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以来,通过四年多的物理教学,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每节课都认真准备,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也充分准备一些与所学知识点有关的小实验以及实例,想时刻振奋学生的精神,让他们在课堂上时刻保持兴趣。经过精心的设计,课堂气氛确实很轻松活跃,通过课堂上的提问,感觉课堂效果也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作业反映的情况和考试的成绩却总是不理想。为了找到原因,我找不同的学生交流过,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盲目地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自己并没有主动索取知识的欲望,也就是说课堂很多时候都是单方面的,学生并没有从思想上互动,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去熟记老师教给的东西,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课下时光的学习效率很低。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反思能力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在人们认知框架中,主体的自我反思是构成认识结构更新的一个必要条件。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不断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时产生问题,实际上就是产生了内在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变为内在的需求。
一、认识反思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反思
反思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它并不是引导学生对学习的一般性回顾和重复,而是更深一步探究学习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来源,强化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要让学生了解,课后不进行及时的反思就难以完全消化吸收甚至优化知识,课堂学习效果就不会理想。
二、帮助学生反思
帮助学生反思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帮助学生回顾课上所学习的知识,第二通过一些题目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会灵活运用。很多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喜欢选择与上课例题类似的题目,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记忆。这样不是不好,可是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如果题目很雷同或是相似,那解题方法也还是一样的,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不思考,而直接找葫芦画瓢,将课堂上老师用的方法公式直接照搬,反而产生了坏的效果。通过发问,使学生进行反思,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刨根究底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独到的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探究新问题
让学生反思,并不只是对已经学习的内容探究其来源,而是要学会跟进一步学会相关问题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自学的能力。例如,学习平抛运动的时候教会他们如何将复杂的运动分解为两个简单地直线运动来处理,将初速度和受力情况向两个方向分解,然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了解各个分运动的情况,同过风运动来处理合运动。斜抛运动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上把问题提出来,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斜抛运动的方法。
四、增强学生的反思毅力
毅力是一个人承受困难、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反思的毅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反思的持续性,战胜困难、忍受痛苦等“韧劲”上,而且表现在“督促”自己自始至终盯住自身學习的不合理性上。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回顾已学知识,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寻找认知上的漏洞,对每一个疑问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这是一个相当繁复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反思与否似乎与老师布置的硬性作业无关,做与不做,似乎是自己的事情,不会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五、在合作中反思
学生在学习中,很多时候要通过互相帮助来得出某一个结论,就像我们物理上常说得合作性学习或是探究性学习都是这样。根据学过的知识,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提供相关的器材,让学生几个一组,相互合作,通过相互讨论,不断试验,得出结论。这样一个过程,既可以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教学效果好不好,其实并不一定取决于教师对于课堂的认真态度,而是他有没有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反思,作为一种促进认知的有效途径,老师们更应该把它溶入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反思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应该成为促进学生对问题发现、质疑、反思、讨论、尝试、体验的推进剂,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掌握知识,了解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和知识的主人。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反思能力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在人们认知框架中,主体的自我反思是构成认识结构更新的一个必要条件。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不断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时产生问题,实际上就是产生了内在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变为内在的需求。
一、认识反思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反思
反思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它并不是引导学生对学习的一般性回顾和重复,而是更深一步探究学习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来源,强化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要让学生了解,课后不进行及时的反思就难以完全消化吸收甚至优化知识,课堂学习效果就不会理想。
二、帮助学生反思
帮助学生反思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帮助学生回顾课上所学习的知识,第二通过一些题目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会灵活运用。很多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喜欢选择与上课例题类似的题目,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记忆。这样不是不好,可是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如果题目很雷同或是相似,那解题方法也还是一样的,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不思考,而直接找葫芦画瓢,将课堂上老师用的方法公式直接照搬,反而产生了坏的效果。通过发问,使学生进行反思,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刨根究底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独到的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探究新问题
让学生反思,并不只是对已经学习的内容探究其来源,而是要学会跟进一步学会相关问题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自学的能力。例如,学习平抛运动的时候教会他们如何将复杂的运动分解为两个简单地直线运动来处理,将初速度和受力情况向两个方向分解,然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了解各个分运动的情况,同过风运动来处理合运动。斜抛运动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上把问题提出来,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斜抛运动的方法。
四、增强学生的反思毅力
毅力是一个人承受困难、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反思的毅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反思的持续性,战胜困难、忍受痛苦等“韧劲”上,而且表现在“督促”自己自始至终盯住自身學习的不合理性上。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回顾已学知识,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寻找认知上的漏洞,对每一个疑问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这是一个相当繁复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反思与否似乎与老师布置的硬性作业无关,做与不做,似乎是自己的事情,不会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五、在合作中反思
学生在学习中,很多时候要通过互相帮助来得出某一个结论,就像我们物理上常说得合作性学习或是探究性学习都是这样。根据学过的知识,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提供相关的器材,让学生几个一组,相互合作,通过相互讨论,不断试验,得出结论。这样一个过程,既可以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教学效果好不好,其实并不一定取决于教师对于课堂的认真态度,而是他有没有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反思,作为一种促进认知的有效途径,老师们更应该把它溶入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反思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应该成为促进学生对问题发现、质疑、反思、讨论、尝试、体验的推进剂,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掌握知识,了解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和知识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