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但我在实践和探索中感到这样做矛盾重重,困难不少。
一、改革与积习的矛盾
“老师讲,学生听”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积习。学生从进小学起,就习惯于听老师讲,抄黑板,背笔记。现在要学生按一定的阅读要求自己去钻研课文,学生总觉得不是味道。不少同学走马观花浏览一遍课文之后,就觉得无事可做,眼巴巴地望着你,等你开口。问他们有什么不理解的,他们很少有问题提出来。如果你按预习思考题去问他们,他们又摇摇头,比较认真的同学也往往是一知半解。长期来他们没有自己动脑筋的习惯,现在一改革,他们觉得很难适应。
我们做过一次对比试验,在老师串讲《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后,把《赤壁之战》的译文印发给学生,并给一定的辅导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学,老师巡回答疑,讲析共同的难点。之后进行了一次测验,很明显,前者的各题及格率均大大高于后者。我问学生,他们喜欢哪一种教学方法,大多数喜欢老师讲,认为这样“听起来有味道,印象深,记得牢”。
二、备课与时间的矛盾
如果采用注入式教学,只要有一本教学参考资料,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就可以讲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现在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要研究教材,又要研究学生,考虑怎样启发他们的思维,怎样回答他们将会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站在学生方面的备课很费事,我常拿着笔对着书本发呆,每备一个教时都比原来多花几倍时间。叶圣陶先生说:“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读书自己改文章,并不是轻松的事,教师花的精力也许还要多得多。”事实正是如此。现在统编教材课文多,篇幅长,课时紧,每个教时都要花不少时间去准备;加上练习的次数普遍增加,批改的任务很重,语文教师特别忙。如果再这样改革,有时真感到力不从心。
三、预习与作业的矛盾
按一定要求预习课文,是自学的关键性环节。对高中生来说,字、词方面的疑难理应学生也能够在课前自行解决,课文的重点也最好在课前有过思考。但这往往是教师的奢望。我一直教高中理科班,实际情况是理科的作业已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语文的课外作业(包括课外习作)已落到第二位,预习只能屈居第三位了。有的家长关照子女:语文只要上课听听好了,作业没啥意思;而理科的作业不仅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而且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一次我在课上提出,学语文必须做到课前预习,并提了一条预习要求:读一遍,查词典弄清不太理解的词语,规定上课时做考试性检查,结果十二个词语全班平均错了一半。上学期,对新高一又作同样的检查,《荷塘月色》中“参差”、“脉脉”等词的读音,“弥望”、“斑驳”等词的解释(大部分课内有注释),查了一个小组,没有人全对的,有的十个词只对两三个。虽然不是太令人满意,但终归他们预习了,是个“良好的开端”,但到后来功课紧了,预习就根本落实不下去。有一次,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想,这种小说大家一定爱看,预习也只要求学生了解情节的梗概(事件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二天一检查,一半以上的同学没有看,我真有点儿火了,一问,原来在准备别的课的单元测验。我看他们作业负担这样重,心软了下来,鼓不起采取“强硬措施”的勇气。有时候课外无法预习,只好一上课就开讲。
四、重点与兴趣的矛盾
青少年生性好动,思想比较活跃,又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在自学过程中常常脱离教师的要求,教师感到很难掌握。初中教《蝉》时,我要学生在已有的说明文知识的基础上熟悉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说明的方法和顺序,然后三三两两地议论。自学不久,我发现有学生拿出圆规、三角尺来,还讨论得挺认真。我想,一定在做数学题目了,过去一看,原来对蝉的地穴的洞口有“一寸的口径”发生了疑问,邻桌的同学也受到影响,比比划划地争论起来(他们凭儿时捉知了经验,认为洞没有这么大);有的同学还一本正经地要我回答,原来提出的要求早被丢在一边。有些枝节问题提出来了,你不回答,学生心里搁着,注意力集中不到教学重点上来;回答,又离开了中心;再说很多问题提得古怪,很不容易回答。
五、自学与课时的矛盾
上面说过,现在长课文多,课时又偏紧,课堂上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教师串讲可以掌握进度,学生自学,教师就难以控制时间。你要他快读,他便走马看花;你要他细读,他便拖拖沓沓。特别有的阅读课,课外预习不落实,课内看一遍花十几分钟甚至半节课,这样,讨论、检查、小结的时间便不够了。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站起来磨磨蹭蹭的,搔了半天头皮才支支吾吾地说话。你要培养他的能力,不能丢开他,可时间实在花不起。有时候由于自学讨论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打乱了原来的计划,占了下篇课文的教学时间。
一般自学多采用“阅读课文—书面作业(或口头提问)—总结讲评”的顺序和方法,这样比教师讲授至少要多花一倍时间。无论是略读课,还是精读课,教时每次都得“透支”,时间哪里够用呢?
一、改革与积习的矛盾
“老师讲,学生听”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积习。学生从进小学起,就习惯于听老师讲,抄黑板,背笔记。现在要学生按一定的阅读要求自己去钻研课文,学生总觉得不是味道。不少同学走马观花浏览一遍课文之后,就觉得无事可做,眼巴巴地望着你,等你开口。问他们有什么不理解的,他们很少有问题提出来。如果你按预习思考题去问他们,他们又摇摇头,比较认真的同学也往往是一知半解。长期来他们没有自己动脑筋的习惯,现在一改革,他们觉得很难适应。
我们做过一次对比试验,在老师串讲《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后,把《赤壁之战》的译文印发给学生,并给一定的辅导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学,老师巡回答疑,讲析共同的难点。之后进行了一次测验,很明显,前者的各题及格率均大大高于后者。我问学生,他们喜欢哪一种教学方法,大多数喜欢老师讲,认为这样“听起来有味道,印象深,记得牢”。
二、备课与时间的矛盾
如果采用注入式教学,只要有一本教学参考资料,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就可以讲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现在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要研究教材,又要研究学生,考虑怎样启发他们的思维,怎样回答他们将会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站在学生方面的备课很费事,我常拿着笔对着书本发呆,每备一个教时都比原来多花几倍时间。叶圣陶先生说:“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读书自己改文章,并不是轻松的事,教师花的精力也许还要多得多。”事实正是如此。现在统编教材课文多,篇幅长,课时紧,每个教时都要花不少时间去准备;加上练习的次数普遍增加,批改的任务很重,语文教师特别忙。如果再这样改革,有时真感到力不从心。
三、预习与作业的矛盾
按一定要求预习课文,是自学的关键性环节。对高中生来说,字、词方面的疑难理应学生也能够在课前自行解决,课文的重点也最好在课前有过思考。但这往往是教师的奢望。我一直教高中理科班,实际情况是理科的作业已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语文的课外作业(包括课外习作)已落到第二位,预习只能屈居第三位了。有的家长关照子女:语文只要上课听听好了,作业没啥意思;而理科的作业不仅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而且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一次我在课上提出,学语文必须做到课前预习,并提了一条预习要求:读一遍,查词典弄清不太理解的词语,规定上课时做考试性检查,结果十二个词语全班平均错了一半。上学期,对新高一又作同样的检查,《荷塘月色》中“参差”、“脉脉”等词的读音,“弥望”、“斑驳”等词的解释(大部分课内有注释),查了一个小组,没有人全对的,有的十个词只对两三个。虽然不是太令人满意,但终归他们预习了,是个“良好的开端”,但到后来功课紧了,预习就根本落实不下去。有一次,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想,这种小说大家一定爱看,预习也只要求学生了解情节的梗概(事件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二天一检查,一半以上的同学没有看,我真有点儿火了,一问,原来在准备别的课的单元测验。我看他们作业负担这样重,心软了下来,鼓不起采取“强硬措施”的勇气。有时候课外无法预习,只好一上课就开讲。
四、重点与兴趣的矛盾
青少年生性好动,思想比较活跃,又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在自学过程中常常脱离教师的要求,教师感到很难掌握。初中教《蝉》时,我要学生在已有的说明文知识的基础上熟悉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说明的方法和顺序,然后三三两两地议论。自学不久,我发现有学生拿出圆规、三角尺来,还讨论得挺认真。我想,一定在做数学题目了,过去一看,原来对蝉的地穴的洞口有“一寸的口径”发生了疑问,邻桌的同学也受到影响,比比划划地争论起来(他们凭儿时捉知了经验,认为洞没有这么大);有的同学还一本正经地要我回答,原来提出的要求早被丢在一边。有些枝节问题提出来了,你不回答,学生心里搁着,注意力集中不到教学重点上来;回答,又离开了中心;再说很多问题提得古怪,很不容易回答。
五、自学与课时的矛盾
上面说过,现在长课文多,课时又偏紧,课堂上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教师串讲可以掌握进度,学生自学,教师就难以控制时间。你要他快读,他便走马看花;你要他细读,他便拖拖沓沓。特别有的阅读课,课外预习不落实,课内看一遍花十几分钟甚至半节课,这样,讨论、检查、小结的时间便不够了。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站起来磨磨蹭蹭的,搔了半天头皮才支支吾吾地说话。你要培养他的能力,不能丢开他,可时间实在花不起。有时候由于自学讨论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打乱了原来的计划,占了下篇课文的教学时间。
一般自学多采用“阅读课文—书面作业(或口头提问)—总结讲评”的顺序和方法,这样比教师讲授至少要多花一倍时间。无论是略读课,还是精读课,教时每次都得“透支”,时间哪里够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