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海外工程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都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整体协调性,并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综合管理水平,以应对国际市场各类风险对海外工程企业经营效益的冲击,最终实现海外工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海外工程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207-02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海外承揽的国际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重点项目领域屡创佳绩。2014年1月,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速铁路二期主体工程完工,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组织承揽实施的第一个电气化高速铁路项目,对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6年6月中国第一条中国标准铁路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项目阿布贾至卡杜纳铁路段试运行,代表着中国铁路设计标准走向世界。同年10月5日,中国企业在海外建造的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成功举行通车典礼。这条铁路的建设开创了以“铁路全产业链走出去”和“建设一条铁路、拉动一条经济带”为显著特征的“亚吉模式”,被誉为“新时代的坦赞铁路”。
随着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海外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经营管理水平并未得到同步提升,海外工程面临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成为摆在对外工程承包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行业本身是一个充满竞争和风险的行业,尤其是国际建筑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下,境外工程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行业利润率远低于其它行业。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联系
内部控制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并随经济形势的发展逐步深化。早期企业的内部控制,仅仅局限于财务和会计业务。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迫使企业加强对生产经营的控制和监督,内部控制工作超越会计和财务的范畴,深入到企业所有部门和整个业务活动。2001年底,美国安然公司、施乐公司等国际知名大公司接连爆出会计丑闻,继而爆发的金融危机加剧了这种形势。为此,美国“防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职业会计团体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ERM)”概念,推出了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企业内部控制推向了全新的阶段。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累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逐渐从宏观体制上的改革转向微观调控方式上的深化,我国企业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2006年6月,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5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五部委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上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开始以“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日趋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格局,也迫使企业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是由董事会及各层级管理者共同实施开展的,在服务企业总体战略并贯穿企业各项业务运行当中,旨在辨识对企业发展可能出现的潜在影响和管理风险,并为企业实现管理目标提供合理有力的保障。所以,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辨识、衡量、分析和评价企业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并根据风险的分类,辨别其重要性和经济性,以便于采取直接有效的手段进行防范和控制,以规避企业管理风险,它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及各个层级的全员参与,覆盖企业业务的全过程。
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层次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相对主导次序也有所不同,例如:战略风险方面,企业风险管理发挥了主导作用,内部控制则起到配合作用;财务报告层次上,则是内部控制发挥主导作用,风险管理起到配合作用。
二、海外工程项目内控与风险管理的框架
海外工程在企业和项目两个层面都要建立内控风险管理机制。其中企业级风险管理要通过建立三道防线来得以实现的。第一道防线:海外风险防范领导小组,负责对海外重大风险预警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集体决策。第二道防线:海外风险监控办公室,负责对海外风险预警信息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对海外经营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综合监控。第三道防线:各海外经营机构是预警层面的基本单元,是预警信息的第一报告单位,其行政领导是海外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级风险管理则主要是通过风险结构分解进行风险识别,通过对项目的风险源逐层分解辨识出主要的项目风险,避免遗漏重大风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尚未完全认识到内控管理对海外发展的重要性。一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内控管理意识还停留在内控体系建设等同于企业本身各项制度健全的层面上,认为只要制定了相关制度,配备了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内控体系建设即已完善了。一些企业由于海外项目较少,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内控體系和风险管理仍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2、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控评价存在诸多漏洞,如企业内部管理机构调整频率过快,对境内外分支机构管理授权不清,责任不明;风险管控部门、内控体系建设部门和内控监督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每年内控评价工作针对境内总部层面过多,面向海外经营实体较少,主次不明等。
四、海外经营相关风险因素的辨识
1.政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战争、内乱、排华、恐怖主义、种族和宗教冲突、国际关系变化、政权交替、禁止外资并购及资产国有化等,是企业在境外承揽项目和投资经营时所面临最大的风险和障碍。此类风险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破坏性,对企业在境外的经营和项目实施造成巨大的困难和不利局面。如停工造成的工期被迫拖延,成本提高。停工期间,承包商为维护设备、工程、人员,也需支付许多额外费用,使得项目成本增加,可能使项目由盈利转为亏损,甚至造成境外项目的取消。
2.宏观经济风险。指项目所在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对项目产生的影响及对项目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汇率、外汇管制、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风险具有潜在性,隐藏性和积累性。造成宏观经济风险的因素类型和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致使当地政府采取调控货币政策或财务政策作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导致通货膨胀的几率大大增高,直接造成当地货币贬值,物价增高,以及汇率和利率的波动,自由换汇受到限制,致使企业财务面临很大的风险。同时,工程造价将受到物价影响,有所提高,对于企业整体成本控制以及利润额度会产生很大影响。 3.汇率风险。境外工程项目采用当地货币或第三方货(美元)币作为结算方式,结算金额受外汇变动的影响,而换汇又受限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此外由于汇率变动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影响设备进出口,工程物资原材料采购及设备租赁等诸多环节,对施工成本造成很大影响。
4.投资风险。由于对海外投资环境调研工作不到位,对于境外工程项目缺乏有效风险评估,缺少海外投標项目的科学测评,低价竞标、盲目投标,有的投资项目建成后效益不佳,有的经过较长时间才见效益,还有的甚至造成项目搁浅,可能导致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5.应收账款风险。由于宏观经济影响,业主资金安排出现困难或业主缺乏企业信用,导致无法按时支付或拖欠支付工程款项,以至境外企业应收账款数量增加,并存在坏账、死账的风险。同时,内部清理欠款工作职责不清,清欠工作责任不明确,奖惩力度不够,地方保护及法律意识不强等,均是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随着应收账款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出现流动资金短缺,迫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会使企业逐步走向资不抵债的边缘,从而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五、相关应对措施
1.针对政治风险,企业应结合各驻外机构的定期报送的风险信息报告,整理总结企业年度风险信息报告,制定重大突发事件风险应急预案机制,针对施工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和现行法律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境外机构单位应于所在国家政府安全部门及中国驻外使馆、经商处及中资企业密切联系,结合各方面的消息,评估项目所在地未来将面临的政治风险,在投资国别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政局稳定,政府关系密切,经济环境良好的国家进行投资,从而规避政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2.针對宏观经济风险,一是财务部门需要与境外财务管理部门加强联系,针对国际工程项目所在国的宏观经济市场发展形势做出预测,可以采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评价法)对工程所在国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该国从事国际工程的宏观经济风险大小和发生几率,作为市场拓展可行性的科学参考依据。二是要实时跟踪工程项目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走向和趋势,及时调整公司产业机构以适应所在国宏观经济变化,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3.汇率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难以完全规避,企业需要合理确定自身的汇率风险承受能力,界定可承受的汇率风险区间,提前制定好汇率风险的预警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经济业务不超出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在经济业务过程中,充分利用公司的规模优势,根据汇率变动趋势,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合理选择交易结算币种,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4.针对投资风险,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把控海外项目投资关键节点,全面实施有限授权管理,加强投资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分析工作,对投资的可行性、风险及收益进行综合预判。
5.针对应收账款风险,一是要确定清欠目标、进度和实施方案,根据客户的资金、信用状况制定不同的清收方案和清收措施。二是要将清理回收的账款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合理安排机构分工,确定清收清欠责任并严格考核。三是要做好清欠基础资料、文档管理工作,建立应收账款台帐,同时定期检查及时核对,及时取得业主对账单据。
六、结论
海外工程企业开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对于海外工程企业而言,海外经营风险存在其特殊性和破坏性,但风险与机遇永远并存,企业自身应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结合海外工程企业自身特点打造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全面、系统、完善和先进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海外工程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以迎接海外工程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鲍晓玲.境外承包工程风险分析及管理.国际经济合作,2008(5).
[2] 李晓慧何玉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3] 王立勇.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研究.交通财会,2002(2).
[4]赵淑静.基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对策研究.时代金融(下旬),2015(8).
[5] 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经济.2012(6).
[关键词]海外工程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207-02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海外承揽的国际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重点项目领域屡创佳绩。2014年1月,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速铁路二期主体工程完工,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组织承揽实施的第一个电气化高速铁路项目,对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6年6月中国第一条中国标准铁路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项目阿布贾至卡杜纳铁路段试运行,代表着中国铁路设计标准走向世界。同年10月5日,中国企业在海外建造的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成功举行通车典礼。这条铁路的建设开创了以“铁路全产业链走出去”和“建设一条铁路、拉动一条经济带”为显著特征的“亚吉模式”,被誉为“新时代的坦赞铁路”。
随着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海外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经营管理水平并未得到同步提升,海外工程面临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成为摆在对外工程承包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行业本身是一个充满竞争和风险的行业,尤其是国际建筑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下,境外工程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行业利润率远低于其它行业。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联系
内部控制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并随经济形势的发展逐步深化。早期企业的内部控制,仅仅局限于财务和会计业务。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迫使企业加强对生产经营的控制和监督,内部控制工作超越会计和财务的范畴,深入到企业所有部门和整个业务活动。2001年底,美国安然公司、施乐公司等国际知名大公司接连爆出会计丑闻,继而爆发的金融危机加剧了这种形势。为此,美国“防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职业会计团体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ERM)”概念,推出了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企业内部控制推向了全新的阶段。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累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逐渐从宏观体制上的改革转向微观调控方式上的深化,我国企业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2006年6月,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5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五部委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上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开始以“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日趋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格局,也迫使企业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是由董事会及各层级管理者共同实施开展的,在服务企业总体战略并贯穿企业各项业务运行当中,旨在辨识对企业发展可能出现的潜在影响和管理风险,并为企业实现管理目标提供合理有力的保障。所以,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辨识、衡量、分析和评价企业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并根据风险的分类,辨别其重要性和经济性,以便于采取直接有效的手段进行防范和控制,以规避企业管理风险,它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及各个层级的全员参与,覆盖企业业务的全过程。
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层次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相对主导次序也有所不同,例如:战略风险方面,企业风险管理发挥了主导作用,内部控制则起到配合作用;财务报告层次上,则是内部控制发挥主导作用,风险管理起到配合作用。
二、海外工程项目内控与风险管理的框架
海外工程在企业和项目两个层面都要建立内控风险管理机制。其中企业级风险管理要通过建立三道防线来得以实现的。第一道防线:海外风险防范领导小组,负责对海外重大风险预警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集体决策。第二道防线:海外风险监控办公室,负责对海外风险预警信息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对海外经营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综合监控。第三道防线:各海外经营机构是预警层面的基本单元,是预警信息的第一报告单位,其行政领导是海外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级风险管理则主要是通过风险结构分解进行风险识别,通过对项目的风险源逐层分解辨识出主要的项目风险,避免遗漏重大风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尚未完全认识到内控管理对海外发展的重要性。一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内控管理意识还停留在内控体系建设等同于企业本身各项制度健全的层面上,认为只要制定了相关制度,配备了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内控体系建设即已完善了。一些企业由于海外项目较少,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内控體系和风险管理仍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2、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控评价存在诸多漏洞,如企业内部管理机构调整频率过快,对境内外分支机构管理授权不清,责任不明;风险管控部门、内控体系建设部门和内控监督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每年内控评价工作针对境内总部层面过多,面向海外经营实体较少,主次不明等。
四、海外经营相关风险因素的辨识
1.政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战争、内乱、排华、恐怖主义、种族和宗教冲突、国际关系变化、政权交替、禁止外资并购及资产国有化等,是企业在境外承揽项目和投资经营时所面临最大的风险和障碍。此类风险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破坏性,对企业在境外的经营和项目实施造成巨大的困难和不利局面。如停工造成的工期被迫拖延,成本提高。停工期间,承包商为维护设备、工程、人员,也需支付许多额外费用,使得项目成本增加,可能使项目由盈利转为亏损,甚至造成境外项目的取消。
2.宏观经济风险。指项目所在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对项目产生的影响及对项目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汇率、外汇管制、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风险具有潜在性,隐藏性和积累性。造成宏观经济风险的因素类型和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致使当地政府采取调控货币政策或财务政策作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导致通货膨胀的几率大大增高,直接造成当地货币贬值,物价增高,以及汇率和利率的波动,自由换汇受到限制,致使企业财务面临很大的风险。同时,工程造价将受到物价影响,有所提高,对于企业整体成本控制以及利润额度会产生很大影响。 3.汇率风险。境外工程项目采用当地货币或第三方货(美元)币作为结算方式,结算金额受外汇变动的影响,而换汇又受限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此外由于汇率变动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影响设备进出口,工程物资原材料采购及设备租赁等诸多环节,对施工成本造成很大影响。
4.投资风险。由于对海外投资环境调研工作不到位,对于境外工程项目缺乏有效风险评估,缺少海外投標项目的科学测评,低价竞标、盲目投标,有的投资项目建成后效益不佳,有的经过较长时间才见效益,还有的甚至造成项目搁浅,可能导致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5.应收账款风险。由于宏观经济影响,业主资金安排出现困难或业主缺乏企业信用,导致无法按时支付或拖欠支付工程款项,以至境外企业应收账款数量增加,并存在坏账、死账的风险。同时,内部清理欠款工作职责不清,清欠工作责任不明确,奖惩力度不够,地方保护及法律意识不强等,均是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随着应收账款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出现流动资金短缺,迫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会使企业逐步走向资不抵债的边缘,从而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五、相关应对措施
1.针对政治风险,企业应结合各驻外机构的定期报送的风险信息报告,整理总结企业年度风险信息报告,制定重大突发事件风险应急预案机制,针对施工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和现行法律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境外机构单位应于所在国家政府安全部门及中国驻外使馆、经商处及中资企业密切联系,结合各方面的消息,评估项目所在地未来将面临的政治风险,在投资国别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政局稳定,政府关系密切,经济环境良好的国家进行投资,从而规避政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2.针對宏观经济风险,一是财务部门需要与境外财务管理部门加强联系,针对国际工程项目所在国的宏观经济市场发展形势做出预测,可以采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评价法)对工程所在国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该国从事国际工程的宏观经济风险大小和发生几率,作为市场拓展可行性的科学参考依据。二是要实时跟踪工程项目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走向和趋势,及时调整公司产业机构以适应所在国宏观经济变化,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3.汇率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难以完全规避,企业需要合理确定自身的汇率风险承受能力,界定可承受的汇率风险区间,提前制定好汇率风险的预警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经济业务不超出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在经济业务过程中,充分利用公司的规模优势,根据汇率变动趋势,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合理选择交易结算币种,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4.针对投资风险,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把控海外项目投资关键节点,全面实施有限授权管理,加强投资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分析工作,对投资的可行性、风险及收益进行综合预判。
5.针对应收账款风险,一是要确定清欠目标、进度和实施方案,根据客户的资金、信用状况制定不同的清收方案和清收措施。二是要将清理回收的账款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合理安排机构分工,确定清收清欠责任并严格考核。三是要做好清欠基础资料、文档管理工作,建立应收账款台帐,同时定期检查及时核对,及时取得业主对账单据。
六、结论
海外工程企业开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对于海外工程企业而言,海外经营风险存在其特殊性和破坏性,但风险与机遇永远并存,企业自身应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结合海外工程企业自身特点打造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全面、系统、完善和先进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海外工程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以迎接海外工程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鲍晓玲.境外承包工程风险分析及管理.国际经济合作,2008(5).
[2] 李晓慧何玉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3] 王立勇.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研究.交通财会,2002(2).
[4]赵淑静.基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对策研究.时代金融(下旬),2015(8).
[5] 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经济.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