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再存在老师居高临下的局面,老师一言堂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已被改变。平等是课堂上和谐氛围产生的前提,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保障,是老师观念转变的一个标志。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宽松的教学方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师生对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呢?
一、营造民主的语文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着引导作用,教师要处于“平等中的首席”,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把知识的权威转入到对话的情景中,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内在阅读体验,创设出一种平等的心灵交往的话语空间。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要得到落实,那么就应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扬“善讲,善问”是容易的,而真正蹲下来看学生那些奇谈怪论却是不容易的。学生受知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有一些奇思怪想,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善待这些有怪想法的学生,努力营造一种言者无过,善言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学生在评价鲁达的个性时,一同学提出:鲁达虽勇,但把人置于死地,太没有分寸。我静静地听完她的陈说,然后顺势把这个问题扔给了学生,学生有赞同有反对,这时我就即时出示了“鲁达智斗泼皮”的文章,与课文对比后学生恍然大悟:郑屠该打!鲁达下手绝有分寸。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如我们面对这位学生出其不意的想法视而不见或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学生的思维还会这样活跃吗?
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岳阳楼记》先写“……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说的是“览物之情必异”。接着写“感极而悲者”和“喜洋洋者两种览物之情。下文说:“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据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中所写的“感极而悲者”和“喜洋洋者”两种人的思想感情究竟是否相同?提出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弄清这两种人是形异实同的。从而体会文章通过比较,突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品格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抱负。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名篇,设计了以下这些问题:(1)为什么菲利普夫妇不愿意揭开谎言?(2)一家人衣冠楚楚地外出散步说明什么?(3)对高贵生活的向往是一种虚荣吗?一篇好的作品不仅有现实意义,也有其审美意义。于勒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与其说他们是在等待于勒,不如说他们在等待幸福的生活。这几个问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思维,从在轻松的氛围下展开师生对话,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三、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
几个人在一起聊天时,不会觉得没有话说,大家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从各自的角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谈自己的某个看法,也可以就别人的观点材料进行辩论,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发散的。也正由于没有什么限制,所以大家感觉很轻松,参与的积极性也高。如果说问题的指向是明确的,答案是唯一的话,那么话题的指向则是开放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这种答案没有正误之别,只有深浅之分,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能有话可说。这就避免了学生因害怕答案而不愿参与对话的弊病。学生消除了心头的紧张感,参与对话的欲望就大。学生只要参与进来,用心去倾听文本,也就会逐步发现自己,树立自信,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以话题作牵引,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兴趣就浓,课堂的气氛就热烈,思维也就更活跃。同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来与文本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阅读是人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开放的话题正体现了语文课标的这一精神。师生对话决不是单纯的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它要求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提供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去探索,求得共识。如《杨修之死》一课,并没有按照分析人物性格的一般程式来教课文,而是设计了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杨修是不是非死不可?学生在讨论中,教师又适时引导,让学生围绕“曹操作为一个统治这,是需要人才的,他能不能不杀杨修呢?”和“杨修既然聪明过人,他能不能避免被杀呢?”两个问题深入品析人物形象。这还不够,老师又请同学设想:依你看来,曹操和杨修应当怎样相处,才能使得一个能得到一位难得的人才,而另一个则可避免被杀的厄运呢?学生纷纷为他们出谋划策。此时教师再轻轻一点: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像你们说的那样相处呢?同学醒悟过来:以他们的性格是不可能这样相处的,杨修之死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设计力避作品分析的思路,问题的提出切合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思考过程也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越读越有味。
四、善于倾听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李政涛先生说:“教育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开花朵,凝结果实。”可见,教师倾听学生是何等重要!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作出决策。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再存在老师居高临下的局面,老师一言堂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已被改变。平等是课堂上和谐氛围产生的前提,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保障,是老师观念转变的一个标志。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宽松的教学方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师生对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呢?
一、营造民主的语文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着引导作用,教师要处于“平等中的首席”,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把知识的权威转入到对话的情景中,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内在阅读体验,创设出一种平等的心灵交往的话语空间。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要得到落实,那么就应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扬“善讲,善问”是容易的,而真正蹲下来看学生那些奇谈怪论却是不容易的。学生受知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有一些奇思怪想,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善待这些有怪想法的学生,努力营造一种言者无过,善言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学生在评价鲁达的个性时,一同学提出:鲁达虽勇,但把人置于死地,太没有分寸。我静静地听完她的陈说,然后顺势把这个问题扔给了学生,学生有赞同有反对,这时我就即时出示了“鲁达智斗泼皮”的文章,与课文对比后学生恍然大悟:郑屠该打!鲁达下手绝有分寸。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如我们面对这位学生出其不意的想法视而不见或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学生的思维还会这样活跃吗?
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岳阳楼记》先写“……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说的是“览物之情必异”。接着写“感极而悲者”和“喜洋洋者两种览物之情。下文说:“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据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中所写的“感极而悲者”和“喜洋洋者”两种人的思想感情究竟是否相同?提出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弄清这两种人是形异实同的。从而体会文章通过比较,突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品格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抱负。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名篇,设计了以下这些问题:(1)为什么菲利普夫妇不愿意揭开谎言?(2)一家人衣冠楚楚地外出散步说明什么?(3)对高贵生活的向往是一种虚荣吗?一篇好的作品不仅有现实意义,也有其审美意义。于勒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与其说他们是在等待于勒,不如说他们在等待幸福的生活。这几个问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思维,从在轻松的氛围下展开师生对话,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三、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
几个人在一起聊天时,不会觉得没有话说,大家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从各自的角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谈自己的某个看法,也可以就别人的观点材料进行辩论,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发散的。也正由于没有什么限制,所以大家感觉很轻松,参与的积极性也高。如果说问题的指向是明确的,答案是唯一的话,那么话题的指向则是开放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这种答案没有正误之别,只有深浅之分,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能有话可说。这就避免了学生因害怕答案而不愿参与对话的弊病。学生消除了心头的紧张感,参与对话的欲望就大。学生只要参与进来,用心去倾听文本,也就会逐步发现自己,树立自信,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以话题作牵引,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兴趣就浓,课堂的气氛就热烈,思维也就更活跃。同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来与文本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阅读是人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开放的话题正体现了语文课标的这一精神。师生对话决不是单纯的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它要求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提供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去探索,求得共识。如《杨修之死》一课,并没有按照分析人物性格的一般程式来教课文,而是设计了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杨修是不是非死不可?学生在讨论中,教师又适时引导,让学生围绕“曹操作为一个统治这,是需要人才的,他能不能不杀杨修呢?”和“杨修既然聪明过人,他能不能避免被杀呢?”两个问题深入品析人物形象。这还不够,老师又请同学设想:依你看来,曹操和杨修应当怎样相处,才能使得一个能得到一位难得的人才,而另一个则可避免被杀的厄运呢?学生纷纷为他们出谋划策。此时教师再轻轻一点: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像你们说的那样相处呢?同学醒悟过来:以他们的性格是不可能这样相处的,杨修之死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设计力避作品分析的思路,问题的提出切合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思考过程也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越读越有味。
四、善于倾听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李政涛先生说:“教育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开花朵,凝结果实。”可见,教师倾听学生是何等重要!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