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就从互文、排比、顶真、比喻、对偶这几种辞格,谈谈辞格的运用对塑造人物的形象的作用。
【关键词】《木兰诗》;辞格;人物;塑造
《木兰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诗中木兰的感人事迹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不息。一个勤劳善良的少女,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代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又谢绝高官厚禄,返回家园,从事和平劳动。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而这一形象的塑造与诗中多种辞格的运用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笔者就从互文、排比、顶真、比喻、对偶这几种辞格,谈谈辞格的运用对塑造人物的形象的作用。
1 互文 所谓“互文”,就是在形式上分开叙述,在内容(意义)上要合起来理解。再通俗一点便上“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再现的词,下文里含有在形式上已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这种辞格在古诗中很常见,《木兰诗》中也现出了很多次,这些互文辞格的运用使得木兰这一形象更加的生动丰满,现举如下: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几句诗互文现义,就把木兰及其家人紧张筹备出征所需之物,准备代父从军的形象突现出来,体现了木兰果断、勇敢、刚毅的性格。本来,鞍马等物可从一个市场买到,但作者为了渲染木兰出征前的忙碌景象,东、西、南、北一处不漏,显得真实而有韵味。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两句的意思并非是说开了东阁门不进去,却转身跑到西阁床上坐着。它是为了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坐坐,体现了女孩子特有的细腻情怀,表达出木兰回到故乡的兴奋心情。③“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意思是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这两句诗就把女孩子爱美的天性体现得恰到好处;同时也把木兰想恢复女儿身份急切心情刻画出来。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把木兰英勇善战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木兰胜利凯旋的自豪感。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两句说明木兰从军后与“伙伴”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一样,以致“同行十二年”,也没人觉察她是女郎,反映木兰的小心谨慎。
2 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连续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势的一种辞格。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一气贯通,说明木兰及其家人操办出征用具忙而不乱,紧张而井然有序。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四个“我”字,画出木兰回到家时的兴奋心情,四个动词又写出了木兰对恢复女儿身份的急切。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一排比句式把木兰父母、兄弟、姐妹听说木兰回来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把木兰和家人的融洽感情表现得一览无余,使得木兰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3 顶真 顶真又称联珠,这种辞格的特点是前两句和后句首尾相连,前句的尾词是后句的开头。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两句写出了军书的紧急,刻画出木兰对父亲的担忧和焦虑,把一个关心国家,关心父母的孝顺女儿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凯旋而归来,当然要拜见天子,按照古代的传统,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别说见皇上,就是见了生人也是羞涩难当。但这两句,我们丝毫看不出木兰的羞涩怯场的心态,经过多年军营生活的磨炼,木兰已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功立业的壮士,变得勇敢大方而沉着。③“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把战友的震惊神刻画出来,同时透出木兰恢复女儿妆后的喜悦难禁,以及与战友的亲密友情。
4 比喻 比喻这种辞格是描写某一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其它事物或道理来比方的修辞方法。“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一句妙趣横生,它用打比方的方式,写出了木兰从军多年而未被发现是一女子的事实,表现出木兰的谨慎、机敏。
5 对偶 对偶这种辞格在古诗文中最是常见,它的特点是形式上匀称整齐,具有对称美和节秦感,内容上凝炼集中,概括力强,有利于提示事物的辩证关系和内在联系。本文中的对偶句不管是宽对还是严对,出现的都比较多,现舉例说明对偶对表现木兰形象的作用。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写朔风凛洌,梆子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这样寒冷的环境下,一个从未出过家门的女孩子怎能不思念亲人和家乡?它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艰苦,但木兰及其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家园而战。此情此景,可谓有声有色,耐人寻味。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有战争就有牺牲,这两句写出了战斗的惨烈和艰苦。体现出木兰的英勇善战,从中我们不难想像出木兰在战场上的颯爽英姿。
纵观《木兰诗》一文,辞格运用可谓丰富多彩,这些辞格似乎刻画儿女情长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正是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长,才使木兰的英雄性格更加丰富,使这一形象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使人们喜闻乐道,历久不衰。也正是这些多样化的辞格,使《木兰诗》成为琅琅上口,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收稿日期:2010-06-05
【关键词】《木兰诗》;辞格;人物;塑造
《木兰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诗中木兰的感人事迹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不息。一个勤劳善良的少女,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代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又谢绝高官厚禄,返回家园,从事和平劳动。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而这一形象的塑造与诗中多种辞格的运用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笔者就从互文、排比、顶真、比喻、对偶这几种辞格,谈谈辞格的运用对塑造人物的形象的作用。
1 互文 所谓“互文”,就是在形式上分开叙述,在内容(意义)上要合起来理解。再通俗一点便上“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再现的词,下文里含有在形式上已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这种辞格在古诗中很常见,《木兰诗》中也现出了很多次,这些互文辞格的运用使得木兰这一形象更加的生动丰满,现举如下: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几句诗互文现义,就把木兰及其家人紧张筹备出征所需之物,准备代父从军的形象突现出来,体现了木兰果断、勇敢、刚毅的性格。本来,鞍马等物可从一个市场买到,但作者为了渲染木兰出征前的忙碌景象,东、西、南、北一处不漏,显得真实而有韵味。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两句的意思并非是说开了东阁门不进去,却转身跑到西阁床上坐着。它是为了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坐坐,体现了女孩子特有的细腻情怀,表达出木兰回到故乡的兴奋心情。③“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意思是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这两句诗就把女孩子爱美的天性体现得恰到好处;同时也把木兰想恢复女儿身份急切心情刻画出来。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把木兰英勇善战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木兰胜利凯旋的自豪感。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两句说明木兰从军后与“伙伴”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一样,以致“同行十二年”,也没人觉察她是女郎,反映木兰的小心谨慎。
2 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连续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势的一种辞格。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一气贯通,说明木兰及其家人操办出征用具忙而不乱,紧张而井然有序。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四个“我”字,画出木兰回到家时的兴奋心情,四个动词又写出了木兰对恢复女儿身份的急切。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一排比句式把木兰父母、兄弟、姐妹听说木兰回来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把木兰和家人的融洽感情表现得一览无余,使得木兰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3 顶真 顶真又称联珠,这种辞格的特点是前两句和后句首尾相连,前句的尾词是后句的开头。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两句写出了军书的紧急,刻画出木兰对父亲的担忧和焦虑,把一个关心国家,关心父母的孝顺女儿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凯旋而归来,当然要拜见天子,按照古代的传统,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别说见皇上,就是见了生人也是羞涩难当。但这两句,我们丝毫看不出木兰的羞涩怯场的心态,经过多年军营生活的磨炼,木兰已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功立业的壮士,变得勇敢大方而沉着。③“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把战友的震惊神刻画出来,同时透出木兰恢复女儿妆后的喜悦难禁,以及与战友的亲密友情。
4 比喻 比喻这种辞格是描写某一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其它事物或道理来比方的修辞方法。“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一句妙趣横生,它用打比方的方式,写出了木兰从军多年而未被发现是一女子的事实,表现出木兰的谨慎、机敏。
5 对偶 对偶这种辞格在古诗文中最是常见,它的特点是形式上匀称整齐,具有对称美和节秦感,内容上凝炼集中,概括力强,有利于提示事物的辩证关系和内在联系。本文中的对偶句不管是宽对还是严对,出现的都比较多,现舉例说明对偶对表现木兰形象的作用。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写朔风凛洌,梆子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这样寒冷的环境下,一个从未出过家门的女孩子怎能不思念亲人和家乡?它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艰苦,但木兰及其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家园而战。此情此景,可谓有声有色,耐人寻味。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有战争就有牺牲,这两句写出了战斗的惨烈和艰苦。体现出木兰的英勇善战,从中我们不难想像出木兰在战场上的颯爽英姿。
纵观《木兰诗》一文,辞格运用可谓丰富多彩,这些辞格似乎刻画儿女情长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正是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长,才使木兰的英雄性格更加丰富,使这一形象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使人们喜闻乐道,历久不衰。也正是这些多样化的辞格,使《木兰诗》成为琅琅上口,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收稿日期:201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