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是不断的经历不同风景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的风景就是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如果把每一道风景融合在一起就会形成风景线——耀眼的彩虹。这彩虹缺少了哪种色彩都不完美!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这彩虹能够更耀眼——让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现在的教就是为了将来的不教。”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我们的课堂是分不开的。自主学习是有效课堂的保障,有效课堂是自主学习的动力。要构建自主有效课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学习条件也相当优越,只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个个都能成为优等生。因此,合作学习就自然成为被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被广泛运用,几乎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利于学生提升个人各方面能力。比如,我们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大量搜集资料。如此大的工作量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分组,各负其责然后交流分享成果,才能共赢。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目前,学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合作学习的模式,他们的能力也在渐渐提升。然而,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合作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无效合作。如:小组长责任心不强,不能很好带动组员讨论交流;小组内的四个人水平差距不大,不知该如何合作;趁着讨论的机会说闲话……
为了学生能更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们都能共同实践以下几点,我们的课堂会是真正的学生的空间。
一、合理分配小组
目前的小组搭配,虽然也是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搭配的,但仍有部分小组分配不尽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厌合作,倦讨论。
我曾经听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和??想分一组,我们要是一组,肯定是谁也比不过的。”我觉得,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更喜欢和自己关系好的同学一起。在这个前提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喜欢和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也有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喜欢在一起讨论问题。这样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首先就可以让学生从心里对这个小组产生认同感,对小组成员产生亲切感。有了发自内心的喜爱与激情,学生自然就可以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与合作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为此,在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时,不要只是让教师说了算,让教师来进行分配,而是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采纳学生的观点,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的机会。这样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合作的能动性。有些爱学习的学生是可以按照这个原则分组的,更利于每个学生的进步。当然,那些平时就爱说话的学生,分组时就不能按他们的意愿来分组了,可以由我们教师来调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组内成员的合理搭配,更加利于各小组合作探究的顺利开展。此外,我认为隔段时间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交往空间,同时让学生更有新鲜感,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合作学习保持长久集中的注意力与活跃的思维,展开积极的生生互动与合作,成为共同的知识构建者,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二、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在学生展示后,自己的评价往往不能更好地激励调动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因而,合理健全的小组评价机制利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改革以往只重结果的单一的评价,而是要建立多元激励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激励效应,让学生通过评价来增强合作与探究的信心,能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学生有着强烈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能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都希望能为本组加分,争得荣誉。在评价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以评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与参与的积极性。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不只是被动的被评价者,更是主动的评价者,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开展自评与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不管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是学生互评都可以让学生以参与者与评价者等多重身份来展开评价,这样更能客观反映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情况。二是关注学生合作过程。合作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合作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学生努力了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如果教师只关注结果,无疑会抹杀学生的努力,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则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可,让学生意识到成功是一个建立在量的基础上质的改变,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评价中汲取更多的信心与动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三、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学生合作展示中,我们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经过探究与实践,总结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起到如下作用。
1.引导。我们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2.点拨深化。小组的展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面化。比如,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展示讲解时,学生往往展示的只是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思维的深化,总结不出学习方法。这样就需要教师点拨,进行深入引导。
3.纠偏。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出现思维拓展过宽,偏离了学习的主题。我们应在不打击他们展示积极性的同时,及时引导他们联系到学习主题上来。
4.补漏。学生毕竟在把握重难点上存在不足,讨论中会忽略某些重点,这就需要我们把他们没有探究出来的知识点拨给他们,引导学生补充上知识漏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单单只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教师有效把握课堂“生成”时机,引导点拨学生合作展示的有效性,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更加完善、合理,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这样,经过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保证课堂各环节的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使我们的课堂成为节节高效、节节自主的课堂。让学生走好今天每一步的同时,到了以后学习生活中,仍然有潜力可挖。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才能让我们的“彩虹”更加耀眼!
(责编 张翼翔)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这彩虹能够更耀眼——让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现在的教就是为了将来的不教。”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我们的课堂是分不开的。自主学习是有效课堂的保障,有效课堂是自主学习的动力。要构建自主有效课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学习条件也相当优越,只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个个都能成为优等生。因此,合作学习就自然成为被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被广泛运用,几乎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利于学生提升个人各方面能力。比如,我们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大量搜集资料。如此大的工作量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分组,各负其责然后交流分享成果,才能共赢。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目前,学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合作学习的模式,他们的能力也在渐渐提升。然而,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合作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无效合作。如:小组长责任心不强,不能很好带动组员讨论交流;小组内的四个人水平差距不大,不知该如何合作;趁着讨论的机会说闲话……
为了学生能更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们都能共同实践以下几点,我们的课堂会是真正的学生的空间。
一、合理分配小组
目前的小组搭配,虽然也是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搭配的,但仍有部分小组分配不尽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厌合作,倦讨论。
我曾经听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和??想分一组,我们要是一组,肯定是谁也比不过的。”我觉得,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更喜欢和自己关系好的同学一起。在这个前提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喜欢和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也有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喜欢在一起讨论问题。这样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首先就可以让学生从心里对这个小组产生认同感,对小组成员产生亲切感。有了发自内心的喜爱与激情,学生自然就可以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与合作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为此,在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时,不要只是让教师说了算,让教师来进行分配,而是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采纳学生的观点,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的机会。这样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合作的能动性。有些爱学习的学生是可以按照这个原则分组的,更利于每个学生的进步。当然,那些平时就爱说话的学生,分组时就不能按他们的意愿来分组了,可以由我们教师来调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组内成员的合理搭配,更加利于各小组合作探究的顺利开展。此外,我认为隔段时间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交往空间,同时让学生更有新鲜感,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合作学习保持长久集中的注意力与活跃的思维,展开积极的生生互动与合作,成为共同的知识构建者,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二、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在学生展示后,自己的评价往往不能更好地激励调动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因而,合理健全的小组评价机制利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改革以往只重结果的单一的评价,而是要建立多元激励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激励效应,让学生通过评价来增强合作与探究的信心,能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学生有着强烈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能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都希望能为本组加分,争得荣誉。在评价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以评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与参与的积极性。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不只是被动的被评价者,更是主动的评价者,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开展自评与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不管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是学生互评都可以让学生以参与者与评价者等多重身份来展开评价,这样更能客观反映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情况。二是关注学生合作过程。合作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合作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学生努力了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如果教师只关注结果,无疑会抹杀学生的努力,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则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可,让学生意识到成功是一个建立在量的基础上质的改变,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评价中汲取更多的信心与动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三、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学生合作展示中,我们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经过探究与实践,总结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起到如下作用。
1.引导。我们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2.点拨深化。小组的展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面化。比如,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展示讲解时,学生往往展示的只是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思维的深化,总结不出学习方法。这样就需要教师点拨,进行深入引导。
3.纠偏。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出现思维拓展过宽,偏离了学习的主题。我们应在不打击他们展示积极性的同时,及时引导他们联系到学习主题上来。
4.补漏。学生毕竟在把握重难点上存在不足,讨论中会忽略某些重点,这就需要我们把他们没有探究出来的知识点拨给他们,引导学生补充上知识漏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单单只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教师有效把握课堂“生成”时机,引导点拨学生合作展示的有效性,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更加完善、合理,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这样,经过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保证课堂各环节的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使我们的课堂成为节节高效、节节自主的课堂。让学生走好今天每一步的同时,到了以后学习生活中,仍然有潜力可挖。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才能让我们的“彩虹”更加耀眼!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