控制花山、龙岩江、凤嘴江、半溪河等山体、水系线,从沿江绿化景观带、城市景观大道、城周森林屏障控制与保护、绿化景观视线走廊、重要景观节点等方面,加强规划区内的绿化景观控制。同时依托两江一山建设城市观景步道,构建观景、健身、休闲为一体的南川中心区慢行系统。
图6南川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图7南川中心城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5、建设目标及实施建议
5.1建设目标
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净化城市环境、减轻风沙灾害、改善小气候、减弱噪音、保持水土及改善水文条件等方面。通过本次规划应严格保护城区中部的花山公园,作为城市绿心。建设城北大道、三环路、城西大道绿色生态廊道,让各片区之间有绿带相隔,使绿色生态走廊成为连接中间绿心与城市周边环境的绿色轴线。在城市环路以及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立绿化防护林体系。提高南川区的公园绿地受益率和亲密度,充分利用山、江的自然生态格局,构建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以低碳化发展,生态产品贡献为主旨,着力保护南川区区域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构建和谐的山水、林地及动植物生存环境。
5.2建设实施建议
①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制度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生态环保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社会公众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增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②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按照“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设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用于城市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③通过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非常重要。生态文明的核心一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如果说,前者需要的是市场激励,那么后者更需要文化激励。媒体要充分发挥主流渠道作用,长期规划、策划,运用各种公益节目、公益广告形成持久的舆论氛围。
6、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重庆在最近几年来表现的尤為突出,其来势之迅猛、速度之迅疾,是史无前例的。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危机总是相伴而生的,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高速的发展形式就会带来越来越复杂、破坏性更大的城市问题。城市绿地系统是一复杂的、动态的复合系统。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区域,或更大地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发展战略,从结构出发,运用现代的规划建设思想,以生态为先导、协调发展为目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9.18
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网页链接:http://www.zhb.gov.cn/zhxx/hjyw/201211/t20121112_241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