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课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k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鉴赏课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分析批评能力的课程,是教学生学习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从感性理解到理性分析,从而获得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批评能力。鉴赏是要求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并能够以个人的体会、知识、分析美术作品的美术现象。批评能力是在对作品感受的基础上,并建立一定的美术鉴赏标准,以理论分析作品的价值与美学价值,和对社会美学的意义。
  在对中国画鉴赏中《千里江山图》是很有代表性的,对于作品的赏析也是很关键的,它不仅是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也是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一、画面构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晚期典型的大青绿山水画,整幅画以绚烂、自然的石青、石绿色为主要色彩,选色以厚重的不透明色为主,色彩之间在明度上形成一定的对比。其画整体给人气势磅礴之感,画面迂回而具有深邃的空间,堪称我国古代传统青绿山画的经典之作。《千里江山图》在皴法的运用上遵循传统皴法的发展原则并以线为主,通过点线面变化,生动的概括了山水的走向和发展脉络。同时,《千里江山图》将颜色与墨线相结合,在用浅浅的石绿笼罩一层之后,再用石青与三绿交互皴染,从而达到了墨线与颜色,色面与皴线完美结合的画面效果。画面依据构图的节奏变化大致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之间以水、沙渚、船舶、小桥相衔接呼应。首段以近岸小景为主,其间穿插丛林、村落、溪桥和水榭,穿过树林、山峦,一条小路蜿蜒进入村庄;远处山峰耸立,山腰间云雾缭绕。远景处水天相接,细浪频频,商船往来于江面。水天相接之际,远山一抹如带,与江面的白与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画面第二部分则以山景为主,平缓而清脆满山的江岸,水草异常丰茂。沿着陡峭的山壁九曲盘旋而上的山路,还有群山环抱的古寺,峡谷间一泻千里的瀑布,急流入江。平坡处有多间楼阁屋舍错落于山间平坡处,生机盎然。远山与近山通过清淡的色彩、淡淡的云气形成了无限深远的效果,岸边绿水扬波、临江水阁、亭榭和水面渔舟、画舫上活动人群,形成一块倒三角形的区域。江面横卧一座长桥,将两岸连接起来,在巨大的木式亭桥中间建十字形的两层楼阁,宛如垂虹,十分雄伟壮观。画面的第三部分是从连接长桥的临江坡峦开始,山势由低到高向画面左上方延伸,在狭长的画卷中营造出深远的视觉空间。画面的第四部分景致,是以隔江展望开始,岸边绘制低矮山坡向右倾斜与对岸江边山岗遥相呼应,山势连绵起伏。第五部分是跨过水湾后,由一片深远平缓的山岭和延伸在水面上的半岛组成。渔民在岛上织网捕鱼,行人在江边停船上岸,岸边蜿蜒的小路通向山后直至画面深处。画中处处都在阐述着一片繁荣景象,绿树满坡、村社、人物、渔船、商船往来穿梭在平静如镜的江面上,轻舟荡漾,尽显一片繁荣、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这繁荣景象同远处的重山叠岭相映成趣,给画面增加了情趣。画面最后一部分则又回到近景山岗,整体山势由低及高,从平缓岸边到连绵起伏的丘陵、至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直刺长空。江面景致开阔,江水浩渺连绵、视线开阔、境界悠远。
  《千里江山图》画面从卷头至卷尾,构图精心节奏变化合理,既严密紧凑又疏落有致,宛如听到一曲高山流水,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人心魄。画家力图将自然山水描绘得细致入微,画中各段落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成画,可见画家的匠心独到之处。在构图中,画面采用对角线构图,一条平坦蜿蜒的江水贯穿整个画面,链接每一部分,江水把第一部场景与第二部分景物联系在一起,画面中远山沿着江岸逐渐消失于画面深处,从而在构图上达到彼岸相呼应。另外画面第三、四部分以长桥相连接,尽显古人所讲的“气脉相通”之势。有主有次山势遥相呼应,江面处处有渡船来往,画面中每一处山峰都有主有次,正如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中所言:“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①从而将中国古代传统构图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二、空间构造
  《千里江山图》整体空间构造取平远之景,整幅画重峦叠嶂,其远山远取其势,近取其质。我国古代先人的话语录中有载:“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远山无皴、远水无痕、远林无叶、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说的是山水画在空间上的处理方法,古人这种近实远虚的空间处理方法与现代透视法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从而对时空达到了真实的再现。同时,这种空间处理方法也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古代道家学说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大宇宙观。因此画面中近岸的人物、村舍、树木、舟船画家都处理的清晰可见,而中景的山头树木却逐渐减少,寺院或隐或现,对于远处山川的处理,画家是以大写意的手法来处理,以色墨简单带过,取其神而落其形,设色逐渐变淡,树木也仅仅是点染几笔即可。另外在画面各种事物比例的处理上《千里江山图》已经突破了魏晋时期“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传统表现手法,将水面上舟船与水的比例调整适中,画面人物明显小于树木山川,近处船只比远处的大而清晰,符合基本的视觉心理审美习惯。另外画家还从平面构成角度深入分析了画面的过渡因素,例如跨过小桥绕过山岗来到村边、岸边,江岸边可见有渡船停泊或长桥相连,这些景致的相互呼应,从而将画面气脉连贯起来,穿越千山万水最终回到近岸的土坡,小路迂回曲折向画面纵深处的空间延伸,消失于无限深远的空间里,将平面构成因素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结语
  《千里江山图》在空间处理上堪称经典,画中各部分景物既可以相互独立欣赏,又可以连贯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画面。使观众的视线被画中的气势所引领游离往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在观众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对《千里江山图》的赏析,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现状,在大自然面前基本是一种顺应、亲和的姿态,即所谓的“天人合一”。这种感悟,是从作品的整体布局人手,通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融入到整个时代背景中而对作品的意境与文化内涵的领悟。
  总之,美术鉴赏是艺术教育中对审美价值最直接的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课程,除了理性的推断还需欣赏者积极地参与,运用自己独立的思维去分析作品所带给你的感受和审美价值,为进一步分析作品的制作技法提供基础性研究。
  注释:
  ①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版第636页
其他文献
在民富国强,全社会重视文化的年代,书画收藏和艺术品投资成为继房地产、股票之后的新兴投资行业。艺术品投资的回报率高,风险也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据说过去十年,所有被交易一次以上的艺术品的价格指数创造了约11%的年收益率,超过标准普尔500大盘股指数和其他绝大多数的资产类别,包括债券和日用品。对艺术品市场潜力的预测,也成为当代艺术市场理论中的一门显学,它与艺术批评一唱一和,成为推动当代艺术品价格不断
期刊
安祥  1960年10月出生于广西南宁。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为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级展览并获奖。多幅作品被台湾、香港地区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家美术机构收藏。
期刊
2013年9月29日,由广西文联、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百年独峰——纪念黄独峰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宁隆重召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咏梅,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韦守德,广西广电局局长彭钢,广西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赵如锋,广西文联副主席、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黄云龙,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谢麟和广西美术界的专家代表,以
期刊
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反复地将“黄金矩形”、“对数螺线”运用于其为数不多却幅幅经典的画作中,对他而言数学和科学的研究更令他沉迷,他更谦虚地自称为“业余画家”。达·芬奇让我们意识到艺术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艺术家与数学家的工作虽然看起来截然不同,但数学和艺术却是最为接近的,它们不过是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20世纪80年代,曼德尔布罗特集(图1)震撼出世,它的命名源于分形理论开创者、数学家——伯
期刊
当代诗人赵丽华解构桃花日:“白色的桃花,我看到很多,统统是粉色,开得又烂又俗。”有人说:“在这个价值崩溃的时代,被解构的又岂止于桃花,这个为情所困的世界,所有的植物,不是开得又黑又惨,就是又烂又俗。”因此说桃花的古典时代终结了。当我看到张见的《桃色》系列作品时,忽然意识到桃花的古典意向在当下复活了。  一、桃花的古典意向  桃花的古典意象绽放于古典之中,如《诗经》:“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期刊
线描也叫白描,它历经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文化发展的千秋万代,并将线的艺术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时到今日,线描依然保留着其重要的艺术地位。作画者赋意于笔,寄情于纸,用最单纯的线条将眼中之画凝练为胸中之画再勾勒谱写出手中之画,这是一个百感交集、思维情感相互转换的过程,是画家在享受生活、表达情感、创造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当今博采众长的艺术国度里,伴随着作画媒介的发展,艺术正在向多元化发展,钢笔
期刊
谈及水彩画,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形容是“酣畅淋漓”、“色彩绚烂”、“技法多样”等。杨永葳的水彩画作品别具一格,它们单纯、含蓄,没有华丽斑斓的色彩和张扬立异的技法,却能让人深思和沉静。广西艺术学院的雷务武教授说:“品味杨永葳的水彩画犹如在教堂里聆听合唱团合唱的那些祷告圣歌,你会在画中不断地得到一种充满敬意的精神享受。”  杨永葳生活在山川秀美、景色迷人的桂林,桂林是广西北部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拥
期刊
中国古代山水画曾一度以其严谨、高雅、工整与我们真切的生活发生了一定的差距,在严谨、工整的技法笔墨,甚至有点程式化的规律下,让人背负数千年的辉煌历史行进,这是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  在中国山水画的萌芽阶段,隋唐时期,比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李昭道的《游春图》。到中国绘画的鼎盛时期的宋代,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李成的《读碑窠石图》等,被历史流传下来的很多佳作中,很多都以其恢弘严谨的图式和内容震撼人心
期刊
贡布里希曾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由此,如果要认识或理解洪卫的作品,可能就不能不首先对设计师作一番彻底的了解和认识——实际上这也是时下一种流俗的观点,而这确有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洪卫,又名洪混混,湖南醴陵人,现为天天向上设计事务所创作总监、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会员、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客座副教授,设计作品获得四十多项国内外设计竞赛奖励,并被海内
期刊
冯磊,1985年生于山西省晋城市。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3年考取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方向研究生。现为晋城市书画院专职画家,晋城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