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创新”这样阐述道:“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见课程改革对创新的重视——可以说把创新视为科学教学的核心理念。如何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创新呢?
一、启发中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应在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过程的建立两方面进行创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来。
在许多小学生看来,创新是神秘的,是遥不可及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创新的涵义,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在教学中经常介绍一些青少年小发明的成果,以及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如牛顿小时侯制作太阳钟、鲁班发明锯子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创新并不神秘。
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珍视创新的火花,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启发式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将教学内容讲清楚了,所以没有任何疑问了。这种现象不能说明教师把知识点已经完全讲清楚了,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会技能,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点滴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如三年级下学期“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中,在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实物或网上信息,共同讨论比较是否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在要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四个因素,组织小组对四个因素分别作控制实验,检验四种因素对植物萌发的影响,然后小组汇报,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同时更锻炼了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课程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对这些内容的质疑,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学习级四年级上学期“融化”中的“食盐融化”这一节时,教学难点是“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物质融化时变成的微粒大小、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溶解还是没溶解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掌握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在学生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和鸡蛋保护器时,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废旧材料,经过设计——取材——制作的几个环节。制作成功的老师给予鼓励,总结成功的经验;对于制作失败的老师便帮他们分析问题所在,让他们经过多次思考,反复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单元中,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生态瓶,并试着改变生态瓶中的动物或植物的数量,观察生态瓶的变化,学生把整个变化过程都进行了仔细观察,做了详细的记录,发现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都会影响生态平衡,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对于那些酷爱科学实验课的学生来说,课堂四十分钟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家里搞起了“破坏”,如把家里的闹钟拆开来看一看,琢磨琢磨;把玩具车拆下来拼一拼,等等。这些在家长们眼里看作搞破坏的行为,实际就是学生创新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我们应该很好地保护他。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四驱车拼装活动,学生通过将散装零件拼装成整车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作为一个从事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总之,只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开放探究的空间与时间,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实验和探索,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创新”这样阐述道:“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见课程改革对创新的重视——可以说把创新视为科学教学的核心理念。如何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创新呢?
一、启发中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应在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过程的建立两方面进行创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来。
在许多小学生看来,创新是神秘的,是遥不可及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创新的涵义,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在教学中经常介绍一些青少年小发明的成果,以及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如牛顿小时侯制作太阳钟、鲁班发明锯子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创新并不神秘。
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珍视创新的火花,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启发式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将教学内容讲清楚了,所以没有任何疑问了。这种现象不能说明教师把知识点已经完全讲清楚了,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会技能,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点滴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如三年级下学期“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中,在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实物或网上信息,共同讨论比较是否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在要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四个因素,组织小组对四个因素分别作控制实验,检验四种因素对植物萌发的影响,然后小组汇报,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同时更锻炼了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课程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对这些内容的质疑,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学习级四年级上学期“融化”中的“食盐融化”这一节时,教学难点是“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物质融化时变成的微粒大小、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溶解还是没溶解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掌握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在学生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和鸡蛋保护器时,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废旧材料,经过设计——取材——制作的几个环节。制作成功的老师给予鼓励,总结成功的经验;对于制作失败的老师便帮他们分析问题所在,让他们经过多次思考,反复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单元中,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生态瓶,并试着改变生态瓶中的动物或植物的数量,观察生态瓶的变化,学生把整个变化过程都进行了仔细观察,做了详细的记录,发现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都会影响生态平衡,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对于那些酷爱科学实验课的学生来说,课堂四十分钟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家里搞起了“破坏”,如把家里的闹钟拆开来看一看,琢磨琢磨;把玩具车拆下来拼一拼,等等。这些在家长们眼里看作搞破坏的行为,实际就是学生创新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我们应该很好地保护他。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四驱车拼装活动,学生通过将散装零件拼装成整车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作为一个从事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总之,只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开放探究的空间与时间,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实验和探索,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