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写作就是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一梅:叶老师,您好!您的短篇小说《舅舅村上的陈世美》发表在《青春》1980年10月号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专页”上。您曾说:“处女作经不起考证,作家本人都说不清楚。”在您自己的“考证”中,这篇小说与同年发表的《无题》写于同一天,您选择了先写的《无题》作为处女作。但是《舅舅村上的陈世美》却是您以真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对作家来说,处女作是珍贵且难忘,能否谈谈您的处女作?
  叶兆言:《舅舅村上的陈世美》确实是和《无题》同一天写的,发表时两个刊物同期,正好时间也是一样,都是十月份。但是问题在于,这两篇小说都不算我的处女作,我也搞不清哪篇是处女作,在这之前我已经写了一些小说。最早的一篇其实是后来发在《采石》上的《傅浩之死始末》,为什么说这相当于我最早发表的作品呢?因为我自己办了一个民间刊物《人间》,这篇小说就是发表在《人间》上,虽然是自己刻了钢板油印的,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已经不懂什么叫油印。如果说是正式公开发表的,那就是《无题》和《舅舅村上的陈世美》。但是如果油印的也算,《傅浩之死始末》应该算是第一篇。
  王一梅:刚才您谈到一个公开发表的问题,也说到在此之前您已经开始了小说创作,现有的“叶兆言文学创作年表”收录的都是您公开发表的作品。那么,您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是?
  叶兆言:关于我写的第一篇小说,我在《青春》上也提过,是方之让我写的。写的是一个青年工人,把一个恶少最后给杀掉的故事,叫《凶手》。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公子哥一样的人物,老去追求工厂里的一个女工,有点像小流氓一样,他为了爱情,拿着一把刀去工厂里追求这个女工,我写的这个凶手为了打抱不平,最后杀掉了公子哥。这个故事如果重新写可以写得更好一点。这个小说在当时写得也很怪,在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小说。我当时写的时候已经有一些所谓的现代意识在里面了:我并不认为把这个公子哥杀掉就对,也不认为杀掉就不对,我觉得人生有很多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小说的第一个场面就是暴风雨之夜,刚开始写的时候总是有点浪漫嘛。现在具体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我唯一能记得的就是我的朋友,韩东的哥哥李潮对我的开头很欣赏。至于为什么会写它,我也搞不清楚,因为我这个人写东西快,一下就写出来了。方之一边看一边说好,写完以后,他就觉得这篇小说很棘手。他曾经跟陆文夫开玩笑,说,老陆啊,我们想想办法把兆言这篇小说帮他改一改,给他发出来。然后陆文夫说,这种小说怎么可能发表呢?最后这个小说就丢掉了。
  王一梅:您在《青春》上发表的第二篇作品是中篇小说《去影》(《青春》1990年8—9月号)。十年后重回《青春》,您已从十年前23岁的大学中文系学生成长为著名作家。在这期间,您创作了《悬挂的绿苹果》《死水》《枣树的故事》“夜泊秦淮”系列小说等代表作。您当时为何想将这篇小说投给《青春》?
  叶兆言:发《去影》的时候已经属于什么小说都能发的年代了,我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名了,稿约不断,所以也没多大难度。有一段时间我所有的小说都会拿给《青春》看,我的两个好朋友,一个顾小虎,一个李潮,他们都在《青春》做编辑,我们都是一起办《人间》刊物的,都是铁哥们儿。我的小说写好后一般都会给他们看,尤其是会给李潮看,因为李潮只比我大一岁嘛,我们从小就相识,当然也会给小虎看。1990年的时候,《青春》一个编辑跟我约稿,我就给他们了,没有什么原因。
  王一梅:与《去影》同期刊发的还有王干的简评《叶兆言的省略艺术》,文中重点强调了小说中的一种重要叙述策略——“省略”。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省略”更多地体现在小说的技巧探索上。我注意到,您在之前发表的创作谈《最后的小说》中颇有些悲观地预言,“新的配方也许永远诞生不了”,“小说的实验室很可能就是小说最后的坟墓”。因此,您将自己的方向定为“重新获得读者”,但是您也一直强调“我宁可写砸,也要嘗试可能性”。您认为在“重新获得读者”和“尝试可能性”之间存在矛盾吗?
  叶兆言:“最后的小说”这个观点我始终不变,所以我总是要努力尝试一下“不可能”。我最近刚完成了一部中篇,这是一篇和我以往所有的小说都不一样的小说。我知道一个人写到像我这样的时候,想写一篇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小说不容易。但是我确实刚完成了一部我感觉跟以往完全不一样的中篇,非常非常不一样。
  王一梅: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您创办了民间刊物《人间》,您回忆,这本仅印了两期的刊物“记录了我的文学青年时代”。可以说,您是文学期刊办刊的先行者。方之先生是您父亲的好友,老先生为《青春》创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结合青年时代的办刊经历和对方之先生的了解,能否谈谈您对《青春》的认识?
  叶兆言:在我的印象中,《青春》最早是叫《南京文艺》,当然这并不重要,我们应该从它正式的改版开始。当时,他们要把《南京文艺》改成《青春》,变成一本针对青年的刊物。我之所以知道这个事情,就是因为方之。当时创办这本刊物,主编虽然不是方之,但是从封面设计到组稿,再到内容的定稿等等都是方之一手操办的。而且当时方之的条件特别差,他们一家住在一个老房子里,面积和厨房一样大,他没地方,所以他经常来我们家。我印象特别深,他曾经拿着几篇最早的《青春》封面样稿到我们家来,和我父亲一起商量。方之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人,他带头搞《青春》,也不避嫌,第一期《青春》上就用了自己儿子的一篇小说,叫《智力测验》。他觉得自己儿子的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用了。我能记住的《青春》就是这样,方之在为这个事情绝对地操劳。我父亲跟他开玩笑说,你写自己的小说算了,不然精力不够了。方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就是创办《青春》——这是一个对文学、对文坛有抱负有希望的人做的一件事。
  王一梅:去年3月出版的《无用的美好》中收录了《文学与一座城》,您在其中谈到文学和城市的关系:城市给了文学一个机会,同时文学也不一定总是被动的,它提供了一种艺术的想象。您揭示出文学与城市的关系并非是单向度的,它们应该是一种同构关系。今年8月,您推出了《南京传》,相较之前与南京有关的散文集和小说,这本城市传记显得正式与厚重,您谈到“城市是流动的”,经过多年的写作,您意在与南京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   叶兆言:每一个人都和一座城市有关系,或者说都和一个乡村有关系。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应该和你所生活的那个“场景”有关系。因为我们写作必须有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可以是乡村,可以是城市,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外国。我生活在南京,我的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生时代都是在南京度过的。那么,我选择这个城市是很正常,也很自然的一件事,并不是刻意的。我可以编造一个城市,我在《花煞》中就曾经编造过一个城市,但我想我编造的这个城市它仍然会有南京的阴影,因为我生活在这里,这是无法摆脱的。
  王一梅:《刻骨铭心》是虚构小说,《南京传》是非虚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您用一虚一实的两部作品完成了对南京的“重塑”。非虚构写作是文坛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创作热潮,您是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的?在具体的创作中,您又是如何处理虚构与非虚构的关系的?
  叶兆言:从文学的角度上讲,“虚构”和“非虚构”都属于文学的一种范畴。这就相当于在体育运动中,一个是篮球,一个是足球,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它们有不一样的运营规则,篮球的规则是用手,足球的规则是用脚。它们的边界、它们的犯规法则都不一样。我想,虚构和非虚构也有同样类似的规则。
  写作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严格遵循了在非虚构作品中不增加虚构的东西。比如《南京传》,既然是非虚构,我就不能编造虚构一个东西,这是一个规则,也是一个原则。同样的道理,在虚构的小说中,虽然我用了一些真实的材料,但是没有一篇小说是因为真实而得到推崇的。所以,真实是没有意义、不重要的,我们追求的这种真实是一种虚构的真实。表扬一个虚构作品很真实这不是表扬,因为虚构作品最大的要求是你能不能通过虚构“逼近”真实。“逼近”这两个字很重要,就像卡夫卡虚构了一个人变成了甲虫,他“逼近”的是人异化的那种真实,但是我们千万不能说人真的会变成甲虫。我们看一篇小说真实不真实,它真实的标准和非虚构完全不一样,目的、方向和手段也不一样。
  王一梅:说起《刻骨铭心》,我在书影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著名作家叶兆言《夜泊秦淮》后25年新历史小说扛鼎之作。”从阅读接受者的视角来看,这句宣传语和小说题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期待视野”或“前理解”:小说是意在发掘被遮蔽的历史,还是试图解构历史的权威,抑或是进行个人与历史的双重叙述?这既是预估,也是偏见,随之也会造成必然的忽略或误读。较之以前的同类题材作品,您在《刻骨铭心》中进行了哪些探索性尝试?
  叶兆言:“扛鼎之作”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字面意义来说,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作品。但是,“扛鼎之作”也不一定是个好词,因为写作应该是很潇洒、轻松自如的事情。“扛鼎”,扛着很重的鼎做事就会很累。当然我知道宣传人员在写这句话时没有第二种意思。
  我在《刻骨铭心》中运用了大量的真实材料,其目的不是为了标榜自己知道的多,或者标榜自己历史如何好,我觉得过多地在乎这些东西,它会影响一个人的创作。那些所谓的真实材料,就相当于房子的“软装潢”,但关键还是在于有好房子。我觉得《刻骨铭心》最重要的是让你去想“什么事情让我刻骨铭心”。很多人对我的第一章有误解,他们认为是多余的。但对我来说,它一定是不多余的。它是一个解释,解释了两个最简单的“应该刻骨铭心”的事。第一个故事我叙述了人类如果失去“性”,可能会怎么样。第二个故事我强调如果人类失去了“文字”,可能会怎么样。我写了一个中国哈萨克族的作家,到了哈萨克斯坦以后发现自己失去了“文字”。中国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斯坦虽然是同一个民族,同一种基因,使用同一种语言,但是文字却是不同的。对一个作家来说,失去文字简直太可怕了,如果我们的文字变成了汉语拼音,你会发现所有的方块字就成为一种陌生的存在了。我就以这两个故事作为“引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东西:我们觉得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发生在了自己身上。很多人读的时候只看故事,觉得这些是多余的。那我觉得如果你不带着这两种恐惧读下去,你可能就不会知道里面一系列我想说的故事。所以《刻骨铭心》的写作方法其实是用一根“刻骨铭心”的绳子,穿上一串“珍珠”或者“石头”,就成了项链。
  王一梅:您曾多次谈到外国文学对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在今天看来,您提及的作品大多是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例如,莎士比亚、雨果、高尔基、托尔斯泰、阿赫玛托娃、海明威、博尔赫斯等人的作品。时至今日,外国文学的译介传播情况和文学创作环境皆发生巨大变化,在接受外国文学影响方面,您有哪些看法?
  叶兆言:作为一个作家,我必须坦白承认外国文学对我的影响。在没有想当作家以前,我读了大量的外国小说。为什么要读?一是我家里的书比较多;二是因为无聊,因为不用考大学,因为没别的事情可做,那个时候生活非常单调。所以我就沉浸在外国小说中,当然这和青春期也有关系,比如说开始有了懵懵懂懂的爱情,有了朦朦胧胧的性意识,有了向别人卖弄的虚荣心。我完全不是为了当作家去读外国小说的,我也不存在从外国文学经典中去获取教益,因为我阅读的时候没有“经典”这个概念,就是觉得好玩或者不好玩,有名或者没有名。有的小说你觉得是经典,但是读的时间不对,它就不好看。我记得我刚开始看托尔斯泰的《戰争与和平》,我看得就很累,看不下去,这个还是我祖父让我读的。我当时是个中学生,书里人物那么多,名字那么长很难记住。但是雨果的小说,我在少年时代就读得如痴如醉,雨果的小说和金庸的小说很像,让人入迷。经典反正对我没什么用,因为我不太相信经典这个词,我觉得它本身有点奇怪,有点吓唬人。
  王一梅:今年《中华文学选刊》面向35岁以下的117位青年作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作为前辈作家,您是如何看待青年作家面临的这些问题的?
  叶兆言:我觉得写作就是一股热情,是一种“荷尔蒙”。尤其青年时期的写作就跟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样,我觉得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情结,就是想写,非常简单地想写,然后你就写了,没有那么多这个感、那个感,或者“经典”。一个人就想写经典挺没意思的。如果你不觉得写作很好玩,不是很有趣,你写它干什么?光想着写经典、看经典,就像一个人喝酒老要喝酒精,吃糖老要吃糖精。我觉得写作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和发微信一样,就是想表达。   王一梅:您曾说,“小说的精神是世界性的”“小说的语言其实也是一种世界性的东西”。随着中国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世界性”?
  叶兆言:我们评价一个小说好或不好,这个标准应该是“世界性”的。小说有小说的标准,什么小说好,什么小说不好,我们可以例举一系列作家的小说,这些好的小说就提供了一种标准,比如说具有探索性。并不是说要像这个小说,如果说像契诃夫、高尔基、博尔赫斯的小说,我都不认为这是一个好小说。“像什么小说”不是好小说。但是你如果获得了它的精神,那就不一样了。任何小说都要有探索性,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它的先锋性,先锋性就是和以往的东西都不一样,这就是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是什么呢?就是要求你始终要有一颗强烈的创新之心,要有一种强烈的与别人不一样、特立独行的精神。所以,好的小说应该是“不像什么”,而不是“像什么”。
  王一梅:在青年时期的创作中,您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对青年写作者,您又有哪些建议?
  叶兆言:写作就是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因为我从小没有想过当作家,我开始写作的时候也只是觉得好玩。我的写作一直很轻松,我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经典”作家、一个大作家。别人写我也写,我是在不停歇的写作过程中爱上写作的。一个写作者要考察自己,不是说你写得好或不好,写得好你可以写,写得不好你同样可以写,每一只狗都有嚎叫的权利,关键在于喜欢不喜欢叫。我就发现我是一只喜欢叫的狗,也许我叫得很难听,也许不合时宜。在写作生涯中,我曾数次遭遇退稿,很长时间发表不了小说,当时我是非常孤独自卑的,因为你叫了一点反应都没有。青年作家面临的最关键问题不是被认同或不被认同,因为你可能很幸运地被认同了,也可能很不幸地遭遇退稿。而在这个时候,写作本身的乐趣就会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在写作的过程中,你充满了经典意识,充满了成名意识……当你得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失落感。如果写作不能给你带来快感,只是一个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那么它就会变得无趣。
  如果要让我分享经验的话,我不能说我一点没有。在长时间的被退稿中,我已经开始不自信了,但是我唯一感到自信的就在于“我想写”,我有欲望。而“想写”和“有欲望”这种东西它是说不清道不白的。当年我的很多朋友,他们都比我有才华,像李潮、顾小虎他们,但我的优势在于我比他们更热爱写作,更像一个“写作机器”。我是個很平庸的人,没什么才华,但是在热爱写作上却是超过了其他人的。对我而言,写出来比什么都重要。谁都想写好,写不好也是没有办法的,契诃夫和沈从文都是从三流作家变成一流作家的,他们的起点都非常低。契诃夫一开始写了大量的三流小说但是他最后成了非常伟大的作家。所以,没有必要从一两篇小说就判断你能不能干这件事情。青年作家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经验,不是能不能成名,不是有没有反响,而是有没有一种强烈热爱写作的愿望,而不是热爱成名的愿望。
其他文献
嚎啕大哭的人  嚎啕大哭的人  正撕裂自己的肺  这悲伤  让我惊骇  我给他热毛巾  我给他水  他抹了一下鼻涕  帶着哭声问我:  “有饼干吗?”  积雨云  积雨云  白色的云顶  说明我是侏儒  我这样一想  远方的积雨云  就笑了一下
期刊
1.四月  七月的一天,张潮从同学那儿听说陈晓尘回了丹城,说是到学校办点事。六月开始,她就一直屏蔽他的电话,短信也不回。他着了魔一样每天拨打她的电话,听到语音提示说对方已停机,他还给她充了话费,照样没有回应。他意识到她已经彻底离开自己了,失落在深深的受挫感中,同时抱着一丝残存的希望。他在一家商店的玻璃橱窗前整理了一下头发和着装,兴致勃勃地奔向学校,期待在一起流连过的地方找到她。  丹城的七月炎热而
期刊
专家点评  《晚霞漂流》对每个人物的塑造都是成功的,因为作者为之付出了足够的耐心和细心。那个现实的、无法回避的家庭状况既是必须交待的谜底,又是一个必要的前文本,但小说无意在这个问题上过分纠缠,反而于一个既成事实的基础上去琢磨人物的处境、心态及其微妙变化。无论是周琦、陈鑫还是相对次要的曹曼、刘扬、张峥,人物外在的行动、语言乃至某个细微的表情与人物内在的情感与心事所展开的角力都值得细细品读。因此,在社
期刊
苦头山深处有一棵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的古树,高耸入云,枝叶蓊郁,几百年来一直吸收天地之灵气。  山下有一个小镇,苦头镇。镇上一百多户人家,世代以制棺为生。镇东北的老李头不制棺,却习得一手雕石刻木的技艺,大半辈子专以做骨灰盒为生。论营生之道,老李头的上好手艺并未能实质性地改善他窘迫的生活状况。然而老李头孑然一身,打了大半辈子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倒也没什么生存压力之说。  曾有买家问询过老李头,苦
期刊
驢的正事  有时候真想和一头驴坐下来好好谈谈。  这个念头由来已久,一夜之间,我对吴村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兴趣。清晨,我爹一边交给我铁锨,一边在我耳边嘟囔:“驴蛋!下地锄草去!”“驴蛋,干点正事!”“驴蛋,活该没女人跟你!”我咂摸着爹的话,很在理。每日,我扛起铁锨,像正常人一样,操着正常人的心,干着正常人的事。  一路上有很多人都向村子以外走去,可以说,已经不想再搭理任何人。二狗的地跟我搭界,半年前,
期刊
到达阿尔山金角沟,天已经黑了。没有灯,接我的人把我安顿好,就反手拉上门走了出去。窗外,只有很黑很黑的天空。  清晨,鸟叫声从屋顶上掉了下来,落在被子上,叽呦叽呦地响。捕鱼王姓王,是我的房东,村里人都吃他捕的鱼。此刻,他穿了一件黑色的胶皮衣服站在门前的河里,安静得像一棵枯死的树。哈拉哈河的水特别清,黑暗亮滑的水,有一种下坠的重量感。河岸边长满了不知名的杂草,颜色无法描述,反正有点神秘,迷一样的绿。河
期刊
A  夜,总是在不经意间就黑了下来,没给丁小兵任何喘息的时间。  寒风裹挟着夜幕走街串巷,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正在缓缓落下。丁小兵拧开水龙头浇灭烟头,然后决定再次出门。  这是一个临时决定。丁小兵恍若听到李楠在微信里的那条语音消息,让他如果能赶上末班车的话就过来。他看看时间,离开往江心洲的末班车还有一小时。如果没有意外,他完全有充足时间可以赶上这趟班车。  但意外却一个接一个排着队来了。  先是住宅
期刊
映 像  当我思考着的时候  烟霞已经逐渐漫过了她的额发  和神的对话戛然而止于一声推门  她又要徒劳地奔跑。并跌倒  在神殿连绵的门槛前  落日留下,烫金的指纹  云端里发出恼人的梦呓  夕阳正舔食着群山,正如我吞吃着颜料  偌大宇宙荒漠中,灯市  琉璃烽火依次亮起  又熄灭  狼烟。却悄然劫走了一分明月  当她无处安身时  我手心多了一缕陌生的光  一根千年前,柔若无骨。风筝线  连着何处呢?
期刊
题记:我到山野乡村,去看那一双双手,然后看到了心,看到了物,看到了美。  摩茶  手是唯一的工具。  我始终注视着那双手——是从山野岁月的泥土里刨出来的老树根。它很有生命力,活动着——摘,摊,揉,捻,抖,这几个汉字的笔画复杂,而手的表达简单至纯,一曲一张,揉就变成捻。  看这双手,你才会真正感知到,对于自然与人的恩惠,只有手才是与其相配的自然馈赠的最好工具。粗野在这个机械盛行的时代成为对自然亲近的
期刊
2019年6月14日,《青春》杂志社主办的“新小说在2019”论坛在南京召开。此次论坛由《青春》杂志社执行主编李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作家出版社编辑李宏伟共同发起,学术主持人系“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评论家方岩。参会的还有《中华读书报》总编助理、评论家舒晋瑜,《文学报》编辑主任、评论家傅小平,作家曹寇、朱珐、陆源、黎幺、贾勤、陈志炜、姚伟、康赫、霍香结以及第二期“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