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下面以物理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几个认识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教平行班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教学效果有差异;不同的教师讲同一内容的课,听后的感觉和效果也会不同,究其原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内因。那么究竟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理想和目标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源泉
一个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会坚定而自觉地去追求并努力去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物理发展史,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倾注于发奋学习上来。教育学生,只有在中学打好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施展个人才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更需要教师的为人师表、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和情感去激励、熏陶、教育学生,激励尖子生勇攀科学高峰,鼓励其他学生奋起直追。
2.发挥主体作用的主动性源于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应用性很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基本素质,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研究物理的方法,为造就物理学专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教师从一开始要进行学习目标的教育,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去感受,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使思维更敏捷,更严密,具有创新性。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感悟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当中。
3.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观念
上进心需要信心作支持,学生的上进心、行为习惯、智力和能力等都因人而异,在呼唤公平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一视同仁,对全体学生充满真挚的爱,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热情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及家庭情况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激励强化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渴望成功的信念,使教育的人文性得以体现。这样,学生被老师尊重、关爱所感动,自然拉近了师生距离,和谐了师生情感。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主体教育理念的几点体会
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学要达到“不教”之目的,就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自己去推论;给他们尽量讲得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导思路、导难点。物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教学过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创设师与生、生与生有效互动的情景。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总是担心漏讲或少讲。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重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共同探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
如习题评讲课,多数教师习惯从头到尾讲答案。初三习题量大,一节课教师要讲很多题,又结合知识的迁移、归类,教师讲得紧张匆忙,但多数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来不及认真思考,教师已说出了答案。这种教师包办代替的传统方式必须改变。课后作业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做;综合练习题留给学生完成的时间要保证。评讲前公布出答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在获取反馈信息后,精心设计复习题评价的程序,可以针对性选择,让学生自己评讲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从学生角度讲出来的思路更富有启发性;教师要精讲、讲准、讲到点子上。有些题可以让同桌学生互相评判;有些题可以不公布答案,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论;有些计算题可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几种解法都写出,让学生去分辨,激励全体学生主动探究。
3.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
学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教师作为学生活动中重要的、特殊的一员,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尊重知识、不断学习,做到有效获取、利用和传递信息,以自我示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几个认识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教平行班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教学效果有差异;不同的教师讲同一内容的课,听后的感觉和效果也会不同,究其原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内因。那么究竟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理想和目标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源泉
一个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会坚定而自觉地去追求并努力去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物理发展史,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倾注于发奋学习上来。教育学生,只有在中学打好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施展个人才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更需要教师的为人师表、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和情感去激励、熏陶、教育学生,激励尖子生勇攀科学高峰,鼓励其他学生奋起直追。
2.发挥主体作用的主动性源于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应用性很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基本素质,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研究物理的方法,为造就物理学专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教师从一开始要进行学习目标的教育,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去感受,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使思维更敏捷,更严密,具有创新性。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感悟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当中。
3.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观念
上进心需要信心作支持,学生的上进心、行为习惯、智力和能力等都因人而异,在呼唤公平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一视同仁,对全体学生充满真挚的爱,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热情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及家庭情况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激励强化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渴望成功的信念,使教育的人文性得以体现。这样,学生被老师尊重、关爱所感动,自然拉近了师生距离,和谐了师生情感。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主体教育理念的几点体会
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学要达到“不教”之目的,就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自己去推论;给他们尽量讲得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导思路、导难点。物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教学过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创设师与生、生与生有效互动的情景。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总是担心漏讲或少讲。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重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共同探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
如习题评讲课,多数教师习惯从头到尾讲答案。初三习题量大,一节课教师要讲很多题,又结合知识的迁移、归类,教师讲得紧张匆忙,但多数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来不及认真思考,教师已说出了答案。这种教师包办代替的传统方式必须改变。课后作业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做;综合练习题留给学生完成的时间要保证。评讲前公布出答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在获取反馈信息后,精心设计复习题评价的程序,可以针对性选择,让学生自己评讲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从学生角度讲出来的思路更富有启发性;教师要精讲、讲准、讲到点子上。有些题可以让同桌学生互相评判;有些题可以不公布答案,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论;有些计算题可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几种解法都写出,让学生去分辨,激励全体学生主动探究。
3.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
学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教师作为学生活动中重要的、特殊的一员,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尊重知识、不断学习,做到有效获取、利用和传递信息,以自我示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