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苏北”作为一个地名,污名化的历史始自19世纪上海话中对苏北移民的蔑称,而后在以《风景》为首的众多文学作品的描绘、强调下,苏北便成为了负面文化的符号。
【关键词】:苏北;污名;《风景》;上海话
1.引言
苏北地区作为江苏北部地区的总称,传统上指江苏省境内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泰州、扬州、宿迁、徐州、连云港等地。但是,自晚清以来,“苏北”或“苏北人”在上海或是江南地区被污名化(闻羽,2009),甚至成为了一种负面文化符号。从小说、散文、话剧甚至到海派清口都会有着直观的反映,比如,张曼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北国之春》、陆士谔的《十尾龟》、朱自清的《三松堂自序》、吴冠中的《水乡青草育童年》等。而有意识地将苏北人作为超越地域的负面形象来描写的就是方方的《风景》(邵建,2009)。那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苏北变成负面文化符号的呢?Malinowski(1923)认为我们理解词或句子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本文将从历史和文学,社会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探讨“苏北”污名化的原因。
2.何为“苏北人”?
苏北作为一个地名,有地理区划和文化界定之分。
蔡亮(2006)在《近代闸北的苏北人(1900-1949)》中对苏北进行了地理区划:“提及苏北(或江北),歷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上讲,苏北包括江苏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狭义上讲,则指的是江苏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及北岸周边的地带,泛指今江苏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南部一带。”
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历史学者韩起澜(2004)在《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中则对苏北进行了文化界定,“苏北并不是一种有着明确划界的行政建构。它既不是省份也不是县,它是一个不存在始终如一定义的地区”(韩起澜,2004:19)。“苏北人这个概念由于源于移民格局,因而实际先于有地名曰苏北之信念而存在。苏北人极有可能是一种标签,用以描述江南和上海的移民人口。一旦苏北人作为一个集团而存在,苏北作为一个地方的理念便产生出来,以界定他们的原籍”(韩起澜,2004:31)。
“苏北”一词的情景语境
波兰的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ski(1923)提出了“情景语境”的概念,即,我们在理解词或句子时,要考虑到其存在的外部环境,这种外部环境包括两种,一种是交际过程中诸如时间、地点等具体的情境语境,另一种是积淀在深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苏北的情境语境又是什么样的呢?
2.1上海的蘇北人
苏北被污名化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上海话里的苏北人,十九世纪的上海开始成为中国的大工商业城市,而上海的企业家、商人以及劳工主要来自于三个地方:广东、江南、和苏北。而这三个地区的移民也组成了当时上海分化严重的两个阶级:广州和江南人组成上等阶层,苏北人组成下等阶层,苏北人在当时的上海话中也变成了粗野、贫困的代名词(Honing,1990)。
十九世纪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后,外地人开始大量涌入,而因为清朝末年、民国时期苏北地区战乱、洪灾、饥荒的不断发生,更多的苏北人便移民到上海。“到解放初,统计人口时,苏北人就占上海总人口的45%”(何金梅,1999)。而最初来到上海的苏北人,由于大多是逃难的农民,没有根基,没有技术和文化,也只能从事码头搬运,清洁垃圾和粪便的苦力活,苏北人也变成了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他们的身份用“准无产阶级”一词形容最恰当,而上海本地或江南人则往往从事一些社会声望比较高的职位和工作,例如政府公务员、工厂里的高级技师、商业管理人员等等。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苏北人在江南人眼里变成一个嘲讽、轻蔑、甚至歧视的群体。
久而久之,这些来自长江以北地区的移民便被贴上了“苏北人”或“江北人”的标签,成为一种固化、刻板的印象或是偏见。一旦被贴上标签,“苏北人”或“江北人”便和无知、低劣、落后的负面意义联系在一起,也开始了对上海苏北人持续一个多世纪的不公正对待并在江南地区蔓延开来。
2.2文学作品中“苏北人”形象的塑造
上海的繁华在作家笔下栩栩如生,如南京路、百乐门、外滩等等。但是,伴随繁华的还有另一个贫穷的世界和一群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苏北人。 “同是江浙地区,江北人就要被列入‘另册’”(张曼菱,2006)。“……大学报到时,我在籍贯栏里,写上大大的江苏盐城几个字。我虽说一次也没有去过那里,但那里贫瘠的土地养活了我的父母,祖父母,我的祖先……”(程乃珊,1984)。而在众多对苏北人有着相关描述的文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方方的《风景》,因为它有意识地将苏北人而且还是上海以外的苏北人写成了反面人物,这说明苏北人已经沦为超出地域界限的负面文化符号、成为文化意义上通用替罪羊。
和《风景》的主人公七哥一样,出身于苏北乡下的田水生也来自于社会底层。两位难兄难弟都能平步青云,七哥靠的是高官岳父而一夜之间成为团省委的干部,而田水生则是靠文笔和心计。文采飞扬的苏北佬田水生通过新闻报道吹捧公社书记而被推荐上了北京大学,因为早早便入了党,苏北佬自然而然地便成了班上党支部的宣传委员。除了溜须拍马,田水生还会演戏作秀。他炮制了自己才貌双全而又对追求她的千金们无动于衷,却对濒临死亡的女清洁工不离不弃的感人事迹,而迅速走红,成为道德模范。当七哥识破了他的假面目,他又大秀演技,通过对七哥进行“忆苦思甜”“痛诉血泪史”的诱导,将本来善良的七哥毒害成一个小人。后来七哥能为了权力和地位,抛弃美丽的未婚妻,转而追求早已丧失生育能力并且青春不在的高干千金,自然和七哥的金玉良言不无关系。虽然田水生在小说中出场不多,但却对主人公七哥的人生观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是“苏北佬”田水生间接导致了七哥的薄情寡义、野心勃勃。
作者在构思天水生这个人物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一方面设计出田水生这么文雅而又秀气的名字,另一方面,在称呼田水生时,自始自终都是用“苏北佬”。“佬”显然是一个蔑称,而小说反复强调苏北佬,让读者记住其种种丑态的同时,更是记住了苏北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3.结语
苏北污名化的现象来源于19世纪中叶以后上海本地人或者江南富庶移民对苏北移民的蔑称,而后在以《风景》为首的众多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的描述和强调下,苏北便成为了超脱地域界限的负面文化符号、成为了文化意义上通用的替罪羊。
参考文献:
Honing, E. 张仁善(译),1990,江南人何以对苏北人抱有偏见?——民国时期苏北人在上海[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6):41-45。
Malinowski, M. 1923.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A]. In Ogden, C.K. & Richards, I.A.(e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C]. London: Routledge: 451-510.
蔡亮,2006,《近代闸北的苏北人(1900-1949)》[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7-28。
陈中亚,应廷甲,许志远等,1983,关于歧视苏北人情况的调查,《社会》(4):23-26。
程乃珊,1984,穷街[J],《小说家》(2):25。
韩起澜,2004,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何金梅,1999,“苏北人”——上海地方文化的一个问题[J].《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1):38-39。
邵建,2009,1949年以来上海苏北人歧视的消解[J],《史林》(6):33-40。
闻羽,2009,从社会心理探析近代上海苏北人的污名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曼菱,2006,《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张曼菱小说集·北国之春》[M],陕西:陕西大学出版社:139。
【摘要】:“苏北”作为一个地名,污名化的历史始自19世纪上海话中对苏北移民的蔑称,而后在以《风景》为首的众多文学作品的描绘、强调下,苏北便成为了负面文化的符号。
【关键词】:苏北;污名;《风景》;上海话
1.引言
苏北地区作为江苏北部地区的总称,传统上指江苏省境内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泰州、扬州、宿迁、徐州、连云港等地。但是,自晚清以来,“苏北”或“苏北人”在上海或是江南地区被污名化(闻羽,2009),甚至成为了一种负面文化符号。从小说、散文、话剧甚至到海派清口都会有着直观的反映,比如,张曼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北国之春》、陆士谔的《十尾龟》、朱自清的《三松堂自序》、吴冠中的《水乡青草育童年》等。而有意识地将苏北人作为超越地域的负面形象来描写的就是方方的《风景》(邵建,2009)。那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苏北变成负面文化符号的呢?Malinowski(1923)认为我们理解词或句子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本文将从历史和文学,社会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探讨“苏北”污名化的原因。
2.何为“苏北人”?
苏北作为一个地名,有地理区划和文化界定之分。
蔡亮(2006)在《近代闸北的苏北人(1900-1949)》中对苏北进行了地理区划:“提及苏北(或江北),歷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上讲,苏北包括江苏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狭义上讲,则指的是江苏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及北岸周边的地带,泛指今江苏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南部一带。”
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历史学者韩起澜(2004)在《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中则对苏北进行了文化界定,“苏北并不是一种有着明确划界的行政建构。它既不是省份也不是县,它是一个不存在始终如一定义的地区”(韩起澜,2004:19)。“苏北人这个概念由于源于移民格局,因而实际先于有地名曰苏北之信念而存在。苏北人极有可能是一种标签,用以描述江南和上海的移民人口。一旦苏北人作为一个集团而存在,苏北作为一个地方的理念便产生出来,以界定他们的原籍”(韩起澜,2004:31)。
“苏北”一词的情景语境
波兰的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ski(1923)提出了“情景语境”的概念,即,我们在理解词或句子时,要考虑到其存在的外部环境,这种外部环境包括两种,一种是交际过程中诸如时间、地点等具体的情境语境,另一种是积淀在深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苏北的情境语境又是什么样的呢?
2.1上海的蘇北人
苏北被污名化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上海话里的苏北人,十九世纪的上海开始成为中国的大工商业城市,而上海的企业家、商人以及劳工主要来自于三个地方:广东、江南、和苏北。而这三个地区的移民也组成了当时上海分化严重的两个阶级:广州和江南人组成上等阶层,苏北人组成下等阶层,苏北人在当时的上海话中也变成了粗野、贫困的代名词(Honing,1990)。
十九世纪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后,外地人开始大量涌入,而因为清朝末年、民国时期苏北地区战乱、洪灾、饥荒的不断发生,更多的苏北人便移民到上海。“到解放初,统计人口时,苏北人就占上海总人口的45%”(何金梅,1999)。而最初来到上海的苏北人,由于大多是逃难的农民,没有根基,没有技术和文化,也只能从事码头搬运,清洁垃圾和粪便的苦力活,苏北人也变成了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他们的身份用“准无产阶级”一词形容最恰当,而上海本地或江南人则往往从事一些社会声望比较高的职位和工作,例如政府公务员、工厂里的高级技师、商业管理人员等等。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苏北人在江南人眼里变成一个嘲讽、轻蔑、甚至歧视的群体。
久而久之,这些来自长江以北地区的移民便被贴上了“苏北人”或“江北人”的标签,成为一种固化、刻板的印象或是偏见。一旦被贴上标签,“苏北人”或“江北人”便和无知、低劣、落后的负面意义联系在一起,也开始了对上海苏北人持续一个多世纪的不公正对待并在江南地区蔓延开来。
2.2文学作品中“苏北人”形象的塑造
上海的繁华在作家笔下栩栩如生,如南京路、百乐门、外滩等等。但是,伴随繁华的还有另一个贫穷的世界和一群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苏北人。 “同是江浙地区,江北人就要被列入‘另册’”(张曼菱,2006)。“……大学报到时,我在籍贯栏里,写上大大的江苏盐城几个字。我虽说一次也没有去过那里,但那里贫瘠的土地养活了我的父母,祖父母,我的祖先……”(程乃珊,1984)。而在众多对苏北人有着相关描述的文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方方的《风景》,因为它有意识地将苏北人而且还是上海以外的苏北人写成了反面人物,这说明苏北人已经沦为超出地域界限的负面文化符号、成为文化意义上通用替罪羊。
和《风景》的主人公七哥一样,出身于苏北乡下的田水生也来自于社会底层。两位难兄难弟都能平步青云,七哥靠的是高官岳父而一夜之间成为团省委的干部,而田水生则是靠文笔和心计。文采飞扬的苏北佬田水生通过新闻报道吹捧公社书记而被推荐上了北京大学,因为早早便入了党,苏北佬自然而然地便成了班上党支部的宣传委员。除了溜须拍马,田水生还会演戏作秀。他炮制了自己才貌双全而又对追求她的千金们无动于衷,却对濒临死亡的女清洁工不离不弃的感人事迹,而迅速走红,成为道德模范。当七哥识破了他的假面目,他又大秀演技,通过对七哥进行“忆苦思甜”“痛诉血泪史”的诱导,将本来善良的七哥毒害成一个小人。后来七哥能为了权力和地位,抛弃美丽的未婚妻,转而追求早已丧失生育能力并且青春不在的高干千金,自然和七哥的金玉良言不无关系。虽然田水生在小说中出场不多,但却对主人公七哥的人生观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是“苏北佬”田水生间接导致了七哥的薄情寡义、野心勃勃。
作者在构思天水生这个人物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一方面设计出田水生这么文雅而又秀气的名字,另一方面,在称呼田水生时,自始自终都是用“苏北佬”。“佬”显然是一个蔑称,而小说反复强调苏北佬,让读者记住其种种丑态的同时,更是记住了苏北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3.结语
苏北污名化的现象来源于19世纪中叶以后上海本地人或者江南富庶移民对苏北移民的蔑称,而后在以《风景》为首的众多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的描述和强调下,苏北便成为了超脱地域界限的负面文化符号、成为了文化意义上通用的替罪羊。
参考文献:
Honing, E. 张仁善(译),1990,江南人何以对苏北人抱有偏见?——民国时期苏北人在上海[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6):41-45。
Malinowski, M. 1923.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A]. In Ogden, C.K. & Richards, I.A.(e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C]. London: Routledge: 451-510.
蔡亮,2006,《近代闸北的苏北人(1900-1949)》[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7-28。
陈中亚,应廷甲,许志远等,1983,关于歧视苏北人情况的调查,《社会》(4):23-26。
程乃珊,1984,穷街[J],《小说家》(2):25。
韩起澜,2004,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何金梅,1999,“苏北人”——上海地方文化的一个问题[J].《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1):38-39。
邵建,2009,1949年以来上海苏北人歧视的消解[J],《史林》(6):33-40。
闻羽,2009,从社会心理探析近代上海苏北人的污名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曼菱,2006,《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张曼菱小说集·北国之春》[M],陕西:陕西大学出版社: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