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一的知识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进步需要,越是具有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素养的人才越受欢迎。因此,为同步增强初中生的地理素養以及自主探究能力、以便提高其在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初中地理教师应设计新型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发展他们自主探究知识”的要求。由此出发,以培养更加符合新课标要求和更加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学生为目标,初中地理教师有必要对当前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明确自主探究教学的价值,进而不断寻找更加合适的自主探究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探究;思维性课堂;构建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224
引言
对于初中地理来说,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直接向学生阐述教材上的理论结果,不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依赖于教师的课堂问题,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在此情况下,初中地理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综合地理思维,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思考的机会,通过多个方面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增强地理涵养,开拓思维。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并让学生以传统的记忆方式进行学习,最终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思维惰性。针对此情况,教师在构建探究性和思维性课堂时,应当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根据某些具有探究价值的课堂问题进行思考,推动学生形成勤于思考、勤于探究的思想意识。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勇敢地质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为了实现综合教学,教师可以将生活现象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例如,在讲解《我们身边的地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引入课堂,设计“现代生活中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试阐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地理与出行的联系”。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阐述当地的饮食习惯和穿着习惯,然后展示不同地区的食物与服饰的图片,设计“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以及服饰文化有什么差异”的问题,推动学生思考“地理与饮食、服饰的联系”。
二、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习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导学案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挥导学案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将设计好的探究活动展现在导学案中,然后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来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自主探究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河流》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设计导学案,帮助学生确定“能够区别内流区和外流区”“认识中国河流分布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等探究学习的目标。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如结合教材中的“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的地图内容,设计“在地图中找到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分析我国外流区面积与内流区面积的大小关系”等探究任务。再如,结合教材中的其他材料和地图,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探究我国河流的流量、流向与气候、地形地势之间的关系”等探究任务。在正式开展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展开自主探究。这样,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展开探究,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节奏。
三、自主探究,培养思考习惯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知识学习和探究的主人。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结合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实际,给学生一些启发性的建议,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而对于地理知识的探究来说,其核心内容是探究任务,这也直接关乎探究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通常来说,简单的探究内容意义不大,而复杂的探究内容又会给学生以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教师应以目前地理教材的相关内容为依据,设计出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探究问题,如此,可以使学生既不会因为问题难度过大而产生退缩心理,也不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丧失探究兴趣。同时,作为团队合作模式的另一种类型,自主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一些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意识不强。自主合作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而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反映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设置任务的模式,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使每个组别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目标明确自主探究的方向。教师可以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任务,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从而增强每个层面的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的勇气和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主探究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构建自主探究教学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尊重,他们参与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能够实现大幅提高。如此,整体教学效率都可以随着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而提高,进而促进整个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科.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智力,2020(21):151-152.
[2]陈海霞.试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36.
[3]赵燕琼.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21-222.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探究;思维性课堂;构建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224
引言
对于初中地理来说,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直接向学生阐述教材上的理论结果,不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依赖于教师的课堂问题,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在此情况下,初中地理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综合地理思维,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思考的机会,通过多个方面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增强地理涵养,开拓思维。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并让学生以传统的记忆方式进行学习,最终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思维惰性。针对此情况,教师在构建探究性和思维性课堂时,应当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根据某些具有探究价值的课堂问题进行思考,推动学生形成勤于思考、勤于探究的思想意识。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勇敢地质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为了实现综合教学,教师可以将生活现象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例如,在讲解《我们身边的地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引入课堂,设计“现代生活中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试阐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地理与出行的联系”。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阐述当地的饮食习惯和穿着习惯,然后展示不同地区的食物与服饰的图片,设计“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以及服饰文化有什么差异”的问题,推动学生思考“地理与饮食、服饰的联系”。
二、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习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导学案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挥导学案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将设计好的探究活动展现在导学案中,然后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来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自主探究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河流》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设计导学案,帮助学生确定“能够区别内流区和外流区”“认识中国河流分布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等探究学习的目标。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如结合教材中的“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的地图内容,设计“在地图中找到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分析我国外流区面积与内流区面积的大小关系”等探究任务。再如,结合教材中的其他材料和地图,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探究我国河流的流量、流向与气候、地形地势之间的关系”等探究任务。在正式开展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展开自主探究。这样,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展开探究,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节奏。
三、自主探究,培养思考习惯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知识学习和探究的主人。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结合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实际,给学生一些启发性的建议,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而对于地理知识的探究来说,其核心内容是探究任务,这也直接关乎探究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通常来说,简单的探究内容意义不大,而复杂的探究内容又会给学生以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教师应以目前地理教材的相关内容为依据,设计出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探究问题,如此,可以使学生既不会因为问题难度过大而产生退缩心理,也不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丧失探究兴趣。同时,作为团队合作模式的另一种类型,自主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一些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意识不强。自主合作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而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反映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设置任务的模式,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使每个组别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目标明确自主探究的方向。教师可以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任务,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从而增强每个层面的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的勇气和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主探究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构建自主探究教学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尊重,他们参与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能够实现大幅提高。如此,整体教学效率都可以随着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而提高,进而促进整个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科.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智力,2020(21):151-152.
[2]陈海霞.试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36.
[3]赵燕琼.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