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注入主体精神的合金,成为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各学科素养的融合,构成了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学生形成学科的基本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
从以上定义分析,培养学科素养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其中离不开的是思维能力.
2课堂教育现状
随着教育的改革,现今课堂已较少出现“满堂灌”等现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增多,教师更多的是想办法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理解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通过获得知识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此能力的培养需要积极思考,它离不开有效的问题.通过有效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思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合力构建来共同完成课堂既定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于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存在较多误区,部分教师认为就是“提问教学”,设置的问题往往是只需对以往知识进行简单回忆,它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加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本文针对此方面的现象,对“问题链”的设计及验证情况阐述自己的想法.
3部分“问题链”定义及共性
2007年,姚禾提出了建构问题链的一系列原则:问题与问题的衔接具有逻辑性和激发性,前一问题能为后面的问题积累知识和方法的经验,为后继问题指引解决的途径或方法,后一问题相对前一问题又能恰好的处于“可及”又“不可立即”的状态.
2010年王后雄对“问题链”的定义为: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
2012年胡久华、郇乐认为“驱动性问题链”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策略.问题解决教学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真实的驱动型问题,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在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需创设一系列问题,形成螺旋上升的“问题链”,通过逐层解答,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
从以上两个定义分析可知,“问题链”具有某些共性.如(1)课堂以问题呈现,各问题间有联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步上升的;(2)设计的问题会让学生有困惑、有学习激情,然后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情况下,通过解决问题来完成目标.
4“问题链”设计原则及实例探析
除了以上两点,笔者认为,“问题链”设计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链”能否完成教学目标及设置难度是否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程度.
“问题链”的结构等各元素都是为了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目标,一切以其为中心思想,由于表述其篇幅较大,不做详述.
教师设计问题时的难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程度,确保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研究表明,只有适度水平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能有效的驱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链”的设计目标是否指向该学科的核心问题,能否与本学科或其他学科有联系和迁移.
“问题链”中的问题,每个都有其结构、组成要素和所处的水平.问题所处的水平是根据知识点的要求来设计的,如有的问题设计是知识文本型的,如“什么是电流”?但更多的问题设计不仅是为了获得某知识点,而应在获得此知识点的过程中把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法、策略表述出来.
(3)“问题链”设计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学生会做题,而应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速,人在生活、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而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与深度.在平时的授课中,如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有所培养,会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主要涉及知识的整合、方法的借鉴、探索研究能力等,所以在设计“问题链”的时候需要多向此方面靠拢.
(4)“问题链”中的“链”应有效链接各个问题使其成为学生思维推进的“链条”.
课堂实例:通过设置一连串问题,有效解决“物体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判断该物体的真实运动”这一知识点.
实验演示激疑,导入问题情境.
在一段封闭、长约1 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块做成的小圆柱体,将玻璃管口塞紧.然后将玻璃管放置,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
问题1: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好像小蜡块沿着斜线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2:可通过什么方法来确定它的运动性质?(描点法、频闪照相机等方法可确定为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3:小蜡块产生匀速运动的原因?(从两个分运动的性质可判断出合速度与合力的方向,进而判断其具体运动)
问题4: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
从以上定义分析,培养学科素养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其中离不开的是思维能力.
2课堂教育现状
随着教育的改革,现今课堂已较少出现“满堂灌”等现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增多,教师更多的是想办法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理解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通过获得知识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此能力的培养需要积极思考,它离不开有效的问题.通过有效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思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合力构建来共同完成课堂既定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于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存在较多误区,部分教师认为就是“提问教学”,设置的问题往往是只需对以往知识进行简单回忆,它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加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本文针对此方面的现象,对“问题链”的设计及验证情况阐述自己的想法.
3部分“问题链”定义及共性
2007年,姚禾提出了建构问题链的一系列原则:问题与问题的衔接具有逻辑性和激发性,前一问题能为后面的问题积累知识和方法的经验,为后继问题指引解决的途径或方法,后一问题相对前一问题又能恰好的处于“可及”又“不可立即”的状态.
2010年王后雄对“问题链”的定义为: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
2012年胡久华、郇乐认为“驱动性问题链”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策略.问题解决教学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真实的驱动型问题,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在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需创设一系列问题,形成螺旋上升的“问题链”,通过逐层解答,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
从以上两个定义分析可知,“问题链”具有某些共性.如(1)课堂以问题呈现,各问题间有联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步上升的;(2)设计的问题会让学生有困惑、有学习激情,然后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情况下,通过解决问题来完成目标.
4“问题链”设计原则及实例探析
除了以上两点,笔者认为,“问题链”设计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链”能否完成教学目标及设置难度是否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程度.
“问题链”的结构等各元素都是为了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目标,一切以其为中心思想,由于表述其篇幅较大,不做详述.
教师设计问题时的难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程度,确保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研究表明,只有适度水平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能有效的驱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链”的设计目标是否指向该学科的核心问题,能否与本学科或其他学科有联系和迁移.
“问题链”中的问题,每个都有其结构、组成要素和所处的水平.问题所处的水平是根据知识点的要求来设计的,如有的问题设计是知识文本型的,如“什么是电流”?但更多的问题设计不仅是为了获得某知识点,而应在获得此知识点的过程中把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法、策略表述出来.
(3)“问题链”设计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学生会做题,而应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速,人在生活、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而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与深度.在平时的授课中,如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有所培养,会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主要涉及知识的整合、方法的借鉴、探索研究能力等,所以在设计“问题链”的时候需要多向此方面靠拢.
(4)“问题链”中的“链”应有效链接各个问题使其成为学生思维推进的“链条”.
课堂实例:通过设置一连串问题,有效解决“物体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判断该物体的真实运动”这一知识点.
实验演示激疑,导入问题情境.
在一段封闭、长约1 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块做成的小圆柱体,将玻璃管口塞紧.然后将玻璃管放置,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
问题1: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好像小蜡块沿着斜线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2:可通过什么方法来确定它的运动性质?(描点法、频闪照相机等方法可确定为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3:小蜡块产生匀速运动的原因?(从两个分运动的性质可判断出合速度与合力的方向,进而判断其具体运动)
问题4: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