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我发现学生前三种能力增长明显而写的能力却明显萎缩,其他老师亦有同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多数人认为是现在的学生懒,笔者认为,人固然有懒的一面,但造成学生懒得作文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对作文缺乏兴趣。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如何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生活体验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述、评论那一定会很艰难。观察是初中生了解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只有让他们去接触世界,在生活中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才能在心理留下难忘的印象。俗話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才能提高感性认识,写作时才会有物可言,有话可写、有感可发,这样才能写出事物的真实状态。那么,让学生到哪里去“观察”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去体验生活,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一些活动,如,参加体育比赛、志愿者活动、网上祭悼英烈活动、有时间的话老师还可以带领他们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等。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动员家长每年寒暑假带孩子出去旅旅游,亲近自然、贴近社会,多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的见识得以增长,视野得以拓宽,引导学生把写作范围拓展到自然、社会,不只局限在身边小事上。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把培养观察能力和加强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让他们真实地领悟到细心观察生活对于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意义,逐渐培养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学生只有将生活中的真实画面变成写作素材,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起作文来才不会变成记流水账,把作文当作是枯燥无味的事了,这样就逐渐解决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
二、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作文评判观,发掘出每一篇习作中的闪光点并作出正面评介,以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时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缺点误处,对某些亮点则往往会视而不见,试想想就算我们成人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还得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何况学生是随堂作文呢?因此,对学生习作中的失误教师一定要怀着包容的心态,甚至要用心去寻找文中的闪光点。无论是一个好的句子还是一个好的词语有时都可以把它拿来当作表扬的对象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写作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就感。有些时候学生真实描述身边生活小事时往往会被老师当作是凌乱,缺乏主题的表现,尚不知这些小事正是他们生活的真实状况,也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他们有感而发,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果老师对这此材料进行否定,就会让学生怀疑起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而变得不知如何下笔了。这样其实是在逼着学生去编造抄袭作文。
因此,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是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要转变那种传统的作文评介观:即主题高、大、上的习作才是好作文的观念。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不应老从成人的视角去评判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更不能求全责备。评改学生作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修改,使作文尽可能达到更完美的程度。而不是故意去挑毛病,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否定。所以,作文评改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并帮助其进一步去扩大闪光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自信。二是要学会欣赏学生习作。其实每一篇作文都会有它值得欣赏肯定的东西,如学生写得较顺畅的一段话、造得较好的一个句子、用得好的一个词,甚至使用得较合理的一个标点符号,只要我们老师怀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待,都可以成为激励学生的一个理由,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让学生得到心理满足,从而激发写作热情。三是教师评语要富有个性,鼓励为主。只有老师不怕辛苦,尽可能多些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去点评学生习作,学生才能觉得老师认真阅读、重视了自己的作品,从而产生写作动力。用心其实每一篇作文学生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心血,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肯定自己的劳动成果,渴望把它拿来在班上当范文读,让大家一起欣赏。如果学生费尽心思写出来的作文,老师的评语却是千篇一律、学生就会觉得劳而无功、甚至会怀疑老师的工作态度(在偷懒),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就会逐渐消退,甚至产生低制心理。
三、要激励学生不断积累语言,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写作空间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达,大部分学生的空余时间都花在网络空间和游戏上了。他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非常少,阅读几乎都是碎片化的,很少有系统性地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和作文素材也往往都是碎片化的,再加上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对较狭窄,见闻有限,所以写作文找起素材来捉襟见肘,而没有大量的语言素材积累是无法把作文写好的。因此,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要求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阅读时必用圈点勾画的方式进行,以对阅读内容加深印象,形成积累;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向学生介绍初中生必读国内外名著、古代优秀散文,要求他们背诵诗词名篇,丰富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平时多与家长沟通交流,鼓励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寒暑假带学生出去旅旅游以增广见识,丰富写作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布置作文时文体上的限制尽可能少些,让学生作文时灵活自由点,让他们写一些应用性较强的文字,如,写日记、消息新闻、故事新编、记事散文等,给学生一个锻炼写作的广阔空间。
经过这些训练及长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内化,学生的资料库得以不断丰富,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慢慢变得生动起来,作文兴趣亦会随之提升,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最后,还要给学生创造展示成果的机会,让他们在拥有成功感的同时,不断得到激励。
一是指引他们自我、互相欣赏优美文句。只要是自己写出来的作文,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都是他能采用的最好词句了,教师要用心去找寻。在作文评讲课上,老师可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用得好的句子、段落片断等,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同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以激发作文兴趣。
二是在班内的墙报、黑板报上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及时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让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把好作文推荐给学校广播站、校园板报等、扩大小作者的校园影响,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三是努力为学生争取作文发表、展示的机会,并对发表、展示作文的学生大力给予赞美、宣传。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且力争获奖,用这些来刺激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把他们的习作推荐给学校校刊,遇到上级征文活动时及时动员参加。另外,由于网上发表作文比在报刊容易,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网络发表文章,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在班级QQ群,家长微信群进行展示,增加作文自信。更优秀一点的作文甚至可以推荐到《广东教学报》《初中生报》《中国少年报》等省级、国家级文学教育刊物发表,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对发表了作文的学生要不吝啬地给他们以赞美,把成功作文复印给全班同学欣赏,而且把消息发布给家长,让学生在尝到成功带来快乐的同时,让家长也享受到儿女成功的快乐,不断扩大作文范围的影响面,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一定会不断得到增强,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亦会不断得到提升。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生活体验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述、评论那一定会很艰难。观察是初中生了解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只有让他们去接触世界,在生活中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才能在心理留下难忘的印象。俗話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才能提高感性认识,写作时才会有物可言,有话可写、有感可发,这样才能写出事物的真实状态。那么,让学生到哪里去“观察”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去体验生活,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一些活动,如,参加体育比赛、志愿者活动、网上祭悼英烈活动、有时间的话老师还可以带领他们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等。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动员家长每年寒暑假带孩子出去旅旅游,亲近自然、贴近社会,多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的见识得以增长,视野得以拓宽,引导学生把写作范围拓展到自然、社会,不只局限在身边小事上。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把培养观察能力和加强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让他们真实地领悟到细心观察生活对于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意义,逐渐培养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学生只有将生活中的真实画面变成写作素材,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起作文来才不会变成记流水账,把作文当作是枯燥无味的事了,这样就逐渐解决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
二、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作文评判观,发掘出每一篇习作中的闪光点并作出正面评介,以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时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缺点误处,对某些亮点则往往会视而不见,试想想就算我们成人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还得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何况学生是随堂作文呢?因此,对学生习作中的失误教师一定要怀着包容的心态,甚至要用心去寻找文中的闪光点。无论是一个好的句子还是一个好的词语有时都可以把它拿来当作表扬的对象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写作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就感。有些时候学生真实描述身边生活小事时往往会被老师当作是凌乱,缺乏主题的表现,尚不知这些小事正是他们生活的真实状况,也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他们有感而发,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果老师对这此材料进行否定,就会让学生怀疑起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而变得不知如何下笔了。这样其实是在逼着学生去编造抄袭作文。
因此,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是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要转变那种传统的作文评介观:即主题高、大、上的习作才是好作文的观念。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不应老从成人的视角去评判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更不能求全责备。评改学生作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修改,使作文尽可能达到更完美的程度。而不是故意去挑毛病,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否定。所以,作文评改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并帮助其进一步去扩大闪光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自信。二是要学会欣赏学生习作。其实每一篇作文都会有它值得欣赏肯定的东西,如学生写得较顺畅的一段话、造得较好的一个句子、用得好的一个词,甚至使用得较合理的一个标点符号,只要我们老师怀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待,都可以成为激励学生的一个理由,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让学生得到心理满足,从而激发写作热情。三是教师评语要富有个性,鼓励为主。只有老师不怕辛苦,尽可能多些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去点评学生习作,学生才能觉得老师认真阅读、重视了自己的作品,从而产生写作动力。用心其实每一篇作文学生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心血,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肯定自己的劳动成果,渴望把它拿来在班上当范文读,让大家一起欣赏。如果学生费尽心思写出来的作文,老师的评语却是千篇一律、学生就会觉得劳而无功、甚至会怀疑老师的工作态度(在偷懒),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就会逐渐消退,甚至产生低制心理。
三、要激励学生不断积累语言,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写作空间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达,大部分学生的空余时间都花在网络空间和游戏上了。他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非常少,阅读几乎都是碎片化的,很少有系统性地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和作文素材也往往都是碎片化的,再加上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对较狭窄,见闻有限,所以写作文找起素材来捉襟见肘,而没有大量的语言素材积累是无法把作文写好的。因此,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要求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阅读时必用圈点勾画的方式进行,以对阅读内容加深印象,形成积累;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向学生介绍初中生必读国内外名著、古代优秀散文,要求他们背诵诗词名篇,丰富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平时多与家长沟通交流,鼓励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寒暑假带学生出去旅旅游以增广见识,丰富写作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布置作文时文体上的限制尽可能少些,让学生作文时灵活自由点,让他们写一些应用性较强的文字,如,写日记、消息新闻、故事新编、记事散文等,给学生一个锻炼写作的广阔空间。
经过这些训练及长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内化,学生的资料库得以不断丰富,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慢慢变得生动起来,作文兴趣亦会随之提升,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最后,还要给学生创造展示成果的机会,让他们在拥有成功感的同时,不断得到激励。
一是指引他们自我、互相欣赏优美文句。只要是自己写出来的作文,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都是他能采用的最好词句了,教师要用心去找寻。在作文评讲课上,老师可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用得好的句子、段落片断等,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同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以激发作文兴趣。
二是在班内的墙报、黑板报上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及时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让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把好作文推荐给学校广播站、校园板报等、扩大小作者的校园影响,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三是努力为学生争取作文发表、展示的机会,并对发表、展示作文的学生大力给予赞美、宣传。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且力争获奖,用这些来刺激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把他们的习作推荐给学校校刊,遇到上级征文活动时及时动员参加。另外,由于网上发表作文比在报刊容易,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网络发表文章,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在班级QQ群,家长微信群进行展示,增加作文自信。更优秀一点的作文甚至可以推荐到《广东教学报》《初中生报》《中国少年报》等省级、国家级文学教育刊物发表,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对发表了作文的学生要不吝啬地给他们以赞美,把成功作文复印给全班同学欣赏,而且把消息发布给家长,让学生在尝到成功带来快乐的同时,让家长也享受到儿女成功的快乐,不断扩大作文范围的影响面,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一定会不断得到增强,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亦会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