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肺气肿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肺气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在临床效果以及通气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肺气肿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肺气肿;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20-02肺气肿主要是由于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终末细支气管远端位置出现充气以及过度膨胀等情况,造成肺组织弹性出现减退等现象,增大肺容积[1]。呼吸系统疾病中肺气肿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就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继续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肺气肿患者,其中男38例,女42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5.3±8.25)岁。其中59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疾病,21例患者并发支气管哮喘疾病。本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均通过心电图、胸部X线、药敏、痰细菌培养、痰涂片、血常规等进行检查,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体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结果,均与肺气肿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互相符合。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并发症、临床检查指标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具有比较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呼吸科疾病相关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心理护理措施因为护理人员与肺气肿患者有着较多的接触,较为密切的关系,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心理情绪与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要想促进医护人员的心理情绪从根本上得到变化,护理人员则应该确保言行举止处于良好的状态内。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向患者展示最佳的形象,确保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以及信赖感,对医院治疗活动全面信任。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心理上负面情绪进行严密关注,同时有效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将患者出现不安、恐惧等情绪的原因进行了解,将康复计划进行制定,同时全面实施,确保患者疾病战胜的信心得到增强。
1.2.2饮食护理由于肺气肿患者在呼吸上有着较重的负荷,有着较多的能量消耗。倘若患者能够食用食物,则应该合理的给予较高维生素、较高热量、优质蛋白等方面的食物,如患者无法进食,那么则通过胃管鼻饲以及静脉输入等给予营养较高的食物,确保患者机体内需要的热量与营养得到保障。禁止患者食用具有刺激性、辛辣、油煎等食物,防止患者发生腹部不适、腹胀、便秘不良反应对呼吸存在影响。如患者需要,则将血蛋白血浆制品通过静脉滴注给予。倘若患者有着较为严重的病情,那么在食用食物之前与之后均应该有着3-5min的吸氧。
1.2.3吸氧护理措施由于肺气肿患者治疗过程中通气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患者常常会发生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倘若患者不能将痰液自行咳出,那么患者家属则应该通过每隔一段时间给予患者拍背处理的方式,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给通畅的呼吸道提供保障,对于吸入氧气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患者在持续给氧时应该以低流量、低浓度等方式,将低氧血症有效缓解,防止有着给氧不合理的方式造成低氧程度明显加重。
1.2.4呼吸道護理措施由于肺气肿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采取半卧位的体位进行休息。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者排出痰液。如患者处于无力排痰的情况,那么则应该采用拍背等措施给予帮助。如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则要采用吸引器辅助吸痰,有着较为粘稠痰液的患者,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将痰液稀释,对排出痰液有一定的帮助。
1.3临床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分别通过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通气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比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原理本组患者的数据均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以通过(χ±s)表示计数资料,两组数据间的对比的均通过t进行检验,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以P<0.05表示。2结果
观察组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在临床效果以及通气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上对于肺气肿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因没有明确,通常是因为不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详细的将可能会造成肺气肿并发的因素告知患者,同时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并且确保病房内的湿度以及温度属于合适的状态内,给空气的流通性提供保障,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减轻有一定帮助。由于肺气肿疾病会造成患者呼吸肌出现疲劳、活动度逐渐下降、膈肌位置下移、肺泡通气量逐渐降低,因此,应该重视做好呼吸运动锻炼的工作,能够促进肺泡通气量提高、膈肌移动度加大、膈肌收缩力加强等,对于患者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缺氧等情况明显改善。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肺气肿患者进行干对将病情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有效减少患者急性发作的频率、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活动耐力提高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通过分析本组研究资料得知,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研究表明,肺气肿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李中琴.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1(24):189-190.
[2]吴晓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4(08):575-576.
【关键词】肺气肿;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20-02肺气肿主要是由于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终末细支气管远端位置出现充气以及过度膨胀等情况,造成肺组织弹性出现减退等现象,增大肺容积[1]。呼吸系统疾病中肺气肿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就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继续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肺气肿患者,其中男38例,女42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5.3±8.25)岁。其中59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疾病,21例患者并发支气管哮喘疾病。本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均通过心电图、胸部X线、药敏、痰细菌培养、痰涂片、血常规等进行检查,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体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结果,均与肺气肿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互相符合。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并发症、临床检查指标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具有比较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呼吸科疾病相关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心理护理措施因为护理人员与肺气肿患者有着较多的接触,较为密切的关系,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心理情绪与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要想促进医护人员的心理情绪从根本上得到变化,护理人员则应该确保言行举止处于良好的状态内。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向患者展示最佳的形象,确保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以及信赖感,对医院治疗活动全面信任。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心理上负面情绪进行严密关注,同时有效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将患者出现不安、恐惧等情绪的原因进行了解,将康复计划进行制定,同时全面实施,确保患者疾病战胜的信心得到增强。
1.2.2饮食护理由于肺气肿患者在呼吸上有着较重的负荷,有着较多的能量消耗。倘若患者能够食用食物,则应该合理的给予较高维生素、较高热量、优质蛋白等方面的食物,如患者无法进食,那么则通过胃管鼻饲以及静脉输入等给予营养较高的食物,确保患者机体内需要的热量与营养得到保障。禁止患者食用具有刺激性、辛辣、油煎等食物,防止患者发生腹部不适、腹胀、便秘不良反应对呼吸存在影响。如患者需要,则将血蛋白血浆制品通过静脉滴注给予。倘若患者有着较为严重的病情,那么在食用食物之前与之后均应该有着3-5min的吸氧。
1.2.3吸氧护理措施由于肺气肿患者治疗过程中通气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患者常常会发生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倘若患者不能将痰液自行咳出,那么患者家属则应该通过每隔一段时间给予患者拍背处理的方式,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给通畅的呼吸道提供保障,对于吸入氧气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患者在持续给氧时应该以低流量、低浓度等方式,将低氧血症有效缓解,防止有着给氧不合理的方式造成低氧程度明显加重。
1.2.4呼吸道護理措施由于肺气肿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采取半卧位的体位进行休息。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者排出痰液。如患者处于无力排痰的情况,那么则应该采用拍背等措施给予帮助。如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则要采用吸引器辅助吸痰,有着较为粘稠痰液的患者,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将痰液稀释,对排出痰液有一定的帮助。
1.3临床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分别通过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通气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比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原理本组患者的数据均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以通过(χ±s)表示计数资料,两组数据间的对比的均通过t进行检验,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以P<0.05表示。2结果
观察组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在临床效果以及通气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上对于肺气肿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因没有明确,通常是因为不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详细的将可能会造成肺气肿并发的因素告知患者,同时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并且确保病房内的湿度以及温度属于合适的状态内,给空气的流通性提供保障,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减轻有一定帮助。由于肺气肿疾病会造成患者呼吸肌出现疲劳、活动度逐渐下降、膈肌位置下移、肺泡通气量逐渐降低,因此,应该重视做好呼吸运动锻炼的工作,能够促进肺泡通气量提高、膈肌移动度加大、膈肌收缩力加强等,对于患者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缺氧等情况明显改善。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肺气肿患者进行干对将病情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有效减少患者急性发作的频率、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活动耐力提高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通过分析本组研究资料得知,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研究表明,肺气肿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李中琴.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1(24):189-190.
[2]吴晓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4(08):57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