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i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思维能力”是各学科核心教学目标。一节成功的地理课应恰当留给学生思维空间,激活学生思维,努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精心设计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活跃因素,而提问题则是激发兴趣的内在“激素”。一个好的问题就是一个磁力场,教师要以地理知识作诱发物,努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动和活跃思维。在《土地资源》一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启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学生自己得出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大政方针。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你是国土资源局负责人,面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应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局面?若你分管中国农业工作,对耕地、林地现状作何种打算来促进稳产高产?上述问题可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充分释放他们的大脑潜能,从而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
  二、诱导学生亲自参与,培养思维的探究性。
  如果地理教学只凭教师用语言文字符号传授,很难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层兴趣,学生的地理思维也难以深化,更达不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时可创设让学生亲自参与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把问题层层解开,最终寻到正确的答案。如在讲到“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时,可组织“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对还是不对”课堂辩论。通过开展讨论、辩论类地理课堂活动,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探究性。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基础,在“寻幽探胜”实践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究性。真正有价值的地理课堂活动是离不开学生高水平地理思维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以动手操作、实践参与为特征的地理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让外部实践活动有效地转化成内在的思维能力。
  三、用好地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想象渗透于思维,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学生的想象力很强,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现实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性思维。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始终离不开的信息载体,在传统教学中,对地图仅是强调能够会读图、分析图,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看图说话”,对地理思维的发展,也仅仅是初级阶段。中学阶段可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潜力,在专题地图的制作开发上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学习初中区域地理后,教师可根据初中所学过的地图知识,进一步讲解制图规范和简单编图程序,然后由学生自己自由选题,绘制一张彩色地理专题小地图。这一作业的布置,将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四、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地理思维的深刻性,系指学生要善于深入地思考各种地理问题,抓住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并预见其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善于把握各种影响因素间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节是难点,在学完这一节知识后,要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总结本节时,可先提出“形成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等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源,想到与黄赤交角的联系,此时,教师再在学生已有零散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启发学生一步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大量感知中抽象概念,总结规律,形成如下知识结构,从而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的深刻性。
  五、鼓励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从人均考虑, 联系我国的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 ,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地理教育,从根本上讲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运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思维是地理素质最本质的东西,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所以,应该围绕地理的思维特性把地理教育过程当做一个不断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实践能力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从事任何工作最积极的心理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会经常关心、注意有关学习的知识,并渴望参加有关学习的活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思维。  关键词:激发 兴趣 发展思维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小
期刊
摘 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体系,参与式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而越来越多地得到教师的关注。他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课堂教学将脱离一味的听与讲的束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主宰课堂,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的教学对教师角色转变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转变角色 转变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而越来越多地得到教师的关注。它以学生的兴趣为
期刊
摘 要:“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是教育的两种不同的行为,就其性质而言,本无优劣之分,只要采其性而行其道,均可达到育人化人的目的。不能一时夸大“赏识”教育而淡化“批评”教育。  关键词:批评教育 赏识教育 现状分析 解决问题  “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是教育的两种不同行为。只是近年来“赏识教育”炙手可热,植根于人心,而“批评教育”被人遗忘。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行为,其方式灵活多样,无优劣之分,只要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主张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目的是建立既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 多元化 评价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是一个热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更使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台录音机的传统教学方式显得不那么应付自如了。这种变革显而易见,为此,我就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英语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把文字、
期刊
摘 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中学化学教学,因其独特的优势,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选择性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黑板+粉笔+一张嘴+简单的电教手段。作为学生凭借一本笔记本紧跟教师的节奏不停的写记,在写记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只能靠头脑的想象来完成,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疲
期刊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作用,我国进行了这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就成为了我们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新的课程,为我们教育百花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只要我们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就会出现百花竞放的满园春色,就会迎来我们教育科学的的春天。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如何去落实这些教育理念呢?  一、
期刊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一、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
期刊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术课既然如此重要,那我们教师如何利用美术课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爱好的境界呢?这是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创新”这样阐述道:“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强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