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情简介】:在一幢摩天大楼中,美女店长钟美宝被害,两个警察联手破案,在抽丝剥茧之间发现了整栋大楼隐藏着匪夷所思的人际关系,原来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永远不要相信你看到的表象。
漆黑停电的夜晚,一幢摩天大楼中,美丽的咖啡店店长钟美宝被害,两名警察在抽丝剥茧的破案过程中,揭开了整栋大楼内隐藏着的匪夷所思的人际关系。
也许很多人听到“摩天大楼”四个字,想象到的是精巧的结构和高超的手法,甚至浮现密室杀人这种本格派推理套路。但这部电影展现的却并不是如此,这里没有什么犯罪天才,需要解码的只是复杂的人性。
物业、中介、建筑师夫妻、小说作者、保姆、钢琴家……围绕钟美宝身边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每个人说出的故事,都在表象之下暗含层层玄机。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那不妨做个有趣的实验,一边看剧一边想想,你相信谁的故事?你觉得谁是凶手?但请记住,永远不要相信你看到的表象。
凤凰男、性癖、家暴、虐童、诱拐、性别不平等、言语暴力……总共只有十六集的剧情,传递的信息之多、话题之密集,简直像是为每一集上热搜提前找好了营销点。
但是,剧集本身对这些话题并不进行深挖,更多的是着眼于让它们被“看见”,让大众评判。这很符合观众现在的观看习惯——没有了说教,他们反而更加容易从场景中获得真情实感。
其实,如果作为单纯的犯罪推理剧,这部剧集前10集每个人的故事都过于“丰满”了,反而让这部连续剧显得头重脚轻。当你看到结局之后再去回溯,你会觉得有些人的故事细节有些多余,譬如在钟美宝被杀这个案子里,他们自己生活中那些伤心、挫折,只是另一段与剧情平行的人生,原本只该隐藏在角落里。但在最后关头的“填坑”时刻到来之前,我们不知道故事的真伪,也不知道哪些细节与案情有关,所以心甘情愿品味琢磨。
当然,这些过度丰满的故事细节,也不能说是对主线本身全无助益。精心塑造的“缺陷型”人物,他們的经历和钟美宝的困境相互交织。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套子”里,需要解脱与拯救。他们的故事在情节上略显滞重,不足以支撑最后的反转,在情感上却完成了一次次的助推。我们对于这些人物的偏见与猜疑不断累积,在悬念解开的那一刻,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弥补了这部剧集中刑侦悬疑部分的不足。
故事一个接一个地展开,表面上看似乎是以串珠的形式出现,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推波助澜——罗生门式的层层反转剧情,一直把我们的情绪往上顶,不断猜疑又否定,否定又推翻,推翻又起疑,起疑又想不通,结果顶上了最大的高潮。
因为“恶”实在过于庞大,由这群被我们猜忌过的、面貌清晰的人来进行“善”的对冲,能让我们在经历大起大落后,收获强烈的故事性满足感。
我认为的高潮比美宝口述真实经历的15集更早一集到来,在另一个角色颜永原的故事脚本里。
这部剧每个人的故事都会出现反转,比如林大森,真相浮现后,我们会觉得“对不住,原来你不是渣男”,但并不会懊悔自己愚蠢的轻信。
那颜永原呢?他也有“真”的一面。在“人性实验”的高潮,当颜永原说出他的故事时,你能不能识别他在哪里撒了谎?试想下,你猜疑过的人全是大好人,你猜想也许有冤情的人却是坏到欲杀之而后快的绝世大坏蛋。这种有着强烈代入感的道德困境,是不是能把你逼疯,疯到别的都顾不上,只想看看进度条来不来得及帮你“报仇”。
作为观众,我们不能停在道德困境之中,把最后一口气卡在嗓子眼,我们要看到大恶人伏法,哪怕这个结局过于平庸和套路化,哪怕最后的峰回路转从犯罪推理的角度来说过于粗糙。
前面说《摩天大楼》对很多热点都是“浅尝辄止”,并不展开探讨,但并不意味着故事和人物的塑造都很浅显。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女性视角,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一部悬疑剧,《摩天大楼》的女性观比之前很多热门女性群像剧高明了不少。
比如钟美宝的妈妈,钟洁是那种不够聪明又不够坏,爱慕虚荣却也能吃苦的人。很多漂亮但又出身不好的女孩,用外貌占到了便宜,学会了一点点奸滑,然而因为无人指引,付出的代价更为惨痛。旁观者容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更容易忘记的是:其实她们也有灵魂。
对比一下高开低走的另一部剧集《不完美的她》,其中的角色同样是被继父迫害的小女孩,同样有一个被语言暴力不断洗脑的妈妈。那位母亲收获得最多的是“不配做妈妈”和“太贱了”的弹幕攻击,她的道德困境在剧中没有得到任何的展示,角色的社会学意义被完全搁置。
钟洁很“幸运”,《摩天大楼》花了很大的笔墨去展现她的懦弱、挣扎,剖析她的复杂,并为她设置了汪红和叶美丽这样的对比角色,为身处同样境地的女性提供了指引。
站在钟洁旁边的汪红,简直就是一部《现代女性生存启示录》——不想被渣男用语言暴力洗脑,就做个有脑且“多金”的王者。而叶美丽的存在,则揭示了另一个现实——当有人向你伸出手时,你依然需要勇敢地自救。
钟洁没有做到的事,钟美宝做到了。虽然命运殊途同归,但美宝在死前,已经从自己的“套子”中逃离。她比钟洁勇敢,也比钟洁强大,在弟弟和吴明月的故事里,她已经是一个救赎者的角色。这是故事在悲观主义的底色上,传达给我们的一些信念。
而围绕钟美宝搭建的女性角色群像,就更富有现代感,也更具有指引性。在作为被插足的角色登场时,李茉莉说,她和钟美宝是两个世界的人,她的生死与我无关,这一点也不爽的剧情比一般影视剧中的手撕“小三”桥段高出太多,而反转处,她说:“钟美宝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样的剧情在国产剧中实属难得。
我们有多久没在国产剧里看到女性之间肝胆相照的义气了?不论是李桂兰对钟洁跨越阶层的救赎,还是丁小玲、李茉莉甚至吴明月对钟美宝的守望相助,这跨越两代的“姐姐来了”,简直是这部剧最为精妙之处。
回想一下,我们在电视剧中最常看到的是什么——女性是男性资源的竞争者,而女性对女性的恶意却更大!男人出轨,女性没有想着如何惩罚这个始乱终弃的男人,更多的是去惩罚勾引男人的“小三”。就连看个电视剧,网友都忙着“手撕”凌玲(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角色)、林有有(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角色),甚至失去理智地网暴演员。
究竟是网友不理智,还是电视剧本身的导向出现问题呢?难道《摩天大楼》展现的这些是脱离现实的虚构吗?
顾佳(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角色)“收拾”林有有的画面的确已经“不庸俗”得上了热搜,但那不过是几十年前亦舒就提过的“姿态好看”,这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需要弘扬的东西。我们需要一些更高级的姿态。此起彼伏的女性群像剧都该来《摩天大楼》取经,学习怎么讲好故事,怎么讲好女人的故事。
(编辑 宦菁 [email protected])
漆黑停电的夜晚,一幢摩天大楼中,美丽的咖啡店店长钟美宝被害,两名警察在抽丝剥茧的破案过程中,揭开了整栋大楼内隐藏着的匪夷所思的人际关系。
也许很多人听到“摩天大楼”四个字,想象到的是精巧的结构和高超的手法,甚至浮现密室杀人这种本格派推理套路。但这部电影展现的却并不是如此,这里没有什么犯罪天才,需要解码的只是复杂的人性。
物业、中介、建筑师夫妻、小说作者、保姆、钢琴家……围绕钟美宝身边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每个人说出的故事,都在表象之下暗含层层玄机。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那不妨做个有趣的实验,一边看剧一边想想,你相信谁的故事?你觉得谁是凶手?但请记住,永远不要相信你看到的表象。
凤凰男、性癖、家暴、虐童、诱拐、性别不平等、言语暴力……总共只有十六集的剧情,传递的信息之多、话题之密集,简直像是为每一集上热搜提前找好了营销点。
但是,剧集本身对这些话题并不进行深挖,更多的是着眼于让它们被“看见”,让大众评判。这很符合观众现在的观看习惯——没有了说教,他们反而更加容易从场景中获得真情实感。
其实,如果作为单纯的犯罪推理剧,这部剧集前10集每个人的故事都过于“丰满”了,反而让这部连续剧显得头重脚轻。当你看到结局之后再去回溯,你会觉得有些人的故事细节有些多余,譬如在钟美宝被杀这个案子里,他们自己生活中那些伤心、挫折,只是另一段与剧情平行的人生,原本只该隐藏在角落里。但在最后关头的“填坑”时刻到来之前,我们不知道故事的真伪,也不知道哪些细节与案情有关,所以心甘情愿品味琢磨。
当然,这些过度丰满的故事细节,也不能说是对主线本身全无助益。精心塑造的“缺陷型”人物,他們的经历和钟美宝的困境相互交织。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套子”里,需要解脱与拯救。他们的故事在情节上略显滞重,不足以支撑最后的反转,在情感上却完成了一次次的助推。我们对于这些人物的偏见与猜疑不断累积,在悬念解开的那一刻,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弥补了这部剧集中刑侦悬疑部分的不足。
故事一个接一个地展开,表面上看似乎是以串珠的形式出现,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推波助澜——罗生门式的层层反转剧情,一直把我们的情绪往上顶,不断猜疑又否定,否定又推翻,推翻又起疑,起疑又想不通,结果顶上了最大的高潮。
因为“恶”实在过于庞大,由这群被我们猜忌过的、面貌清晰的人来进行“善”的对冲,能让我们在经历大起大落后,收获强烈的故事性满足感。
我认为的高潮比美宝口述真实经历的15集更早一集到来,在另一个角色颜永原的故事脚本里。
这部剧每个人的故事都会出现反转,比如林大森,真相浮现后,我们会觉得“对不住,原来你不是渣男”,但并不会懊悔自己愚蠢的轻信。
那颜永原呢?他也有“真”的一面。在“人性实验”的高潮,当颜永原说出他的故事时,你能不能识别他在哪里撒了谎?试想下,你猜疑过的人全是大好人,你猜想也许有冤情的人却是坏到欲杀之而后快的绝世大坏蛋。这种有着强烈代入感的道德困境,是不是能把你逼疯,疯到别的都顾不上,只想看看进度条来不来得及帮你“报仇”。
作为观众,我们不能停在道德困境之中,把最后一口气卡在嗓子眼,我们要看到大恶人伏法,哪怕这个结局过于平庸和套路化,哪怕最后的峰回路转从犯罪推理的角度来说过于粗糙。
前面说《摩天大楼》对很多热点都是“浅尝辄止”,并不展开探讨,但并不意味着故事和人物的塑造都很浅显。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女性视角,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一部悬疑剧,《摩天大楼》的女性观比之前很多热门女性群像剧高明了不少。
比如钟美宝的妈妈,钟洁是那种不够聪明又不够坏,爱慕虚荣却也能吃苦的人。很多漂亮但又出身不好的女孩,用外貌占到了便宜,学会了一点点奸滑,然而因为无人指引,付出的代价更为惨痛。旁观者容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更容易忘记的是:其实她们也有灵魂。
对比一下高开低走的另一部剧集《不完美的她》,其中的角色同样是被继父迫害的小女孩,同样有一个被语言暴力不断洗脑的妈妈。那位母亲收获得最多的是“不配做妈妈”和“太贱了”的弹幕攻击,她的道德困境在剧中没有得到任何的展示,角色的社会学意义被完全搁置。
钟洁很“幸运”,《摩天大楼》花了很大的笔墨去展现她的懦弱、挣扎,剖析她的复杂,并为她设置了汪红和叶美丽这样的对比角色,为身处同样境地的女性提供了指引。
站在钟洁旁边的汪红,简直就是一部《现代女性生存启示录》——不想被渣男用语言暴力洗脑,就做个有脑且“多金”的王者。而叶美丽的存在,则揭示了另一个现实——当有人向你伸出手时,你依然需要勇敢地自救。
钟洁没有做到的事,钟美宝做到了。虽然命运殊途同归,但美宝在死前,已经从自己的“套子”中逃离。她比钟洁勇敢,也比钟洁强大,在弟弟和吴明月的故事里,她已经是一个救赎者的角色。这是故事在悲观主义的底色上,传达给我们的一些信念。
而围绕钟美宝搭建的女性角色群像,就更富有现代感,也更具有指引性。在作为被插足的角色登场时,李茉莉说,她和钟美宝是两个世界的人,她的生死与我无关,这一点也不爽的剧情比一般影视剧中的手撕“小三”桥段高出太多,而反转处,她说:“钟美宝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样的剧情在国产剧中实属难得。
我们有多久没在国产剧里看到女性之间肝胆相照的义气了?不论是李桂兰对钟洁跨越阶层的救赎,还是丁小玲、李茉莉甚至吴明月对钟美宝的守望相助,这跨越两代的“姐姐来了”,简直是这部剧最为精妙之处。
回想一下,我们在电视剧中最常看到的是什么——女性是男性资源的竞争者,而女性对女性的恶意却更大!男人出轨,女性没有想着如何惩罚这个始乱终弃的男人,更多的是去惩罚勾引男人的“小三”。就连看个电视剧,网友都忙着“手撕”凌玲(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角色)、林有有(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角色),甚至失去理智地网暴演员。
究竟是网友不理智,还是电视剧本身的导向出现问题呢?难道《摩天大楼》展现的这些是脱离现实的虚构吗?
顾佳(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角色)“收拾”林有有的画面的确已经“不庸俗”得上了热搜,但那不过是几十年前亦舒就提过的“姿态好看”,这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需要弘扬的东西。我们需要一些更高级的姿态。此起彼伏的女性群像剧都该来《摩天大楼》取经,学习怎么讲好故事,怎么讲好女人的故事。
(编辑 宦菁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