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程虽然短小,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素养与信息技术素养,让微课程真正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微课
微课程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说:“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要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深厚的学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
一、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让微课设计更精准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关键是教师能够守住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在微课教学法中,提炼达成目标、制订学习任务单都是考量教师专业水准的标尺。提炼达成目标要求教师参透教材,具有高屋建瓴的整体架构才能,并能科学准确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准,精准提炼教学目标,对学生应该达成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从而纲举目张地设计学习任务,使目标管理落到实处。这就对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仅凭借以往的经验,简单重复教学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时会不时地碰撞出让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深研教材,储备丰厚,才能及时应对学生的挑战。
微课设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备课,它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设计。这个思考设计必须是学生确实难以理解的,而且也确实能够带动学生更加深入地走入文本。如在教《索溪峪的“野”》一文时,学生提出了不明白课文题目中“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引号。 教师引导:“野”的本来意思是什么?(蛮横)那么在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野”在文中的意思是:原始的,自然的,不加任何雕饰的。)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索溪峪的“野”的?通过理字析词,本义和文中义相互验证和诠释,学生也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词义,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内行看门道”的阅读境界。所以,在制作本课的微课时,要展现出索溪峪的山水风光,让学生在美丽的原始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提高学情分析素养,让微课设计更有效
在微课教学法下,学情分析尤为重要。因为在微课教学法下,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知识的掌握更加便捷,主动探究意识更强,需要教师对学情做出更加细致的分析,才能制订出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和课堂学习任务单。如,《索溪峪的“野”》一文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有以下内容:
(1)读一句你觉得最难读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难读。(2)读一句你觉得最重要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重要。(3)读一句你认为能读得最棒的句子,说说读得好在哪里。(4)读一句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哪里不懂。
为什么制订上述任务单?因为教师掌握了学生的朗读特点,对学生的朗读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有的学生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是“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因为这个句子比较长,而且生字比较多,“磅礴”的“礴”、“呼应”的“应”特别容易读错;“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既容易读错,还特别拗口。有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句子是“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因为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文章的二、三、四、五自然段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这样的学情分析,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会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使他们听课的指向性更加明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这样的学情分析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让微课设计更灵动
微课时代,學生被各种新媒体包围,已经熟知动态演示技术、二维码信息传递等先进的教育辅助手段,如果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授课形式,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学生也不买账。为此,教师必须接受、适应和运用信息技术。对新鲜丰富的微视频制作软件须驾轻就熟,否则制作一个微视频堪比登山。如:在教学《恐龙的灭绝》一文时,播放关于恐龙灭绝的五种原因的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我们实实在在拥有了学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后,微课程的设计就能真正得心应手,并能炫彩纷呈。也唯有如此,微课程设计才能真正走向精准、高效和灵动。
作者简介:王静(1975— ),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小学教师,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微课
微课程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说:“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要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深厚的学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
一、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让微课设计更精准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关键是教师能够守住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在微课教学法中,提炼达成目标、制订学习任务单都是考量教师专业水准的标尺。提炼达成目标要求教师参透教材,具有高屋建瓴的整体架构才能,并能科学准确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准,精准提炼教学目标,对学生应该达成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从而纲举目张地设计学习任务,使目标管理落到实处。这就对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仅凭借以往的经验,简单重复教学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时会不时地碰撞出让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深研教材,储备丰厚,才能及时应对学生的挑战。
微课设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备课,它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设计。这个思考设计必须是学生确实难以理解的,而且也确实能够带动学生更加深入地走入文本。如在教《索溪峪的“野”》一文时,学生提出了不明白课文题目中“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引号。 教师引导:“野”的本来意思是什么?(蛮横)那么在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野”在文中的意思是:原始的,自然的,不加任何雕饰的。)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索溪峪的“野”的?通过理字析词,本义和文中义相互验证和诠释,学生也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词义,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内行看门道”的阅读境界。所以,在制作本课的微课时,要展现出索溪峪的山水风光,让学生在美丽的原始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提高学情分析素养,让微课设计更有效
在微课教学法下,学情分析尤为重要。因为在微课教学法下,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知识的掌握更加便捷,主动探究意识更强,需要教师对学情做出更加细致的分析,才能制订出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和课堂学习任务单。如,《索溪峪的“野”》一文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有以下内容:
(1)读一句你觉得最难读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难读。(2)读一句你觉得最重要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重要。(3)读一句你认为能读得最棒的句子,说说读得好在哪里。(4)读一句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哪里不懂。
为什么制订上述任务单?因为教师掌握了学生的朗读特点,对学生的朗读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有的学生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是“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因为这个句子比较长,而且生字比较多,“磅礴”的“礴”、“呼应”的“应”特别容易读错;“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既容易读错,还特别拗口。有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句子是“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因为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文章的二、三、四、五自然段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这样的学情分析,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会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使他们听课的指向性更加明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这样的学情分析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让微课设计更灵动
微课时代,學生被各种新媒体包围,已经熟知动态演示技术、二维码信息传递等先进的教育辅助手段,如果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授课形式,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学生也不买账。为此,教师必须接受、适应和运用信息技术。对新鲜丰富的微视频制作软件须驾轻就熟,否则制作一个微视频堪比登山。如:在教学《恐龙的灭绝》一文时,播放关于恐龙灭绝的五种原因的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我们实实在在拥有了学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后,微课程的设计就能真正得心应手,并能炫彩纷呈。也唯有如此,微课程设计才能真正走向精准、高效和灵动。
作者简介:王静(1975— ),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小学教师,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