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azzzzzzzzz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具有“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特点。校本研究可以缩短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周期,使教师的专业发展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校本研究着眼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学校的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因此,推进校本研究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根本大计和必由之路。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一、校本研究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土壤。
  校本研究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校本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校本研究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势必要进行深刻变革。通过校本研究促进教师成长,是当前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深情呼唤,也是教师生命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校本研究有利于教师素质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表现为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和个性发展五种价值取向。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其他个体。而在校本研究中,开展校本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领导者等。在任何时代的任何历史事件中,人都是最关键的因素,同样的,在教育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角,他们得到了发展,教育才会真正发展。
  校本研究的直接目标是获得一些研究成果,解决一些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而间接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这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显然能起到促进作用。
  三、校本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不允许教师仅是教书匠,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更高和更加迫切。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转变角色,成为研究者。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教师的专业发展井不会自动发生。借助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校本研究可以开拓教师的领域,使教师既可以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也可以是校本教研的研究者,还可以是校本管理的管理者,甚至是校本培训的培训者。在校本研究中,教师的领域是广阔的,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具体说来,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学环境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就能够确立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校本研究可解决小学数学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总感到厌倦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惫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教师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缺乏成就感。一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作的幸福体验。
  教师在研究中积极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和自我创新,有利于终身学习生存方式的培养。自我发展是人的较高追求,而自我提高和自我创新则是当代社会的最新潮流,是求新求变在个人生活方式上的表现。校本研究唤还能够醒教师各种意识。在实际的教师工作中,教师职业倦怠往往也表现为教师缺乏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所以校本研究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积极思考,促使这些意识的觉醒或增强。
  五、校本研究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新形势下,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和研究中培养自己的个性和专业性。而实践的证明,教育行动研究在校本研究中的作用时显著的,所进行的研究是最有效的。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校本研究是促进和推行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桥梁和平台,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在教师理念和教学策略上的革新。教师在开展行动研究时,本身也处在研究中,从而养成了研究的习惯,使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研究工作中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并通过反思和再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和富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期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展示,注重与自我、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熟。
其他文献
一、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表达真情实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作文之源。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学生认为,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每天重复着两点一
期刊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所面对的是一个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学生群体,工作烦琐而细致。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既要有宏观的群体管理,又要有微观的个性发展指导。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效地把学生的自作主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创造型人才的自然特点变为创造与成功的起点,培养一代创造型人才。  1、知识不等于能力  要把“知道”变成“做到”,你应该具备学习力。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①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②倡导全人教育;③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也辛勤地耕耘,努力地开拓,体会着感动。这里仅以自己的两节连堂课作为案例来谈谈是如何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  一个周一的上午,我上一二节课,第一节课,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部分中,对朗读做出了明确的划定:“用平凡话准确、流通、有情绪地朗读课文。”即读一般的 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  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情绪,领略
期刊
(一)自学展示,简约归纳  1.同学们,“黔驴技穷”这一成语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所以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学习这篇寓言。  设计意图:我们的“简易高效文言文课堂”核心理念就是要省去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及环节,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所以导入语直中主题。力求“简易”“高效”。  2.师问:“那么,什么是寓言呢?,你们搜集到了哪些有关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的知识呢
期刊
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  应试教育的影响冲击体育教育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目前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未能得到与其它学科同等的重视。人们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还局限于以运动竞赛和体育中考高考成绩为标准。在这种应试教育影响下的体育教育教学,单纯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为目的的。只重视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而忽视获得能力的培
期刊
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教学的“游戏”。语文课本里有许多美的元素,需要我们去认真挖掘。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几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一、在朗读教学中“节奏美”的渗透  朗读是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意思是要了解文章词句的含义一定得读,读是理解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但读必须注意节奏,不同的节奏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中国文字虽是表意文字,但也有它优美的读音。  
期刊
最近我应邀参加了一次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听了好几堂语文公开课和示范课。这几堂语文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全部使用了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专心投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颇受大家好评。当然,我对上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多媒体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十分钦佩,但对这几堂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却实在不敢恭维,总觉得缺少了语文课该有的“原汁原味”。  语文课,顾名思义就是一门语言和文字教学的课程,这门功
期刊
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就应有其自己的特色,如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有感情的朗诵,深情并茂的解说,大胆的想象,优美语言的再现等。但不论怎样,教学始终应以学生作为主体,老师只是辅助。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这一原则,可能不仅仅需要老师观念上的转变,还需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在知识面上的提高。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
期刊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对于中国文学确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可据说,那几天里,国内有不少记者蜂拥而至约访莫言,但言谈之下,其实大半都没读过莫言的任何作品,作家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这让我想起在一次中学教师培训会中,一位文学院的教授说:“我真不知道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都学了些什
期刊