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创新的地理学著作——评《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

来源 :生态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215076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书是由孙鸿烈院士、张荣祖研究员主编的新著.2004年6月初接荣祖兄赐赠,开卷拜读,获益至多,不计年老力衰,即作文以颂.
其他文献
探究教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其倡导者著名生物学家施瓦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作用在于不断地鼓励及指导学生的发现过程,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发现新知的过程,教师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  为此,在近年
一、什么是虚拟实验    虚拟实验技术起源于20世纪末,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实验模式。虚拟实验是指借助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实验平台,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来模拟实验仪器、实验环境,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来实现实验的过程。它具有内容丰富,操作简单,能无限复制,易于推广等优点。开展网上虚拟实验教学能够突破传统实验对“时、空”的限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无顾虑
陆晶清是一个不为大家所熟悉的女作家,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她的才华却一度引起文坛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介绍了其早期散文创作的四个艺术特色:真挚、伤感、美丽和淡漠,以期引
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阅读,把读书当成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阅读中不必去全部掌握和精通、不必太关注阅读的终极目标,关键是培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经历阅读的过程。    一、培养阅读兴趣  1、设置阅读的悬念  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抓住开头的激趣导入,中间的释疑研读,结尾的总结拓展精心设计悬念,创设阅读期待,无论是知识性的,还是趣味性的,都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热点,促进探究心理,让学
本文从生态视角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认为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者生态关系失衡造成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建议:强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
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根据思维流向特点,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五种不同的思维导向,来激活学生在积极、持续思维流状态下,创造性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