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第五条指出: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是多元化、开放型社会,而幼儿作为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性交往能力,以便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适应瞬息万变的激烈社会竞争。本文主要分析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培养
幼儿期是社会性交往开始和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必须正视这一时期的社会性交往的引导,这个时期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是否与他人和集体之间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幼儿进入社会发展其实的关键能力培养。大班幼儿的年龄是5~6岁,我们必须分析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特点,制定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措施,以更好引导幼儿提高自身社会性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概念和特点
从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环境进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社会技能和获取的社会价值、态度及发展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和人相互交往的一种过程。
一般情况下3~6岁的幼儿社会适应性正处于发展变化的阶段,正如孙瑞雪在《扑捉幼儿敏感期》中提到:5~6岁幼儿逐步进入交往敏感期,所以社会性交往是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这个时期对幼儿的进行社会适应性教育,能够很好的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
二、幼儿自身的发展对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1.幼儿心理特点对社会性能力的影响
幼儿天性是好奇心强,大班幼儿的好奇心逐渐由对事物的表面兴趣转向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兴趣,这个年龄断的幼儿喜欢刨根问题,表明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求知欲。这个时期的幼儿个性初步形成,在态度上比较热情、友好,爱好交流、合作;在情绪方面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2.生理方面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影响
不同年龄段幼儿有不同发展特点,大班阶段幼儿身体发育比较快,幼儿内脏器官、肌肉、心律及神经纤维等不断增强,大脑皮质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睡眠时间相对减少,能够克制冲动性行为,这种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不随意性特点。
3.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影响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其自我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大班幼儿是自我意识加速发展时期,而且这个时期幼儿的自我评价表现了从外部向内心转化的倾向,能够自觉模仿成人从社会以上来评价道德行为的好坏。而且他们能够能够体验到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等。
三、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
情感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在幼儿的情感世界中必须要注重关心幼儿的三大感情要素:关心、合作、交往。
1.“关心”是前提
社会性交往能力形成和培养过程中,首先必须积极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而社会情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情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以便能够帮助大班幼儿形成良好的关心他人的习惯,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良好的 关系,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根据大班幼儿特点,可以采用移情训练法塑造幼儿的心灵,比如给幼儿讲述童话故事,并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关心他们、帮助他人,使幼儿养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2.“交往”是关键
社会行为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活动,在与同伴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交往技能,以便能够应对未来出现的各种应急情况和冲突。其次,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条件,多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愉快的交往中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幼儿自信心的增强能够更好的提高其自身交往的主动性。
3.“合作”是保证
幼儿合作性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由于幼儿的特性发展决定了游戏对幼儿的独特性作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在音乐游戏中可以让一部分幼儿唱歌、一部分幼儿跳舞,从而在创造性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同时使幼儿愉悦了心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大班幼儿正是在这种“合作”的环境中,保证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措施
1.發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幼儿的客观自我意识是其社会性的核心,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幼儿能够成功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时,幼儿的客观自我意识就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2.指导家长带领幼儿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现代社会是开放型、多元化的互助型的社会,幼儿作为社会的一员,最终是要融入到社会中去。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现代的社会生活,幼儿通过社会现象来认识社会、发展情感、完善行为的。
3.培养并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幼儿与电视机、玩具、电脑的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与周围人的接触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变的孤僻、冷漠、不合群与别人格格不入,最终阻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在与同伴简单友好的交往中,能够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
4.生活中提炼实践机会
幼儿的每天生活丰富多彩,用餐、学习、就寝、游戏等各种环节,都可以从中学到内容。《纲要》中记录幼儿园教育“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应该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的多方面环节,不放过能够学习和实践教育的内容与途径。幼儿园的生活各个环节比较零散、短暂,但是每一个生活细节的教育价值并不是单一的。
5.“见缝插针”,借小事抓教育
从幼儿初入幼儿园到离开幼儿园,我们的教育机会很多,在幼儿园教师通过教学 、游戏 各种活动加强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在家中,家长可以从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做起,一点一滴的培养幼儿社会性交往。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增加社会性经验,促使幼儿表现出自强、自立、助人、分享等积极的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性交往能力,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我们在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交往技能,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艳.建构游戏对大班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初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1):224-224.
[2]李柳.浅谈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0):152-152.
[3]林晓萍.培养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5):134-137.
[4]张海燕.不同抚养模式下幼儿社会性发展差异性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52-254.
[5]叶晶晶,陈华东.浅谈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教师,2013 (18):13.
【关键词】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培养
幼儿期是社会性交往开始和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必须正视这一时期的社会性交往的引导,这个时期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是否与他人和集体之间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幼儿进入社会发展其实的关键能力培养。大班幼儿的年龄是5~6岁,我们必须分析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特点,制定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措施,以更好引导幼儿提高自身社会性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概念和特点
从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环境进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社会技能和获取的社会价值、态度及发展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和人相互交往的一种过程。
一般情况下3~6岁的幼儿社会适应性正处于发展变化的阶段,正如孙瑞雪在《扑捉幼儿敏感期》中提到:5~6岁幼儿逐步进入交往敏感期,所以社会性交往是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这个时期对幼儿的进行社会适应性教育,能够很好的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
二、幼儿自身的发展对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1.幼儿心理特点对社会性能力的影响
幼儿天性是好奇心强,大班幼儿的好奇心逐渐由对事物的表面兴趣转向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兴趣,这个年龄断的幼儿喜欢刨根问题,表明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求知欲。这个时期的幼儿个性初步形成,在态度上比较热情、友好,爱好交流、合作;在情绪方面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2.生理方面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影响
不同年龄段幼儿有不同发展特点,大班阶段幼儿身体发育比较快,幼儿内脏器官、肌肉、心律及神经纤维等不断增强,大脑皮质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睡眠时间相对减少,能够克制冲动性行为,这种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不随意性特点。
3.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影响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其自我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大班幼儿是自我意识加速发展时期,而且这个时期幼儿的自我评价表现了从外部向内心转化的倾向,能够自觉模仿成人从社会以上来评价道德行为的好坏。而且他们能够能够体验到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等。
三、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
情感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在幼儿的情感世界中必须要注重关心幼儿的三大感情要素:关心、合作、交往。
1.“关心”是前提
社会性交往能力形成和培养过程中,首先必须积极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而社会情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情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以便能够帮助大班幼儿形成良好的关心他人的习惯,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良好的 关系,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根据大班幼儿特点,可以采用移情训练法塑造幼儿的心灵,比如给幼儿讲述童话故事,并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关心他们、帮助他人,使幼儿养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2.“交往”是关键
社会行为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活动,在与同伴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交往技能,以便能够应对未来出现的各种应急情况和冲突。其次,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条件,多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愉快的交往中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幼儿自信心的增强能够更好的提高其自身交往的主动性。
3.“合作”是保证
幼儿合作性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由于幼儿的特性发展决定了游戏对幼儿的独特性作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在音乐游戏中可以让一部分幼儿唱歌、一部分幼儿跳舞,从而在创造性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同时使幼儿愉悦了心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大班幼儿正是在这种“合作”的环境中,保证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措施
1.發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幼儿的客观自我意识是其社会性的核心,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幼儿能够成功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时,幼儿的客观自我意识就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2.指导家长带领幼儿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现代社会是开放型、多元化的互助型的社会,幼儿作为社会的一员,最终是要融入到社会中去。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现代的社会生活,幼儿通过社会现象来认识社会、发展情感、完善行为的。
3.培养并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幼儿与电视机、玩具、电脑的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与周围人的接触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变的孤僻、冷漠、不合群与别人格格不入,最终阻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在与同伴简单友好的交往中,能够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
4.生活中提炼实践机会
幼儿的每天生活丰富多彩,用餐、学习、就寝、游戏等各种环节,都可以从中学到内容。《纲要》中记录幼儿园教育“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应该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的多方面环节,不放过能够学习和实践教育的内容与途径。幼儿园的生活各个环节比较零散、短暂,但是每一个生活细节的教育价值并不是单一的。
5.“见缝插针”,借小事抓教育
从幼儿初入幼儿园到离开幼儿园,我们的教育机会很多,在幼儿园教师通过教学 、游戏 各种活动加强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在家中,家长可以从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做起,一点一滴的培养幼儿社会性交往。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增加社会性经验,促使幼儿表现出自强、自立、助人、分享等积极的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性交往能力,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我们在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交往技能,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艳.建构游戏对大班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初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1):224-224.
[2]李柳.浅谈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0):152-152.
[3]林晓萍.培养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5):134-137.
[4]张海燕.不同抚养模式下幼儿社会性发展差异性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52-254.
[5]叶晶晶,陈华东.浅谈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教师,2013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