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必将影响和指导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本文提出要从把握学生阅读规律、树立整本书阅读观念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对初中名著阅读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名著阅读;策略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阶段承担不同的任务,既各有特色又一脉相承。经典名著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瑰宝,集语言艺术精华与人文素养于一身,阅读名著自然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品德及科学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设计理念,作为高中语文的前一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提前渗透,并作为初中名著阅读的指导理念之一,为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一、初中名著阅读要把握初中学生的阅读规律
(一)从“形式”认知到“图式”的运用
皮亚杰个体认知理论认为:初中生(12~15岁)处于“形式运算”的阶段,善于联想和想象。所以要为初一学生多安排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例如安排阅读《海底两万里》,让学生想象自己驾着潜艇漫游海底世界,探索未知领域;阅读《昆虫记》,想象在安静的夜晚听蝉唱歌、看水泥蜂筑巢,到自然法庭去评判昆虫的行为。认知心理学家鲁墨哈特认为,相关知识的组合就是图式,学生在阅读时就是运用图式对作品语言进行译码,学生掌握的图式越多,阅读质量就越高。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充分的图式。例如读鲁迅的《呐喊》应掌握基本图式: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逻辑推理等。读《昆虫记》应掌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图式。初中三年,应让学生从单纯的想象阅读逐步过渡到图式阅读,让学生通过不断增长的知识与名著中提供的信息互相联系,不断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二)加强阅读监管与自我调控
加强阅读监管是指班级语文教师要在阅读目标设立、阅读策略选择、阅读用时推进和阅读检测上做好细致的规划。例如阅读《骆驼祥子》,教师设立的目标是学会圈点批注法,运用的策略是精读细批,阅读所对应的内容为第一、二章,课外用时一周,推进和检测方法为拍照在班级Q群展示。自我调控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对照阅读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而对自己的阅读行为做出调整。学生会通过对作品内容的感知(主要指情节),到尝试理解,再到圈点勾画,写出评价(表达与鉴赏),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自我观照,不断调整、增强阅读的自觉性。师生共同努力,体会阅读乐趣,获得满足感、成就感,逐步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二、初中名著阅读要树立整本书阅读的观念
(一)教学的综合性
整本书阅读,注重“整”字,它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可供学习的地方多。阅读教学中,它不强调单一的某一知识点的建构,而是注重多文本融通、多情境体悟、多技能结合、多思维运用和多元评价,为满足人们今后在生活工作中的语言文字运用需求打下基础。课堂上,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摘录抄写、读写结合、读评结合等多种阅读方法充分结合。例如冰心的《繁星·春水》,适合朗读法,细细吟诵,沉浸式体悟,但同样适合“小诗仿写”、读评结合;《骆驼祥子》探寻祥子悲剧的原因,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但一样可以探究品读“京味”、圈点勾画;《水浒传》叙写人物小传,理清故事情节,更可在对比中品味北方口语明快、洗练的神韵。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作品。教师要自己进行“预”阅读,合理指导学生的阅读,确保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课堂构建的复杂性
整本书阅读,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比较常见的有如下三种课型:1.名著导读课,主要通过作品简介、精彩内容选读、阅读方法指要等环节,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获得初步的阅读感受。某老师在《威尼斯商人》的导读课播放了一段视频:有个品貌双全的富家女“选盒招亲”,由求婚者猜盒定婚姻,谁选的盒子里有她的肖像就嫁给谁。金盒子上写:“肖像不在此盒中。”银盒子上写:“肖像在铅盒中。”铅盒子上写:“肖像不在此盒中。”亲爱的同学们,你会选哪一个呢?2.名著阅读检测课,可以放在阅读中段,也可以放在阅读完毕后,重点用一段时间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看看学生的阅读存在哪些困难或盲点,据此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可采用情节识记选择题抢答、填空补写情节内容,阅读进度汇报等方式。3名著閱读成果展示课。形式有阅读手抄报展示、辩论会(根据书中情节开展)、精彩片段赏析会、学术报告会(宣读阅读小论文)、课本剧表演等。
三、初中名著阅读要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一)名著阅读必须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感是学生运用语文的基础,名著阅读阅读量大,积累多,所以要始终关注语感的养成。吟咏经典名句,通过感受语音、语速、语调、语气,品味语言韵律。借助名著语句的纵横对比,品出字词句段的精妙。通过仿写迁移、形象感知、情境代入、体验沉淀,获得名著作品中语感的“真传”。
(二)名著阅读必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阅读名著就是学生与名著的对话,从感知到判断到推理最后到评价,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必然伴随思维的发展。多进行直观的阅读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例如阅读《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形象会借助这优美的文字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在飞速发展。进行多元的阅读评价能发展判断思维、逻辑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观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三)名著阅读必须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在名著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美,通过文字的浸润时时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力。读冰心《繁星春水》诗集可以感受到音韵之美、节奏之美、体式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读《朝花夕拾》可以感受深沉之美、回忆之美、童年之美、博爱之美、淳朴之美。用沉浸体验式欣赏美,在对比中分辨美,辩论评价中去认识美,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表达去创造美。
(四)名著阅读必须重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一定要读出“文化味”来。读《水浒传》值得探讨的是“忠”“义”等中华传统儒家德育在今天的意义。读《红楼梦》,有人更是读出了文化百味:吃的文化、诗词文化、酒令文化、娱乐文化、茶文化、饰物文化、节日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就了这部旷世巨著。名著阅读还要注意理解和借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部编版语文教科书推荐的12部名著中就有5部是外国名著。不管是阅读古代的、近代的还是现当代的名著,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阅读名著都要拓宽生活视野和文化视野,在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下来理解人物、理解主题,跨越时代去看社会性和人性,作品的深度、作家的深度会成就读者的深度。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名著阅读;策略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阶段承担不同的任务,既各有特色又一脉相承。经典名著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瑰宝,集语言艺术精华与人文素养于一身,阅读名著自然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品德及科学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设计理念,作为高中语文的前一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提前渗透,并作为初中名著阅读的指导理念之一,为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一、初中名著阅读要把握初中学生的阅读规律
(一)从“形式”认知到“图式”的运用
皮亚杰个体认知理论认为:初中生(12~15岁)处于“形式运算”的阶段,善于联想和想象。所以要为初一学生多安排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例如安排阅读《海底两万里》,让学生想象自己驾着潜艇漫游海底世界,探索未知领域;阅读《昆虫记》,想象在安静的夜晚听蝉唱歌、看水泥蜂筑巢,到自然法庭去评判昆虫的行为。认知心理学家鲁墨哈特认为,相关知识的组合就是图式,学生在阅读时就是运用图式对作品语言进行译码,学生掌握的图式越多,阅读质量就越高。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充分的图式。例如读鲁迅的《呐喊》应掌握基本图式: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逻辑推理等。读《昆虫记》应掌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图式。初中三年,应让学生从单纯的想象阅读逐步过渡到图式阅读,让学生通过不断增长的知识与名著中提供的信息互相联系,不断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二)加强阅读监管与自我调控
加强阅读监管是指班级语文教师要在阅读目标设立、阅读策略选择、阅读用时推进和阅读检测上做好细致的规划。例如阅读《骆驼祥子》,教师设立的目标是学会圈点批注法,运用的策略是精读细批,阅读所对应的内容为第一、二章,课外用时一周,推进和检测方法为拍照在班级Q群展示。自我调控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对照阅读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而对自己的阅读行为做出调整。学生会通过对作品内容的感知(主要指情节),到尝试理解,再到圈点勾画,写出评价(表达与鉴赏),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自我观照,不断调整、增强阅读的自觉性。师生共同努力,体会阅读乐趣,获得满足感、成就感,逐步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二、初中名著阅读要树立整本书阅读的观念
(一)教学的综合性
整本书阅读,注重“整”字,它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可供学习的地方多。阅读教学中,它不强调单一的某一知识点的建构,而是注重多文本融通、多情境体悟、多技能结合、多思维运用和多元评价,为满足人们今后在生活工作中的语言文字运用需求打下基础。课堂上,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摘录抄写、读写结合、读评结合等多种阅读方法充分结合。例如冰心的《繁星·春水》,适合朗读法,细细吟诵,沉浸式体悟,但同样适合“小诗仿写”、读评结合;《骆驼祥子》探寻祥子悲剧的原因,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但一样可以探究品读“京味”、圈点勾画;《水浒传》叙写人物小传,理清故事情节,更可在对比中品味北方口语明快、洗练的神韵。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作品。教师要自己进行“预”阅读,合理指导学生的阅读,确保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课堂构建的复杂性
整本书阅读,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比较常见的有如下三种课型:1.名著导读课,主要通过作品简介、精彩内容选读、阅读方法指要等环节,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获得初步的阅读感受。某老师在《威尼斯商人》的导读课播放了一段视频:有个品貌双全的富家女“选盒招亲”,由求婚者猜盒定婚姻,谁选的盒子里有她的肖像就嫁给谁。金盒子上写:“肖像不在此盒中。”银盒子上写:“肖像在铅盒中。”铅盒子上写:“肖像不在此盒中。”亲爱的同学们,你会选哪一个呢?2.名著阅读检测课,可以放在阅读中段,也可以放在阅读完毕后,重点用一段时间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看看学生的阅读存在哪些困难或盲点,据此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可采用情节识记选择题抢答、填空补写情节内容,阅读进度汇报等方式。3名著閱读成果展示课。形式有阅读手抄报展示、辩论会(根据书中情节开展)、精彩片段赏析会、学术报告会(宣读阅读小论文)、课本剧表演等。
三、初中名著阅读要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一)名著阅读必须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感是学生运用语文的基础,名著阅读阅读量大,积累多,所以要始终关注语感的养成。吟咏经典名句,通过感受语音、语速、语调、语气,品味语言韵律。借助名著语句的纵横对比,品出字词句段的精妙。通过仿写迁移、形象感知、情境代入、体验沉淀,获得名著作品中语感的“真传”。
(二)名著阅读必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阅读名著就是学生与名著的对话,从感知到判断到推理最后到评价,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必然伴随思维的发展。多进行直观的阅读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例如阅读《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形象会借助这优美的文字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在飞速发展。进行多元的阅读评价能发展判断思维、逻辑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观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三)名著阅读必须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在名著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美,通过文字的浸润时时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力。读冰心《繁星春水》诗集可以感受到音韵之美、节奏之美、体式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读《朝花夕拾》可以感受深沉之美、回忆之美、童年之美、博爱之美、淳朴之美。用沉浸体验式欣赏美,在对比中分辨美,辩论评价中去认识美,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表达去创造美。
(四)名著阅读必须重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一定要读出“文化味”来。读《水浒传》值得探讨的是“忠”“义”等中华传统儒家德育在今天的意义。读《红楼梦》,有人更是读出了文化百味:吃的文化、诗词文化、酒令文化、娱乐文化、茶文化、饰物文化、节日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就了这部旷世巨著。名著阅读还要注意理解和借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部编版语文教科书推荐的12部名著中就有5部是外国名著。不管是阅读古代的、近代的还是现当代的名著,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阅读名著都要拓宽生活视野和文化视野,在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下来理解人物、理解主题,跨越时代去看社会性和人性,作品的深度、作家的深度会成就读者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