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语文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变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从改革教育思想着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明白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对学习活动施以重大影响。我们的教育要从封闭型教育走向开放型教育,从传承型教育走向创新型教育,从家长式教育走向民主式教育,从传授式教育走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教育。
  二、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师应遵循“思维从问题始”的心理学原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越是动脑,越能提出问题,则理解就越深刻,记忆就越牢固,因而必须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敢问、善问、乐问。现在学生不善提问,不敢提问,不敢挑战权威,正是我们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的结果,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我们既要启发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开拓思路,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广阔的、灵活的,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我们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主动积极地提问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三、发展想象,进行创造性语言训练。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在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是人们创造新事物的一种蓝图。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外延广阔,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我们学生的想象力尤为丰富,只要我们多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允许学生自由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想象,他们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四、扩大阅读,丰富学生情感。
  阅读,对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优良素质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书是让学生从书面语言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加强阅读,扩大阅读量,可以更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领悟人生哲理,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安排适当的阅读课,指导学生什么样的文章详读,什么样的文章略读,如何做读书笔记等。再举行一些“读书汇报会”、“好书推荐会”、“读书方法交流会”等读书活动,让学生热爱读书,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不同,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愿选择读物,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逐步增加阅读量。
  五、打破陈规,改革作文教学。
  作文就是运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文教学就是在老师的辅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作文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着学生今天的生活实际,还涉及到他们昨天的生活回忆,涉及他们明天的理想。凡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无一不是作文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创造、自我展示的广阔空间,把作文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老师命题,学生作文。有的还限制了题目,学生只能就这个题目作文。这样做,实际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多样性,往往导致学生作文千篇一律。这样的作文教学可能会做出“应试”作文的合格产品,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品,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作文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负担。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适宜学生创新的环境,进行半命题作文或者让学生自由拟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最想说的话、写自己最想写的事、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这样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创作、创新,就会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作文就会生动活泼,千姿百态,就会有一定的“质”和“量”,就能构建出高效的作文课堂。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部分中,对朗读做出了明确的划定:“用平凡话准确、流通、有情绪地朗读课文。”即读一般的 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  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情绪,领略
期刊
(一)自学展示,简约归纳  1.同学们,“黔驴技穷”这一成语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所以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学习这篇寓言。  设计意图:我们的“简易高效文言文课堂”核心理念就是要省去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及环节,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所以导入语直中主题。力求“简易”“高效”。  2.师问:“那么,什么是寓言呢?,你们搜集到了哪些有关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的知识呢
期刊
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  应试教育的影响冲击体育教育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目前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未能得到与其它学科同等的重视。人们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还局限于以运动竞赛和体育中考高考成绩为标准。在这种应试教育影响下的体育教育教学,单纯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为目的的。只重视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而忽视获得能力的培
期刊
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教学的“游戏”。语文课本里有许多美的元素,需要我们去认真挖掘。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几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一、在朗读教学中“节奏美”的渗透  朗读是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意思是要了解文章词句的含义一定得读,读是理解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但读必须注意节奏,不同的节奏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中国文字虽是表意文字,但也有它优美的读音。  
期刊
最近我应邀参加了一次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听了好几堂语文公开课和示范课。这几堂语文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全部使用了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专心投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颇受大家好评。当然,我对上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多媒体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十分钦佩,但对这几堂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却实在不敢恭维,总觉得缺少了语文课该有的“原汁原味”。  语文课,顾名思义就是一门语言和文字教学的课程,这门功
期刊
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就应有其自己的特色,如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有感情的朗诵,深情并茂的解说,大胆的想象,优美语言的再现等。但不论怎样,教学始终应以学生作为主体,老师只是辅助。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这一原则,可能不仅仅需要老师观念上的转变,还需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在知识面上的提高。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
期刊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对于中国文学确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可据说,那几天里,国内有不少记者蜂拥而至约访莫言,但言谈之下,其实大半都没读过莫言的任何作品,作家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这让我想起在一次中学教师培训会中,一位文学院的教授说:“我真不知道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都学了些什
期刊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具有“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特点。校本研究可以缩短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周期,使教师的专业发展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校本研究着眼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学校的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因此,推进校本研究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根本大计和必由之路。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
期刊
作为一位正在教导七年级学生的初中语文老师,最让我头疼的恐怕就是学生的作文教学了。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曾老师给我们讲的作文理论课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作为一个七年级学生的语文老师,在教导学生写作的道路上有一个全新的方向。他认为学生写作时首先要注重结构,在结构清晰、立意深刻、语言优美中最重要的还是得有一个清晰的结构。  我一向认为好文章就是改出来的,一篇好文章首先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所
期刊
新世纪的中国要求公民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转变观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从理论上,而且要从具体操作中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发展的人,要相信学生内在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