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自学效率,教师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自学要求、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善于激发学生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提高;自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因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都出现了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自学。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与文本对话,这无疑是理解教材、产生独自见解的一种好方法。然而,如果简单地放任学生盲目自学,缺乏一定的训练,缺乏教师的引领,那么学习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自学的效率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阅读本节教材要解决的问题,悟出的道理,这是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好比登山,临行前导游应告诉游客:要登哪座山,走哪条道,去哪几处重要景点。目标明确才不会出现南辕北辙,才不会迷失方向。直奔目标是提高语文课堂自学效率的方法之一。
二、要有具体的自学要求
阅读的形式是默读,还是朗读?是整体感知,还是仔细品味?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时间要有明确的要求,没有要求限制,就谈不上提高效率。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总结概括,思路要清晰,语言要准确简明,这些要求教师应在学生自读前讲明。
三、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要符合认知规律,符合学生实际。阅读时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才能发现问题,理解作者的用意。三心二意、浅尝辄止是不会有效率的。要学与思结合,在读中思,在读中悟,要举一反三,多想想为什么,是否还有别的思路和更好的结论。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方法,抓重点的词、句、段,仔细斟酌,捕捉作者的用意。
四、要有学习的内在动力
电动机要持续运转需要电力,汽车不停地奔驰需要汽油,学生自学也需要动力。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差异,每个学生自学的内在动力不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精力充沛,动力十足,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阅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新的发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课堂讨论做好了准备。但也有同学,学习动力不足,开始自学尚能投入,而后便懈怠,心不在焉,读了一遍课文,合上课本,问他收获,不知所云或知之甚少,这样的阅读效率很低。更有甚者,懒惰图应付,徒有自学形式,而无自学的收获,学习无动力。凡此种种表明:学生自学的动力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自学的效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决定阅读的效率,高速度、高质量的阅读离不开自学的动力。因此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保持认真学习的热情,旺盛的精力,也就是让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动力。
动力从何而来?
1.兴趣可产生动力。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一个酷爱美术的人,可以废寝忘食地去绘画而不知疲倦。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对音乐可以达到入迷的程度,不需要谁去催促他,这就是兴趣的作用。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个优秀教师,在上课前应善于结合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迫切想了解这些知识,想知道事情的结局,有跃跃欲试先睹为快的感觉,然后再导入教材自学,学生会循着目标认真去读,变“让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中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喜好,一种需要,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兴趣产生的动力,使学生感到愉快,自觉投入不知疲倦。记得西安的一位名师上语文观摩课,这位教师在课前导入时,故意将课文题目《老王》写成《王老》,让学生体会老王和王老两种称呼的不同,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这样做不仅导入简洁,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阅读由此为切入点展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鼓励性评价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在讲台下巡视,给认真阅读的学生以恰当的表扬,引导大家向他们学习,这对认真学习者是一种鼓励,对其他学生是一种示范,是一种鞭策,对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会有良好的影响。教师及时帮助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关注未认真学习的学生,譬如告诉这些学生,几分钟后,将检查他们自学的效果,展示他们学习的收获,提醒他们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及时赏识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刚开始自学尚认真,随着学习出现的困难,学习热情会降温,会出现畏难情绪,这时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犹如给学生提供了精神食粮,给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鼓励、提醒、督促,可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3.构建竞争平台可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就告诉学生,今天这堂课要分组进行知识竞赛,问题来自这节教材,给大家10分钟时间自学,看哪一位同学懂得最多,哪一组得分最高。这样的设计,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借助学生的表现欲,努力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展示自己。希望自己有出色的表现,希望得到同学的重视,渴望大家赏识自己,希望自己的组成为优胜者,是此时学生的心理需要。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学生会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去学习,竞争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把提问的权利奖励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让他指名另一组学生回答问题,被指名的学生如果回答正确,该组才能得分。这样就促使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自学,才能为本组争光。我们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围绕本节教材组织学生辩论,在辩论之前出示正反方的论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参与辩论,这本身就是让学生认真自学参与竞争,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竞争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自学效率,教师要精心设计、正确引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自学要求,科学的学习方法,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情境与原理.
[2]洋思的魅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勉县勉阳中学)
关键词:提高;自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因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都出现了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自学。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与文本对话,这无疑是理解教材、产生独自见解的一种好方法。然而,如果简单地放任学生盲目自学,缺乏一定的训练,缺乏教师的引领,那么学习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自学的效率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阅读本节教材要解决的问题,悟出的道理,这是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好比登山,临行前导游应告诉游客:要登哪座山,走哪条道,去哪几处重要景点。目标明确才不会出现南辕北辙,才不会迷失方向。直奔目标是提高语文课堂自学效率的方法之一。
二、要有具体的自学要求
阅读的形式是默读,还是朗读?是整体感知,还是仔细品味?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时间要有明确的要求,没有要求限制,就谈不上提高效率。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总结概括,思路要清晰,语言要准确简明,这些要求教师应在学生自读前讲明。
三、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要符合认知规律,符合学生实际。阅读时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才能发现问题,理解作者的用意。三心二意、浅尝辄止是不会有效率的。要学与思结合,在读中思,在读中悟,要举一反三,多想想为什么,是否还有别的思路和更好的结论。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方法,抓重点的词、句、段,仔细斟酌,捕捉作者的用意。
四、要有学习的内在动力
电动机要持续运转需要电力,汽车不停地奔驰需要汽油,学生自学也需要动力。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差异,每个学生自学的内在动力不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精力充沛,动力十足,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阅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新的发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课堂讨论做好了准备。但也有同学,学习动力不足,开始自学尚能投入,而后便懈怠,心不在焉,读了一遍课文,合上课本,问他收获,不知所云或知之甚少,这样的阅读效率很低。更有甚者,懒惰图应付,徒有自学形式,而无自学的收获,学习无动力。凡此种种表明:学生自学的动力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自学的效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决定阅读的效率,高速度、高质量的阅读离不开自学的动力。因此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保持认真学习的热情,旺盛的精力,也就是让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动力。
动力从何而来?
1.兴趣可产生动力。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一个酷爱美术的人,可以废寝忘食地去绘画而不知疲倦。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对音乐可以达到入迷的程度,不需要谁去催促他,这就是兴趣的作用。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个优秀教师,在上课前应善于结合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迫切想了解这些知识,想知道事情的结局,有跃跃欲试先睹为快的感觉,然后再导入教材自学,学生会循着目标认真去读,变“让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中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喜好,一种需要,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兴趣产生的动力,使学生感到愉快,自觉投入不知疲倦。记得西安的一位名师上语文观摩课,这位教师在课前导入时,故意将课文题目《老王》写成《王老》,让学生体会老王和王老两种称呼的不同,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这样做不仅导入简洁,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阅读由此为切入点展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鼓励性评价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在讲台下巡视,给认真阅读的学生以恰当的表扬,引导大家向他们学习,这对认真学习者是一种鼓励,对其他学生是一种示范,是一种鞭策,对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会有良好的影响。教师及时帮助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关注未认真学习的学生,譬如告诉这些学生,几分钟后,将检查他们自学的效果,展示他们学习的收获,提醒他们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及时赏识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刚开始自学尚认真,随着学习出现的困难,学习热情会降温,会出现畏难情绪,这时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犹如给学生提供了精神食粮,给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鼓励、提醒、督促,可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3.构建竞争平台可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就告诉学生,今天这堂课要分组进行知识竞赛,问题来自这节教材,给大家10分钟时间自学,看哪一位同学懂得最多,哪一组得分最高。这样的设计,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借助学生的表现欲,努力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展示自己。希望自己有出色的表现,希望得到同学的重视,渴望大家赏识自己,希望自己的组成为优胜者,是此时学生的心理需要。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学生会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去学习,竞争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把提问的权利奖励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让他指名另一组学生回答问题,被指名的学生如果回答正确,该组才能得分。这样就促使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自学,才能为本组争光。我们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围绕本节教材组织学生辩论,在辩论之前出示正反方的论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参与辩论,这本身就是让学生认真自学参与竞争,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竞争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自学效率,教师要精心设计、正确引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自学要求,科学的学习方法,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情境与原理.
[2]洋思的魅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勉县勉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