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语文课堂到底该给学生带来什么?无疑是要带来语文变化的,也就是语文素养的生长。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应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那么,语文课堂又该让孩子带走什么东西呢?
一、语文课堂应给学生什么?——“语文经验”
我认为一节课的价值底线在于教和不教要不一样。有人会说,这句话等于没有说,谁不知道“教和不教要不一样”。
一节语文课教和不教应不一样在哪儿?我的判断是学生有没有形成语文经验。人生就是经验,人的成长都是靠经验的累积,抑或是经验的顿悟。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经历都在形成经验,只不过有经验多少、厚薄之别。经历过的经验一定是最具力量的。光听,可能是轻风过耳;光看,可能是过眼烟云;只有亲历,才可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也让我们对杜威的“做中学”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即学科素养。“做中学”对于语文,那无疑是语言的实践,就是尽可能多地创造让学生实践的“言语场”。2011版新课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短语是“言语运用”,运用显然是“做中学”的代名词。“做中学”的语文课堂,孩子历经的是言语实践,形成的理所当然就是“语文经验”了。
二、语文课堂应给学生什么语文经验?——“言意共生”
言意共生经验一般说来有三个方面:见识方面的、能力方面的、习惯方面的。这三个方面又可以归为两个领域: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见识可以归为生活经验;能力、习惯可以归为语文经验。
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又分内容层面和精神层面。内容层面,是感性的经验,就是言语表面即可感知而来的经验。精神层面,是感悟的经验,由言到意。阅读之后的感受、感慨、感悟、启发、顿悟……生活经验,是每一个读者都可能自己获得的。当然也与阅读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的多少成正比。作为语文课,生活经验的获得属于阅读的“基本收入”。
语文经验 我理解的语文经验,主要体现在学不学这篇课文,经历不经历某节语文课的差别。我以为,这才是我们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属理性经验,这也就是语文学习的价值。就语文学习状态而言,是学习语文的习惯类经验。语文课堂一定在某种言行规范下运行的,运行日久,身浸其中的学生就会形成了相应的学习习惯。如听的习惯、读的习惯、说的习惯、写的习惯、讨论习惯、合作习惯……就语文学习过程而言,是感悟和表达的能力类经验。一类是感悟的经验,即怎么听、怎么读的方法、策略,也就是由言到意的方法、策略;一类是表达的经验,即怎么说、怎么写的方法、策略,也就是由意到言的方法、策略。具体说,习惯类经验是在“言意共生”经验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说是裹挟着的。语文能力类经验就是听说读写的方法,也就是“言意共生”的经验。由此,语文课堂中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语文经验”的获得,都与“言”“意”相关切,聚焦起来就是“言意共生”的经验。
三、“言意共生”语文经验怎么才能让学生“带得走”?
什么样的经验才是宝贵的?亲身经历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最为宝贵的。因此,课堂中不要怕学生出错,出错了才有纠错的机会,才有固化经验的过程,经验“钙化”很重要。“言意共生”的语文经验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带得走”呢?《索溪峪的“野”》一课的教学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来加以实现的。
学阅读——实现“由言到意”的语文经验
有专家提出阅读课要以表达(写作指向)为本位。这样说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对过去以理解文本内容为教学内容积极转轨是有即时意义的。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写作,本身有其专门活动,有其专门的训练。叶老早有论述:阅读不是专门为了写。其实文本的内容、思想价值也是不可丢光的。内容指向与写作指向两方争论甚浓,无意间忽略了第三者的存在,那就是“学阅读”这一阅读教学指向。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语文课,尤其是阅读课应有的自身任务。
语文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三维目标”中也明确提及“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掌握要求。所以,我很愿意说学会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首当之任(不是唯一之任)。倘若,语文老师、语文课堂再不做“学阅读”的事,恐再也没有谁、再也没有哪个场合可能做这件事了。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来自于语言的感悟能力与理解能力。学阅读也是教学的首要目标。以下是《索溪峪的“野”》一文中“学抓文路”教学片段:
■学抓文路,初感索溪峪的“野”。
1.快速浏览课文,用“ ”画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
2.组内交流画出的语句,并探究探究作者这样行文的智慧。
(人人交流,注意倾听,及时补充个人想法。)
学习理清文路 阅读,当然要收获内容梗概,也就是主要内容,但概括主要内容是有方法可循的。本教学环节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快速画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用中心句集合的方法,这样学生一读就明白。以至于熟悉并掌握此类行文路径的阅读策略。
练习快速浏览 自主学习环节,提出“快速浏览课文”的要求,也是基于课标的年段要求:“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诚然,浏览的优势是快速查找、接受信息,是一个人的生活中必需的阅读方式。所以本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搜集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意在强化学生浏览课文的训练。
学习品读文字 教学中,让学生选最喜欢的一部分,想象着读出那种美。学生想象朗读时,千方百计地焕发出学生品读文字的兴致与即时性水平,于是就有了“仔细听,朗读水平高的人总能听得出谁在哪儿读得特别的有感觉。”“这样的朗读满意吗?还有谁想读?”“孩子,你能不能把你的朗读诀窍告诉大家?你一读,我们都被你带进去了”……想象画面、身临其境、真情实感等品读能力的形成,是需要学生自我建构,吸收,完善的。 学表达——实现“由意到言”的语文经验
一篇文本,对于作者来说,就是写;对于读者来说,就是读;对于学生来说,既要有读者一样的读,还要有作者一样的眼光关注作者用词的微妙、个性的表达。《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中,学生们主要做了好多从读知写,从读悟写,从读学写的事儿。
发现行文智慧 在学生画出各段中心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行文智慧。于是,课堂出现了“我们组发现了,每一句中都有一个‘野’字”,“我发现了第一句是总写的,后四句是分写的”,“我发现作者是按照自己的观察顺序写的,由远及近”,教者顺势提升“这也是观赏风景的一般习惯”。“我发现写动物和游人的‘野’,用了引号,而写山水的野没有用引号”,我顺势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呢?”……
■品读词句,感受“山是‘野’的”。
1.默读第2自然段一分钟,用“﹏﹏”画出概括山“野”的句子。
2.组内读读画出的句子,看看有没有发现。
(提示:每一处词语、标点、句式都包含着作者的智慧呦!)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2011版新课标)有了第一个活动的发现经历,学生显然已形成了一定的发现经验。于是在这个活动中“从词语、标点、句式等方面去发现作者的智慧”就显得有些驾轻就熟。细读画出的语句:“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学生们很快发现“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很快发现了三个冒号,进一步明晰了句子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自主品读,走进索溪峪的“野”。
选择第3~5自然段中的一个段落,自主品读: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索溪峪的“野”。结合相关语句,各自体会体会作者的表达智慧。
自主选择性的阅读,恰如自由地观赏风光。在观赏“风景”之时不忘提醒学生“结合相关语句,各自体会体会作者的表达智慧”。这是本堂课第三次“发现式”的学习活动。于是,课堂中学生各有所得:“我发现作者把索溪峪拟人化了”,“我发现作者借写山路哥哥来衬托索溪峪的野”,“我发现山中的野物只写了一只猴子的表现,并且写得特别生动”(教者顺势点醒:“这叫细节描写”),“我发现写人时特别写了姑娘和老人”(教者顺势追问“是啊,作者为什么只特别写了姑娘和老人呢,想过吗?”并要求各组即时讨论),学生们明白了写姑娘和老人更具代表性,这也是细节描写……于是,对全文做了“先概括后具体”写法的总结:索溪峪是野的,作者的文笔也变得“野”了——写山的野是运用想象联想手法来具体化的;写水的野是运用童话笔法来具体写的;写野物、游人之“野”,是运用细节描写实现具化的。
三次“发现式”的学习活动,从作者文路的感受到文笔的揣摩,收获着作者“由意到言”的智慧,当然形成了学生的“由意到言”的语文经验。
实践表达方式 “先概括后具体”是作者具体描写景物或人物的表达方式。所以在详细学习了“山是野的”,简略学习水、野物、游人是“野”的之后,迅即将学生带入索溪峪风光之中,展示了索溪峪风景中颇具代表的树木、云雾、瀑布不同姿态的野,开始了情景练写。让学生从树木、云雾、瀑布中任选一种事物:“索溪峪的 是野的。 ”(练写——交流)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表达,在一名学生展示前,简单评价学生的书写质量:行款、工整、整洁情况,因为课标中关于写作的要求:“行款正确,书写工整、整齐。”展示时,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写作水平高的孩子,总能帮着修改的”,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别人表达时,融入自己的表达,从而实现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实践表达方式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心的“意”。
学会学习——为“言意共生”提供方法经验
学习合作之法 小组合作中,强调“人人交流,注意倾听,及时补充个人想法”。这其实只是合作学习最为常态的做法,对于一个习惯了合作学习的小组,可以视而不见,但对于一个还不习惯合作学习的小组,这种提示是极为重要的。课标要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学习活动中有了这样的提示,学生组内讨论时会更注重个人看法的提出,从而大大提升讨论的价值。
学习快速默读 有人会问,为什么没给学生更多时间去揣悟作者的言语。生活中有闲情漫步的时刻,更有疾步而行的经历,语文课堂也应给学生不同的体验,有很多时候是没有很多时间让你品读的。再说,编者把本文设定为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更乐意用略读教学的姿态行走。
关于默读,课标中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学中,在品读词句环节中感受“山是‘野’的”部分,让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一分钟,用‘﹏﹏’画出概括山‘野’的句子”,这样的方式无非也是在兑现课标要求(第2自然段共有233个字)。因为有了前面一环节浏览的学习经历,这一环节显然顺利得多。
学习比较阅读 课末,出示原文片段:“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学生自读交流,此举旨在让学生顿悟:索溪峪是“野”的,作者的内心也变得——“野”了,于是笔下的文字也变——“野”了。“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心中有什么,眼中就会有什么”。通过课末拓展式的比较阅读,成功实现了阅读主题的提升。
显然,语文课堂给孩子带得走的“语文经验”不只是“言意共生”,但“言意共生”一定是学生走出语文课堂时能背得走的最为本质、最为重要的语文行囊。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刘俭国)
一、语文课堂应给学生什么?——“语文经验”
我认为一节课的价值底线在于教和不教要不一样。有人会说,这句话等于没有说,谁不知道“教和不教要不一样”。
一节语文课教和不教应不一样在哪儿?我的判断是学生有没有形成语文经验。人生就是经验,人的成长都是靠经验的累积,抑或是经验的顿悟。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经历都在形成经验,只不过有经验多少、厚薄之别。经历过的经验一定是最具力量的。光听,可能是轻风过耳;光看,可能是过眼烟云;只有亲历,才可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也让我们对杜威的“做中学”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即学科素养。“做中学”对于语文,那无疑是语言的实践,就是尽可能多地创造让学生实践的“言语场”。2011版新课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短语是“言语运用”,运用显然是“做中学”的代名词。“做中学”的语文课堂,孩子历经的是言语实践,形成的理所当然就是“语文经验”了。
二、语文课堂应给学生什么语文经验?——“言意共生”
言意共生经验一般说来有三个方面:见识方面的、能力方面的、习惯方面的。这三个方面又可以归为两个领域: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见识可以归为生活经验;能力、习惯可以归为语文经验。
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又分内容层面和精神层面。内容层面,是感性的经验,就是言语表面即可感知而来的经验。精神层面,是感悟的经验,由言到意。阅读之后的感受、感慨、感悟、启发、顿悟……生活经验,是每一个读者都可能自己获得的。当然也与阅读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的多少成正比。作为语文课,生活经验的获得属于阅读的“基本收入”。
语文经验 我理解的语文经验,主要体现在学不学这篇课文,经历不经历某节语文课的差别。我以为,这才是我们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属理性经验,这也就是语文学习的价值。就语文学习状态而言,是学习语文的习惯类经验。语文课堂一定在某种言行规范下运行的,运行日久,身浸其中的学生就会形成了相应的学习习惯。如听的习惯、读的习惯、说的习惯、写的习惯、讨论习惯、合作习惯……就语文学习过程而言,是感悟和表达的能力类经验。一类是感悟的经验,即怎么听、怎么读的方法、策略,也就是由言到意的方法、策略;一类是表达的经验,即怎么说、怎么写的方法、策略,也就是由意到言的方法、策略。具体说,习惯类经验是在“言意共生”经验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说是裹挟着的。语文能力类经验就是听说读写的方法,也就是“言意共生”的经验。由此,语文课堂中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语文经验”的获得,都与“言”“意”相关切,聚焦起来就是“言意共生”的经验。
三、“言意共生”语文经验怎么才能让学生“带得走”?
什么样的经验才是宝贵的?亲身经历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最为宝贵的。因此,课堂中不要怕学生出错,出错了才有纠错的机会,才有固化经验的过程,经验“钙化”很重要。“言意共生”的语文经验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带得走”呢?《索溪峪的“野”》一课的教学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来加以实现的。
学阅读——实现“由言到意”的语文经验
有专家提出阅读课要以表达(写作指向)为本位。这样说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对过去以理解文本内容为教学内容积极转轨是有即时意义的。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写作,本身有其专门活动,有其专门的训练。叶老早有论述:阅读不是专门为了写。其实文本的内容、思想价值也是不可丢光的。内容指向与写作指向两方争论甚浓,无意间忽略了第三者的存在,那就是“学阅读”这一阅读教学指向。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语文课,尤其是阅读课应有的自身任务。
语文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三维目标”中也明确提及“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掌握要求。所以,我很愿意说学会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首当之任(不是唯一之任)。倘若,语文老师、语文课堂再不做“学阅读”的事,恐再也没有谁、再也没有哪个场合可能做这件事了。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来自于语言的感悟能力与理解能力。学阅读也是教学的首要目标。以下是《索溪峪的“野”》一文中“学抓文路”教学片段:
■学抓文路,初感索溪峪的“野”。
1.快速浏览课文,用“ ”画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
2.组内交流画出的语句,并探究探究作者这样行文的智慧。
(人人交流,注意倾听,及时补充个人想法。)
学习理清文路 阅读,当然要收获内容梗概,也就是主要内容,但概括主要内容是有方法可循的。本教学环节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快速画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用中心句集合的方法,这样学生一读就明白。以至于熟悉并掌握此类行文路径的阅读策略。
练习快速浏览 自主学习环节,提出“快速浏览课文”的要求,也是基于课标的年段要求:“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诚然,浏览的优势是快速查找、接受信息,是一个人的生活中必需的阅读方式。所以本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搜集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意在强化学生浏览课文的训练。
学习品读文字 教学中,让学生选最喜欢的一部分,想象着读出那种美。学生想象朗读时,千方百计地焕发出学生品读文字的兴致与即时性水平,于是就有了“仔细听,朗读水平高的人总能听得出谁在哪儿读得特别的有感觉。”“这样的朗读满意吗?还有谁想读?”“孩子,你能不能把你的朗读诀窍告诉大家?你一读,我们都被你带进去了”……想象画面、身临其境、真情实感等品读能力的形成,是需要学生自我建构,吸收,完善的。 学表达——实现“由意到言”的语文经验
一篇文本,对于作者来说,就是写;对于读者来说,就是读;对于学生来说,既要有读者一样的读,还要有作者一样的眼光关注作者用词的微妙、个性的表达。《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中,学生们主要做了好多从读知写,从读悟写,从读学写的事儿。
发现行文智慧 在学生画出各段中心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行文智慧。于是,课堂出现了“我们组发现了,每一句中都有一个‘野’字”,“我发现了第一句是总写的,后四句是分写的”,“我发现作者是按照自己的观察顺序写的,由远及近”,教者顺势提升“这也是观赏风景的一般习惯”。“我发现写动物和游人的‘野’,用了引号,而写山水的野没有用引号”,我顺势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呢?”……
■品读词句,感受“山是‘野’的”。
1.默读第2自然段一分钟,用“﹏﹏”画出概括山“野”的句子。
2.组内读读画出的句子,看看有没有发现。
(提示:每一处词语、标点、句式都包含着作者的智慧呦!)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2011版新课标)有了第一个活动的发现经历,学生显然已形成了一定的发现经验。于是在这个活动中“从词语、标点、句式等方面去发现作者的智慧”就显得有些驾轻就熟。细读画出的语句:“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学生们很快发现“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很快发现了三个冒号,进一步明晰了句子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自主品读,走进索溪峪的“野”。
选择第3~5自然段中的一个段落,自主品读: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索溪峪的“野”。结合相关语句,各自体会体会作者的表达智慧。
自主选择性的阅读,恰如自由地观赏风光。在观赏“风景”之时不忘提醒学生“结合相关语句,各自体会体会作者的表达智慧”。这是本堂课第三次“发现式”的学习活动。于是,课堂中学生各有所得:“我发现作者把索溪峪拟人化了”,“我发现作者借写山路哥哥来衬托索溪峪的野”,“我发现山中的野物只写了一只猴子的表现,并且写得特别生动”(教者顺势点醒:“这叫细节描写”),“我发现写人时特别写了姑娘和老人”(教者顺势追问“是啊,作者为什么只特别写了姑娘和老人呢,想过吗?”并要求各组即时讨论),学生们明白了写姑娘和老人更具代表性,这也是细节描写……于是,对全文做了“先概括后具体”写法的总结:索溪峪是野的,作者的文笔也变得“野”了——写山的野是运用想象联想手法来具体化的;写水的野是运用童话笔法来具体写的;写野物、游人之“野”,是运用细节描写实现具化的。
三次“发现式”的学习活动,从作者文路的感受到文笔的揣摩,收获着作者“由意到言”的智慧,当然形成了学生的“由意到言”的语文经验。
实践表达方式 “先概括后具体”是作者具体描写景物或人物的表达方式。所以在详细学习了“山是野的”,简略学习水、野物、游人是“野”的之后,迅即将学生带入索溪峪风光之中,展示了索溪峪风景中颇具代表的树木、云雾、瀑布不同姿态的野,开始了情景练写。让学生从树木、云雾、瀑布中任选一种事物:“索溪峪的 是野的。 ”(练写——交流)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表达,在一名学生展示前,简单评价学生的书写质量:行款、工整、整洁情况,因为课标中关于写作的要求:“行款正确,书写工整、整齐。”展示时,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写作水平高的孩子,总能帮着修改的”,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别人表达时,融入自己的表达,从而实现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实践表达方式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心的“意”。
学会学习——为“言意共生”提供方法经验
学习合作之法 小组合作中,强调“人人交流,注意倾听,及时补充个人想法”。这其实只是合作学习最为常态的做法,对于一个习惯了合作学习的小组,可以视而不见,但对于一个还不习惯合作学习的小组,这种提示是极为重要的。课标要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学习活动中有了这样的提示,学生组内讨论时会更注重个人看法的提出,从而大大提升讨论的价值。
学习快速默读 有人会问,为什么没给学生更多时间去揣悟作者的言语。生活中有闲情漫步的时刻,更有疾步而行的经历,语文课堂也应给学生不同的体验,有很多时候是没有很多时间让你品读的。再说,编者把本文设定为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更乐意用略读教学的姿态行走。
关于默读,课标中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学中,在品读词句环节中感受“山是‘野’的”部分,让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一分钟,用‘﹏﹏’画出概括山‘野’的句子”,这样的方式无非也是在兑现课标要求(第2自然段共有233个字)。因为有了前面一环节浏览的学习经历,这一环节显然顺利得多。
学习比较阅读 课末,出示原文片段:“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学生自读交流,此举旨在让学生顿悟:索溪峪是“野”的,作者的内心也变得——“野”了,于是笔下的文字也变——“野”了。“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心中有什么,眼中就会有什么”。通过课末拓展式的比较阅读,成功实现了阅读主题的提升。
显然,语文课堂给孩子带得走的“语文经验”不只是“言意共生”,但“言意共生”一定是学生走出语文课堂时能背得走的最为本质、最为重要的语文行囊。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刘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