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有过不安分的悸动,渴望真理、渴望远行,幻想在漂泊中实现对心灵信仰的皈依。远行、在路上--这是实现自我、追求青春的青年知识者的标签,是年轻的"我们"面对那段感觉看透了现实、拒绝尘蒙的内心的岁月时奋不顾身的抗争。
一鸣就是苏童笔下那个曾经奋力远行的代表,不管是在80、90年代,还是当下的世纪初,我们的身边总会有许许多多一鸣或是被家庭及其他捆住双脚的某某--"一鸣穿着四十三码的鞋子几乎走遍了中国。他的青春时光就像无数箭头标向这里、那里,他要到这里去,他又要到那里去了。"身处这个对未知、对探所如此渴求的世界,或许一鸣也渴望能生活在一个陌生但真实的世界中,不必理会世事人情、不用忙于伪装自己,每一次新的出走都是对心灵的回归,不但可以有无数的尝试、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感知。这似乎是苏童对年轻旧梦的回想,也是对无数青年不能如愿想法的慰藉。
然而世上总是少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否则我们也不必将它一直挂在嘴边。年轻的一鸣曾用他的双脚踏上了无数的大好河山,甚至将结婚规划为一场旅行--不去在乎传统或世俗的礼仪教条,但睡梦中都会惊醒的事实却无法隐藏他内心的羁绊。这种牵绊来于他年迈的父亲,来于严父孝子伦理下他永远无法逾越的内心。"窗外夕阳西斜,夕阳摸到了父亲苍老的脸,一鸣第一次感受到时光机器对人的铣刨和漂染,他心中升起某种莫名的温情。"后来,由于父亲的生病以及自己的愧疚,一鸣最终选择了陪在父亲的身边,为他做饭、陪他下棋,甚至是静静地陪他在寂静的黄昏中只是坐着。直到父亲最后永远睡在了一鸣的怀抱里,那句"儿子,我要把你的脚捆起来"仍一直回荡在他的耳边。这篇小说,虽然在整体上传达出一丝淡淡的伤悲,但作者并没有刻意将这种伤悲扩大,一鸣在途中时父亲的脑溢血但又痊愈以及父亲最终长睡在一鸣怀中等情节的设置,与苏童其他小说中对暴力、死亡的渲染相比,情节的设置更加温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苏童对青春奋力远行的中立态度,毕竟那也是个体的人对内心的一种尊崇,一种青年人心中都曾有过的悸动。
岁月总是将这种选择抛给我们,烙印成我们成长中的印记,当选择到来时我们会听从内心的哪种劝告是一个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的困惑,也许成长总是这样,带给我们无数的遗憾和不舍,然而一旦岁月的年轮转过,回首往昔,那曾经的种种最终不过化作一颗涩果,调剂我们的生活。
假如生活中没有如此多的牵绊,可以完全由着自己的内心,那时的我们会是怎样?《一个朋友在路上》中的力钧就是那个敢于在路上的"我们"。北京、昆明、海口、伊犁、哈尔滨、安塞……饱受康德、萨特熏陶的力钧似乎早就看透了所谓的存在或虚无,"毕业分配时,力钧选择了西藏,在毕业典礼上力钧的发言再次语惊四座,他说,不要表扬我,不要赞美我,我并非听从祖国的召唤,这是我自己的需要,我需要的是在路上……"于是跟随着自己的内心,他选择了一种在路上的生活。瞧不起人欲横流铜臭市侩的城市,这也曾是"我们"发自心底的呐喊,"我们"也曾把自由翱翔于广袤的天空作为一种崇高挂在嘴边。"我们"努力让自己相信,这种生活是我们的需要,是一种源自心底的真,但终会有人因无法抵达宁静坦荡的心境,反而让这青春热血的挥洒沦作一场场观众跟前的卖弄。"他们"的在路上,仿佛是为了告诉远方的朋友他们在路上,在朋友"庸俗"的衬托下更能显现出这种追求的"崇高"。力钧五年多里一如既往游历山川的激情和他曾经的女友--小米最终的沉沦,更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在路上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需要一颗坚定而强大的内心。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的不坚信,在面对力钧一次次信件以及箴言赠语的劝勉时,小说中的"我"在动心却又婉拒后都会感觉若有所失,毕竟这也算是对自己青春激情的扼杀,就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我觉得青春是一簇月季花,有的正在盛开,有的却在凋零和枯萎。"
然而青春毕竟只是光阴中的一簇,走过了也便枯萎了,在婚姻将青春埋葬后,象征青春激情的力钧和他的朋友们最终被我的家庭完全阻隔,在妻子拒绝了力钧的朋友后,我也只能在矛盾中接受--"我觉得她不该这样对待我的朋友,也不该这样对待我朋友的朋友,但我没有说什么。我知道在这些问题上,妻子自然有妻子的想法。"这或许便是青春的结束,那个有着无数想法却终究来不及前行的青春的凋零。
青春就是这么一个阶段,我们会迷茫会踟蹰,会憎恶于自己的软弱,不敢愤然出走;或沉湎于自己的忧郁,终日戚戚诉说。时间终究会埋葬我们的青春,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但终究会走到青春尾巴上的力钧们,他们又会何去何从?
《一朵云》中毛拉乌达的诗人兼哲学家、画家浩克也有着一次永远的旅行。当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早已习惯于在人行道或斑马线上行走的城市生活",虽然"也向往那些美丽、原始而充满神秘色彩的高山、沙漠、冰川、草原和森林",但不去也没有什么时。浩克却因向往西北地区一种被称作云阵的自然景观而离开城市,跑到西北边地默默失踪了三年之久。整个故事并没有告诉我们在这三年中他的生活如何,却以"我"被邀请去参加他的葬礼作为线索开始了漫漫诉说。
"我"在一个五月里到达了那仍是雪泥荒漠的西北边地,但恶劣的环境并不影响"我"对壮丽磅礴的西部黄昏景色的感叹,继而那浮动变化着的云阵也着实让"我"相信了朋友浩克在之前信件中华丽的诉说。由此我们可以猜测浩克的失踪是一次为艺术的远行,是一次对内心召唤的遵从。当见到娜敏和小男孩后,"我"知道了浩克在这里已经结婚并有了孩子,但浩克为何会死却始终作为一个头号疑问萦绕在"我"的心头。然而等到故事讲完,我们立刻会有无数的疑问和想象:是否艺术的魅力并未能让浩克在边地坚持下来,曾经的内心坚定的信念最终还是败在了渴望回到家乡的想法之下。纵便有了亲生骨肉,但或许是出于边地荒凉的难耐的寂寞,或许是对魂牵梦绕的家乡的依依不舍,浩克最终选择了抛弃一切,奋不顾身逃回北京?当初那种青春的激情在生活的碾压下化作粉末,年少轻狂的内心冲动最终让他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然而在这里,苏童却似乎并不想向我们隐喻什么,而只是给我们虚构了一种的确可能存在的现实。"我"最终接受了娜敏一直提到的浩克化作了一朵云,而那朵云是否正是对浩克追求艺术的象征,暗含着他与艺术的最终融合呢?苏童在小说中对信息的有意含混正传达出他对浩克不作评价的态度,似乎仅想让我们思考:奋然出行之后我们会怎样?或是暗示我们谁会为青春的激情买单,但结果的好坏与否对我们来说则有着无尽的可能。
生活本身就有着无限的可能,在时间轨道上行走的我们总会被烙上各式各样的成长印记。繁杂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青春的热血也时常躁动着我们的内心。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总会听到身体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呼喊,而这些呼喊却又往往带给我们难以抉择的忧伤,面对选择我们都会不停问自己该怎么办,因为不知道选定的道路会将我们引向何方,但起码生活总会有它的多彩之处,站在道路的尽头,我们终究会感谢年轻的自己,感谢自己创造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回忆。
作者简介:曹琦 , 1989.03 , 山东潍坊,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现当代文学。
一鸣就是苏童笔下那个曾经奋力远行的代表,不管是在80、90年代,还是当下的世纪初,我们的身边总会有许许多多一鸣或是被家庭及其他捆住双脚的某某--"一鸣穿着四十三码的鞋子几乎走遍了中国。他的青春时光就像无数箭头标向这里、那里,他要到这里去,他又要到那里去了。"身处这个对未知、对探所如此渴求的世界,或许一鸣也渴望能生活在一个陌生但真实的世界中,不必理会世事人情、不用忙于伪装自己,每一次新的出走都是对心灵的回归,不但可以有无数的尝试、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感知。这似乎是苏童对年轻旧梦的回想,也是对无数青年不能如愿想法的慰藉。
然而世上总是少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否则我们也不必将它一直挂在嘴边。年轻的一鸣曾用他的双脚踏上了无数的大好河山,甚至将结婚规划为一场旅行--不去在乎传统或世俗的礼仪教条,但睡梦中都会惊醒的事实却无法隐藏他内心的羁绊。这种牵绊来于他年迈的父亲,来于严父孝子伦理下他永远无法逾越的内心。"窗外夕阳西斜,夕阳摸到了父亲苍老的脸,一鸣第一次感受到时光机器对人的铣刨和漂染,他心中升起某种莫名的温情。"后来,由于父亲的生病以及自己的愧疚,一鸣最终选择了陪在父亲的身边,为他做饭、陪他下棋,甚至是静静地陪他在寂静的黄昏中只是坐着。直到父亲最后永远睡在了一鸣的怀抱里,那句"儿子,我要把你的脚捆起来"仍一直回荡在他的耳边。这篇小说,虽然在整体上传达出一丝淡淡的伤悲,但作者并没有刻意将这种伤悲扩大,一鸣在途中时父亲的脑溢血但又痊愈以及父亲最终长睡在一鸣怀中等情节的设置,与苏童其他小说中对暴力、死亡的渲染相比,情节的设置更加温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苏童对青春奋力远行的中立态度,毕竟那也是个体的人对内心的一种尊崇,一种青年人心中都曾有过的悸动。
岁月总是将这种选择抛给我们,烙印成我们成长中的印记,当选择到来时我们会听从内心的哪种劝告是一个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的困惑,也许成长总是这样,带给我们无数的遗憾和不舍,然而一旦岁月的年轮转过,回首往昔,那曾经的种种最终不过化作一颗涩果,调剂我们的生活。
假如生活中没有如此多的牵绊,可以完全由着自己的内心,那时的我们会是怎样?《一个朋友在路上》中的力钧就是那个敢于在路上的"我们"。北京、昆明、海口、伊犁、哈尔滨、安塞……饱受康德、萨特熏陶的力钧似乎早就看透了所谓的存在或虚无,"毕业分配时,力钧选择了西藏,在毕业典礼上力钧的发言再次语惊四座,他说,不要表扬我,不要赞美我,我并非听从祖国的召唤,这是我自己的需要,我需要的是在路上……"于是跟随着自己的内心,他选择了一种在路上的生活。瞧不起人欲横流铜臭市侩的城市,这也曾是"我们"发自心底的呐喊,"我们"也曾把自由翱翔于广袤的天空作为一种崇高挂在嘴边。"我们"努力让自己相信,这种生活是我们的需要,是一种源自心底的真,但终会有人因无法抵达宁静坦荡的心境,反而让这青春热血的挥洒沦作一场场观众跟前的卖弄。"他们"的在路上,仿佛是为了告诉远方的朋友他们在路上,在朋友"庸俗"的衬托下更能显现出这种追求的"崇高"。力钧五年多里一如既往游历山川的激情和他曾经的女友--小米最终的沉沦,更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在路上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需要一颗坚定而强大的内心。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的不坚信,在面对力钧一次次信件以及箴言赠语的劝勉时,小说中的"我"在动心却又婉拒后都会感觉若有所失,毕竟这也算是对自己青春激情的扼杀,就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我觉得青春是一簇月季花,有的正在盛开,有的却在凋零和枯萎。"
然而青春毕竟只是光阴中的一簇,走过了也便枯萎了,在婚姻将青春埋葬后,象征青春激情的力钧和他的朋友们最终被我的家庭完全阻隔,在妻子拒绝了力钧的朋友后,我也只能在矛盾中接受--"我觉得她不该这样对待我的朋友,也不该这样对待我朋友的朋友,但我没有说什么。我知道在这些问题上,妻子自然有妻子的想法。"这或许便是青春的结束,那个有着无数想法却终究来不及前行的青春的凋零。
青春就是这么一个阶段,我们会迷茫会踟蹰,会憎恶于自己的软弱,不敢愤然出走;或沉湎于自己的忧郁,终日戚戚诉说。时间终究会埋葬我们的青春,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但终究会走到青春尾巴上的力钧们,他们又会何去何从?
《一朵云》中毛拉乌达的诗人兼哲学家、画家浩克也有着一次永远的旅行。当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早已习惯于在人行道或斑马线上行走的城市生活",虽然"也向往那些美丽、原始而充满神秘色彩的高山、沙漠、冰川、草原和森林",但不去也没有什么时。浩克却因向往西北地区一种被称作云阵的自然景观而离开城市,跑到西北边地默默失踪了三年之久。整个故事并没有告诉我们在这三年中他的生活如何,却以"我"被邀请去参加他的葬礼作为线索开始了漫漫诉说。
"我"在一个五月里到达了那仍是雪泥荒漠的西北边地,但恶劣的环境并不影响"我"对壮丽磅礴的西部黄昏景色的感叹,继而那浮动变化着的云阵也着实让"我"相信了朋友浩克在之前信件中华丽的诉说。由此我们可以猜测浩克的失踪是一次为艺术的远行,是一次对内心召唤的遵从。当见到娜敏和小男孩后,"我"知道了浩克在这里已经结婚并有了孩子,但浩克为何会死却始终作为一个头号疑问萦绕在"我"的心头。然而等到故事讲完,我们立刻会有无数的疑问和想象:是否艺术的魅力并未能让浩克在边地坚持下来,曾经的内心坚定的信念最终还是败在了渴望回到家乡的想法之下。纵便有了亲生骨肉,但或许是出于边地荒凉的难耐的寂寞,或许是对魂牵梦绕的家乡的依依不舍,浩克最终选择了抛弃一切,奋不顾身逃回北京?当初那种青春的激情在生活的碾压下化作粉末,年少轻狂的内心冲动最终让他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然而在这里,苏童却似乎并不想向我们隐喻什么,而只是给我们虚构了一种的确可能存在的现实。"我"最终接受了娜敏一直提到的浩克化作了一朵云,而那朵云是否正是对浩克追求艺术的象征,暗含着他与艺术的最终融合呢?苏童在小说中对信息的有意含混正传达出他对浩克不作评价的态度,似乎仅想让我们思考:奋然出行之后我们会怎样?或是暗示我们谁会为青春的激情买单,但结果的好坏与否对我们来说则有着无尽的可能。
生活本身就有着无限的可能,在时间轨道上行走的我们总会被烙上各式各样的成长印记。繁杂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青春的热血也时常躁动着我们的内心。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总会听到身体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呼喊,而这些呼喊却又往往带给我们难以抉择的忧伤,面对选择我们都会不停问自己该怎么办,因为不知道选定的道路会将我们引向何方,但起码生活总会有它的多彩之处,站在道路的尽头,我们终究会感谢年轻的自己,感谢自己创造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回忆。
作者简介:曹琦 , 1989.03 , 山东潍坊,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