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纪录片《敦煌》的符号及符号作用分析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纪录片《敦煌》进行文本分析,我们发现想要把一部由十部独立子集组成的纪录有逻辑顺序地分析出来,并非易事。因此,本文选择了该纪录片的主角之一斯坦因为切入点,借助影片对他的叙事展开论述。这是本文的一条主线,而另一条逻辑线则文本分析的一贯方法--从符号出发,在研究符号之间的结合、联系与作用,最后透过这些得出本片中暗含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敦煌》符号 叙事模式 互文性 人物角色 意识形态
  《敦煌》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故事化的叙述和以人说史的叙事手法,由十多个虚拟人物串联起历史事件来进行拍摄的一部大型纪录片,同时也吸收了敦煌学者10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使观众深切的感受到敦煌艺术的瑰丽和永恒,故事生动的再现了曾经敦煌与现在敦煌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了《敦煌》的拍摄,敦煌研究院首次向世人展现了二十四座以往从未对外开放过的珍贵洞窟,它们一般不对公众开放但却同时也在被自然侵蚀着,正是因为这次的拍摄记录,得以永久性地保留,使得该片极富历史意义及美学价值。
  一.符号分析
  对斯坦因所在集(《探险者来了》)进行文本分析首先要弄清楚,与之有关的符号有哪些。
  (一)符号结构
  1.符号的内部结构
  内容层面,本集开始的第二个镜头,一个外国人在翻看摊开的地图,能指是地图,如果是当地或周围的人并不需要地图这一物品,所以它的所指是有异域人踏上敦煌这片土地,配上解说词"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拿到欧洲去呢?",此时受众得到的信息是一个异域人要把敦煌的某种东西带走。接下来的镜头是斯坦因举着望远镜眺望远方。望远镜在这里作为符号所指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探秘、触碰的倾向。下面的几个镜头是对佛像的拍摄(对各式各样佛像或雕塑的拍摄贯穿于整部纪录片且大量出现),在这里要牵扯到镜头的运动问题(这属于电视这一媒介的符号功能层面)。
  下表是电视符号学研究者伯格总结的电视影像在不同的镜头中所呈现出的不同含义,它比较了较为重要的几个镜头的类别,这些类别的能指功能以及每个镜头的所指通常所表达的意义。
  回到拍摄佛像或雕塑的问题,在这些拍摄中,不能说所有但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仰拍或者摄像机由下慢慢向上运动的拍摄方式,在这里,能指即是这些被拍摄的佛像本身,而所指则代表了一种威严、神秘、令人敬仰或匍匐的情绪。处于特定成长环境和社会背景下的受众此时自然而然能够感受到影像所营造出的这种情绪与氛围,怀着一颗敬畏又肃穆的心继续通过影像探秘敦煌。
  下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地方是,当解说词说到"当斯坦因到来时"镜头所展现的画面为在风的吹拂下,黄沙渐渐散开,一个指南针随之显露,在这里,能指是裸露出来的指南针,所指是以斯坦因为代表的西方人开始探秘敦煌、探秘中国。与此相呼应,在第一集结束西方人离开之时,画面的内容是指南针又慢慢被大漠的黄沙覆盖。喻指西方人在敦煌这片土地上的"掠夺"行为结束。
  随后为通过历史影像资料对英法德日俄等国家当时情况的简要介绍。在这些影像资料里,能指是这些西方殖民国家为他们的资本主义进行殖民掠夺,而所指即此刻英国人斯坦因的到来也是对敦煌文化的一次掠夺。而解说词进行到"古老的中国仍在沉睡"时,画面出现一只歪倒在地的石狮子。石狮子在有相关背景文化的受众里都知道,在封建王朝时期,中国一只被称为"沉睡的狮子"。
  13分48秒,这里出现了这部纪录片中很有意思的一个符号,配音,这时的配音一改标准普通话的常态,让一个中文说得不是很流利的外国男人配音,许多人也许不会注意这一点,能指是解说词,但所指是异域人这个身份。
  下一处有意义的符号是斯坦因绘制冰川的图画时,画面将冰川与行进骆驼的脚步进行了叠画,观众所直接感受到的就是两个叠画的图像,所指是斯坦因一行人经过长途跋涉穿越荒漠草地才绘制出了这样的图像。
  "十五匹马、三十头毛驴""护照上写着的官职"这两个符号较为隐性,但通过紧接着它们之后的专家采访我们得知,此处的所指是斯坦因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学者,在他的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政府的支持。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在西方列强均对新疆虎视眈眈时可以分得至少一勺羹。
  随着片子对斯坦因故事的叙述,斯坦因住在了敦煌石窟附近,这时镜头中出现了古时用的小油灯以及取暖用的篝火,最开始油灯与篝火的火苗均保持着稳定的状态,但当道士王圆箓为斯坦因敞开藏经洞大门同意他阅读的那个晚上,伴随着狂风,篝火的火焰摇摆不定且气焰十足,传递给受众一种恐慌感,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而在斯坦因最终心满意足带着经书回国时,灯火和篝火熄灭了。通过火焰随事情发展变化而变化我们发现,在这里能指是火焰本身,所指是斯坦因对敦煌文化的掠夺骗取。
  在《探险者来了》这一集中最后一个与斯坦因有关事情是斯坦因带着经书离开,他回首再望向敦煌,敦煌刮起了漫天风沙,能指为画面上被风吹乱的风沙,所指是敦煌文化的流失为国学与国人之心头大痛。
  2.符号的外部结构
  在上述分析的片段中与英国人斯坦因接触最为密切的,便是道士王圆箓了,在这里,王圆禄王道士代表的是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的封建中国人,而斯坦因代表的则是有侵略(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掠夺,也包括对思想文化的掠夺)意图的西方殖民国家,他们就是当时社会情况的写照,敦煌虽地处偏远,一般战争难以殃及,但当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用战争、贸易等手段将中国大门打开,骗取掠夺白银物产时,在遥远的敦煌,斯坦因正想尽一切办法(例如说自己是玄奘派来的使者、白银购买等)从王道士那里带着几十箱的经卷满载而归。王圆禄与清王朝、王圆禄与斯坦因、清王朝与殖民帝国,透过小小的敦煌故事,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对立关系。
  这一片段的符号已大致找出来了,那么,这些符号是如何结构叙事的呢?
  (二)叙事模式   纪录片《敦煌》的叙事模式与中国此前的纪录片叙事方式有很大不同,它的叙事模式与NHK和BBC的纪录片有些类似。首先,过去我国的纪录片主要以现实拍摄记录为主,纪录片《故宫》的出现,穿插使用真实场景再现的拍摄手法变得比较成熟,到了《敦煌》,又向前迈进一步,再现已成为叙事的主要线索之一。这种再现的手段,让整个节目内容在古代和现代、虚拟和真实之间自由穿插往复,使得这部纪录片成为一种叙事双线套层结构。如在这一集中,先讲斯坦因带了一个有着"十五匹马、三十头毛驴"庞大队伍的故事,紧接着回到现代,敦煌研究学者指出"一个普通的探险家或学者怎么会有这样的能力呢?"再例如讲到斯坦因尝试让王圆箓将经书给他时,同样也是先讲故事,再接以现在的研究学者对斯坦因的评价"他不是幸运,他是聪明",这样的双线套层结构不仅使得纪录片像电影一般有看头,但比电影更有文化底蕴,且使得创作团队对斯坦因及西方殖民国家的态度一目了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
  其次,《敦煌》总导演周兵表示,"关注历史中的人,是我们这次创作的重要视点。人,在这部纪录片里,将是最重要的描述和解读对象。"的确,过去的中国纪录片以讲道理为主,《故宫》开始由讲道理变为讲故事,而《敦煌》则真正关注到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它所确立的新的纪录片创作叙事形态是:以一个人物为核心,以他亲身经历的事件为切入点,以人物命运的变化为线索,用故事化的方法来呈现一段真实的历史,一方面展现人物在特定历史事件中的性格和情感,另一方面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将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事件;将大的历史事件、宏观背景设计为叙事背景。这样,整部纪录片既有历史细节的描述,又有大历史的介绍,于是在历史描述方面《敦煌》能够体现一种张力。从整体上看,《敦煌》的前三集主要是围绕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引出莫高窟的千年营造史和藏经洞的谜团,而中间的五集则集中在对敦煌的壁画和彩塑专门研究以及由这些所反射出的当时的敦煌人民的生活上,最后的两集则是对敦煌研究院的历史回顾。这三大版块的分布比较完整地囊括了敦煌文化的内涵,同时这样的排列顺序也是一种全景式的展示方式。十集纪录片中,每一集都至少有一个个体存在,他是功过难判的道士王圆禄、也是痴迷敦煌艺术而"骗取"佛经的斯坦因,也是为土地打官司的寡妇阿龙,也是无父无母的舞姬程佛儿……通过讲述这样一个个历史大环境下小人物的故事、命运变化来呈现与敦煌有关的种种历史文化。
  那么,叙事有了,符号有了,但各种不同文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它们的结合对人物角色与意识形态会起怎样的作用呢?
  二.符号与文本的联系及符号间的关系
  (一)互文性
  其实这一部分的内容上文已有提到过,在此再举几个例子作为补充,如摊开地图的画面配上解说词"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带到欧洲去?"更易让观众理解这是一个想把敦煌文化带到欧洲去的异域"入侵者",再如王道士将经卷给斯坦因的那个晚上,配着画面上实的张牙舞爪的火焰和虚的抢夺的画面,此时的音乐一改前面的悠缓,变为急速慌张的鼓声,这些对于受众来说,更容易解读创作团队在此处想要表达的意义--大事不好,经卷要被骗取走了!
  (二)人物角色再现
  符号、互文性对于人物角色再现有着重要作用。望远镜、指南针、地图、怀表、火焰以及与之相配的异域配音,在这里已不再是普通的望远镜、指南针等,它们共同作用于斯坦因后,代表的是异域人、探秘者、掠夺者这一身份与象征。
  (三)意识形态的表达
  在这集纪录片中,虽然没有对斯坦因的行为与身份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与表态,但透过画面与字里行间的解说词等符号我们可以得出,对于这样一件带走大量经卷的事,我们国民是排斥反感的,但通过对西方各种资料介绍与歪倒在地的石狮子两个符号的对比,也容易得出导致敦煌文化成为我们今天国学国民心头痛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不懂得珍惜与保护的结论,从而呼吁我们多关注敦煌文化、保护历史文物,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文化更加源远流长。
  三.不足之处及总结
  大型纪录片《敦煌》总体来说符号运用较为恰当,故事化的叙事手法也用得较为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每种媒介囿于其性质,无论传递何种形态或类型的大众艺术,都会受到某种限制。例如,电视媒介的小屏幕及其特性,就不是放映理想的大型战争场面的媒介。而在对你它进行符号研究时,鉴于符号学解读的任意性,无限扩大的解读会把不合理的内容强加入符号分析之下或者研究者越俎代庖,以偏概全。
  再次,在内容表达上,《敦煌》的拍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片中在拍摄真实再现的舞女、和尚、异域人时,他们的运动不是现实世界中的走动,而全部是飘来飘去的移动,我不知道创作者在这里将走动变成非真实的"飘"有什么意义、想表达什么,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真实且略带恐怖感。
  最后,作为纪录片本身,囿于历史依然过去,因此在拍摄时画面运用了大量的空境,使得许多受众想看的东西都没有或无法得到展现、声画两条线。
  今天中国文明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去借鉴敦煌的文明?1000多年前的敦煌对各种外来文明积极地吸收和发展,最后成长为一个灿烂的历史文明,它留存至今的艺术和文化,直到今天还对我们起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敦煌经历的一千多年历史中,由于时局政府的轻视、国人的愚昧导致大量的物质文化流散在国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损失,如何去认识了解这些历史文化?该怎样去保护与重视?这就是《敦煌》存在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47-611页.
  [2]步长磊.浅谈纪录片《敦煌》的故事化叙事策略[J].《电影评价》,2010年,15卷:34-35页.
  [3]朱虹.解读纪录片《敦煌》的独特魅力[J].《电影评介》,2013年,4卷:32-33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它召唤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人性的自省、关于生命的思考。它的发表充分的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关键词:解构;解读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哲学家雅克o德里达发起解构主义思潮。他指出:词语只是一种印迹,具有"延异"特征:是一个差异与变化无限递延的过程。杰弗里o哈特曼是"耶鲁学派"的一员,他批判性地继承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在他看来,文学作品具有天然的不
期刊
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有过不安分的悸动,渴望真理、渴望远行,幻想在漂泊中实现对心灵信仰的皈依。远行、在路上--这是实现自我、追求青春的青年知识者的标签,是年轻的"我们"面对那段感觉看透了现实、拒绝尘蒙的内心的岁月时奋不顾身的抗争。  一鸣就是苏童笔下那个曾经奋力远行的代表,不管是在80、90年代,还是当下的世纪初,我们的身边总会有许许多多一鸣或是被家庭及其他捆住双脚的某某--"一鸣穿着四十三码的鞋子几乎
期刊
摘 要:随着商品混凝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也频频出现各色各样的问题,所以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监控就显得尤为的迫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常见问题;质量控制  1、莆田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控的现状  1.1 莆田市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之间的无序竞争  随着莆田市商品混凝土生产行业的迅速发展, 造成混凝土市场的产能过剩,个别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为了
期刊
摘 要:2013年8月25日,微博大V薛蛮子因参与聚众淫乱被警方拘留,舆论为之轰动。华语圈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平台天涯社区的网民对该案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并热烈讨论。笔者将对2013年8月22日至2013年11月11日期间此天涯论坛上与此相关的共749篇帖子的议题分布进行定性研究,将其归纳成五类,分析其发帖动机并举例说明,评估天涯网民的思辨能力、质疑能力及语言、道德素养,并在对如何提高我国网民媒介素养提出
期刊
信念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在三段论推理过程中,并非完全遵循推理逻辑,而经常依赖于已有信念的倾向。当结论和已有信念相符合时(一致性条件),已有信念对推理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结论和已有信念不相符合时(不一致性条件),已有信念对推理起到了阻碍作用。双加工理论认为,老年人由于认知老化的发生,认知需求和工作记忆水平都会显著下降,在三段论推理过程中将展现出更强的信念偏差效应。因此,本研究拟探讨老年人的信念偏差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研究1共选取了107名老年人被试,按照他们的日常认知锻炼偏好,将其分成下棋组、麻将组以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两位英国诗人托马斯·哈代的《鼓手霍奇》与鲁伯特·布鲁克的《士兵》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的异同进而探究两位对于战争的不同理解与态度。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鲁伯特·布鲁克、战争诗  托马斯·哈代(1840-1928),小说家、诗人。他是横跨19和20世纪的一位著作颇丰的,对于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英国作家。他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
期刊
摘 要: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了"微时代",出现"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广告作为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紧跟时代走品牌导向型道路,逆向思维,运用电影的形式、情感诉求的手法,试图在受众心中重新建构品牌形象。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微电影广告情况的简析,探讨其在我国的未来发展道路,希望给微电影广告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微电影;新媒体;审核;感性诉求。  2011年底,广电总局下发了《〈广播电视广
期刊
摘 要:民俗是任何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组成部分,它集中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俗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在历史场域下形成的惯习。所以民俗的形成也是一个社会选择的过程。陕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其民俗别具一格,且赋有良好的历史传承性和延续性。但这中传承和延续并不是说陕西的民俗自古以来一成不变,在社会与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民俗也不例外,现代社会,经过千年发展的民俗,在深厚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忽视文化教学等问题,从语言、文化、教学的关系出发,通过自身在第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  一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
期刊
摘 要:前科消灭制度是犯罪人人权保护和法治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未成年人的前科消灭制度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实践。但是在倡导消灭未成年人的前科的同时,部分观点存在诸多理论上和逻辑上的混乱,需要予以正视和厘清。  关键词:前科;犯罪记录  一、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概念  概念是研究任何事物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要素,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属性的深层次认识和抽象、理性的表达。没有概念,就没有认识的深化和传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