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很多课堂依然是围绕讲授课文来设计教学过程,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何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当真正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鼓励质疑 激发学生探究欲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贵有疑,有“疑”就是对事物探究而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创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主动质疑,积极探究,拓展思维,增长智慧。
一位教师教学《蝙蝠与雷达》一文,运用多媒体演示了科学家们关于蝙蝠进行的三次实验。有的学生很好奇地问:“奇怪,动物长眼睛是用来认路的,而蝙蝠却不用眼睛认路,那么它的眼睛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教师说:“你提出的问题很值得讨论。蝙蝠的眼睛究竟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老师也难以解答。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巧妙地激发学生们讨论探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位教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学生自学完课文后提出一个问题:“邱少云有没有必要在大火中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就此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们仔细阅读课文,认真分析讨论,梳理出了课文内容的有关要点:背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邱少云牺牲的意义);环境——敌人居高临下,部队隐蔽在敌人近前,一旦暴露目标,就会造成重大损失(邱少云作出牺牲的必要性);行动——烈火烧身,纹丝不动(邱少云牺牲得壮烈、崇高)。这样由问题引导学生们认真读书,不仅使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挑起争论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生喜欢争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争论,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明辨是非曲直,探求真知灼见,引发创新思维。 一位教师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时,问学生:“既有机器声,怎么又说很静,矛盾吗?”列举了三种答案:1,不矛盾,静中有声;2,矛盾,有声就不能说静;3,把课文中“隆隆的机器声”改为“细微声”更确切。就此,引导学生们探究问题的答案,讲明自己的理由,引发了学生们的争辩。教师认为三种答案均不妥,并陈述了自己的理由,使学生心智顿开。学生甲:“这是由描写所能听到的细微声音,来突出环境的幽静。”学生乙:“轰隆隆的机器声能说是细微声吗?”学生丙领悟:“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机器声也显得细微了,就像是夏天的夜晚很静,只听到青蛙的呱呱叫声一样。”这场争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又如,一位教师教学课文《三味书屋》,提出了一个问题:“鲁迅该不该在桌上刻一个‘早’字?”这样就引发了学生们争论。学生们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在书桌上刻字是不爱护公共财产的表现;一种认为在书桌刻个“早”字,是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认真阅读课文,通过争论统一认识:鲁迅先生在书桌上刻个“早”字,是把它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不断进取,做到“时时早,事事早”。这个“早”字,激励他创作了光辉的作品,为世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这样的争辩,使学生澄清了认识,求得了真知。
三、求异探索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读者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求异探索,让学生思维“出新”。教师作为组织者从旁指点,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求异探索,进行创新思维。
如一位教师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问学生:“同学们对课文结尾有什么不同意见?”一位学生提出:“课文用‘狼恶狠狠地扑向小羊’一句结尾,让人害怕;咱们想个办法让小羊逃走,好吗?”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们挑战作者:“请大家想个办法帮助小羊!”一个个富有童趣的结尾应运而生。“这时,小羊巧妙地闪在一边,赶忙说:‘狼大哥,我家里有好多你爱吃的东西。你等一会儿,我拿给你吃。’狼得意洋洋:‘好吧,你快去快回,我饿得发疯了。’好久不见小羊来,贪吃的狼才知道自己中计了,灰溜溜地走了。”学生不惟书、不惟上,才会标新立异,有所创见。
创造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读中仿创、学中试创、课外独创,增长创新能力。如一位教师执教《观潮》一文,问学生:“你们谁愿意当导游,带老师去钱塘江旅游?”学生以“导游”身份,向大家介绍钱塘江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壮观场景,并为钱塘江作广告:“钱塘江大潮天下一绝,请你们回去以后告诉你们的亲人及朋友,明年8月18日去钱塘江看大潮,不看遗憾终生。”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创新思维,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
(责编 李景和)
一、鼓励质疑 激发学生探究欲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贵有疑,有“疑”就是对事物探究而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创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主动质疑,积极探究,拓展思维,增长智慧。
一位教师教学《蝙蝠与雷达》一文,运用多媒体演示了科学家们关于蝙蝠进行的三次实验。有的学生很好奇地问:“奇怪,动物长眼睛是用来认路的,而蝙蝠却不用眼睛认路,那么它的眼睛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教师说:“你提出的问题很值得讨论。蝙蝠的眼睛究竟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老师也难以解答。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巧妙地激发学生们讨论探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位教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学生自学完课文后提出一个问题:“邱少云有没有必要在大火中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就此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们仔细阅读课文,认真分析讨论,梳理出了课文内容的有关要点:背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邱少云牺牲的意义);环境——敌人居高临下,部队隐蔽在敌人近前,一旦暴露目标,就会造成重大损失(邱少云作出牺牲的必要性);行动——烈火烧身,纹丝不动(邱少云牺牲得壮烈、崇高)。这样由问题引导学生们认真读书,不仅使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挑起争论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生喜欢争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争论,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明辨是非曲直,探求真知灼见,引发创新思维。 一位教师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时,问学生:“既有机器声,怎么又说很静,矛盾吗?”列举了三种答案:1,不矛盾,静中有声;2,矛盾,有声就不能说静;3,把课文中“隆隆的机器声”改为“细微声”更确切。就此,引导学生们探究问题的答案,讲明自己的理由,引发了学生们的争辩。教师认为三种答案均不妥,并陈述了自己的理由,使学生心智顿开。学生甲:“这是由描写所能听到的细微声音,来突出环境的幽静。”学生乙:“轰隆隆的机器声能说是细微声吗?”学生丙领悟:“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机器声也显得细微了,就像是夏天的夜晚很静,只听到青蛙的呱呱叫声一样。”这场争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又如,一位教师教学课文《三味书屋》,提出了一个问题:“鲁迅该不该在桌上刻一个‘早’字?”这样就引发了学生们争论。学生们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在书桌上刻字是不爱护公共财产的表现;一种认为在书桌刻个“早”字,是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认真阅读课文,通过争论统一认识:鲁迅先生在书桌上刻个“早”字,是把它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不断进取,做到“时时早,事事早”。这个“早”字,激励他创作了光辉的作品,为世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这样的争辩,使学生澄清了认识,求得了真知。
三、求异探索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读者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求异探索,让学生思维“出新”。教师作为组织者从旁指点,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求异探索,进行创新思维。
如一位教师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问学生:“同学们对课文结尾有什么不同意见?”一位学生提出:“课文用‘狼恶狠狠地扑向小羊’一句结尾,让人害怕;咱们想个办法让小羊逃走,好吗?”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们挑战作者:“请大家想个办法帮助小羊!”一个个富有童趣的结尾应运而生。“这时,小羊巧妙地闪在一边,赶忙说:‘狼大哥,我家里有好多你爱吃的东西。你等一会儿,我拿给你吃。’狼得意洋洋:‘好吧,你快去快回,我饿得发疯了。’好久不见小羊来,贪吃的狼才知道自己中计了,灰溜溜地走了。”学生不惟书、不惟上,才会标新立异,有所创见。
创造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读中仿创、学中试创、课外独创,增长创新能力。如一位教师执教《观潮》一文,问学生:“你们谁愿意当导游,带老师去钱塘江旅游?”学生以“导游”身份,向大家介绍钱塘江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壮观场景,并为钱塘江作广告:“钱塘江大潮天下一绝,请你们回去以后告诉你们的亲人及朋友,明年8月18日去钱塘江看大潮,不看遗憾终生。”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创新思维,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
(责编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