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格式“X+以降”的语义句法功能及其词汇化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X+以降”是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格式,主要表达从某一时间点开始一直延续到说话时的一段时间。本文考察“X+以降”格式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并对此格式的虚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以降” “X+以降” 词汇化
  
  “X+以降”格式是目前在书面语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格式,如“秦汉以降”“20世纪以降”“曹雪芹以降”等。格式究竟表达什么含义,哪些成分可以出现在该格式中,格式的句法语义功能如何,格式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演化轨迹如何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一、“X+以降”的语义功能
  
  “X+以降”是现代汉语中频繁使用的固定格式,但常用的现代汉语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词典》等均未收录“以降”这个词条①。“X+以降”格式的语法意义到底是什么?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X+以降”格式的语义
  吴德新(2008)通过考察语料发现,“X+以降”格式表示从过去某一时点开始一直延续到说话时的某一时点或者延续到将来的某一时点的时间。其语法意义具体可以离析为两个方面:一是“X以降”格式相当于“从X以来”,即从“X”所代表的时点开始一直延续到说话时的一段时间;二是可以将该格式理解为“X以后”,即首先把时间的起点限定为“X”或者是某个特定的时间,然后再以这个时间为起点向后推延的时间。
  (二)“以降”与“以来”“以后”的语义差别
  “以降”跟“以来”和“以后”不仅在形式上十分一致,都是“以X”结构,而且在意义上也具有共性:三者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而且都可以表示过去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自由替换,其差别也是很明显的。
  1.“以降”与“以来”的异同
  宋玉柱(1995)曾指出,“以来”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到说话时这一段时间,这个词总是放在其他词语后边作后置成分,绝不能单用。例如:
  (1)解放以来,汉语中出现许多新词语。
  “以来”一般不与具体的、准确的时间词搭配使用,但可以与具有时间概念的短语一起搭配使用。例如:
  (2)*中午十二点以来,雨一直在下。
  (3)自去年十一月以降,全球股市市值蒸发逾三十兆美元,堪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股灾。(新浪博客2008-10-28)
  我们认为,“以来”的这些用法完全适用于“以降”,“以降”也可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到说话时这一段时间,而且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跟准确的时间词搭配使用。更重要的是,“以来”强调时间的过程性、持续性,还经常凸现时间的起点性质,在“以来”的前面加上起点介词“自”“从”“自从”等,而这正和“以降”的语法意义项吻合。可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以降”对“以来”的普适性最大,基本上可以自由替换,凡是能用“以来”的地方大都可以用“以降”,但能用“以降”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以来”。
  唯一的明显差别是,“以来”经常可以跟一些词组成固定短语来搭配使用,如“有生以来”“长期以来”,而“以降”则很少有这样的用法。
  2. “以降”与“以后”的异同
  语义上,“以后”可以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一直往后的时间,它既可以跟时间点搭配使用,也可以跟时间段相搭配,在这一点上,“以降”与“以后”可以相替换。例如:
  (4)鸦片战争以后/以降,中国逐步沦落为西方的殖民地。
  (5)1986年以后/以降,心理学、人类学、符号学方法渗入文艺研究方法中,在文艺研究领域出现了诸如整体、要素、层次、结构、功能、叙事、范式等新概念和新范畴。
  句法上,上面例句中的“以后”和“以降”都是作状语。此外,它们还可以作定语。例如:
  (6)自19世纪初以降/以后的欧美的怪杰英才们,以其典型的身姿向你劈面走来。
  “以降”和“以后”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后”可以单用,而“以降”不可以 。例如:
  (7)以后(*以降),你自己要多加小心,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2)“以后”可以跟具体的、准确的时间或指示代词连用,而“以降”不可以。例如:
  (8)五分钟以后/(*以降),大家到操场集合。
  (9)从那以后/(*以降),他们再也没见过面。
   3)“以后”还经常和一些词语组成固定搭配。如“很久以后”“不久以后”“从此以后”等,而“以降”在跟别的成分组合时就有较大的灵活性,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以降”的固定搭配出现,这可能与其使用频率有关,因为“以后”和“以来”的使用频率要远大于“以降”,因此它们组成固定搭配的几率就会大一些。
  3. 小结
  吕叔湘(1980)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曾指出,当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说话时的一段时间时,可以用“以后”,也可以用“以来”,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以降”,如“建国以后 ”“建国以来”“建国以降”等,我们所说的“以降”和“以后”可以替换,就是指上面这种情况。但是,“以后”还可以表示从现在说话时到将来某时,或从将来某时到更往后的时间,此时只能用“以来”相替换,却不能用“以降”来替换。例如:
  (10) a 这事儿以后,他再也没来过北京。
   b* 这事儿以来,他再也没来过北京。
   c* 这事儿以降,他再也没来过北京。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以降”跟“以来”“以后”用法的区别,我们可以把“以降”在一维时间序列上的排列情况图示如下:
  
  (三)“X+以降”格式的语义特征
  1. X具有时间性
  X必须是表示时间的成分②,即X具有[+时间]的语义特征。X有时是显性的时间名词成分,如朝代名、年号、年代、典型事件(如鸦片战争)等,有时是隐性的内含时间的成分,像人名(如曹雪芹)、主谓结构(如文革结束)、谓宾结构(如建国)等。为什么“X+以降”格式具有如此的开放性和接纳性,我们认为,关键在于该格式已经成为了一个“构式”。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认为:“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Adele E. Goldberg,1995,2003)句式有独立的语义,因此,一個句子的意义,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所能推知,句式本身也表示独立的意义,并将影响句子的意思(陆俭明,2004)。在“X+以降”格式的整体作用下,表示时间成了“以降”的“优势语义”,也就是说“X+以降”的语义不是“X”和“以降”各自含义的简单相加,格式(也就是构式)自身的语义远远大于其组成部分的含义,这也就是所谓的构式义。
  2.X是过去的时间
  X所表示的时间必须是过去的时间,时间越久远,能进入格式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X有具有[+过去]、[+时间久远]的语义特征。比如“中古以降”“唐宋以降”“晚清以降”“建国以降”“2008年以降”“9月份以降”“上周以降”“昨天以降”等。它们在一维性的时间链条上,其可接受性程度呈依次递减的趋势,“中古以降”可接受度最高,而“昨天以降”的可接受度最低。因此,出现在“X+以降”格式中的时间成分必须是[+过去]的时间。
  3.X具有模糊性、抽象性
  格式中的X一般情况下不能是精确的表时间的名词性成分,X具有[+模糊性],如“汉末以降”“20世纪60年代以降”很难说出具体时间界限,像“上周五以降”“昨天三点以降”等这样确切的时间成分不能进入“X+以降”格式。同时,“X+以降”格式还具有[+抽象性],格式中的X不能是具体的名词或者具体的动作事件等。如“曹雪芹以降”是相对于曹雪芹的《红楼梦》所开创中国文学史的时代而言的,“曹雪芹”已经不是某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一个代表性的符号,这也是“看电视以降”“去八达岭长城以降”等不能说的原因之一。
  因此,“X+以降”格式中的“X”具有[+时间]、[+过去]、[+模糊性]、[+抽象性]等语义特征,只有符合以上语义特征的成分才能进入格式。
  
  二、“X+以降”的句法功能
  
  (一)作状语
  “X+以降”作状语可以位于句首。例如:
  (11)唐宋以降/以后,小学者于音转知之未深,言之者鲜,所以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
  “X+以降”也可位于句中,不过此时其前面一般要有介词“自”出现。例如:
  (12)就我们中国而言,远古的不说,自秦皇、汉武以降,几千年专制统治,也真让我们中国人吃尽了苦头。
  (二)作定语
  “X+以降”作定语可以是有标记的,格式后面可出现“的”或“之”,也可以是无标记的。例如:
  (13)20世纪60年代以降的美国电影。
  (14)哀我鸦片战争以降之屈辱,愤国民之自毁。
  (15)晚清以降中国文化演进与求索之路回视
  (16)明代中叶以降文人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危机。
  无论“X+以降”作状语还是作定语,都可以与介词“自”“从”等相搭配,构成“自X以降”的格式,有时格式的后面还可以有“至”“到”“直至”“一直到”等词或短语与之相对应,从而构成一个有始有终的完整时间链条。例如:
  (17)自镰仓室町时代以降,至今蒸蒸不衰。
  (18)秦汉以降直至辛亥革命以前的政治,被看作“君主专制”的政治。
  (19)事实上,从戊戌以降,一直到“五四”以后,一直都只有一个主题、一个腔调。
  “X+以降”格式的前面是否出现介词“自”“从”等句子都成立,介词在句子里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强调时间之早。例如:
  (20)西元一七九七年以降,随着罗进升官,持续地与海贼之首领蔡牵作战。
  (21)自西元一七九七年以降,其一族皆尽参加,于金田村起事之际,被封为五王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个例句出自同一时期的同一部作品,一个有“自”,一个没有,但句子的基本意思没有变,介词“自”强调时间的起点性。例(20)“X+以降”格式只是一般的陈述,用“X+以降”引出事件发生的时间,而例(21)“X+以降”格式前面有介词“自”与之呼应,表明从1797年开始“其一族”就已经广泛地参加了起义,强调时间开始之早。
  (三)作宾语。当“X+以降”与介词“自”“从”或少数动词(如“到”等)搭配使用时,实际上是在作宾语,与介词或动词构成述宾结构。例如:
  (22)自容宏以降,留学生也一直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23)中国人物画到了明清以降,造型松散,精神颓唐,终不及敦煌壁画中所表现的盛唐气象丰富。
  
  三、“X+以降”的词汇化过程
  
  “X+以降”格式是古已有之的用法,其具体的虚化轨迹如下:
  (一)“以”“降”临时组合。 例如:
  (24)介取俎,还授弟子;弟子以降,介从之。(春秋《仪礼·乡酒第四》)
  不过,此时连用的“以降”,还不是表示时间的用法,这里的“以降”相当于“以下”,指的是等第或者位置在下。
  在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以”跟“降”同时出现的情况。例如:
  (25)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战国《离骚》)
  例(25)中的“以降”也不是我们所讨论的表示时间用法的“以降”,这里的“以降”还不是一个固定的词语,“降”是“降生、出生”的意思,“以”是起连接作用的助词,“以降”是个松散的临时搭配。
  (二)“以”“降”凝固成词
  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以”和“降”连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大约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以降”连用表示时间的用法,这也是“以降”表时间用法的最早用例。例如:
  (26)真人欲乐知天谶之审实也,从太古以降,中古以来,人君好纵酒者,皆不能太平。(东汉《太平经》)
  从例(26)可以看出,“太古以降”表达的是从太古时期以来的意思,况且在该格式的后面还有对应形式“中古以来”与之相对应。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以降”和“以来”的功能和语义都是极为相近的,都是表达时间,强调从某一时间开始一直持续到某一时间,此时的“以降”已经是一个固定的词语了。
  (三)“以降”的泛化
  到了六朝时期,出现了“以降”跟固有名词相搭配的情况,有时固有名词还要和介词“自”共现。例如:
  (27)自《咸》《英》以降,亦无得而论矣。(北魏《文心雕龙》)
  唐宋时期,“X+以降”开始大量出现,“以降”除了和时间名词、固有词搭配以外,还可以跟人名搭配使用。例如:
  (28)自羲黄以降,或设狱而人不犯,或画象而不知禁。(唐《大唐新语》)
  (29)舜所以修此道而成尧之德,自天地以先,羲黄以降,即是这一个道理,且古今未常有异,只是代代有一个人出来作主。(北宋《朱子语类》)
  以上各例中的“X以降”都可以理解为“X以来”,虽然例(28)的语义更加偏向于表达“自上而下”的含义,即从最具权威性的、最具威望的圣人到平民百姓,格式的时间性不是很明显,跟后来的“曹雪芹以降”等的用法不太一样,但例(29)中的“羲黄”虽是帝王的名字,但并不含有“自上而下”的含义,而是表时间,特别是前面的“自天地以先”与之相呼应,指的是从天地开辟以来一直到羲黄统治的这段时间。
  到了明清、近代,“X+以降”的用法逐渐普及开来,一些朝代名、年号等都可以在结构中出现,如“秦汉、安顺、和帝、20世纪”等等。例如:
  (30)和帝以降,国事日非,外立五帝,安帝、懿帝、质帝、桓帝、灵帝。(民国《后汉演义》)
  (31)嘉靖三十六年以降,建州女真之酋长,有所谓王杲者骚乱,与黄河上流屡犯明西北边之。(民国《清朝前纪》)
  以上各例“以降”的用法跟今天表示时间的“自/从/自从……”等的用法已无多大区别,基本可以通用。
  四、余论
  综合上面的讨论,我们认为,“X+以降”格式是汉语古已有之的结构,由于口语中不常用,“以降”在和“以后”和“以来”的竞争中失败,导致它的功能和用法被隐藏起来,只是在书面化很强的书面语中才“浮现”出来,因此,会使人感到有“生疏感”。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希望人们能够对“以降”这个词,以及“X+以降”这个时间格式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相信,这不仅对汉语的规范化和普通话的推广大有裨益,而且对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 释:
  ①我们认为,“以降”应该是一个词,跟“以来”“以后”等属于同一个词类级别。
  ②无论是历史上具体的典型事件,还是历史上知名的人物,都已经成为特定时期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
  [2]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2).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宋玉柱.“以后”與“后来”——兼谈“以来”[J].学汉语,1995,(6).
  [6]吴德新.浅议“X以降”[J].汉语学习,2008,(1).
  (吴德新 吉林延吉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133002)
其他文献
摘 要:关于“(NP)+V+起来+AP”结构,学术界有较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汉语所独有的中动结构,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汉语普通的话题句。本文运用主述位理论,从篇章功能学的角度,考察了“(NP)+V+起来+AP”结构出现的典型语用环境,分析了“(NP)+V+起来+AP”的复项主位模式,认为“NP”是话题主位,“V+起来”是人际主位。  关键词: “(NP)+V+起来+AP”结构 话题主位 人际主位
期刊
摘 要:姓名是一种社会现象,也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以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2007和2008级的3420个学生的姓名为语料样本,通过量化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姓与名的用字,诸如使用频率、生僻字、新趋势等现象,以此管中窥豹,梳理出一些“90后”学生姓名的用字特征。  关键词:“90后学生” 姓 名 用字    姓名不只是一个人的代号,它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语言现象,有着丰富的内涵。有人甚至撰文说“
期刊
摘 要:英语中的“send”和汉语中的“送”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而且它们都能带双宾语。本文拟从语义分析及其搭配情况入手,比较汉英语言中“送”和“send”的搭配的异同及其在使用中的实际情况。文章分三个部分,首先对“送”和“send”进行语义分析,然后对它们的搭配情况进行比较,以发现各自的语义走向,最后对两者的搭配情况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在认知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送” “send” 动宾搭配
期刊
摘 要:“VP者”结构是古代汉语里经常出现的语法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空语类理论对其进行成分提取分析,从而判定它所表示的转指与自指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VP者”结构 空语类 转指 自指    一、引言    “者”字是古代汉语里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左传》一书中共出现522次,占全书总字数的0.28%[1],《史记》中共出现4327次,占总字数的0.75%[2]。学者们对“者”字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借助于多元的传媒手段,以“X迷”为代表的一类新词语以其独特的方式产生和传播着,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本文拟从“X迷”的语义、结构特点、“迷”的类词缀化趋向等几方面来对“X迷”这一新词语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X迷” 语义 结构 类词缀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词汇是语言体系中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一个要素,在人
期刊
摘 要:“国语”一词,古已有之,它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共同语的“国语”一词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现代意义的“国语”,是在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后,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一同出现的一个具有全新内涵的概念,它的出现显然是受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语言政策的影响。在中国,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国语”一词,在近代究竟起用于何时,目前学术界的说法并不一致。根据对相关资料的钩沉发现,最早使用现代意义上的“国语”
期刊
摘 要:“言意之辨”是中国哲学、语言学的古老而经典的命题,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就在于其字面意义之外还蕴含了意蕴无穷的“言外之意”。本文试图从情感的外化和语境的显示两个方面,结合一些文学作品,对文学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根源进行探讨。  关键词:言外之意 情感 语境    文学语言关注人们博大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注重用主体的精神去拥抱客体,以直觉感情去引导和化解创作时的复杂情绪,并将它升华到作品中,使作品呈现出
期刊
摘 要:音节音量测量方法是一种测量音节综合声学数据的简易方法,它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参考英国语言学家巴维尔先生的V值公式,获得语音频率、振幅、时长的多维数值,使之与语音上的听觉印象“轻”“重”相对应。运用这种方法测量南京方言的音节音量,结果显示,该方言的轻声和北京话属于不同类型。  关键词:音节音量 V值公式 南京方言轻声    一、音节轻重、音量与V值    (一)音
期刊
摘 要: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介词及其相关格式的研究就一直得到语法学界的重视。21世纪后,随着汉语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通过借鉴语法等国外语言学理论,学者们在用新的视角研究介词时,提出了介词框架的概念,并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作为介词框架中广泛使用的“P+X+看来”,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对现代汉语介词框架“P+X+看来”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总结了教材、专著、论文等各种
期刊
摘 要:现代汉语中存在“有一X没一X”的语言现象,本文拟在“语义-语法”场的观点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该现象进行考察。将其作为一个对称的固定短语进行三个层面地分析,发现“有一X没一X”是一个非自足的固定短语,具有对举性,其中X属数量词范畴,与“一”构成“一X”的数量结构,X选择范围受其所在的语义、语法场的限制,具有封闭性。从句法层面看,“有一X没一X”在句中有三种存在形式,分别为“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