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怡情滋养幸福童年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营造“书香校园”的宗旨就是为了把师生培养成为校园里的文化人,让他们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为他们的生命成长积淀丰厚的底蕴。近年来,雪堰中心小学不断强化阅读理念,营造阅读氛围,构建阅读课程,开展阅读活动,播撒读书的种子,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
  一、建设“诗书怡情”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重视“校园环境”这一本“活书”对学生的熏陶作用,营造浓郁的诗书文化氛围,提升校园物质文化的诗书品质,让校园这一本蕴藏着无穷魅力的“活书”,在学生诗书学习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如学校启智楼前廊墙上各种书体范例翰墨飘香,课间铃声利用古诗新唱悠扬动听,二楼百米长廊书香隽永,开放书吧让学生课间能够随时取阅,时时与书为伴。
  雏鹰电视台开辟“经典古诗文”专栏,或吟诵或交流,每周四中午播出,使校园呈现诗韵飘香的景象。各中队还充分利用墙壁、绒布黑板报等空间,开辟“古诗角”“经典壁”版块,用诗文、诗画装点教室,使学生经常可以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名人名言,在有意、无意之中熟记古诗文。
  孩子们每天走进校园,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皆为书影。校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经典如春种播撒在孩子的心田,悄无声息中影响他们的习惯,深入他们的思想。
  二、开发《诗书怡情经典养德》校本教材
  中华经典诗文如泱泱大海,浩浩荡荡。面对学龄儿童,我们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诵读素材馈赠给他们才是最合时宜的呢?这是我们开发教材前研究的重要专题。为此,我们组织了“经典诵读,我们该如何取舍”的研讨沙龙,经过思维碰撞,深思熟虑,甄别筛选,我们最终确定了各年级的诵读内容。
  1.经典化。被选入的作品都是符合儿童童心的、经典的诗性文体,有儿歌、童谣、童诗、古诗词、晨读对韵等等。同时,也精选了《论语》《老子》《孟子》、古代寓言等,更有人物专题,如李白、王维、毛泽东诗词等。
  2.主题化。在编排文章时,我们充分考虑季节、节日等因素,使诵读更贴近学生生活。比如献给老师、走进秋天、迷人月色、伟大祖国、眷恋家乡、江南水乡等单元。每一册还安排了走进书法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书法家的故事,知道文房四宝的相关知识,提高书法欣赏水平。
  3.趣味化。在同一个单元里,尽量做到古代和现代诗词兼备。这些文章有的可读,如《雪堰赋》《大爱无边》;有的可背,如《论语》《三字经》;有的可唱,如《满江红》《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红梅赞》;有的可演,如《负荆请罪》《滥竽充数》……这些丰富的诵读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增强了诵读的趣味性。
  4.特色化。每一年级都有“家乡文化”单元,一二年级为地方方言、童谣,如“小暑一声雷,半个月黄梅倒转来”;三年级为家乡传说篇,有《雪堰桥的由来》《目莲救母送乌饭》等;四年级为家乡名人篇,有《吴稚晖的故事》《吴伯超轶事》等;五年级为家乡的太湖篇,有《太湖的传说》等;六年级为家乡名胜篇,有《雪堰赋》《太滆渔家乐》等。“秀萃东南,大美雪堰。东连无锡,共拥阖闾古城,包孕千秋名士。南滨太湖,三万六千顷湖水碧波荡漾……”这是家乡文化篇里我们老师写的《雪堰赋》,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我们也选入教材让孩子们诵读。
  三、构建“诗书怡情”的特色活动
  学校开展“诗书怡情”的少先队特色活动,将诗书文化资源与少先队活动相融合,使学生从中华传统的诗书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性,陶冶情操。
  1.创建红领巾“玉兰”诗书研究院
  玉兰洁白典雅,陶冶心志,是学校的校花。学校少先队成立“红领巾玉兰诗书研究院”,下设“玉兰诗社”“玉兰墨苑”等小社团,面向全校各中队,吸收爱好诗歌、书法的学生为成员,开展多样化的诗书品鉴活动,开发诗书教育资源。
  2.建立诗书名人特色中队
  学校不少中队以李白、杜甫、范仲淹、苏轼等诗人或书法家的名字命名,创建特色中队,开展各具特色的中队诗书活动。通过图书馆搜集、网上浏览猎取资料,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对诗书的诵读、书写和鉴赏能力。
  3.策划“玉兰花开”诗书系列活动
  (1)“传统节日”诗文赏读。利用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诗文诵读比赛。学生或搜集经典诗文,或自己创作诗文进行诵读,在吟诵和创作中品味诗文的神韵,感悟经典的力量。
  (2)“四季雅歌”寻觅之旅。在“春之颂”“夏之声”“秋之韵”“冬之歌”诗书诵、唱、写、绘主题系列活动中,学生走进诗文的四季,欣赏诗人笔下的绚烂风景,咀嚼诗歌的芬芳,使心灵得以净化升华。
  (3)“追忆伟人”专场诗会。利用红色诗词诵读会,让学生沐浴红色文化的光辉,感受那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以及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深切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4)“玉兰花开”诗书嘉年华。开展一年一度“玉兰花开”的盛大诗书嘉年华活动,进行诗文诵读、书法实践综合性展示。通过诵读、歌唱、舞蹈、器乐演奏、书法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学生诵读诗文、勤练书法的艺术成果。全员参与的诗书嘉年华活动真正成为学校创新的校园文化节。
  4.开展诗书主题竞赛活动
  古诗文歌咏比赛:收集如孟郊的《游子吟》,苏轼的《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李商隐的《别亦难》,张志和的《渔歌子》等古诗词歌曲学唱,并组织古诗文歌咏比赛。
  国学经典书签制作:学生用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卡纸剪成树叶、水果、汽车等形状,制作图文兼美的节日诗词贺卡、诗文书签。
  国学经典手抄报评比:开展“亲子共设计”诗书怡情手抄报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版面设计、选材、绘画、书法、编写等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机会。
  古诗诵读擂台赛: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归类对诗、诗句接龙、对歌竞赛、游戏表演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使学生体验到诵读的无穷乐趣。
  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开展以“书写经典,传承文化”为主题的汉字书写比赛,让经典诗文融入到学生的规范写字活动中,感受汉字独特的形体美和艺术美。
  四、建立“诗书怡情”的特色评价机制
  一池清水,只要击拍,就会产生阵阵涟漪。学生诵读、书写经典的过程,也只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因此,我校设计“玉兰”五彩章,即“玉兰勤奋章”(绿色)、“玉兰爱国章”(红色)、“玉兰朴实章”(蓝色)、“玉兰爱心章”(橙色)、“玉兰花开章”(金色)。各年级按低中高分层要求,按评价标准进行古诗词诵读及活动的等级考级。学生经过努力获齐“玉兰勤奋章”“玉兰爱国章”“玉兰朴实章”“玉兰爱心章”四枚奖章,可换取一枚“玉兰花开”金章。诗书怡情特色活动的开展和“玉兰”五彩章的颁发,满足并激发了学生提升自我、积极向上的主动发展意识。同时,设计《“玉兰花开”成长册》,以随时记录学生的活动和读书情况。评价机制的建立与跟进,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加诗书活动的兴趣,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诗书诵读教育活动的步步深入。
  经典诗书文化的润泽,使我们有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成就感。校长谢小英深有感触地说:“自2012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全校师生都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了滋养。从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诚实守信、好学上进、彬彬有礼的君子品行;从教师身上,看到了敬业、爱岗、奉献、博爱的良好师德形象。传统经典文化使我们学校形成了‘怡情教育’的和谐氛围,学校各项工作在和谐中走向卓越。”
  菁菁校园,飘着淡淡书香、浓浓墨香,这是一片独特的校园风景,我们看到——风景这边独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在雪堰中心小学已得到了精彩的演绎;我们期待着这边风景一定会更好,我们相信,今后必将会有更精彩的演绎。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郭根福)
其他文献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苏教版小语教材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几乎在每个单元的读读背背板块里,均安排了“熟记成语”的练习。但低年级学生平常的课堂交流或是写话时很少主动恰当运用成语,更有好些学生还常常在检测运用时出错,不知道该使用哪个。  原因究竟在哪儿呢?我一方面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深入课堂,发现很多老师常常只是就成语教成语。有的仅仅是照本宣科,简单教读练背,学生囫囵吞枣而不知其味;有的则让学生读读词典意
期刊
现在的一年级学生,见多识广,加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大部分学生能说会道。但是很多低年级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口语交际课上,当老师试图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口语交际训练时,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积极有效地去参与交际,有的课堂气氛沉闷,有的课堂看似活跃,而学生说的却不得要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语交际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
期刊
缘起:那些开先河的人物  在语文课改推进过程中,课外阅读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探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李希贵校长在山东潍坊提出“语文主题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韩兴娥、李虹霞老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浓缩课时,带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浙江的陈琴老师独创了“素读”经典课堂,她的学生在小学6年能背诵10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句;上海的朱文君老师选择最好读、最有趣的
期刊
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们从现行语文教材出发,学习课文后,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原来需要12课时左右完成的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压缩在8课时左右,剩余时间进行同步拓展阅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多样化的文本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一、以“情”串文,净化心灵  李老师执教的《花瓣飘香》讲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  初读课文后,李老师引导学生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笔者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课《蜗牛的奖杯》这则寓言故事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感想。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寓言故事。课文通过蜗牛的前后对比描写,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荣誉,不断进取,否则将会落伍,甚至被淘汰。内容积极且意思浅显,学生易接受并理解。  同样是蜗牛,以前
期刊
虽然,磨课团队的教师们辛勤努力,打磨了一堂传统意义上的具有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流畅的《记承天寺夜游》课例,为初涉教育教学领域的教师们做了很好的引领。怎样导入,怎样预设,怎样细究,怎样提一“闲”字而贯全篇,怎样因势利导将有关资料融入等等,感觉学生们本堂课的收益是很大的,课堂的容量、深度、广度都已无可挑剔了。的确,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磨课计划中预设的研究问题:意蕴丰富的文言文,怎样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入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投身社会变革和文化教育改革实践中,批判继承中国教育和学习的优良传统,吸取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总结自五四以来我国包括他本人丰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思想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教育思想。其独创性的思想精髓和核心,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明确的文字表述,首次公开出现于叶圣陶1962年4月10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
期刊
一节语文课堂到底该给学生带来什么?无疑是要带来语文变化的,也就是语文素养的生长。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应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那么,语文课堂又该让孩子带走什么东西呢?  一、语文课堂应给学生什么?——“语文经验”  我认为一节课的价值底线在于教和不教要不一样。有人会说,这句话等于没有说,谁不知道“教和不教要不一样”。  一节语文课教和不教应不一样在哪儿?我的判断是学生有没有形成语文经验。人生就是经验,
期刊
一、缘由聚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给语文课堂带来一股清风。但是由于教师理解的不同、认识的偏颇、操作的失当,当前,对话教学中也频频出现了一些“伪对话”现象:教师满堂问,小组假交流,话题浮表面,答案都一统,等等。因此,笔者认为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安排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所选编的文章基本上是一个主题,具有整体性。所以,如果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教学,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也许就会削弱。如果我们通过比较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品读这些语言文字,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所以,以整体的思想来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