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在诗情中润泽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HOUSH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明确指出,要引领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那么在儿童诗的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完成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童诗教学,为孩子营造浓浓的氛围,让他们在朗读欣赏中感受童诗的韵味,在品读想象中感悟童詩的意境,在模仿创作中体验童诗的情感,使童心在诗情中润泽,让孩子度过一个有诗的童年。
   一、指导朗读,感受诗的韵味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反复而不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语言更富有活力,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出来。
   如教学《一株紫丁香》时,我让学生圈出诗歌每一行的末尾一个字,并提示学生有何发现?如果换成别的字,朗读效果有何区别?显然,“院、前、伴、脸、牵、眼、甜”押的都是ɑn韵,让学生自己反复朗读来感悟押韵所带来的语言的美感。再通过教师引读、配乐朗读、男女分组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美妙韵律。
   二、品读想象,感悟诗的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诗中的画面和意象,就构成了意境。何为意境?“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在他所创造的画面中要表达的主观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人所创造的、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具体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可以说是由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象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
   如刘饶民的《大海睡了》仅仅八行两句话,就把夜晚明月高悬,风平浪静的大海的静谧与美妙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语言极其简洁凝练,要想让一年级的学生领悟到这种静谧与美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学生品读想象,领悟诗意。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抓住“抱着、背着、鼾声”等词,让学生感悟大海妈妈熟睡时的优美体态和对孩子的热爱。另外我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加以想象:星星和明月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感觉怎样?通过这样的品读想象,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大海的静谧与美妙的意境中。
   三、模仿创作,体验诗的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写童诗更应如此。对刚跨入学校大门不久的孩子来说,“仿写”无疑是一座通往“创作”的桥梁,它降低了孩子们诗的坡度,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是提高孩子童诗创作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教学《鲜花和星星》时,我在熟读背诵后,出示了一些图片,如满池的荷花、满地的落叶等,然后请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式来学做小诗人。自主练习,不一会儿,一首生动活泼的小诗就诞生了——《荷花和落叶》:我最喜欢/夏天满池的荷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地上的落叶还多。/到了秋天,/漫天飞舞的落叶,/这里一片,/那里一片,/真比池里的荷花还多。虽然学生的小诗是仿照着课文编的,但这就是学生的创作,作为老师一定要大加赞美,让孩子始终保持一颗充满情趣的童心。
   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曾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的确,孩子是多情的、敏感的、好奇的,他们常会出其不意地吐出很有韵味的话来。在他们的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乃至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说话的、懂感情的。他们这些天真的想法,如果佐以引导,可能就是一首首优美的童诗。
   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让我们以一首首优美的儿童诗敲击孩子的心灵,引起心与心的共鸣。让孩子的心灵在诗情中得到润泽,从而激起他们心灵深处那一朵朵美丽的诗之花吧。
其他文献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看看这个美妙的世界,游山玩水!   假如我是孫悟空,我要帮警察叔权捉坏人。我会时常驾着云朵去城市巡查,张开我的火眼金睛,让那些骗子、小偷等坏人现出原形,我要让坏人乖乖交出不义之财,还给焦急的失主。使他们不再担心、焦虑!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保护动物。穿山甲、娃娃笛等珍稀动物,它们有时也会被人类捕食。我会劝告那些偷猎者:“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人类要爱护动物,让我们一起共创
期刊
家乡的景物便是树与瓜。我的姥姥家就有树和瓜,树:杏树、桃树、小枣树、冬枣树、龄枣树、葡萄树、红石榴树、白石榴树、红无花果树、黄无花果树。瓜:冬瓜、西瓜、吊瓜(一种又细又长的南瓜)、丝瓜、黄瓜,真是琳琅满目。   夏季和秋季是最热闹的时候了。   火热的夏季,(麦黄杏)杏子穿着黄色的小裙子,像一个个金黄色的小仙子,在告诉人们:过不了几天,就是金黄色的秋季了;胖胖的西瓜还躺在泥土妈妈的怀里呼呼大睡
期刊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甚至一些自我创造能力。如果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教学,通过小组的分组合作学习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能更好地完成音乐教学的目标。关于如何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进行,下面就是我的一些个人建议。   一、营造一种融洽的合作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极其重要,如果没有合适的课堂氛围,难
期刊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每当听到这首歌,感叹时光匆匆的同时,笔者想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同样的四十分钟,为什么有的老师课堂效率高?有的老师却收效甚微?   如:一位老师执教《狐假虎威》的教学片段:   师:“狐”和“虎”指谁?   师:“假”和“威”是什么意思?   师:老虎在森林里干什么?谁从它身边窜过?   ……   这位教师从课题着手导入,围绕课题和课文内容问
期刊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全家团聚在一起,贴春联、包饺子,串门、拜年,可以吃好多好吃的,还能拿到很多压岁钱,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   可是,这个春节很不同寻常,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了!全国各地都在积极防控疫情,都在支援武汉。一车车口罩、一箱箱消毒液、一套套防护衣等紧缺医用物资,从各地运至武汉。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奔赴一线,这一切展示的是他们在那汹
期刊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分配给小组的语文任务讨论研究之中,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下使小组中不同语文水平能力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小组合作的语文教学方式更加适应于小学语文教学。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分配、语文问题设置及引导教学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习的方法,在互动性强的话题讨论中还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小组合作的语文教学方法通过课
期刊
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要研究教与导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需教,但尤宜致于导。导是高级的教。”   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如何学习,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与教学的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小学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单纯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是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灌输的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了独立思考,对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
期刊
建构科学有序的作文训练体系是实现高中议论文写作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高中议论文纵横式写作序列化训练模式,意在把议论文写作纳入有序的训练之中。该模式分为横竖两条训练轴,横轴为“以评促改,以改固学”评改训练轴,稳扎稳打。纵轴为“以学导写,以写证学”写作训练轴,纵轴依时间的推进,逐个写作板块依次递加,步步为营。纵横两轴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立体环绕式格局。   一、橫轴:横轴为评改训练序列,目标是
期刊
服从组织的安排,来到一所僻静的农村中学。蓝天、白云,开阔的田野,菁菁的校园,还有真诚的同事和朴实的孩子,开始了我的工作。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面临的是教学经验的不足。上课讲什么,怎么讲,学生怎么学一系列的问题,要独自面对独自解决。那时全凭自己的摸索,成长中更多的是迷茫和困惑。   后来各种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逐步开阔了自己的视野,那些培训虽然累,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帮助。市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区
期刊
心理学元认知理论认为:通过一定的指导和训练,人能够对自己的思维和学习活动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控制。怎样指导学困生认知自己的认知特点,提高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我充分借助“验算本”的使用,让学生的思维有迹可循,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建立一本“作业本式”的验算本   验算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它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思考过程与方法。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